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右舷》作者:唐風/唐曉鵬【完結】


    文案


    鄱陽湖一戰開國,再後來鄭和七下西洋。歷朝歷代,明人最重帆檣。即使燒了寶船,毀了圖紙,千裏海岸線——真的禁得了海嗎?


    一,王直:倭寇的中堅


    更新時間2005-8-10 12:23:00 字數:9489


    (此文代表主流史家對王直和倭寇的觀點。在此文之後,我將上傳非主流、海外、當地,一共四篇文章。是非曲直,總要兼聽則明。)


    王直:倭寇的中堅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卞利教授


    最近,有關王直是民族敗類還是海外貿易先驅者的爭論愈演愈烈,不少媒體捲入了這場大討論,並提出了許多具有啟發性的意見。那麽,王直究竟是何許人也?我們到底應當給他怎樣的評價?


    一.王直: 倭寇的中堅


    王直是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間的一位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關於王直究竟姓“王”還是姓“汪”王直,當時的史料記載較為混亂。根據胡宗憲幕僚鄭若曾《籌海圖編》記載,王直姓“王”而非“汪”。嘉靖《浙江通誌》轉錄的田汝成《王直傳》也稱王直。而距離當時歷史較近的萬曆《歙誌.王直傳》,不僅未稱“王直”為“汪直”,而且更是把王直的故裏也講得十分清楚,即“王直,號五峰,結林人”。當時許多文獻之所以把“王直”誤稱為“汪直”,大概有兩層原因,一是“王”、“汪”讀音本來就難以分清,二是汪姓歷來為徽州望姓,徽州素有“十姓九汪”之稱。從以上諸種最權威的史料文獻記載來看,王直顯然不姓“汪”,而是姓“王”。至於他的故裏何在?萬曆《歙誌》說得很清楚,即歙縣結林人,“結林”在當地方言中和“柘林”發音基本一致。因此,王直確切故裏應為“南直隸徽州府歙縣結林人”。


    關於王直的事跡,史料記錄出入較大。我們還是以相對較為權威的萬曆《歙誌》為依據,對其作一簡單陳述。據《歙誌》記載,相傳王直在出生時,其母汪氏曾夢見有大星從天上隕入懷中,星旁有一峨冠者,汪氏遂驚詫地說道:“此弧星也,當耀於胡而亦沒於胡。”已而,大雪紛飛,草木皆為結冰。稍長後,王直聞聽母親講述關於他降生時的異兆,獨竊喜曰:“天星入懷,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將命我以武顯乎?”於是,少年不得誌的王直漸漸產生了任俠之氣,“及壯,多智略,善施與,以故人宗信之,”(萬曆《歙誌.王直傳》)贏得了義氣之輩的信任與擁戴。一時間,地方不安本分者如葉宗滿、徐惟學、謝和、方廷助等皆樂與之結好。


    其間,王直曾對這幫同夥說:“中國法度森嚴,動輒觸禁。科第隻收酸腐兒無壯夫,吾儕孰與海外徜徉乎,何沾沾一撮土也!”(《歙誌.王直傳》)計議一定,王直遂一不做,二不休,偕同徐惟學、葉宗滿等輩於嘉靖十九年(1540)趁明朝海禁鬆弛之機,遠赴廣東沿海打造巨艦,滿載明王朝嚴禁出海之硝磺、絲綿等違禁物品,駛抵日本、暹羅、西洋等國,“往來互市,”進行貿易,牟取暴利。僅僅五、六年間,王直即獲得了巨額的資本,成為違禁貿易的爆發戶。此外,王直還與許棟(即許二——引者注)、許三兄弟召“誘佛郎機夷,往來浙海,泊雙嶼港,私通貿易。”(寀九德:《倭變事略.附錄》)由於王直等在海外的非法貿易中講究信譽。深得各國商人的信任與合作,被稱為“五峰船主。”


    由此可見,作為徽商群體中一位從事海外貿易的商人,此時王直的所作所為,盡管觸犯了明代的海禁政策,但它順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潮流,促進了同包括日本在內的海外諸國的經濟交往與聯繫,這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王直並未有沿著這一道路繼續走下去。相反,冒險進行的海上走私貿易上的巨大成功,不僅沒有填平他日益膨脹的私慾,反而愈加滋長了其海盜行徑和政治yu望。嘉靖二十三年(1544),王直成為許棟的出納,跟隨許棟,為許棟領哨馬船,隨貢使至日本貿易。按:許棟為歙縣許村人,係經商在外的海商,是江浙地區海外貿易之首倡者,最初隻限於同西洋等國商人貿易,嘉靖二十三年(1544)始與日本進行走私貿易。不過,此時王直“止載貨往日本,未嚐引其人來也。”(鄭若曾:《籌海圖編》卷8)


    由於走私貿易的日益猖獗和倭寇的大肆侵犯,明朝東南沿海地區的形勢驟趨於緊張。為對付日漸猖獗的走私集團和倭寇勢力,明世宗於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月任命南贛巡撫朱紈為浙江巡撫,兼管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和建寧等五府的海道防禦事務。次六月,屯聚於浙江霩所雙嶼港的許棟集團被朱紈所殲滅。王直遂收拾起許棟殘部,另起爐灶,自立為船主。“遂起邪謀,招聚亡命,勾引倭奴,造巨艦,聯舫一百二十步,可容二千人,上可馳馬。”(《籌海圖編》卷8)也就是從這一年起,王直開始由一位徽商中的走私商人轉變為勾引倭寇武裝劫掠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民族敗類,“許棟敗沒,(王)直始用倭人為羽翼,破昌國衛。而倭之貪心大熾,入寇者遂絡繹矣。東南之亂皆直致之也。”(《籌海圖編》卷8)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右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唐曉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唐曉鵬並收藏右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