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洋行營將弁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五月十六日,袁世凱奏準建設北洋行營將弁學堂。該堂隸屬於直隸軍政司,由直隸候補道雷震春任總辦。學堂遴選曾經帶兵員弁,內有將領、哨官長、弁目各級官佐,以學習軍製、戰法、擊法為主。除此之外,各隨造詣深淺,添加有關課程,故稱將弁學堂。“將領學員由教練處遴選,軍政司酌派,哨官弁目學員,由教練處酌定額數,移知各營將領,就所部弁目遴選,或由教練處就離營弁目另選”。總之,“應選之員以才識明敏,粗知文義,年富力強,並無嗜好,及曾經帶兵為合格”。學堂聘請日本少佐多賀宗之為總教習。開辦之初藉助於民房公所。校址在保定東關叭蠟廟內


    ,


    夜則止宿於火神廟中。後移至東門外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內。“學員以八個月為卒業之期”。“由軍政司督辦親臨考試或派員考驗,擇其優異立即擢用”。將弁學堂於1902年8月正式開辦至1905年停辦,歷經三年,共辦三期,共培養將弁545員。


    (二)參謀學堂。軍中參謀機構的設置是近代的產物。近代軍隊的參謀組織起源於十七世紀瑞典阿多法斯,到了十九世紀普魯士將軍香霍斯特才適應戰爭條件的變化,創設了參謀本部。此後各國軍隊紛紛效法。袁世凱在“酌仿各國通行辦法


    ”時在直隸軍政司中設置參謀處,明確參謀處的職責“稟承軍政司,會商兵備處辦理戰守事務”。並在北洋常備軍釐訂營製餉章中又規定軍設參謀營務處,鎮、標設參謀官。為適應常備軍建設的需要,直隸軍政司參謀處便在保定開辦參謀學堂。學製以8個月為一期。每期招學員160名。學生來源主要是各部隊軍佐中身體條件與文化素質合格者,由參謀處調派股負責遴選學生,規定學習內容。學員畢業後由參謀處謀略股負責選派。與此同時,為培養常備軍所需測繪人員,又開辦了北洋測繪學堂。學員由參謀處測繪股負責遴選生徒,規定教學內容。


    因與參謀學堂一處教學、操練,故又稱參謀學堂測繪班。學製同參謀學堂。每期招學員120員。至1905年這兩所學堂相繼裁撤。參謀學堂較著名的學生有張聯棻、師景雲、熊炳琦、吳新田、楊文愷、靳雲鵬、陳調元等。吳佩孚則是測繪學堂的優等生。


    (三)北洋速成武備學堂。1903年3月,袁世凱作了一個創辦新式正規學堂的計劃上奏清政府,擬建立武備小學堂、中學堂、大學堂的計劃。按此計劃培養一個陸軍大學的畢業生“以十二年為卒業”。但他又認為“中國風氣初開,根抵尚淺”,中學和大學“隻可從緩建立”。根據中國的國情惟有趕緊興辦武備小學堂,“以為造端之基”。然後層壘遞進開辦中學和大學。並擬別設成學堂一區,“以為救時之用”。應當說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推進中國軍事近代化的計劃。此項計劃上奏清政府獲準後,袁世凱於1903年10月,率先在保定開辦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學製二年,培養目標是基層官佐,“以備目前官弁教習之選”。所謂速成就是要在兩年時間完成一個初級官佐在正常情況下需要三至四年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這就需要在教學上進行改革。“教法務擇精要,程限力求簡述”。


    學員年齡十八歲至二十五歲以內,身體健康,文理通順,方為合格。由各府直隸州分額加倍考送,俟學堂派員複試尋取,方準入堂。學生以土著六成,客籍四成為率。該堂自1903年10月開辦至1906年8月,歷經三期,計畢業各兵科學生1426名。其中較著名的學生齊燮元、孫嶽、商震、李景林、劉鬱芬、


    周思誠、門炳嶽、陳光適、藏式毅、王承斌、劉汝賢、魏益三、鄭俊彥、陳嘉漠、閆治堂、孫傳芳、張國溶、盧香亭、楊文愷等。


    1903年2月22日,袁世凱借用北洋陸軍二鎮八標在速成武備學堂隔壁的營房,開辦了保定東關陸軍小學堂。學製三年,畢業後可考入北京清河第一陸軍中學。該堂一度由何紹賢任總辦。每期招生百餘名。因緊貼速成武備學堂,故有人稱其為子弟學校。1907年夏,曾因燒茶爐的火星飛濺發生過火災。


    第一卷 叛亂的國度 第三十一章 暢談中,死生同(二)


    (更新時間:2005-5-26 8:21:00 本章字數:2168)


    1904年12月,袁世凱在保定東關速成武備學堂內開辦了北洋陸軍師範學堂。該堂隸練兵處軍政司。學堂總辦馮國璋。以八個月為一期,員額80名,試辦一期後停辦。該堂著名畢業生有張國溶、耿錫齡、任聯甲、哈豐阿、李濟臣、王典型等。


    1905年初,袁世凱為給北洋陸軍培養專門技術人材,於保定東關速成武備學堂內外又開設了陸軍馬醫學堂、軍械學堂、經理學堂。隸北洋軍政司。這是基於新建北洋陸軍中缺乏軍馬醫生、軍械製造與維修、軍隊中經費的預決算使用與管理等原因而設立的專業學堂。上述三堂學製不一,額員不等。開課半年後,軍械與經理學堂併入速成武備學堂軍械科、經理科。馬醫學堂奉令遷天津西郊與天津軍醫學堂為鄰。


    1905年9月,袁世凱為了管理這支龐大的北洋陸軍,於保定東關利用原朝廷老炮隊的舊營房開辦了北洋陸軍憲兵學堂,該堂隸北洋軍政司。學堂總辦張文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帝國190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夕並收藏中華帝國190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