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 作者:張洪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8日下午3時,宋哲元在北平主持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短短幾天時間,29軍全線戰敗不說,高級將領中就有兩人殉國,這使得會場氣氛有些壓抑和沮喪。不管怎麽說,29軍是平津地區唯一的一支中國軍隊,但種種原因卻使他們在短短的幾天裏就敗下陣來,作為軍人,他們心中有愧。
想想城裏城外前奔後跑,為29軍將士鼓勵打氣、送吃送喝的北平市民,聽著日益逼近的隆隆的槍炮聲,赴會諸將個個鼻孔發酸,欲哭無淚。
宋哲元心情更是沉重。和談解決的美夢被擊碎了,華北已無他立足之地。如果他早做準備,即使最終仍守不住平津,但隻要在戰場上建功,他就是國民心自中的英雄,蔣介石也絕不敢在全國人民的擁戴聲中處理他,可今日倒好,戰和不定已先敗三分,戰場上痛吃敗仗更令他無顏麵對中國父老。此時他將退向何方?天下之大哪有他立足存身之處?想想平津混亂的戰局和散亂著潰向保定的29軍,他一時痛悔交加,良久無語。
宋哲元的得力師長張自忠見狀,自然明白老軍長心中的苦澀。
他略一沉思開了口:“委員長,事已至此還是急謀良策為妥,退往保定的部隊不能無人收攏啊。”
見宋哲元抬起頭,他進一步補充道:“平津殘局自要有人收拾,隻要委員長動一動,我想與日本人的交涉多少還是有些餘地的。”
張自忠在替宋哲元找尋後路。
宋哲元進退維穀之際,樂得有人出來替他擋一下。
會議當場決定,由宋哲元率29軍駐留人員撤往保定,善後事由張自忠全權處理。當晚11時,宋哲元偕北平市市長秦德純等離平赴保定。臨行前,宋哲元發布命令,任命第38師師長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之職,收拾殘局。
與北平相比,天津的戰火絲毫不弱。所不同的是,天津守軍毅然行動,使日本人嚐到些中國軍的厲害。當北平激戰之際,曾傳出中國軍隊收復廊坊、豐臺的消息,因而軍心、士氣一時大振。駐守天津的第29軍38師一部,在副師長李文田的率領下借同天津保安警察部隊,於29日向日本駐津各機關及租界發動進攻。李文田與副指揮劉家鸞、天津市府秘書長馬彥仲聯名通電:“誓與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戰,義無反顧。”中國軍隊一度攻占了北倉飛機場及日軍駐守的車站,逼近日租界中的海光寺營房,殺傷日軍上百。香月見勢不妙,抽出部分軍隊回援天津,敵援軍到達後,在戰車、飛機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反撲,火車站、南開大學校舍等處大半毀於戰火。中國軍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血戰一晝夜,30日力戰不支,被迫放棄天津,向馬廠撤退。
7月30日,北平的槍炮聲漸漸沉寂下來,北方的文化古城陷落日軍之手。
城區內,驚惶的市民看著代理委員長張自忠貼出的布告,稱:今日29軍撤出北平,乃中日戰局發展所致。退出北平後的29軍向保定一帶集中兵力,以繼續抵抗。勸告民眾各安生業,不要驚惶自擾。
一周後,日軍正式開入北平。為炫耀武力,日軍大事慶典,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式”。北平的心髒前門,城樓上飄蕩著許多氣球懸掛的宣傳標語:
“慶祝北平占領!”
“慶祝皇軍勝利!”
同日,日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針鋒相對,也貼出了“安民布告”。
從永定門經前門至天安門廣場的街道上,日軍龐大的行軍縱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前進著。軍靴的“哢哢”聲是那麽地沉重,像是從每個北平人、每個中國人的心上踏過。閃亮的刺刀上,“旭日東升”的膏藥旗讓幾百年沒經歷過戰爭的北平人膽戰心寒。
北平,中國北方重鎮,中華民族的故都,終於在1937年夏季的沉沉死氣中,被日軍占領了!而此時北平四郊數千名中國軍陣亡官兵的屍首尚未及掩埋。
7月31日,天津淪陷,華北戰局的重心又南移保定。
平津之戰落幕了,但全麵抗戰卻悄然揭幕。
7.最早倒下的抗戰將軍
最早倒下的抗戰將軍,殉國於日軍瘋狂的槍林彈雨中。
1946年7月28日,正值抗戰勝利1周年。北平中山公園,氣氛莊嚴肅穆。園內,輓聯、花圈如林,送葬人頭攢動。這是在為兩位抗日英雄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會場內外,加入送葬隊伍的人絡繹不絕,死者可謂極盡哀榮。九泉之下的亡靈,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有9個年頭了,死者生前最殷殷企盼的抗戰勝利也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死者是拉開中國全麵抗戰之幕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但他卻成了最早殉國於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將軍,他用熱血和生命鋪下了中國的抗戰之路,又用不散的魂錄在九泉之下關注著這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
9年了,他的忠骸一直隱秘地靜臥在北平新橋柏林寺內而無法明昭天下。、中國人在尋找他的忠骨,是出於對英雄的崇敬;日本人在尋找他的遺骸,是出於對烈士的仇恨。
六根清淨的柏林寺老方丈看來並不那麽清淨,不論出家多久,靈魂寄託何處,他也沒忘了自己是中國人。為中國勇士破除戒規,甚至冒殺頭之險,他也認為值得。柏林寺出了個不守道規的老僧人,一個萬人尊崇的英靈便得到了一個如意的歸宿。
</br>
想想城裏城外前奔後跑,為29軍將士鼓勵打氣、送吃送喝的北平市民,聽著日益逼近的隆隆的槍炮聲,赴會諸將個個鼻孔發酸,欲哭無淚。
宋哲元心情更是沉重。和談解決的美夢被擊碎了,華北已無他立足之地。如果他早做準備,即使最終仍守不住平津,但隻要在戰場上建功,他就是國民心自中的英雄,蔣介石也絕不敢在全國人民的擁戴聲中處理他,可今日倒好,戰和不定已先敗三分,戰場上痛吃敗仗更令他無顏麵對中國父老。此時他將退向何方?天下之大哪有他立足存身之處?想想平津混亂的戰局和散亂著潰向保定的29軍,他一時痛悔交加,良久無語。
宋哲元的得力師長張自忠見狀,自然明白老軍長心中的苦澀。
他略一沉思開了口:“委員長,事已至此還是急謀良策為妥,退往保定的部隊不能無人收攏啊。”
見宋哲元抬起頭,他進一步補充道:“平津殘局自要有人收拾,隻要委員長動一動,我想與日本人的交涉多少還是有些餘地的。”
張自忠在替宋哲元找尋後路。
宋哲元進退維穀之際,樂得有人出來替他擋一下。
會議當場決定,由宋哲元率29軍駐留人員撤往保定,善後事由張自忠全權處理。當晚11時,宋哲元偕北平市市長秦德純等離平赴保定。臨行前,宋哲元發布命令,任命第38師師長張自忠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北平市市長之職,收拾殘局。
與北平相比,天津的戰火絲毫不弱。所不同的是,天津守軍毅然行動,使日本人嚐到些中國軍的厲害。當北平激戰之際,曾傳出中國軍隊收復廊坊、豐臺的消息,因而軍心、士氣一時大振。駐守天津的第29軍38師一部,在副師長李文田的率領下借同天津保安警察部隊,於29日向日本駐津各機關及租界發動進攻。李文田與副指揮劉家鸞、天津市府秘書長馬彥仲聯名通電:“誓與津市共存亡,喋血抗戰,義無反顧。”中國軍隊一度攻占了北倉飛機場及日軍駐守的車站,逼近日租界中的海光寺營房,殺傷日軍上百。香月見勢不妙,抽出部分軍隊回援天津,敵援軍到達後,在戰車、飛機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反撲,火車站、南開大學校舍等處大半毀於戰火。中國軍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血戰一晝夜,30日力戰不支,被迫放棄天津,向馬廠撤退。
7月30日,北平的槍炮聲漸漸沉寂下來,北方的文化古城陷落日軍之手。
城區內,驚惶的市民看著代理委員長張自忠貼出的布告,稱:今日29軍撤出北平,乃中日戰局發展所致。退出北平後的29軍向保定一帶集中兵力,以繼續抵抗。勸告民眾各安生業,不要驚惶自擾。
一周後,日軍正式開入北平。為炫耀武力,日軍大事慶典,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式”。北平的心髒前門,城樓上飄蕩著許多氣球懸掛的宣傳標語:
“慶祝北平占領!”
“慶祝皇軍勝利!”
同日,日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將針鋒相對,也貼出了“安民布告”。
從永定門經前門至天安門廣場的街道上,日軍龐大的行軍縱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前進著。軍靴的“哢哢”聲是那麽地沉重,像是從每個北平人、每個中國人的心上踏過。閃亮的刺刀上,“旭日東升”的膏藥旗讓幾百年沒經歷過戰爭的北平人膽戰心寒。
北平,中國北方重鎮,中華民族的故都,終於在1937年夏季的沉沉死氣中,被日軍占領了!而此時北平四郊數千名中國軍陣亡官兵的屍首尚未及掩埋。
7月31日,天津淪陷,華北戰局的重心又南移保定。
平津之戰落幕了,但全麵抗戰卻悄然揭幕。
7.最早倒下的抗戰將軍
最早倒下的抗戰將軍,殉國於日軍瘋狂的槍林彈雨中。
1946年7月28日,正值抗戰勝利1周年。北平中山公園,氣氛莊嚴肅穆。園內,輓聯、花圈如林,送葬人頭攢動。這是在為兩位抗日英雄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會場內外,加入送葬隊伍的人絡繹不絕,死者可謂極盡哀榮。九泉之下的亡靈,離開這個世界已經有9個年頭了,死者生前最殷殷企盼的抗戰勝利也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死者是拉開中國全麵抗戰之幕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但他卻成了最早殉國於抗日戰場上的中國將軍,他用熱血和生命鋪下了中國的抗戰之路,又用不散的魂錄在九泉之下關注著這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
9年了,他的忠骸一直隱秘地靜臥在北平新橋柏林寺內而無法明昭天下。、中國人在尋找他的忠骨,是出於對英雄的崇敬;日本人在尋找他的遺骸,是出於對烈士的仇恨。
六根清淨的柏林寺老方丈看來並不那麽清淨,不論出家多久,靈魂寄託何處,他也沒忘了自己是中國人。為中國勇士破除戒規,甚至冒殺頭之險,他也認為值得。柏林寺出了個不守道規的老僧人,一個萬人尊崇的英靈便得到了一個如意的歸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