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裏克能想到的最好的悼詞,就是如此:塔夫脫被認為是個維持法律和秩序的人。這對艾森豪可是個不祥之兆。在未來的歲月裏,這個銀髮的俄亥俄人,就提出一個憲法修正案,嚴格限製美國與外國簽訂條約的範圍,和總統與外國首腦商訂行政協議的權利。這使政府頗傷腦筋。越南戰爭發生之後,人們對這個決議的看法就有點不同。但從當時來說,艾克認為這樣做是不利的。他寫信給諾蘭說:
『如果參議院……通過布裏克修正案,就等於對我們國外的朋友和對我們的敵人表明:我們國家準備在世界事務中放棄領導。由此而必然發生的反應,將是很重要的。它將使我們尋求和平的希望與計劃受到損害,並使現在就重要國際問題所進行的討論受到影響。』
諾蘭可不這樣看。他對問題的看法很少和艾克一致的。在未來五年,他使總統和國會領袖的每周會談成為對總統的折磨;會後艾克會麵露青筋,精疲力竭,不少時候還幾乎語無倫次。但說來也可笑,諾蘭之所以能繼任多數黨領袖,艾森豪自己是應負其責的。塔夫脫逝世以後,按照習慣,總統是多數黨的頭頭,應由他選擇參儀院的多數黨領袖。可是艾森豪對總統這個職務的看法,和羅斯福、杜魯門的看法大不一樣,結果是對他自己不利。他堅定地認為行政部門不過是政府三個權力相等的部門之一。如果總統試圖控製國會議員,那就是違反創建美國的先輩們的教導。他稱自己是個“守憲總統”,意思就是這樣的。由於他尊重國會,所以塔夫脫死後,他就拒絕插手。舉行葬禮之日,他斬釘截鐵地對內閣說:“我要盡我的可能強調一點:政府對誰當多數黨領袖,絕對沒有具體意見。我們不準備插手他們的事務。”
但是,他們倒要插手管他的事。極右派曾和過去五屆政府的施政綱領進行了長期鬥爭,已經成為在國會裏打“遊擊戰”的能手。他們善於滲入各行政部門,使政府工作人員的日子很不好過。他們的主要武器,就是由國會進行調查。艾克本來以為,在他就任的第一年,國會的聽證會會暫時停止。他對內閣說,在他看來,美國人己經有一個長時期生活得太緊張了:在強弧光燈下進行沒完沒了的聽證會現在不需要了。應該讓他的政府有一段時間清理一下內部。隻有在他失敗的情況下,國會才應該插手進來。
但是布勞內爾挖苦他說,第八十三屆國會早就雙手插進來了。光是國務院,就有十個調查在分別進行。國務院的人幾乎連看信件的時間也沒有。艾克認為政府應對國會持合作態度,因為他們大概是要審查杜魯門的人。但事實上,他們見到誰都要查根問底。甚至很多不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有些不是在政界人物過問的範圍之內的,他們也要過問。麥卡錫要審查“美國之音”;詹納的國內安全小組委員會則在中學裏追查共產黨員;眾院的非美活動委員會,現在在伊利諾州的共和黨人哈羅德·維爾德的控製底下,準備插手到教會裏去。他在廣播裏說,他那個委員會就要完成戲劇界顛覆分子的清查,現在準備在基督教會內進行調查。清查對象主要是“個別教會工作人員,包括那些搞政治活動……比搞教會活動還要多的人”。
艾克認為“我們的長期利益,要求我們通過國會的黨組織,對國會進行領導,”他這種看法一生都沒有動搖。但是,即使一個守憲總統,有些時候也不得不責怪國會的,在接著舉行的那次記者招待會,有記者向他提問:“你是否贊成聯邦政府通過美國的國會調查教會方麵的共產主義活動呢?”他回容說,不,上帝的聖宅,是最沒可能出現不忠誠分子的地方的。懷疑他們對國家的忠誠,我看不到有什麽好處。在這方麵,也許我們應該對調查者進行調查吧——就一個認為不應該插手管國會議員事務的總統來說,這些話是夠重的了。
像控製國會的是共和黨,而且是一批非常特殊的共和黨。有時他們的極端保守主義確是教你不知如何是好。喬·麥卡錫的最後審判日快到了;參議院裏開始有人聯合起來反對他。很快,議員們便要表態,在他和艾森豪之間作出選擇。而右派就要露出麵目,變為總統的敵人。除了麻薩諸塞州的萊弗裏特·索爾頓斯托爾以外,所有共和黨老資格參議員如諾蘭、德克森、斯泰爾斯·布裏奇斯和尤金·米利金,都是擁護這個煽動家的。
麥卡錫的門徒喬治·素科爾斯基攻擊艾森豪說,在他領導之下,共和黨“變得簡直太現代化,使它簡直與‘新政’無異”。麥考密克上校在艾克就職的第二天,就在《華盛頓時代先驅報》上把艾克排斥在共和黨之外。但是,大多數政論家倒是站在總統這一邊的。塔夫脫死後七個月,《時代代先驅報》就被《華盛頓郵報》合併過去,而這是一份很不一樣的報紙。它尖銳地指出:“參議員諾蘭似乎不能區分政府的目標和他個人的憎惡。”《商業周刊》評論說,“共和黨人掌握大權,究竟是否稱職,這自然是人們想要知道的問題。”羅斯料·德拉蒙德在《紐約先驅論壇報》談到出現了新的“華盛頓一團糟”時說:
『現在在共和黨政府內部這種不顧後果的分裂,這種派別爭鬥,這種相互辱罵,這種不健康地一味從事消極的激烈爭論,究竟會有什麽後果呢?在政治上會帶來什麽結局呢?……這種新的“一團糟”的後果就是暴露出共和黨政府是個吵吵鬧鬧的、毫無建樹的、幾乎是沒能力製訂法律的政府。』
</br>
『如果參議院……通過布裏克修正案,就等於對我們國外的朋友和對我們的敵人表明:我們國家準備在世界事務中放棄領導。由此而必然發生的反應,將是很重要的。它將使我們尋求和平的希望與計劃受到損害,並使現在就重要國際問題所進行的討論受到影響。』
諾蘭可不這樣看。他對問題的看法很少和艾克一致的。在未來五年,他使總統和國會領袖的每周會談成為對總統的折磨;會後艾克會麵露青筋,精疲力竭,不少時候還幾乎語無倫次。但說來也可笑,諾蘭之所以能繼任多數黨領袖,艾森豪自己是應負其責的。塔夫脫逝世以後,按照習慣,總統是多數黨的頭頭,應由他選擇參儀院的多數黨領袖。可是艾森豪對總統這個職務的看法,和羅斯福、杜魯門的看法大不一樣,結果是對他自己不利。他堅定地認為行政部門不過是政府三個權力相等的部門之一。如果總統試圖控製國會議員,那就是違反創建美國的先輩們的教導。他稱自己是個“守憲總統”,意思就是這樣的。由於他尊重國會,所以塔夫脫死後,他就拒絕插手。舉行葬禮之日,他斬釘截鐵地對內閣說:“我要盡我的可能強調一點:政府對誰當多數黨領袖,絕對沒有具體意見。我們不準備插手他們的事務。”
但是,他們倒要插手管他的事。極右派曾和過去五屆政府的施政綱領進行了長期鬥爭,已經成為在國會裏打“遊擊戰”的能手。他們善於滲入各行政部門,使政府工作人員的日子很不好過。他們的主要武器,就是由國會進行調查。艾克本來以為,在他就任的第一年,國會的聽證會會暫時停止。他對內閣說,在他看來,美國人己經有一個長時期生活得太緊張了:在強弧光燈下進行沒完沒了的聽證會現在不需要了。應該讓他的政府有一段時間清理一下內部。隻有在他失敗的情況下,國會才應該插手進來。
但是布勞內爾挖苦他說,第八十三屆國會早就雙手插進來了。光是國務院,就有十個調查在分別進行。國務院的人幾乎連看信件的時間也沒有。艾克認為政府應對國會持合作態度,因為他們大概是要審查杜魯門的人。但事實上,他們見到誰都要查根問底。甚至很多不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有些不是在政界人物過問的範圍之內的,他們也要過問。麥卡錫要審查“美國之音”;詹納的國內安全小組委員會則在中學裏追查共產黨員;眾院的非美活動委員會,現在在伊利諾州的共和黨人哈羅德·維爾德的控製底下,準備插手到教會裏去。他在廣播裏說,他那個委員會就要完成戲劇界顛覆分子的清查,現在準備在基督教會內進行調查。清查對象主要是“個別教會工作人員,包括那些搞政治活動……比搞教會活動還要多的人”。
艾克認為“我們的長期利益,要求我們通過國會的黨組織,對國會進行領導,”他這種看法一生都沒有動搖。但是,即使一個守憲總統,有些時候也不得不責怪國會的,在接著舉行的那次記者招待會,有記者向他提問:“你是否贊成聯邦政府通過美國的國會調查教會方麵的共產主義活動呢?”他回容說,不,上帝的聖宅,是最沒可能出現不忠誠分子的地方的。懷疑他們對國家的忠誠,我看不到有什麽好處。在這方麵,也許我們應該對調查者進行調查吧——就一個認為不應該插手管國會議員事務的總統來說,這些話是夠重的了。
像控製國會的是共和黨,而且是一批非常特殊的共和黨。有時他們的極端保守主義確是教你不知如何是好。喬·麥卡錫的最後審判日快到了;參議院裏開始有人聯合起來反對他。很快,議員們便要表態,在他和艾森豪之間作出選擇。而右派就要露出麵目,變為總統的敵人。除了麻薩諸塞州的萊弗裏特·索爾頓斯托爾以外,所有共和黨老資格參議員如諾蘭、德克森、斯泰爾斯·布裏奇斯和尤金·米利金,都是擁護這個煽動家的。
麥卡錫的門徒喬治·素科爾斯基攻擊艾森豪說,在他領導之下,共和黨“變得簡直太現代化,使它簡直與‘新政’無異”。麥考密克上校在艾克就職的第二天,就在《華盛頓時代先驅報》上把艾克排斥在共和黨之外。但是,大多數政論家倒是站在總統這一邊的。塔夫脫死後七個月,《時代代先驅報》就被《華盛頓郵報》合併過去,而這是一份很不一樣的報紙。它尖銳地指出:“參議員諾蘭似乎不能區分政府的目標和他個人的憎惡。”《商業周刊》評論說,“共和黨人掌握大權,究竟是否稱職,這自然是人們想要知道的問題。”羅斯料·德拉蒙德在《紐約先驅論壇報》談到出現了新的“華盛頓一團糟”時說:
『現在在共和黨政府內部這種不顧後果的分裂,這種派別爭鬥,這種相互辱罵,這種不健康地一味從事消極的激烈爭論,究竟會有什麽後果呢?在政治上會帶來什麽結局呢?……這種新的“一團糟”的後果就是暴露出共和黨政府是個吵吵鬧鬧的、毫無建樹的、幾乎是沒能力製訂法律的政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