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徐州城內隻有四千三百名士兵,崔彥曾派都虞候元密統兵三千人拒龐勛,又命宿州(今安徽宿縣)出兵五百扼守符離(今安徽宿縣北符離集)。龐勛義軍隨即抵達符離,兩軍在睢水之上激戰。雙方都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對方軍中各有不少人或是親戚或是朋友或是相識。當然,龐勛義軍此時有家不能回,正是義憤填膺、勇氣倍增之時。狹路相逢勇者勝,交戰結果,唐官軍大敗,望風而逃。


    龐勛隨即回軍進攻宿州。當時宿州缺刺史,觀察副使焦璐掌攝州政事務,宿州的軍隊被調去符離後潰敗,城內不再有軍隊,已經是一座空城,即攻即下。焦璐狼狽不堪地逃出宿州,得免一死。龐勛將城中的財貨全部聚集在一起,讓老百姓隨意來取。“一日之中,四遠雲集”。然後龐勛再從中選募丁壯參軍。“自旦至暮,得數千人”,起義隊伍迅速擴大。龐勛分兵守城,自稱兵馬留後。


    兩天後,都虞候元密引唐官軍前來圍攻宿州。官軍在城外駐營。龐勛用火箭射燃城外茅舍,火勢延及官軍營帳。龐勛軍突然殺出城來,襲擊官軍,殺死三百人,然後從容返回宿州城中。當天晚上,城裏民眾協助守城,婦女持鼓打更。龐勛事先搜集宿州城中的三百艘大船,裝滿糧食,乘流而下。元密以為龐勛義軍一定會固守宿州,毫無防備。


    第二天天亮後,官軍才知龐勛已經衝出重圍,狼狽追趕,連早飯也沒吃,人人飢乏不堪。這時,突然發現龐勛的船隻列於堤下,岸上幾隊義軍發現官軍來到,紛紛躲入堤陂。元密以為龐勛臨陣畏縮,驅兵進擊。不料龐勛軍一路從舟中殺出,一路從堤坡間殺出,兩路夾攻,從中午殺到傍晚,官軍大敗。元密引兵敗退,陷入菏澤,龐勛軍追到,元密等諸將死於亂軍之中,官軍死約千人,其餘人都投降了龐勛,竟然沒有一個人得還徐州。


    崔彥曾知道元密戰敗的消息後,大驚失色,慌忙寫信請求鄰道發兵救援。隨後下令緊閉城門,選城中的丁壯入伍守城。徐州城內外一片恐慌,人們普遍同情龐勛義軍,沒人願在城中堅守,都想逃走。崔彥曾部下勸他投奔兗州,崔彥曾倒還有些骨氣,憤怒地說:“我身為元帥,城若被攻陷,隻有死而已,守城是我的職責。”將勸他逃走的人斬首。


    龐勛探問降卒,得知徐州空虛,立即引兵北渡濉水,迂山進攻徐州。此時,義軍已經有六、七千人的樣子,擊鼓喧噪,聲音震天動地。龐勛軍對城外居民好言勸慰,毫不擾侵,於是人們爭相歸附。義軍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徐州城。崔彥曾被俘虜,囚禁於大彭館。民憤很大的都押牙尹戡、教練使杜璋、兵馬使徐行儉等人都被殺掉。當天,城中願意參加龐勛義軍的就達一萬餘人。而附近諸州百姓聽說龐勛招募軍隊後,爭先恐後地趕來參軍,甚至父親送兒子,妻子勉勵丈夫,農民們把鋤頭磨得更銳利,扛著它作為武器來應募。義軍人數激增到十萬以上。龐勛聲名大震。


    曾經力主剿滅義軍的徐泗團練判官溫庭皓被龐勛召來,要求他起草給朝廷的表。溫庭皓說;“這件事關係重大,不是頃刻間可以完成的,請讓我回家慢慢地起草。”龐勛準許他回家去寫。第二天早上,龐勛派人去溫庭皓家取表文。溫庭皓空手來見龐勛說:“昨天所以不立即拒絕起草表文,是想回家看一下妻子兒子,今天已經與妻兒決別,現在就是來送死的了。”龐勛看了溫庭皓幾眼,笑著說:“書生敢頂撞我,不怕死嗎!我龐勛能攻取徐州,怎麽怕找不到人為我起草表文!”竟然沒有殺溫庭皓,而將他釋放。


    龐勛起兵後,一係列的軍事指揮相當漂亮,取徐州如探囊取物一般。但龐勛沒有野心家的本質,他最早與朝廷對抗的原因,不過是要回到家鄉,現在,他終於回到了徐州,目的達到了,他也就心滿意足了。隻不過他現在的身份,是在與朝廷對立的麵上,所以,龐勛便希望能得到朝廷同情和理解,最好讓他當個徐州節度使。這也是他找溫庭皓起草上奏朝廷的目的所在。也正是這種不堅定的意誌,成為他日後失敗的根本原因。他盼望招安的心理,被敵人最大化地利用了。


    之後,為了拱衛徐州,龐勛確實也做了一係列的努力,先後派軍攻取淮南道的濠州(治鍾離,今安徽鳳陽縣西北)、滁州(治清流,今安徽滁縣)、和州(治歷陽,今安徽和縣)。還動員了一萬餘人圍攻“當江、淮之沖”的泗州。顯然,龐勛始終隻是在徐州周遭困守,並無取天下之心。所以,從開始到最後,義軍始終隻有徐州一個根據地。這樣,一旦被包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困守的結果隻能是坐以待斃。


    對唐朝廷來說,泗州當江淮要害,關係到江淮漕運。如果泗州被義軍控製,唐朝廷的經濟命脈就將被切斷。唐朝廷驚恐萬狀,開始了大麵積的調兵遣將:任命康承訓為義成節度使(即徐州節度使)、徐州行營都招討使,王晏權為徐州北麵行營招討使,戴可師為徐州南麵行營招討使,率諸道軍及沙陀、吐穀渾等族部眾,鎮壓起義軍。


    因官軍調動費時費力,於是戴可師先率三萬士兵,緊急增援泗州。


    當時,泗州東南的都梁城(今江蘇盱眙縣東南)已經被義軍控製。戴可師官軍一上來就猛烈圍攻都梁城,龐勛義軍在半夜悄悄撤出。第二天,戴可師官軍進入都梁城,才發現不過是一座空城。戴可師認為義軍膽怯,不戰而逃,因而十分得意。此時,天降大霧,丈外不能看清人的麵孔。數萬義軍突然重新殺入,官軍大敗,戴可師和監軍(宦官)被殺,三萬官軍隻有數百人僥倖逃脫,器械、資糧、車馬喪失殆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滿城盡帶黃金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滿城盡帶黃金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