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在天安門頒布詔書,群臣穿喪服,三跪九拜。讀完詔書後,大家一起痛哭。禮部謄黃,頒行各省。聽任選官、監生、吏典、僧道,全部穿喪服到順天府署,早晚痛哭三天。詔至各省,長官率領下屬穿喪服到郊外跪迎,入公堂行禮,聽到宣告後舉哀,一同穿喪服二十七天,命婦也是這樣。普通老百姓男女穿十三日喪服。其他同京師一樣。


    祭奠的時候,要擺出二十一道飯菜,十一道酒樽,九隻羊,九萬枚銅錢。皇帝祭奠的時候要哭,所有的官員、侍從也要跟著哭,奠酒之後,皇帝還要率領眾人三跪九叩,再把祭奠物品燒掉。到把牌位送到太廟的那一天,要祭酒三次,並且祭拜牌位所過的門、橋。皇帝要一邊號泣一邊跟從,群臣依次隨行。將要到景山的時候,所有人按順序排列,等到牌位到的時候,一起跪著痛哭。等到把牌位放進太廟後,接著就奉上尊諡,祗告郊廟社稷。


    在占卜之後,將要把棺材送到陵寢的前三天,皇帝派遣使者告天地、宗社。前一天,又要祭奠一次。先是王公大臣援引古禮,阻止皇帝遠送,皇帝要擺出樣子來不準許。在大臣們再三勸說之後,才答應不再遠送。到下葬的那一天,內外官員一齊來到,皇帝到棺材前奠酒,盡禮盡哀。輔臣率領執事官員抬著棺材登車啟行,鹵簿前導,冊寶後隨,皇帝要跟從哭泣。等到走了之後,皇帝要步行到東安門外哭泣祭奠,群臣跟隨。棺材所過門、橋都要致祭。途中住宿的地方,早晚祭奠,親王行禮,群臣舉哀。百裏以內守土官員穿喪服在道路右邊跪迎。到陵寢之後,仍然要像在路途上一樣祭奠。


    金宰闐對這些繁瑣而又奢華的典葬儀式十分反感,將奏則中規定的皇太後喪儀儉省了許多,然後命內閣擬旨,通過軍機處頒行天下。新修訂的葬禮儀式如下:


    首先是皇太後喪禮條目十三條。


    (一)各官署、軍營、軍艦、海關下半旗二十七日,出殯日下半旗一日,靈柩所在地也下半旗,至出殯日為止。


    (二)文武官吏,停止宴會二十七日。


    (三)民間停止娛樂七日,及臣民追悼日,各停止娛樂一日。


    (四)文官左臂纏黑紗二十七日。


    (五)武官及兵士,於左臂及刀柄之上,纏黑紗二十七日。


    (六)官署文書封麵紙麵,用黑邊,寬約五分,也二十七日。


    (七)官署公文書,蓋用黑色印花二十七日。


    (八)官報封麵,也用黑邊二十七日。


    (九)自殮奠之後一日起,到釋服時止,在京城文武各衙門,除公祭外,按日輪班前往殮奠處行禮;京城外大員有來京城者,即以到日隨本日輪班祭奠人員前往行禮。


    (十)各行省、將軍轄區及特別行政區域,與駐外使館,自接到電文時開始,擇一公共處所,由長官率領僚屬,設案遙祭七日。


    (十一)出殯之日,禮炮鳴炮一百零八響,官署民間,均停止娛樂一天。京師學校,均於當日輟學。


    (十二)外務部置黑邊素紙簽名本兩本,一備外交使團簽名用,一備中外官紳簽名用。


    (十三)軍隊分班,至大清門外舉槍致敬。


    皇太後大喪典禮祭奠事項。


    (一)每一天祭奠禮節,均著素服,不佩勳章,左臂纏黑紗,脫帽三叩首。


    (二)祭品用蔬果酒饌,按日於上午十點前陳設。


    (三)在京文武各衙門,及附屬各衙門,每一天派屬員四人,由各衙門該長官帶領,於上午九點三十分,齊集大清門外,十點鍾前往靈筵前分班行禮。


    (四)單內未列出各衙門,有願意參加祭奠者,可隨時前往內務府知照,亦於每日分班行禮。


    (五)外省來京各大員,及京城外麵的士紳前來謁奠者,可隨時前往內務府簽名,於每日各衙門行禮時,另班行禮。


    (六)外賓及蒙古、西藏、回部各王公等前來謁奠者,即由外務部、蒙藏院不拘時日,先期赴內務府知照,屆時由外務部、蒙藏院派員接待,引導至靈筵前行禮。


    (七)除各衙門每日祭奠外,其餘各衙門中如另有公祭者,先期一日前往內務府知照,另班上祭。


    即使慈禧太後的葬禮簡化成了這樣,金宰闐依然不滿意。照他的想法,應該是把慈禧太後燒成灰(也就是火葬),然後直接送到陵墓中存放就是了。不過他也知道,這樣的想法說出來的話,一定會遭到激烈的反對,所以金宰闐也隻好在心裏麵想一想而已,最多也不過削減了慈禧太後的陪葬品數量。


    第一卷 叛亂的國度 第二十四章 江春入舊年(三)


    (更新時間:2005-5-19 8:20:00 本章字數:2055)


    自從經此通告之後,京城內外各官員,除饋贈豐厚的禮品外,又有許多人送來了誄詞、輓聯,幾天之內,就達到了數千件。這些誄詞、輓聯中命題的意思,不是誇張功績,就是頌禱將來,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可以拿出來敘述一番。隻有保皇會中首領,現在居住在日本的康有為,他的措辭相當微妙,言人所未言。首聯雲:“維新誤清國,清國誤維新,百世而言,再平是獄。”對聯雲:“變法負太後,太後負變法,九泉之下,三復斯言。”這一聯乃是康南海電報拍到京城,竟被報章轉載,傳頌一時。康有為真不愧文聖人之稱。承辦喪禮的官員等,日夜籌備,凡紙車、紙馬、紙船、紙亭之類,及一切儀仗,色色辦到,專門等待到時候啟靈。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帝國190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夕並收藏中華帝國190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