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主要的大事是兩個分裂了的政黨和所謂的“蕪菁節會議”。狄克西黨人鬥誌昂揚。他們的策略是把競選弄到相持不下,最後交由眾議院投票解決。他們認為他們獲得的選票會和杜魯門一樣多。7月14日他們在伯明罕市集會,一天之內,他們就把代表大會全部議程進行完畢。他們提出斯特羅姆·瑟蒙德當總統候選人,密西西比州州長菲爾·賴特當副總統候選人。但是,這些狄克西黨人堅持種族隔離的戰線脆弱不堪,時有瓦解之虞。拉薩爾和哈裏·伯德都沒有到伯明罕市參加大會,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白人黑人應該權利平等,而是因為他們怕自己在國會裏的資望受到影響。但不管怎樣,狄克西黨人分裂出去,對民主黨總是個打擊。特別對克利福德,因為他的競選方案,本來設想民主黨南部各州是會團結一致的。


    十天後,華萊士的美國進步公民聯盟又到費城,組成美國進步黨。12月29日,這個黨的領袖宣布參加總統競選,並開始建黨運動,看來前途很是光明。他當時說:“我們集合了一批英雄人物。”進步黨人並沒有指望在1948年的總統競選中獲勝,但他們認為1952年的競選就會是他們的世界了。代表的平均年齡約為30歲,比之出席兩大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年輕20歲。美國不少大學都有代表,傳統的名牌大學代表比之所謂最大的十所大學更多,頭頭們左轉幅度較大的那些工會也有很多代表。男青年都是留平頭,那是當時學生風尚之一,穿的是敞領運動衫。女青年們穿著短襪和寬幅大裙。黑人也有很多代表。會上很多人帶著吉他,唱著民歌,都是皮特·西格和現在已是副總統候選人格倫·泰勒的風格。看來每個人都過得很愉快。驟然看來,進步黨似乎頗為興旺發達。


    實際上這個黨內部矛盾緊張。華萊士能羅致的新政派,隻有雷克斯福德·蓋伊·特格韋爾一人,但他和李·普雷斯曼老是鬧矛盾。普雷斯曼是個共產黨人,產聯的法律顧問,後來被沃爾特·魯瑟攆走。那時人們並不是隨便給人貼上共產黨的標籤,特別在戰後最初的十年。對知名人士尤其是不輕易這麽做的。有些選民認為進步黨和杜魯門之不同,是因為進步黨是自由派,現在聽到裏麵有共產黨,都覺得不知所從。然而這種思想混亂,是由共產黨人有意造成的。他們能把前任美國副總統俘虜過來,真是意外的走運。美國人爭取民主行動組織是1947年1月組成的,本來是要和共產黨作鬥爭的,而美國進步公民聯盟則是仿照美國人爭取民主行動組織建立的。1948年選舉以後三年,和共產黨斷絕了關係的麥可·奎爾,在美國產聯一個委員會上作證,說明了共產黨在進步黨運動中扮演的角色。奎爾是運輸工會主席,絕不是一個以“赤色分子”罪名迫害他人的人。他說,1947年秋季,他還是共產黨的同情者。那時共產黨總書記尤金·丹尼斯,就對他和其他一些工會領導說,黨組織“決定了組織一個由亨利·華萊士領導的第三黨”,華萊士“幾周內就會公開宣布競選總統的”。


    華萊士從事這個異乎尋常的冒險行動,看來猶如拉磨的牲口,是帶上了眼罩的。後來他對朋友們說,競選後期,他發現他是被人利用了,他周圍的人幾乎都公然自認是共產黨人。他一定是最後才發現的。《新共和》周刊曾經提醒過他,《民族》周刊也設法要他注意,《下午報》也警告過他。《紐約郵報》要他參加美國人爭取民主行動組織,但他不聽。他參加競選,全美國隻有兩家報紙支持,那就是《工人日報》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約克日報》。記者們請他公開聲明不要共產黨支持他競選,羅斯福在30年代時就曾這樣做過,他也拒絕了。


    結果是他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參加費城大會的有3200名頗有魅力的代表,比之兩個大黨代表大會的人還要多,而且精力充沛,熱情洋溢。盡管這樣,他的共產黨助手們卻處處使他失利。他在費城沙伊布公園發表接受提名的講話,本來很有可能成為美國政治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門票最高不過每張二元六角,最低隻是六角五分——露天看台上的無產階級。參加人數超過3萬,群眾對他歡呼若狂,說明他的聲望不減當年。隻要有稍許公允的輿論支持(本來他也不難得到),他本來不難把沃爾特·魯瑟和吉米·羅斯福那班人爭取過來。在那年7月這些人是並不難說服的,他隻要和李·普雷斯曼那些人割斷關係就可以了。但他拒絕了。他表示“凡是為了和平對我表示支持的人,我都不會拒絕。”一位《時代》周刊的記者說美國進步黨的政綱和共產黨的何其相似,請他注意。“我看他們的綱領很好嘛!”華萊士對共產黨的看法就是這麽談的。他還毫無必要地加上一句,“我認為共產黨人最像基督教早期那些殉道士。”


    於是,華萊士競選運動的勢頭就低了下來。盡管認為共產黨人與基督教早期殉道士之間毫無類似之處的人紛紛責難,他還頑強地一直幹到底。他依然伸著手,額頭冒汗,人們熟悉的那一綹頭髮遮著一隻眼睛。他貿然南行,在北卡羅來納州的三個城鎮被人扔了不少雞蛋、西紅柿和爆竹。杜魯門對新聞界談話,對於“違反美國公平對待的傳統”表示遺憾。除此而外,總統對美國進步黨的威脅不屑一顧,認為人們對華萊士感到的新鮮勁一過,進步黨的威脅也就自然縮小。情況果然如此。隨著競選運動繼續發展,進步黨的勢頭果然逐步減弱。特格韋爾不動聲色地撤銷對他的支持,左傾的聯合電工工會則拒絕支持,而進步黨國會議員候選人也退出了地方競選。政治分析家在春季曾經認為,華萊士最低限度可獲得350萬張票。作為第三黨競選總統,他會遠遠超過1912年德布斯所獲的90.01萬票。當時蓋洛普民意測驗也估計他可獲7%的選票。但到了10月的第三周,蓋洛普的預測,已下降到4%,而到了11月2日,實際投華萊士票的,還不到這一百分比,隻有1157172人。民主黨人分裂出來轉而支持進步黨,無疑使杜魯門失去紐約州。但仔細分析一下選舉結果,似乎很清楚地表明:在其他各地,他每失給華萊士一張票,就從獨立的中間派的同情者中獲得二至三票。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榮與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威廉·曼徹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威廉·曼徹斯特並收藏光榮與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