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點了點頭,麵容漸漸平靜。他又詢問:“眼下大清的朝鮮有多少兵勇?”


    “回皇上的話,”李鴻章語氣也輕鬆了,“臣在月初就著令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派出‘濟遠’、‘揚威’號兩隻兵船赴仁川、漢城,加上已在仁川的‘平遠’號,共有兵船三隻。另外,又著令直隸提督督葉誌超率同太原鎮總兵聶土成,率淮軍練勇二千人,乘招商局輪船到了朝鮮。”


    光緒又點了點頭,麵容嚴肅地說:“李中堂為朝廷重臣,身負國家重任,又熟悉日本和朝鮮的情況,這次處置朝鮮事變,著你立即籌劃妥善辦法,馬上奏報於朕。另外,以前派到朝鮮的軍隊,現在在日本人已調兵到了朝鮮的情況下,該如何駐紮調度,以備應付不測,也著令你仔細辦理。”


    退出養心殿後,李鴻章雖說是鬆了一口氣,但心裏卻並不輕鬆。這一切都源於不久前發生的那場朝鮮東學起義。


    1894年1


    月10日,朝鮮東學黨人金琫準在金羅道古阜郡帶領農民揭竿而起,打出“濟世安民,”“盡滅權貴”,“逐滅夷倭”的旗號,各地農民紛紛響應,起義頓時成了燎原之勢,矛頭直逼京城漢城。朝鮮國王派全羅道觀察使金父鉉率清政府訓練和裝備起來的政府軍前去鎮壓,不料先勝後敗,東學黨乘勢攻占了朝鮮半島南部的金州、忠清、慶尚三道,漢城再次告急。國王、閔氏一黨和閣臣經過激烈爭論,最後決定請中國派兵幫助鎮壓。


    5 月31,朝鮮政府正式通知袁世凱,請求清政府派出軍隊,幫助鎮壓東學黨。


    6 月2


    日,袁世凱將朝鮮政府的請求和他的意見電告頂頭上司李鴻章。說:“朝鮮歸中國保護,其內亂不能自己解決,隻有請中國出兵幫助。我已答覆,如要我國派兵,應先由朝廷朝鮮政府送呈文來,我可代為轉電。”


    第二天,袁世凱又電告李鴻章,說:“朝鮮政府已經呈文,請電懇北洋大臣,酌造兵數隊,速來代剿東學黨,一旦消滅東學黨後,即請撤軍。”


    李鴻章根據袁世凱的幾次電報,最後下決心出兵。向丁汝昌下令,讓濟遠、揚威兩艦開赴仁川。同時,又命令直隸提督葉誌超、太原鎮總兵聶土成,選拔淮軍精兵一千五百名,乘招商局輪船,開赴朝鮮。


    第三卷 日出東方 第八十一章 甲午(四)


    (更新時間:2005-10-16 12:39:00 本章字數:2257)


    李鴻章根據袁世凱的幾次電報,最後下決心出兵。向丁汝昌下令,讓濟遠、揚威兩艦開赴仁川。同時,又命令直隸提督葉誌超、太原鎮總兵聶土成,選拔淮軍精兵一千五百名,乘招商局輪船,開赴朝鮮。


    同時,清政府又將出兵朝鮮的情況通知日本政府,並鄭重聲明,一旦朝鮮局勢安定,立即撤軍。但日本人不與理會。見引誘清政府出兵得逞後,6 月5


    日立即派駐朝鮮公使大島圭介率“護衛隊”800


    名海軍陸戰隊直奔漢城。同日,又成立了有參謀總長、次長、陸軍大臣、海軍的軍令長等高級將領參加的戰時大本營。緊接著,又派出由陸軍少將大島義昌指揮的8000人的混成旅團,於6


    月16日在朝鮮登陸,搶占仁川到漢城一帶的戰略高地。


    日本海軍也同時行動,派聯合艦隊的“鬆島”、“千代田”、“高雄”、“赤誠”、“紫築”、“大和”、“八重山”和“吉野”8


    艘軍艦,控製了從釜山到仁川的海域,立即布設水雷,進入緊張的臨戰狀態。


    1894年6 月9


    日。朝鮮仁川港。懸掛著龍旗的中國輪船“圖南”號鳴響汽笛,緩緩向碼頭靠去。天空一碧如洗,萬裏無雲。港灣風平浪靜。十多隻朝鮮小漁船揚帆正要出海,從“圖南”號船舷邊駛過時,漁民們茫然地看著船上留著辮子、荷槍實彈的清軍士兵。不遠處,停泊著北洋海軍的三艘軍艦:“濟遠”、“揚威”、“平遠”。


    聶士成率軍在仁川登陸次日,大鳥率領的日本海軍陸戰隊攜火炮也在仁川登陸。16日,日本陸軍少將大島義昌率領的8000人的混城旅團亦抵達朝鮮。


    7 月23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佑亨接到大本營密令,率常備艦隊從佐世保出發,進入朝鮮海麵待機襲擊中國運兵船。


    7 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


    伊東右亨對軍令部長說:“一旦打起來,要先發製人,速戰速決。”


    1894年7 月25日7 時52分,日本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以左舷炮火向北洋艦隊“濟遠”號猛烈轟擊。接著,“秋津洲”在7


    時55分,“浪速”在56分,也用左舷炮火向“濟遠”猛射。中國軍艦“濟遠”、“廣乙”被迫應戰。


    戰鬥一開始,日方三艦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優勢條件,以吉野居先,成魚貫縱陣,用一舷齊射的火力,向中國軍艦猛烈開火,集中炮火,聚攻“濟遠”,彈密如雨點。


    “濟遠”中炮雖多,所幸均非要害,機器無損,遂向西朝旅順方向撤退。日艦“吉野”、“浪速”見“濟遠”退走,開足馬力瘋狂追趕。邊追邊向“濟遠”發炮。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帝國190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夕並收藏中華帝國190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