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間頓時便有人笑。


    “我粗通武功,也曾見過什麽吊豬籠、沉水塘,最不能容!他媽的婦人相負,休了便是,豈有下此毒手之理?不瞞諸位,我曾把一幹男女統統趕走,將男家父子抓了塞入豬籠……”


    座中一人驚呼:“你殺了他們?!”


    “非也非也。我隻親手拉吊豬籠,淹他個七葷八素!”


    眾人一齊大笑。另有一男客攜女並來,此時那女的站起來說:“館主若不懼,便無所懼,倘若真的害怕,我可以跟你講講咱家的故事。”


    眾人俱都矚目,便有左近靠攏過去:“你也是開館的?可有美貌新妞……”


    此時一沉毅男子站起來,遙遙舉杯相敬。那寧真微一頷首。眾人又轉頭看他。


    “我觀館主,足上有傷,頸間扭轉不靈,確是為人所害。方才所言,不敢相疑。”


    眾人一聲大大的“哦!”


    “館主且看你自己的這幅畫。當時是大漢朝,聖人之道,尚流傳不廣,諸子餘書尚存,君王百姓各憑本心。但是鐵馬寒衣,遠征北疆,匈奴一敗再敗,打得個六畜不蕃,婦人無色啊!甚至自家門庭,也給那漢兵左封右封。”眾人相顧駭然,隻覺這人要說出離經叛道之語了,膽子恁地忒大!


    “再觀我大明朝,那狗日的瓦剌蹲在北方,是用哪隻鼻孔在看我們?是用哪隻臭腳在踩我們?言盡於此。館主還請自思。”


    一時又開始喧譁。眾豪客紛紛議論,話題轉到時事上去了。那寧真站在台上若有所思,然後似是如釋重負,緩緩後退了幾步。


    “如此,寧真知道該如何做了。”她說著,微一剪衽便想下台。前排一幫好事者紛紛起立,“那,館主,可有定計?”


    寧真想起還沒給眾人一個交待,又走到中央。


    “各位尊客,各位……兄弟,”她的聲音有點顫抖,“寧真謝謝諸位成全。”


    “嘩”的一聲,全體大樂。


    “寧真不落髮。也不尋死。若人強我弱,大不了再度蒙難而已。寧真倒也不求善終,隻不過必須由他人下手。”


    那華方慧又開始淚光瑩瑩。


    “寧真也不求諸位幫襯,仰人鼻息,還不如死了。若大家有心,多來看顧,奴家感激不盡;若隻圖休息,鄙館亦盡心盡力侍奉。寧真今日誠心求教,幾位……甘冒大險,施與良言。大恩不謝了。”她施了一禮,逕自下台。在最後一階叫台上那謝雨心,“今日全館不帳。”也不提聲。


    僅前排幾個人聽到,但青樓瓦肆,人人撂下架子交際,一會兒功夫,全廳盡人皆知。各人玩樂,隻覺女主人懂事,倒也不以為意。她一下去就換了諸多舞女登台。謝雨心、謝雨花領舞,笙管簫鼓,一時齊奏。


    濱田雄對華方慧呢喃了一句:“我有點兒,喜歡中原了。”那丫頭轉臉看看書生、老朝官和沉毅的中年男子,大力點頭。


    謝雨心、謝雨花舞了一會兒,一個接著一個,去掉了臉上輕紗,露出姣美麵龐。眾人一聲好又是一聲好。她們本是漢族舞蹈,忽然身型一挺,音調轉為鏗鏘,一絲異域邪音,款款潛入,張成宏廣主弦。眾人隻覺得身子變輕,頗想隨波搖動。隻聽兩人邊舞邊唱:


    “濱田千陌無顆粒,金戈平北一場戲。鐵斧迎柯聲震地,書樂高懸憑風擊。青鋒帶露冤魂雨,靦顏無功斷刀騎!群山夾送滄海迎,高桅寬帆日邊立!”


    湍急奔放的旋律配以如此舒緩有致的歌舞,極為奇特。那一聲好!可謂震天價響。便是章銘立亦撫掌大笑。“好曲,妙曲!竟是首次聽聞!幸甚,幸甚矣哉!”


    華方慧一直十分專心,此刻卻皺了眉頭:“她們唱這個?什麽意思?”


    章銘立靠攏回答:“這詩並不難懂。頭兩句,求天問舍的,沒意思!立功塞外的,沒意思!鄉間歸隱,詩書禮樂束之高閣,更是狡偽難耐!想想一生刀劍無功,隻留無數冤魂,實連歸隱的資格也無。最終落地可不是自盡,而是直掛雲帆,另闢他途。曲子哀而不傷,意氣消沉又轉為昂揚,難得,難得啊……與這寧真的身世,與今日此景,著實有幾分暗合。”


    華方慧全無所感,弄得章銘立十分沒趣。回頭看那兩個護衛,金止月和郝秀正扳著指頭在對證什麽。“靦顏當是完顏,自斷刀騎。鐵斧迎柯……這是柯武吧?書樂必是樂淑姐。……那冤魂雨是什麽?……他媽的,青魂劍雨!”神色十分古怪。華方慧也回頭看著他們:“全說齊了?”


    “說齊了。”幾個人一起去看濱田雄。他正在發愣。華方慧推了一下他,濱田竟不理睬,隻望著台上兩個領舞女孩。“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牙關咬緊,腮肌凸出。


    “怎麽了?”


    “這是謝氏家人!”


    眾人一齊變色。


    注釋:1朱紈(1494——1549),明抗倭名將。字子純,號秋崖,長洲(今吳縣)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進士,歷官知府、南京刑部員外郎、四川兵備前使、廣東布政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四川兵備副使任上,配合副總兵何卿平息少數民族叛亂。嘉靖二十五年,擢升為右副都禦史。次年,任提督閩浙海防軍務。時閩浙沿海倭寇大肆侵擾,海盜商人與地方豪紳與倭寇勾結為患,海防廢弛。朱紈到任後,禁止大陸“渡船”入海,加強保甲製度,搜捕通倭奸民,整頓海防。派兵駐守漳、泉、福三州和寧波沿海,堵截倭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右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唐曉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唐曉鵬並收藏右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