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我也把個能臣給了你,用不用地好也要看你的胸襟了!”此時地張允頗有些自得。


    可就在此時一匹馬飛奔而來,在茶館外嘎的一聲停住,就聽馬上有人道:“相公,宮裏來人,命你速去見駕!”


    一聽這話,不隻是張允就連朱家父子都是一愣,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萬曆剛剛把福王送去洛陽就藩,怎麽就想起了要召見他的,心裏猜疑不過臉上卻是平靜如水,朝袁崇煥一拱手,把自己的住址告訴了他,叮囑他閑暇時過去坐坐,而後就叫上朱家父子匆匆離去。


    這一回連官服都沒穿,就殺奔宮裏,幸好當值的侍衛也不是第一次見張允,倒真沒有誰敢攔著他,連通稟的程序都省了,直接就讓他去禦書房見駕,等張允一進去就發現裏麵的氣氛很是不好,地上跪著幾個大臣,全都是戰戰兢兢,而萬曆的臉色更是難看的要命。


    一見張允進來,隨手拿起了一個摺子扔給他道:“你看看,該如何是好?”


    ------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第二十四章 明末三傑一把抓


    因為是人物介紹,資料多些,若是覺得不值,可不訂閱


    張允拿過來一看,第一個反應就是:娘的,全都亂了套了。


    原來努爾哈赤在赫圖哈拉稱汗,年號曰“天命”。


    這比張允所知道的要提前了將近一個多月,算是要和大明朝正式的分庭抗禮了。


    原本這也不算什麽,可要命的是後麵,就連“七大恨”也提前拿了出來。


    這一手出來,那就是真得和明朝撕破了臉皮,要在關外大打出手了。


    這第一恨:“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忠順已久,忽將我二祖無罪加誅,恨一。”這個倒也還算是能站得住腳跟,畢竟努爾哈赤的爺爺,父親是真死在了明朝的手裏,至於是不是無罪加誅就得兩說了。


    第二恨:“我與北關同是外藩,事一處異,恨二。”努爾哈赤認為明偏心眼,厚北關(葉赫部),薄自己,頗有點爭寵之意。


    不過對於明朝來說,打一邊拉一邊是很正常的,他把這也拿出來湊數,未免有點小氣。


    第三恨:“漢人私出挖參,遒約傷毀,勒要十夷償,命恨三。”努爾哈赤手下殺了幾十個挖參的漢人,官府要追究。


    哈赤交出十人償命(據說是以俘虜充數)。


    這事雙方都有錯私出挖參當然不對,不過因此就傷了人命,總是其過更大吧。


    這個恨有點湊數的意思。


    第四恨:“北關與我,同是屬夷,衛彼拒我,畸輕畸重,恨四。”努爾哈赤氣不過大明朝廷老幫其世仇葉赫對付他。


    這也很拿不出手,道理嘛,跟第二條一樣。


    第五恨:北關老女,該嫁西虜。


    恨五”。


    這件事就更加的不要臉了,萬曆21年(1893),葉赫部一首領布揚古(也作白羊骨)將其妹許給努爾哈赤,不知是什麽緣故,過了二十多年沒成婚,少女都成了“老女”。


    萬曆43年(1615)布揚古將此“老女”,嫁與一蒙古頭領莽古兒大。


    這“奪妻”之恨。


    老哈咽不下也可理解,但拿來作恨就有點不合適了。


    第六恨:“逼令退地,田禾丟棄,恨六。”努爾哈赤部下亂占土地放牧、耕種,違反了“大明土地法”。


    被勒令退出,這其屈在誰,應很清楚。


    第七恨:“蕭伯芝大作威福,百般淩辱,恨七。”這蕭伯芝被努爾哈赤稱為“遼陽無賴”。


    1 6 k小說網.電腦站.1 6 k居然做了明使,對他趾高氣揚,讓努爾哈赤很是沒有麵子。


    差點氣昏。


    不過,這怎麽說都是個人恩怨,當成起兵造反的理由終歸是不大有分量。


    看完之後,張允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起來。


    “有什麽可笑的?”萬曆寒著臉道。


    張允倒也不懼,淡然道:“原本微臣以為這個努爾哈赤也算是一代梟雄,沒想到居然把這些雞毛蒜皮的破爛事都拿了出來,還到處嚷嚷,哪裏象個大老爺們。


    怕是連個女人都不如!”


    聽他這麽一說,萬曆的臉色也和緩了下來,不過又道:“此人雖然不堪,膽子卻也不小,你們說該怎麽處置此事呢?”


    底下的眾臣子開始各抒己見。


    有說拉攏地,也有說招降的。


    就是沒有一個說開戰的。


    好不容易等他們不言語了,萬曆將目光看向了張允。


    張允知道萬曆心裏是怎麽想的,因此慷慨激昂地道:“對於這等亂臣賊子若是不痛下狠手,豈不是讓人以為咱們怕了他們,依微臣之見,他要反,咱們就打,不但要把他打個落花流水,更將亡他的族,滅他的種,唯有這樣,才能震懾住其他蠢蠢欲動的奸佞之徒!”


    “此言甚合孤心,愛卿可有對敵地章程了嗎?”


    張允老早就有心要對女真動兵,可惜後來出了個梃擊案將他原本要去遼東的行程給耽誤了,打仗不是三言兩語就能了結的,統帥,兵卒,後勤,哪樣都得考慮在內,若是任何一環出了紕漏,都將是滅頂之災。


    後金軍的薩爾滸之戰中,經略楊鎬指揮的號稱四十七萬大軍慘敗,以至於明朝力量大衰,在遼東地優勢一去不返,不得已由進攻轉為防禦,對於這樣的慘痛教訓,張允是萬萬不希望再次重演的,因此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後道:“微臣以為,打仗打的是糧草,後金既然有膽起兵造反,隻怕是糧草充裕,而我們卻是措手不及,若是貿然出兵,怕是糧草接續不上,難以久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審死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審死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審死官並收藏大明審死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