在沒有發現更新的確實有說服力的材料以前,很難斷定孰是孰非。所以,對於這座千古留名的著名宮殿當時究竟為何取名阿房,阿房為何消失,至今隻能說仍是個沒有定論的歷史之謎。
秦始皇陵(1)
秦朝最大的工程,估計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並不是長城,也不是阿房宮,而是趙政給自己修的房子——死後住的房子,後世稱秦始皇陵。
老百姓中間有句話,大概是這麽說的,甭管活著的時候多有錢住多大的房子,死了都一樣,巴掌大的一塊地。可趙政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他的所作所為我們前麵見得夠多了,反正前人沒做的事兒他都要去做,活著的時候榮華富貴,死了也不能僅限於三室一廳,最起碼也得是別墅吧!我們看看別墅的墅字,野土,也就是野地吧,野地是很寬闊的,趙政就是指著一片野地說就在這修吧!
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這片野地有點大,今天的算法是218萬平方米;第二,趙政說修的時候,他才十三歲,說白了就是這小子一登基就開始給自己安排後事了,可以說對自己很好,很愛自己。
不管是不是封建,大家對於風水這門玄而又玄的學問總是帶著一點敬畏,在沒有證明它不存在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但凡是破土動工,必然要考慮風水,造房子是如此,造死了以後住的房子也是如此。我們知道十三歲的趙政雖然已經很早熟,玩心計可以把某些老臣玩兒死,但風水這玩意兒估計他還是不會的。那位什麽要在驪山修而不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呢?
驪山這個地方,如果不是趙政拿來修墳頭了,到今天應該也算是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地,景色的確很好,而且有溫泉有小河,依山傍水,是居家旅行的好選擇,我相信如果趙政當年要是沒有在這修陰宅,今天也會有很多人打它的主意的。而且還有一件比較有名的事兒,比趙政早些年頭。那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男一女,他們產生了真摯的愛情,那個男的有權有勢,可惜那個姑娘比較不活潑,不愛笑。男人看著揪心,說娶個媳婦不能跟娶個木頭似的啊,得想辦法讓心上人笑一笑,於是下令把全國的烽火台都點了,說告急,於是各地諸侯紛紛前來救駕。看著前來救駕的跑的跟死狗似的諸侯們,這位冰山姐姐終於笑了,她這一笑,直接把西周笑成了東周,真可謂一笑傾人國,不帶誇張的!這件事情的發生地就是驪山,估摸著當年這周幽王和褒姒就是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培養他們的感情的……
“立塚安墳,須籍來山去水。”這句話出自《大漢原陵秘葬經》,是漢朝對先人修墳頭的一個總結。造墳要依山傍水,跟修公園似的,這個觀念最早始於誰,現在無據可靠,但是趙政同誌把這個觀念發揚光大,成為一代楷模,是毋庸置疑的!當年的驪山,是這麽一個情況,驪山之北,是渭水,之東,是一條溫泉一樣的小河,為了完美,趙政在西邊又挖了一條河,叫魚池水。而中間,就是趙政圈的地,一麵靠山,三麵環水,這地方,今天的房價怎麽著也得過四萬!
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先生也作出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塚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了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但金和美玉肯定是讓趙政挖一幹淨,您就別有什麽想法了!
趙政從十三歲開始修,一直修到五十歲死還沒修完,修了三十七八年,比埃及那個老大胡夫修金字塔的時間還長,也就是你趙政啊!一直到死了一年多,兒子才終於把修完了,好不容易把老子的屍骨送進去安放好。要我說最後這一年的工程進度和質量應該都是很次的,到處都在造反,到處都需要人手,胡亥連皇帝寶座都坐不穩,很難說他能靜下心來給他爹修墳,好歹把修完算事,別讓趙政在外頭晾著就行!
秦始皇陵(2)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廢話,趙政是第一個皇帝嘛!),更難能可貴的是其規模,其陪葬物的豐富程度,都令後世各代君主難以望其項背,即使是盛唐也沒有修過這麽大型的皇陵。
秦始皇陵的設計者是李斯,監工是大將章邯,那個時候流行讓大將去當包工頭,不是因為他們懂工程,而是因為他們夠狠,讓你幹你不敢不幹,何況那時候幹活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囚徒,沒有這樣的狠人罩著,根本壓不住場子。
章邯的年代是個比較尷尬的年代,他出世為將的時候秦國已經統一了,沒什麽仗打,身為將軍,沒仗打基本上就沒有升遷的希望了,不過趙政還是比較器重他,把給自己修陰宅這麽重要的事兒交給他了,一修就是三十七八年,不說任勞任怨,就在那呆上這麽多個年頭看著石頭和人,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不是陳勝吳廣起義,估計他會老老實實把秦始皇陵修完,然後弄個升職,再然後混個退休,再再然後什麽都沒了。但是陳勝吳廣一鬧,他沒辦法安心修陵了,胡亥覺得他手底下幾十萬人在那窩著修陵墓實在太浪費,全世界都造反了,你還不出去打估計這陵墓就可以給胡亥自己住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章邯受命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奴婢的子女,身份仍為奴)迎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屢戰屢勝,使秦廷得以苟延殘喘。又陸續攻滅義軍田臧等部於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直逼陳(今淮陽),迫陳勝遁走。後攻殺反秦武裝首領魏咎、田儋、項梁,移師渡河(黃河)攻趙。
</br>
秦始皇陵(1)
秦朝最大的工程,估計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並不是長城,也不是阿房宮,而是趙政給自己修的房子——死後住的房子,後世稱秦始皇陵。
老百姓中間有句話,大概是這麽說的,甭管活著的時候多有錢住多大的房子,死了都一樣,巴掌大的一塊地。可趙政顯然不是這樣想的,他的所作所為我們前麵見得夠多了,反正前人沒做的事兒他都要去做,活著的時候榮華富貴,死了也不能僅限於三室一廳,最起碼也得是別墅吧!我們看看別墅的墅字,野土,也就是野地吧,野地是很寬闊的,趙政就是指著一片野地說就在這修吧!
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這片野地有點大,今天的算法是218萬平方米;第二,趙政說修的時候,他才十三歲,說白了就是這小子一登基就開始給自己安排後事了,可以說對自己很好,很愛自己。
不管是不是封建,大家對於風水這門玄而又玄的學問總是帶著一點敬畏,在沒有證明它不存在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但凡是破土動工,必然要考慮風水,造房子是如此,造死了以後住的房子也是如此。我們知道十三歲的趙政雖然已經很早熟,玩心計可以把某些老臣玩兒死,但風水這玩意兒估計他還是不會的。那位什麽要在驪山修而不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呢?
驪山這個地方,如果不是趙政拿來修墳頭了,到今天應該也算是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地,景色的確很好,而且有溫泉有小河,依山傍水,是居家旅行的好選擇,我相信如果趙政當年要是沒有在這修陰宅,今天也會有很多人打它的主意的。而且還有一件比較有名的事兒,比趙政早些年頭。那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男一女,他們產生了真摯的愛情,那個男的有權有勢,可惜那個姑娘比較不活潑,不愛笑。男人看著揪心,說娶個媳婦不能跟娶個木頭似的啊,得想辦法讓心上人笑一笑,於是下令把全國的烽火台都點了,說告急,於是各地諸侯紛紛前來救駕。看著前來救駕的跑的跟死狗似的諸侯們,這位冰山姐姐終於笑了,她這一笑,直接把西周笑成了東周,真可謂一笑傾人國,不帶誇張的!這件事情的發生地就是驪山,估摸著當年這周幽王和褒姒就是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培養他們的感情的……
“立塚安墳,須籍來山去水。”這句話出自《大漢原陵秘葬經》,是漢朝對先人修墳頭的一個總結。造墳要依山傍水,跟修公園似的,這個觀念最早始於誰,現在無據可靠,但是趙政同誌把這個觀念發揚光大,成為一代楷模,是毋庸置疑的!當年的驪山,是這麽一個情況,驪山之北,是渭水,之東,是一條溫泉一樣的小河,為了完美,趙政在西邊又挖了一條河,叫魚池水。而中間,就是趙政圈的地,一麵靠山,三麵環水,這地方,今天的房價怎麽著也得過四萬!
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先生也作出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塚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受到了學術界多數學者的肯定,但金和美玉肯定是讓趙政挖一幹淨,您就別有什麽想法了!
趙政從十三歲開始修,一直修到五十歲死還沒修完,修了三十七八年,比埃及那個老大胡夫修金字塔的時間還長,也就是你趙政啊!一直到死了一年多,兒子才終於把修完了,好不容易把老子的屍骨送進去安放好。要我說最後這一年的工程進度和質量應該都是很次的,到處都在造反,到處都需要人手,胡亥連皇帝寶座都坐不穩,很難說他能靜下心來給他爹修墳,好歹把修完算事,別讓趙政在外頭晾著就行!
秦始皇陵(2)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廢話,趙政是第一個皇帝嘛!),更難能可貴的是其規模,其陪葬物的豐富程度,都令後世各代君主難以望其項背,即使是盛唐也沒有修過這麽大型的皇陵。
秦始皇陵的設計者是李斯,監工是大將章邯,那個時候流行讓大將去當包工頭,不是因為他們懂工程,而是因為他們夠狠,讓你幹你不敢不幹,何況那時候幹活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囚徒,沒有這樣的狠人罩著,根本壓不住場子。
章邯的年代是個比較尷尬的年代,他出世為將的時候秦國已經統一了,沒什麽仗打,身為將軍,沒仗打基本上就沒有升遷的希望了,不過趙政還是比較器重他,把給自己修陰宅這麽重要的事兒交給他了,一修就是三十七八年,不說任勞任怨,就在那呆上這麽多個年頭看著石頭和人,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如果不是陳勝吳廣起義,估計他會老老實實把秦始皇陵修完,然後弄個升職,再然後混個退休,再再然後什麽都沒了。但是陳勝吳廣一鬧,他沒辦法安心修陵了,胡亥覺得他手底下幾十萬人在那窩著修陵墓實在太浪費,全世界都造反了,你還不出去打估計這陵墓就可以給胡亥自己住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章邯受命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奴婢的子女,身份仍為奴)迎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屢戰屢勝,使秦廷得以苟延殘喘。又陸續攻滅義軍田臧等部於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直逼陳(今淮陽),迫陳勝遁走。後攻殺反秦武裝首領魏咎、田儋、項梁,移師渡河(黃河)攻趙。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