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今天約束部隊,並沒什麽特殊的原因。事實上,徐州日軍向漢口方向轉進,是發起徐州會戰之前就有的腹案。隻是徐州一戰,政治目的未能實現,還徒使戰線擴大了上千裏,眼下軍力已明顯不足,內閣又剛剛改組,所以他想再慎重地考慮考慮自己的選擇。


    6月10日,皇宮東一廳,大本營禦前會議正緊張地進行著。迸射著火星的氣息從一開始就緊緊地籠罩著會場。赴會的文武大臣都清楚,今天的會議將決定今後在中國的命運。轉攻武漢,如能徹底打垮中國現政權,日本就將成為中國的主人。百萬日軍也能從中國戰場解脫出來。但這一仗如果仍不能打垮中國,瓦解國共聯合陣線,就是占領了武漢,日本也將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在中國陷入漫漫無期的長久消耗戰中,那麽到頭來失敗的還將是日本。


    這抉擇太難了。一種“望盡天涯路”的困惑、苦痛感充斥在每個人心頭。如單說軍事上奪取武漢,那問題就簡單了,別說軍部那些手握重兵的將軍們,就是對戰爭一竅不通的內閣文人,也自認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但要使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大國完全屈服,誰也沒有這個把握。


    姍姍來遲的暑氣已降臨日本列島。火辣辣的日頭也沒放過裕仁這位“天照大神”的後人,皇宮內同樣暑氣逼人。這可苦了軍部這些一身戎裝、腰板筆挺的將軍們。細密的汗珠從板垣寬大的額頭上滑落下來,癢癢的。他卻沒有去動,看來老邁的參謀總長閑院宮也不舒服,花白的眉頭緊皺著。


    會場靜靜的,沉悶得有些令人緊張。板垣那雙溜圓的大眼噴著火,緊盯著桌對麵的外相宇垣。本來,他是帶著一顆激動而輕鬆的心步入皇宮的。


    徐州會戰後,日軍前線官兵急於洗雪台兒莊大敗之辱,瘋狂鼓吹要在武漢與中國軍隊決一死戰。他們一麵頻頻電催東京,一麵加緊對部隊的整補。更有一些性急的部隊,不顧東京命令,以追殲中國軍隊為名,擅自越過控製線。這部被裕仁放在海外的戰爭機器,瘋狂得像脫了韁的野馬,難以駕馭。剛剛離開中國戰場的板垣,對這一點當然感觸極深。他自然不想、也不會背叛昔日那些上司、同僚的意願。


    但令他驚奇的是,到東京僅僅幾天他就發現前線部隊對東京的影響比他想像的要強得多。他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很快使參謀本部、海軍省、甚至內閣的部分大臣站在了他的一邊。雖然外相和一些文官也在四處活動,試圖阻止戰火燃向武漢。但在這場較量中,“主戰派”輕鬆地占了上風。東京城內外,“主戰派”顯然已左右了局勢。人們的目光,此刻早已越過茫茫大海,瞄向中國的武漢、廣州。


    正是帶著十足的自信走入會場的板垣,不相信天皇會違背眾多要員的意見。


    但他忘記了外相的能言善辯。開始發言後,宇垣緊緊抓住軍部無結束中國戰爭的根據這一要害,竟使本來應該是一邊倒的會議陷入了僵勢。


    眾人的目光漸漸地轉向天皇。以往每每遇到此景,都得天皇最後聖裁。裕仁看來像是急於擺脫暑熱的困擾,擺擺手,下令休會。


    當晚,會議再次進行時,情勢出現了變化。參謀總長閑院宮,向軍令部長報以會心的一瞥後,緩緩地開了口:“陛下,當今內外形勢,促成帝國非轉攻武漢而無路可走。我們對蔣政權一等再等,但蔣君不思悔過,不顧生靈塗炭,仍叫囂抗日不已。政治解決,目前看來前景黯淡。而對此行將崩潰的獨裁政府,消滅其戰力,尤如釜底抽薪,戰爭則有望結束。請陛下聖斷。”


    宇垣見狀正待開口,參謀次長多田站起身開了口:“陛下,幾天來各方麵情報顯示,蔣介石在漢口仍叫囂抗日。更甚者,他們與共產黨勾結在一起,煽動民族情緒,掀起了一場‘保衛大武漢’的運動。此人既在帝國留過學,卻不能理解帝國真意,實在可惡。除軍事打擊外再無良策,從政略上看,奪取漢口,蔣政權隻能遁入西南。失去中原的蔣政權,無論名義上還是實質上,充其量隻能是一地方政權,如果結束漢口之戰後再征服廣州,對中國的海上封鎖將使他完全失去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我想被緊卡住脖子的蔣介石除最後屈服外,不會再有什麽選擇。”


    說著,他抬眼著望了望凝神靜思的天皇,略一沉思,又補充道:“再說,中國空軍是支優秀的飛行隊,他們曾給帝國帶來過不小的麻煩。為確保本土,消滅中國空軍在華中的飛行基地,也有轉攻漢口的必要。”


    多田說的麻煩,是指中國空軍遠征日本本土的壯舉。5月19日,日軍占領了廣州。但就在這一天夜裏,中國空軍徐煥升大隊長率兩架美製“馬丁”戰機,使日本本土受到了百多年來第一次外部世界的侵襲。雖然落在東京、長崎等大中城市的“炸彈”並未爆響,但這些花花綠緣的傳單卻顯示出一個民族和另一個民族文明與野蠻的對比。它震驚了日本朝野,在日本社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比較之下,世界輿論對這種文明之舉大加稱道。這使本來就深感丟臉的天皇裕仁更受到刺激,震怒中,他嚴令軍部追查責任,重罰了失職的軍官。並發誓要加倍報復中國,尤其中國空軍。


    多田此刻重提舊事,專點裕仁痛處,顯然是為了加大說話的份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洪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洪濤並收藏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