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說:“蔣介石錯誤地認為,兩三月後,他可以從軍事上進占蘇北、膠濟線、熱河、同蒲南段、津浦北段、安東、哈爾濱,我看沒那麽容易。我們的觀點是,談也好,打也好,邊談邊打也好,目的是為了實現和平。”


    司徒雷登說:“如此和平無望,似非內戰不可了?”


    周恩來說:“這是蔣的方針。我們首先是無條件停戰,依照政協改組政府。六月協議,我們讓步很多。今蔣要求無理,故內戰應由蔣負之。”


    周恩來回到梅園,他還在生氣,感到八司徒雷登身上看出,美國政府逐漸拋開在國共之間“調解”的外衣,更加公開露骨地援助蔣介石進行內戰了。他連夜致電中共中央,報告了這次會談情況。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復電說:“蔣之五條絕對不能接受,一條也不行,你的答覆很對。我們解放區正在動員全力粉碎蔣介石的進攻。”


    馬歇爾看出蔣介石是鐵心要向張家口進攻,共產黨保衛張家口,他並不懷疑張家口對國民黨、 共產黨的重要性。 但他不能不得出共產黨號召停止戰爭而政府則“在實際上執行武力政策”的結論。軍事行動不停止,談判就是白費時間,會談就是在槍口下進行的了。鑑於這種情況,馬歇爾說他不能再當調解人了。他和司徒雷登宣布談判陷於僵局,調處困難。國共之間的談判一時處於停頓。


    周恩來舉行記者招待會,在答覆各報記者詢問時說:“六月談判已解決了問題的百分之九十,即王世傑也說已解決百分之八十五了,最後國民黨提出要中共撤出四個地區,使談判拖延不決,後來變成五個地區。明知中並無法答應,以此來拖。現在又談改組政府,要不弄清楚,又可能拖幾個月。國民黨就是用‘拖’來矇騙要求和平的人民,欺騙世界輿論。”


    周恩來在答覆外國記者有關時局的問題時,他又說:“國民黨當局相信能用武力壓迫我們屈服,故其對談判是敷衍的、表麵的,是用來欺騙世界與中國人民的,其真意是在打。我們給他的回答是戰爭不能使中共屈服,隻有愈打愈大。政府當局想靠打來達到目的,是做不到的。”


    局勢開始急速地惡化。國民黨政府參謀總長陳誠公開發表談話,宣布國民黨軍隊將進攻張家口。接著蔣介石手令北平行轅及第十一戰區、第十二戰區部署對張家口進攻。


    張家口是解放區的政治軍事中心之一。進攻張家口是一個嚴重步驟。它表明國民黨決心實行最後破裂。


    ●爭奪張家口


    蔣介石不再藏頭藏尾了,他公開露出臉來,發出限期收復張垣的命令。國民黨以九個軍的兵力分三路向張家口大舉進犯。


    張家口是聶榮臻總部所在地。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部隊在聶司令員的指揮下,堅決自衛反擊。


    國民黨北平行轅集中第十一戰區孫連仲司令官和第十二戰區傅作義司令官兩部共十一個整編師七萬餘人,分別從南口、懷柔和集寧、豐鎮兩個方向沿平綏路向張家口進攻。


    晉察冀軍區將主力置於平綏鐵路東段進行阻擊,同時並向平漢路北段出擊。這樣使孫連仲部隊受阻,而且遭到重創。孫連仲吃過大虧,不敢往前進攻了。


    這時蔣介石見東線進攻張家口受阻,他對孫連仲有些惱火,又下令孫連仲調整軍事部署。他在幾次赴北平時就包藏著禍心,要拿下張家口。當時他要調動擁兵四十萬的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當時李宗仁也贊成全麵出擊,而且早有腹案。當杜聿明先動手拿下控製長城線的承德時,孫連仲也想收復冀東和平津地區了。傅作義則從歸綏東進奪取張家口,以確保平綏路。這些計劃經過幾次討論,統由陳誠指揮。


    仗一打響,李宗仁有顧慮,傅作義在歸綏,他們不敢輕易放出這條虎。


    傅作義是山西榮河人,他參加過辛亥革命,可以說是行伍出身,當過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後來參加閻錫山與奉軍張作霖之戰,任晉軍挺進軍總司令,到一九三一年任綏遠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第三十五軍軍長,參加長城抗戰。在百靈廟之戰、忻口戰役,都給日本以沉重打擊,成為著名的抗日將領。擊斃日酋川水中將,他是國民黨第二個戴上“青天白日”大勳章的軍事要人。


    傅作義知道蔣介石早晚會撕毀停戰協定。他得到進攻張家口命令時,陳誠已經到了歸綏,兩個人作了多方麵的交談。


    當時陳誠說:“宜生,這次搞下大同,委員長非常讚賞。”蔣介石對傅作義早有戒心,不讓他東越大同。蔣常說:“傅宜生絕非等閑之輩,綏遠那個不毛之地是養不住他的。”還有一個不放心,傅作義在抗日戰爭時期接觸不少共產黨人,他還說:“傅宜生可別讓共產黨赤化了。”因此蔣不輕易放傅作義南下取張家口。


    陳誠的華北作戰方案,孫連仲兩個軍要下豐潤、樂亭、遷安、遷西、遵化向山海關、喜峰口方向北上;杜聿明先拿下錦州、占領瀋陽,然後以第九十三軍、第十三軍從建昌、淩源出平泉、寬城,然後直取承德。後來杜聿明向遼南發展,保瀋陽同時,他指揮近七個軍攻下四平街、占領長春、直逼鬆花江江邊,在停戰中又取了承德,這就使蔣介石野心勃勃,決心要占領張家口。這時華北解放軍攻打大同,蔣介石受不住了,為了鞏固地盤,不得不拉攏傅作義,他發電給傅作義:“出於華北戰略考慮,茲將大同劃歸綏遠綏靖公署,請即解大同之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較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大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大群並收藏大較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