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隆重,朱溫還千辛萬苦地尋訪到張氏的族叔,按照古禮,三媒六聘,擇吉成婚。可見他對這門親事是何等的看重,張氏在他心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見。過了幾天,朱溫大張旗鼓地娶張氏為妻,朱溫身穿官服,張氏珠圍翠繞,在紅燭高燒的大廳上交拜如儀。一時傳為奇談。
朱溫時為農民軍將領,名聲相當不好。時人都對他的娶親持鄙視態度,還有人專門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嘲諷他:
居然強盜識風流,淑女也知賦好逑;試看同州交拜日,鳴鳳竟爾配啾鳩。
史載張氏“賢明有禮”,朱溫“深加禮異”。這張氏到底是出身名門,確實有幾分才幹。據說她分析政事,頭頭是道,且料事如神,語多奇中,每為朱溫所不及。朱溫遇事,必先問張氏然後施行。有時朱溫已經督兵出行,途中有急使馳來,說是奉夫人命叫他回去,朱溫當即勒馬回師,毫不遲疑。可以說,朱溫對妻子又敬又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物降一物吧。
推斷起來,張氏一定在朱溫投降唐朝的事上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她身為官宦之女,父母均死於戰亂,自己也流落一方,險遭被蹂躪的命運。她內心深處,肯定是痛恨農民軍的。
朱溫投降唐朝廷後,唐朝廷為他改名為朱全忠,並任命他為汴州(今河南開封)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蕭縣屬於汴州管轄,朱母一直還在蕭縣生活。朱溫派人到蕭縣劉崇家迎接老母。劉崇家在山野僻鄉,幾乎與世隔絕,也不和外麵通消息。朱母自朱溫和朱存走後,一直沒有聽到兒子們的消息,以為他們哥倆不是戰死就是餓死了。聽到官軍進了村,指名道姓找朱溫的母親,還以為兩個兒子做了強盜,官府來搜捕家屬,嚇得這老太太鑽到灶下瑟瑟發抖不敢出來。後來聽人說兒子當了朝廷的大官,她還不肯相信,說:“阿三(朱溫小名)落拓無行,恐怕是作賊送了性命,現在的汴帥一定不是我兒,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死也不肯認。最後,朱溫派去迎接她的人詳細敘述了朱溫小時候的事情,朱溫的母親才相信是自己的兒子真的發家了。老太太一時悲喜交集,邊抹著眼淚邊上了車。
</br>
朱溫時為農民軍將領,名聲相當不好。時人都對他的娶親持鄙視態度,還有人專門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嘲諷他:
居然強盜識風流,淑女也知賦好逑;試看同州交拜日,鳴鳳竟爾配啾鳩。
史載張氏“賢明有禮”,朱溫“深加禮異”。這張氏到底是出身名門,確實有幾分才幹。據說她分析政事,頭頭是道,且料事如神,語多奇中,每為朱溫所不及。朱溫遇事,必先問張氏然後施行。有時朱溫已經督兵出行,途中有急使馳來,說是奉夫人命叫他回去,朱溫當即勒馬回師,毫不遲疑。可以說,朱溫對妻子又敬又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物降一物吧。
推斷起來,張氏一定在朱溫投降唐朝的事上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她身為官宦之女,父母均死於戰亂,自己也流落一方,險遭被蹂躪的命運。她內心深處,肯定是痛恨農民軍的。
朱溫投降唐朝廷後,唐朝廷為他改名為朱全忠,並任命他為汴州(今河南開封)刺史、宣武軍節度使。
蕭縣屬於汴州管轄,朱母一直還在蕭縣生活。朱溫派人到蕭縣劉崇家迎接老母。劉崇家在山野僻鄉,幾乎與世隔絕,也不和外麵通消息。朱母自朱溫和朱存走後,一直沒有聽到兒子們的消息,以為他們哥倆不是戰死就是餓死了。聽到官軍進了村,指名道姓找朱溫的母親,還以為兩個兒子做了強盜,官府來搜捕家屬,嚇得這老太太鑽到灶下瑟瑟發抖不敢出來。後來聽人說兒子當了朝廷的大官,她還不肯相信,說:“阿三(朱溫小名)落拓無行,恐怕是作賊送了性命,現在的汴帥一定不是我兒,你們是不是搞錯了?”死也不肯認。最後,朱溫派去迎接她的人詳細敘述了朱溫小時候的事情,朱溫的母親才相信是自己的兒子真的發家了。老太太一時悲喜交集,邊抹著眼淚邊上了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