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國殤-國民黨正麵戰場抗戰紀實 作者:張洪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富金山:宋希濂將軍為36師落淚
來自陝北的內力
萬家嶺夢想
天皇下令,必須救出106師團
武士陰魂繞群山
小個子胡宗南沒把李宗仁放在眼裏
軍法並非都如山
爭搶頭功眼光短淺
最後的陷落
後 記
附 錄:大事記
---------------------------------------------------------------------
前言
60多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的槍炮聲拉開了第二次中日戰爭的序幕。6年後的盧溝橋畔,日本侵略軍又把這場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浩劫的災難推向全麵。8年的漫漫長夜、遙遙征程,古老的華夏大地顫慄於隆隆的槍炮聲中、燃燒於侵略軍的“太陽”旗下。鮮血和淚水、不屈和抗爭,展示著一個古老民族決不低頭的個性,描繪出中國抗日禦侮歷史的雄壯畫卷。
從“九·一八”至武漢會戰結束,是日軍在中國大地上最為瘋狂的戰略進攻階段,也是中國奮起抵抗、承受著最大壓力的戰略防禦階段,在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推動下,承擔正麵戰場作戰的國民黨軍,尤其是那當中下層愛國官兵,浴血奮戰在抗日疆場上,用自己的血肉、血汗、血淚,抒寫著一曲慷慨雄渾的悲歌。
救民眾於水火,挽民族於危難。在強敵壓境、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我愛國壯士挺身而出,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生存,奮戰沙場直至壯烈犧牲。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國民黨正麵戰場與解放區敵後戰場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的情景,無不體現著一個民族威武不屈、同仇敵愾的民族傳統,顯示著中華兒女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毛澤東在總結抗戰時曾客觀地評價道:“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這一時期內,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
聶榮臻元帥為一本書作序時也曾指出:“許多為民族獨立而英勇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士的精神,與在抗戰期間為抗擊日本侵略軍而壯烈犧牲的無數共產黨員、我軍將士和人民群眾一樣,仍然令人崇敬不已。”
歷史昭示不該忘記:國共合作是眾望所歸,合則國興,分則貽害。
歷史這部人類的傳記,並不因歲月的流逝而為人們所遺忘,更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中國不會忘記,世界更該記住:中國是第一個投身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國家。
中國自始至終抵禦著強敵,甚至在綏靖逆流甚囂塵上時也沒投降,中國是抵抗時間最長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最大的國家之一。
中國盡了力,中國抗戰當之無愧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魂常駐,精神永生。15個月鮮血飛濺的戰略抵抗,近百萬中國將士血染沙場,含笑九泉。中國的大地是紅的,天空是紅的,江水是紅的,太多的血水寫就的故事,難免悲壯。
這是一幅飽蘸熱血寫就的瑰麗斑斕、雄渾悲壯的歷史麵卷。
第一章 暗夜沉沉
1.柳條湖,日本人動手了
公元1931年9月18日夜,一輪彎月高掛清澈的夜空,點點疏星無力地眨著眼睛,俯視看廣袤的東北大地。白山、黑水、一望無際的高梁地,像往常一樣,靜靜地躺在東北大平原的懷抱中,似乎根本沒有覺察到身邊將要發生的事情。
奉天(今瀋陽)城外七八裏處的東北軍兵營——北大營,此時已被濃濃的夜幕所籠罩。蛙蟲的低鳴聲催得北大營中7旅萬餘名官兵漸漸進入了夢鄉,隻有零星的幾個哨兵,抱著槍站在四門的哨卡上,疲倦地抵禦著困意的襲擾。然而此刻,幾百雙充滿敵意的眼睛,從四麵八方緊緊地盯在了這些沉沉入睡的官兵身上。這眼光,閃現著惡虎跳躍撲擊前的焦灼、緊張、興奮和貪婪。
北大營西南側七八百米處的柳條湖村附近,八九個人影在夜暗中晃動著,其中有人嘰哩咕嚕地用日本話說道:
“河本長官,怎麽就這麽點兒炸藥?多放些保證能讓這段鐵路飛上天。”
“閉嘴,笨蛋,你懂什麽?!”
數月前剛調任柳條湖分遣隊長的河本末守中尉低低地嗬斥了一聲。這位關東軍中精通爆破技術的年輕中尉打心眼裏瞧不上這些守備隊的軍士,“一群從不知動腦的笨蛋。”河本心裏嘀咕著,懶得再搭理身邊的這些人,隻管自顧自地忙著把一包包騎兵用的、精巧的小黃炸藥包,塞進兩節路軌接頭處。他確信,經他親手測算的這些炸藥足以使這段鐵路路軌斷開,枕木飛離。此刻,使他有些擔心的倒是,即將開來的火車千萬不能因這段路軌的炸斷而發生顛覆。他心裏清楚,這鐵路可是大日本帝國在滿州的重要交通線,一旦發生火車傾覆,將會給以後的行動帶來許多麻煩。為此,他的頂頭上司今田大尉不止一次向他交待過,而他也認為這是他顯示爆破技術的一次良機。
“一定要幹好啊!”一聲輕吟從河本心底湧出。他顫著手點燃了導火索,幾條黑影迅速閃向了路邊。
“轟!”一聲巨響,火光飛舞著劃破了黑沉沉的曠野,炸斷的路軌和枕木向四處飛散而去。此時,時針指向9月18日夜間10時20分。幾分鍾後,一列由長春開往奉天的火車在斷口處顛了幾顛,左右一陣搖晃,卻奇蹟般地沖了過去。
</br>
來自陝北的內力
萬家嶺夢想
天皇下令,必須救出106師團
武士陰魂繞群山
小個子胡宗南沒把李宗仁放在眼裏
軍法並非都如山
爭搶頭功眼光短淺
最後的陷落
後 記
附 錄:大事記
---------------------------------------------------------------------
前言
60多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的槍炮聲拉開了第二次中日戰爭的序幕。6年後的盧溝橋畔,日本侵略軍又把這場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浩劫的災難推向全麵。8年的漫漫長夜、遙遙征程,古老的華夏大地顫慄於隆隆的槍炮聲中、燃燒於侵略軍的“太陽”旗下。鮮血和淚水、不屈和抗爭,展示著一個古老民族決不低頭的個性,描繪出中國抗日禦侮歷史的雄壯畫卷。
從“九·一八”至武漢會戰結束,是日軍在中國大地上最為瘋狂的戰略進攻階段,也是中國奮起抵抗、承受著最大壓力的戰略防禦階段,在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推動下,承擔正麵戰場作戰的國民黨軍,尤其是那當中下層愛國官兵,浴血奮戰在抗日疆場上,用自己的血肉、血汗、血淚,抒寫著一曲慷慨雄渾的悲歌。
救民眾於水火,挽民族於危難。在強敵壓境、民族危亡的生死關頭,我愛國壯士挺身而出,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生存,奮戰沙場直至壯烈犧牲。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國民黨正麵戰場與解放區敵後戰場相互支援、相互配合的情景,無不體現著一個民族威武不屈、同仇敵愾的民族傳統,顯示著中華兒女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毛澤東在總結抗戰時曾客觀地評價道:“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這一時期內,國民黨政府的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
聶榮臻元帥為一本書作序時也曾指出:“許多為民族獨立而英勇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士的精神,與在抗戰期間為抗擊日本侵略軍而壯烈犧牲的無數共產黨員、我軍將士和人民群眾一樣,仍然令人崇敬不已。”
歷史昭示不該忘記:國共合作是眾望所歸,合則國興,分則貽害。
歷史這部人類的傳記,並不因歲月的流逝而為人們所遺忘,更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中國不會忘記,世界更該記住:中國是第一個投身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國家。
中國自始至終抵禦著強敵,甚至在綏靖逆流甚囂塵上時也沒投降,中國是抵抗時間最長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最大的國家之一。
中國盡了力,中國抗戰當之無愧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魂常駐,精神永生。15個月鮮血飛濺的戰略抵抗,近百萬中國將士血染沙場,含笑九泉。中國的大地是紅的,天空是紅的,江水是紅的,太多的血水寫就的故事,難免悲壯。
這是一幅飽蘸熱血寫就的瑰麗斑斕、雄渾悲壯的歷史麵卷。
第一章 暗夜沉沉
1.柳條湖,日本人動手了
公元1931年9月18日夜,一輪彎月高掛清澈的夜空,點點疏星無力地眨著眼睛,俯視看廣袤的東北大地。白山、黑水、一望無際的高梁地,像往常一樣,靜靜地躺在東北大平原的懷抱中,似乎根本沒有覺察到身邊將要發生的事情。
奉天(今瀋陽)城外七八裏處的東北軍兵營——北大營,此時已被濃濃的夜幕所籠罩。蛙蟲的低鳴聲催得北大營中7旅萬餘名官兵漸漸進入了夢鄉,隻有零星的幾個哨兵,抱著槍站在四門的哨卡上,疲倦地抵禦著困意的襲擾。然而此刻,幾百雙充滿敵意的眼睛,從四麵八方緊緊地盯在了這些沉沉入睡的官兵身上。這眼光,閃現著惡虎跳躍撲擊前的焦灼、緊張、興奮和貪婪。
北大營西南側七八百米處的柳條湖村附近,八九個人影在夜暗中晃動著,其中有人嘰哩咕嚕地用日本話說道:
“河本長官,怎麽就這麽點兒炸藥?多放些保證能讓這段鐵路飛上天。”
“閉嘴,笨蛋,你懂什麽?!”
數月前剛調任柳條湖分遣隊長的河本末守中尉低低地嗬斥了一聲。這位關東軍中精通爆破技術的年輕中尉打心眼裏瞧不上這些守備隊的軍士,“一群從不知動腦的笨蛋。”河本心裏嘀咕著,懶得再搭理身邊的這些人,隻管自顧自地忙著把一包包騎兵用的、精巧的小黃炸藥包,塞進兩節路軌接頭處。他確信,經他親手測算的這些炸藥足以使這段鐵路路軌斷開,枕木飛離。此刻,使他有些擔心的倒是,即將開來的火車千萬不能因這段路軌的炸斷而發生顛覆。他心裏清楚,這鐵路可是大日本帝國在滿州的重要交通線,一旦發生火車傾覆,將會給以後的行動帶來許多麻煩。為此,他的頂頭上司今田大尉不止一次向他交待過,而他也認為這是他顯示爆破技術的一次良機。
“一定要幹好啊!”一聲輕吟從河本心底湧出。他顫著手點燃了導火索,幾條黑影迅速閃向了路邊。
“轟!”一聲巨響,火光飛舞著劃破了黑沉沉的曠野,炸斷的路軌和枕木向四處飛散而去。此時,時針指向9月18日夜間10時20分。幾分鍾後,一列由長春開往奉天的火車在斷口處顛了幾顛,左右一陣搖晃,卻奇蹟般地沖了過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