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聞廣播開始發揮真正的力量了。回想起來,當時“火星人進攻地球”那個廣播節目竟象是船艦的試航,好讓神經緊張的人定下神來。但是眼下的戰爭可不是假的。美國人一麵收聽廣播,戰爭一麵就在歐洲進行,他們在情感上難免有所愛憎。支持納粹黨的人沒有幾個,德國人特別不善於爭取人心。他們非但暴行累累,還要公然吹噓。戰爭一開始,他們就槍殺人質,美國國內各個種族集團中,幾乎都不喜歡德國人。可是這還不是極限。義大利現在是他們的盟友,不久納粹黨對他們也不惜冒犯;接著又是希臘被征服,令人難忘的時刻是:有個德國軍官下令,叫一個希臘士兵把藍白兩色的希臘國旗從阿克羅波利斯城上降下來。士兵遵命辦理,隨即把國旗裹住身體,從城牆上縱身一跳,直下三百英尺,摔在地上,默然死去。
聽見這種事情,即使不是希臘血統的美國人也會怦然心動。1940年有不少人為英國祈禱,他們並非都是親英的。在法國投降的前夕,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美國著名詩人(1892-1950年)。】在《紐約時報》寫過一首詩:
『啊,製造吧,裝配吧,送去吧,
這樣英法才能跟我們一起活下去,
否則我們將孤軍作戰。』
現在法國是黑夜茫茫,這年夏季英國也隻剩下大約三樣東西:皇家空軍的勇氣,邱吉爾的聲音,莎士比亞的一句遺言:“我們英國從來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腳下,將來也不會。”美英同文,聽到莎翁名句,美國人不禁大興同仇敵愾之感。1940年夏末,美國作家艾麗斯·杜爾·米勒在英國出版了一本薄薄的詩集(詩是最不易為人欣賞的藝術形式),名為《白岩》,三個月內就重印十一次,有人能整首整首地背誦,包括最後那四行詩。作者——還有千百萬美國讀者——的親英情緒在這幾行裏表達得可謂淋漓盡致:
『我生來是美國人,
英國有不少東西我不喜歡,
英國有不少東西我忍過去了。
可是倘若世界上這英國灰飛煙滅,
我就不想活下去了。』
在主張幹涉歐戰的廣大人民看來,英國命運如何,應該舉國關心。好多美國人如今才第一次認識到,英國給過美國多少好處,美國和英國如何休戚相關。美國的廣播迷——那年夏天有些人竟寸步不離擴音器——聽得清清楚楚,穿大皮靴的德軍怎麽喀嚓喀嚓踏進英吉利海峽沿岸的法國港口,怎麽高唱《我們乘長風直下英倫》。看來似乎是絕望了。這時,英國的“噴火”式和“旋風”式飛機在海峽上空作戰告捷,可是美國人還無從知道。9月一個晚上,德國派了一千五百架飛機把四百四十萬磅炸彈投向倫敦。倫敦受災之慘,是1666年大火以來最大的。聖瑪利·勒波教堂裏無價之寶的玻璃窗被毀;上議院也為一顆炸彈命中;白金漢宮中了五顆。在地下鐵道裏,小朱莉·安德魯斯跟別的小孩一起唱著:
『現在來了幾顆淮燒彈,
孩子們正好趁亮上床睡覺。
把沙包拿出來,蓋住炸彈,把火滅掉。』
三萬二千多英國孩子撤到美國。按當年的規矩,他們應該有一支歌。法國淪陷時寫了《我最後一次見到巴黎》;不列顛之戰時有《夜鶯在伯克利廣場歌唱》;現在英國的小客人來了,美國的流行歌曲作家便譜寫了一丈餘音不盡的曲子,歌詞如下:
『那一天,姐姐和我還記得,
那一天,跟朋友再見,船走人消失。
他們留在家,我們捨不得。
可是大家都不說這個。』
這支歌唱了又唱,弄得酒吧間的一些顧客麵對名酒也無心喝下去。他們既不想聽到這歌聲也不願談論這事,可是歌聲是逃避不了的。不論到那裏,似乎都聽見凱特·史密斯在唱《上帝保佑美國》。拍電影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所以還要過好幾個月才上映“米尼弗太太”。在這部片子裏,沃爾特·皮金坐著小艇到敦刻爾克去營救打敗了的英國兵,聊盡薄責。另有一部較早的電影叫“納粹間諜自供狀”,愛德華·g.魯賓遜在片中扮演聯邦調查局的暗探。一個德國間諜這樣聲勢洶洶地恫嚇他:“我總有一天要跟你算帳的,偵探先生!”這種片子看了叫人渾身不自在,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啊。歷史上每一個重要關頭,不是都有人推銷紀念品乘機發財嗎?可是這場宣傳運動也製造了一些不朽的片子,包括“卡薩布蘭卡”,有人說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影片。同時還有人想出一個百試不爽的手法,以後各種政治遠動無不加以利用。
這個手法的發明人是一個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名叫維克托·德拉維利。他也跟戴高樂一樣,天天從英國向本國同胞進行短波廣播,叫他們咬緊牙關,堅持下去。1940年末的一個晚上,他在廣播裏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表示堅信盟軍最後會勝利,讓那些納粹匪徒心神不寧。自從用十字紀念耶穌以後,再也沒有什麽符號比v字更加家喻戶曉的了。v這個字母可以簡代的詞意之多,真是叫人意想不到。在塞爾維亞語裏,v字代表“英雄氣概”;在捷克語裏,代表“勝利”;在荷蘭語裏,代表“自由”。英國廣播公司對歐洲廣播,開頭就用貝多芬第五交響樂起首那四個音符,嘀-嘀-嘀-噠,變為摩爾斯電碼,是三短一長,恰好也是v的符號。於是一時間歐洲各淪陷國家裏,無論鼓門也好,拉汽笛也好,按汽車喇叭也好,叫服務員也好,都是“滴-滴-滴-噠”。朋友見麵,伸出兩個手指作v字形互相招呼。餐館刀叉也擺成v字。不走的時鍾都撥到11點5分。有色粉筆寫的v字到處都是,連德國軍官的專用廁所裏也有。戈培爾想掩人耳目,將計就計說v代表德語的viktoria(勝利),是希特勒完全勝利的意思,可是有誰信他呢,連德國人也不信。後來美國也視為時尚。百貨店裏有鑲人造寶石的v字別針出售;在蒂芬尼商店,你還可以買一個用真鑽石鑲嵌成的v字別針,標價五千元。
</br>
聽見這種事情,即使不是希臘血統的美國人也會怦然心動。1940年有不少人為英國祈禱,他們並非都是親英的。在法國投降的前夕,埃德娜·聖文森特·米萊【美國著名詩人(1892-1950年)。】在《紐約時報》寫過一首詩:
『啊,製造吧,裝配吧,送去吧,
這樣英法才能跟我們一起活下去,
否則我們將孤軍作戰。』
現在法國是黑夜茫茫,這年夏季英國也隻剩下大約三樣東西:皇家空軍的勇氣,邱吉爾的聲音,莎士比亞的一句遺言:“我們英國從來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腳下,將來也不會。”美英同文,聽到莎翁名句,美國人不禁大興同仇敵愾之感。1940年夏末,美國作家艾麗斯·杜爾·米勒在英國出版了一本薄薄的詩集(詩是最不易為人欣賞的藝術形式),名為《白岩》,三個月內就重印十一次,有人能整首整首地背誦,包括最後那四行詩。作者——還有千百萬美國讀者——的親英情緒在這幾行裏表達得可謂淋漓盡致:
『我生來是美國人,
英國有不少東西我不喜歡,
英國有不少東西我忍過去了。
可是倘若世界上這英國灰飛煙滅,
我就不想活下去了。』
在主張幹涉歐戰的廣大人民看來,英國命運如何,應該舉國關心。好多美國人如今才第一次認識到,英國給過美國多少好處,美國和英國如何休戚相關。美國的廣播迷——那年夏天有些人竟寸步不離擴音器——聽得清清楚楚,穿大皮靴的德軍怎麽喀嚓喀嚓踏進英吉利海峽沿岸的法國港口,怎麽高唱《我們乘長風直下英倫》。看來似乎是絕望了。這時,英國的“噴火”式和“旋風”式飛機在海峽上空作戰告捷,可是美國人還無從知道。9月一個晚上,德國派了一千五百架飛機把四百四十萬磅炸彈投向倫敦。倫敦受災之慘,是1666年大火以來最大的。聖瑪利·勒波教堂裏無價之寶的玻璃窗被毀;上議院也為一顆炸彈命中;白金漢宮中了五顆。在地下鐵道裏,小朱莉·安德魯斯跟別的小孩一起唱著:
『現在來了幾顆淮燒彈,
孩子們正好趁亮上床睡覺。
把沙包拿出來,蓋住炸彈,把火滅掉。』
三萬二千多英國孩子撤到美國。按當年的規矩,他們應該有一支歌。法國淪陷時寫了《我最後一次見到巴黎》;不列顛之戰時有《夜鶯在伯克利廣場歌唱》;現在英國的小客人來了,美國的流行歌曲作家便譜寫了一丈餘音不盡的曲子,歌詞如下:
『那一天,姐姐和我還記得,
那一天,跟朋友再見,船走人消失。
他們留在家,我們捨不得。
可是大家都不說這個。』
這支歌唱了又唱,弄得酒吧間的一些顧客麵對名酒也無心喝下去。他們既不想聽到這歌聲也不願談論這事,可是歌聲是逃避不了的。不論到那裏,似乎都聽見凱特·史密斯在唱《上帝保佑美國》。拍電影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所以還要過好幾個月才上映“米尼弗太太”。在這部片子裏,沃爾特·皮金坐著小艇到敦刻爾克去營救打敗了的英國兵,聊盡薄責。另有一部較早的電影叫“納粹間諜自供狀”,愛德華·g.魯賓遜在片中扮演聯邦調查局的暗探。一個德國間諜這樣聲勢洶洶地恫嚇他:“我總有一天要跟你算帳的,偵探先生!”這種片子看了叫人渾身不自在,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啊。歷史上每一個重要關頭,不是都有人推銷紀念品乘機發財嗎?可是這場宣傳運動也製造了一些不朽的片子,包括“卡薩布蘭卡”,有人說這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影片。同時還有人想出一個百試不爽的手法,以後各種政治遠動無不加以利用。
這個手法的發明人是一個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名叫維克托·德拉維利。他也跟戴高樂一樣,天天從英國向本國同胞進行短波廣播,叫他們咬緊牙關,堅持下去。1940年末的一個晚上,他在廣播裏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表示堅信盟軍最後會勝利,讓那些納粹匪徒心神不寧。自從用十字紀念耶穌以後,再也沒有什麽符號比v字更加家喻戶曉的了。v這個字母可以簡代的詞意之多,真是叫人意想不到。在塞爾維亞語裏,v字代表“英雄氣概”;在捷克語裏,代表“勝利”;在荷蘭語裏,代表“自由”。英國廣播公司對歐洲廣播,開頭就用貝多芬第五交響樂起首那四個音符,嘀-嘀-嘀-噠,變為摩爾斯電碼,是三短一長,恰好也是v的符號。於是一時間歐洲各淪陷國家裏,無論鼓門也好,拉汽笛也好,按汽車喇叭也好,叫服務員也好,都是“滴-滴-滴-噠”。朋友見麵,伸出兩個手指作v字形互相招呼。餐館刀叉也擺成v字。不走的時鍾都撥到11點5分。有色粉筆寫的v字到處都是,連德國軍官的專用廁所裏也有。戈培爾想掩人耳目,將計就計說v代表德語的viktoria(勝利),是希特勒完全勝利的意思,可是有誰信他呢,連德國人也不信。後來美國也視為時尚。百貨店裏有鑲人造寶石的v字別針出售;在蒂芬尼商店,你還可以買一個用真鑽石鑲嵌成的v字別針,標價五千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