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天步維艱—慕容垂評傳 作者:總老師麥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春秋上
再說就在慕容垂在中山正式稱帝的同月(太元十一年,即386年,正月),另外一支鮮卑人的首領,一個虛歲十六,但實足年齡還不到十五歲的少年,也在草原各部大人的簇擁之下,於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呼和浩特市東南)稱王,重建代國(幾個月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這個人便是慕容垂的侄外孫,後來威震北國的魏道武帝拓跋珪,慕容家未來的殺星。拓跋珪因此也創下了中國歷史上創業君主的最年少記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後起的鮮卑拓跋部將以此為開端,大步向前,超越並打垮前輩慕容部,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的那句名言:“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未來的魏道武帝生於晉海西公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前秦滅前燕後的第二年)七月初七,長期兩地分居的牛郎和織女的會麵日。出生地點,是後來讓他揚名天下的參合陂(今山西陽高或內蒙古涼城)。
拓跋珪與慕容氏存在著複雜的緣親關係,他的祖母是慕容垂的姐妹,他自己後來又娶了慕容垂的孫女為皇後,這個親戚關係可以用下圖表示:
鮮卑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概念,它大致可以分成三大支係:東部鮮卑、北部鮮卑、河西鮮卑。其中東部鮮卑是初期的主角,主要包括慕容、宇文、段三大部;河西鮮卑的影響力相對較小,代表有建立西秦的乞伏氏和建立南涼的禿髮氏;而北部鮮卑的代表,就是拓跋部,因為該部人有將頭髮結辮的習俗,所以又被外人稱為索頭部,不客氣一點的,就稱之為“索虜”,就象慕容部被人稱作“白虜”一樣。從這兩個稱號也看得出,盡管慕容部與拓跋部同屬鮮卑,但風俗習慣和外貌形象都存在很大差異。
拓跋部的開化較之慕容部要晚很多,但其淵源卻比慕容部更古老。根據滿嘴跑火車的《魏書》記載,拓跋部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華夏文明的始祖軒轅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叫昌意,他的小兒子被安排去東北的“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地區支援邊疆,結果這一去就沒能回來,被他的哥哥拋到了高高的興安嶺,隻能無奈地欣賞一片大森林,比當年文革時代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們還要倒黴,生活環境由初步發展的文明時代倒退回原始社會,連字怎麽寫都忘記了,(中國可證實的最早文字,是近千年後商代出現的甲骨文,但在傳說中,黃帝的大臣倉頡早已經將這項工作完成了。),所以此後他和他後代的事跡就長期沒人知道,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過了六十七代人。
《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的正妻嫘祖,為黃帝生了兩個嫡子,後來都大發了。老大叫玄囂(打過仙劍四的朋友會不會覺得這個名字挺眼熟?),又叫作青陽,後來搬家到江水(可能在今河南);老二叫昌意,後來把家搬到若水(具體地點不詳,在今四川),娶了一個叫昌仆的川妹子為妻,生下高陽。高陽同誌才德出眾,寫了好些歷史小說,當然,那是另一個高陽。所以黃帝逝世,葬在橋山之後,由這個孫子即位。而高陽也就是五帝中排行第二的顓頊。而拓跋家的祖先,也就是這位顓頊的弟弟。
這種說法基本上沒什麽可信度,不過也不值厚非,發達之後認一門闊祖宗,是古今中外眾多成功人士的共同選擇。例如一向以糊塗著稱的堂吉訶德同誌,就曾靈光一閃地向侍從桑丘闡述了一條真理:隻要你幹出點名堂,自然會有學者發現你有王族血統!
經過了六十七代無名氏之後,終於迎來了第六十八代,一位有名氏,這就是被北魏追尊為成皇帝的“毛”(這個時候他們還不姓拓跋),這位“毛”生活的具體時代已難以考證,生活的地點,在今天大興安嶺北段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那個時候,大興安嶺的茫茫原始森林中,住的不是“勇敢的鄂倫春”,而是拓跋部的先民們,在滿山滿嶺地追逐獐子和野鹿。看起來,這位“毛”與其叫皇帝,不如叫作“嘎仙洞洞主”更合適。
《魏書》上用誇張的筆法寫道:“嘎仙洞洞主”成皇帝毛,“聰明武略,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不過隻要離開自我陶醉的《魏書》,毛和他之後的十二代“皇帝”們(除了推寅時率眾南遷外,其他的基本上隻留下個名字,除此之外幾乎什麽事也沒有),在別的同期史書中基本上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就連他們的名字,現在不少學者也認為是拓跋珪杜撰的。拓跋家族真正有一點可信度的歷史,要從拓跋力微開始。
註:“拓跋”這個姓氏的初始時間和其原意爭議很多,現在也弄不大清楚。《魏書》中說:“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為氏。”意思這個姓在毛以前就出現了,“拓跋”的含意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大地母親”,大氣之至,但此說基本上被認為不可信。“拓跋”姓與河西鮮卑的“禿髮”姓係出同源,這一點是連北魏政府自已都承認的,兩者是同一個鮮卑詞彙的不同音譯。而禿髮氏的始祖是力微的庶兄匹孤,因未能承位而西遷,(有點象慕容廆與慕容吐穀渾)。《晉書》說他的兒子壽闐被他的母親於睡覺時生於被子內,鮮卑語稱被子為“禿髮”,就成了壽闐的姓。顯然,比起“大地母親”來,“被子”太小家子氣了,不過這種說法也早被清代學者錢大昕證明不可靠,而且也與拓跋和禿髮源於同一詞不符。現在的一些學者又認為,拓跋是“鮮卑父、匈奴母”的意思,拓跋部是鮮卑與匈奴的混血部落。綜上所述,可作如下推想:拓跋姓的出現最早早不過率眾南遷的推寅,因為此前他們不可能與匈奴聯姻,最晚晚不過匹孤與力微的父親詰汾,因為他兩個各奔東西的兒子同姓。
</br>
再說就在慕容垂在中山正式稱帝的同月(太元十一年,即386年,正月),另外一支鮮卑人的首領,一個虛歲十六,但實足年齡還不到十五歲的少年,也在草原各部大人的簇擁之下,於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呼和浩特市東南)稱王,重建代國(幾個月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這個人便是慕容垂的侄外孫,後來威震北國的魏道武帝拓跋珪,慕容家未來的殺星。拓跋珪因此也創下了中國歷史上創業君主的最年少記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後起的鮮卑拓跋部將以此為開端,大步向前,超越並打垮前輩慕容部,正如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的那句名言:“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未來的魏道武帝生於晉海西公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前秦滅前燕後的第二年)七月初七,長期兩地分居的牛郎和織女的會麵日。出生地點,是後來讓他揚名天下的參合陂(今山西陽高或內蒙古涼城)。
拓跋珪與慕容氏存在著複雜的緣親關係,他的祖母是慕容垂的姐妹,他自己後來又娶了慕容垂的孫女為皇後,這個親戚關係可以用下圖表示:
鮮卑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概念,它大致可以分成三大支係:東部鮮卑、北部鮮卑、河西鮮卑。其中東部鮮卑是初期的主角,主要包括慕容、宇文、段三大部;河西鮮卑的影響力相對較小,代表有建立西秦的乞伏氏和建立南涼的禿髮氏;而北部鮮卑的代表,就是拓跋部,因為該部人有將頭髮結辮的習俗,所以又被外人稱為索頭部,不客氣一點的,就稱之為“索虜”,就象慕容部被人稱作“白虜”一樣。從這兩個稱號也看得出,盡管慕容部與拓跋部同屬鮮卑,但風俗習慣和外貌形象都存在很大差異。
拓跋部的開化較之慕容部要晚很多,但其淵源卻比慕容部更古老。根據滿嘴跑火車的《魏書》記載,拓跋部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華夏文明的始祖軒轅黃帝。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叫昌意,他的小兒子被安排去東北的“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地區支援邊疆,結果這一去就沒能回來,被他的哥哥拋到了高高的興安嶺,隻能無奈地欣賞一片大森林,比當年文革時代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們還要倒黴,生活環境由初步發展的文明時代倒退回原始社會,連字怎麽寫都忘記了,(中國可證實的最早文字,是近千年後商代出現的甲骨文,但在傳說中,黃帝的大臣倉頡早已經將這項工作完成了。),所以此後他和他後代的事跡就長期沒人知道,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過了六十七代人。
《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的正妻嫘祖,為黃帝生了兩個嫡子,後來都大發了。老大叫玄囂(打過仙劍四的朋友會不會覺得這個名字挺眼熟?),又叫作青陽,後來搬家到江水(可能在今河南);老二叫昌意,後來把家搬到若水(具體地點不詳,在今四川),娶了一個叫昌仆的川妹子為妻,生下高陽。高陽同誌才德出眾,寫了好些歷史小說,當然,那是另一個高陽。所以黃帝逝世,葬在橋山之後,由這個孫子即位。而高陽也就是五帝中排行第二的顓頊。而拓跋家的祖先,也就是這位顓頊的弟弟。
這種說法基本上沒什麽可信度,不過也不值厚非,發達之後認一門闊祖宗,是古今中外眾多成功人士的共同選擇。例如一向以糊塗著稱的堂吉訶德同誌,就曾靈光一閃地向侍從桑丘闡述了一條真理:隻要你幹出點名堂,自然會有學者發現你有王族血統!
經過了六十七代無名氏之後,終於迎來了第六十八代,一位有名氏,這就是被北魏追尊為成皇帝的“毛”(這個時候他們還不姓拓跋),這位“毛”生活的具體時代已難以考證,生活的地點,在今天大興安嶺北段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那個時候,大興安嶺的茫茫原始森林中,住的不是“勇敢的鄂倫春”,而是拓跋部的先民們,在滿山滿嶺地追逐獐子和野鹿。看起來,這位“毛”與其叫皇帝,不如叫作“嘎仙洞洞主”更合適。
《魏書》上用誇張的筆法寫道:“嘎仙洞洞主”成皇帝毛,“聰明武略,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不過隻要離開自我陶醉的《魏書》,毛和他之後的十二代“皇帝”們(除了推寅時率眾南遷外,其他的基本上隻留下個名字,除此之外幾乎什麽事也沒有),在別的同期史書中基本上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就連他們的名字,現在不少學者也認為是拓跋珪杜撰的。拓跋家族真正有一點可信度的歷史,要從拓跋力微開始。
註:“拓跋”這個姓氏的初始時間和其原意爭議很多,現在也弄不大清楚。《魏書》中說:“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為氏。”意思這個姓在毛以前就出現了,“拓跋”的含意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大地母親”,大氣之至,但此說基本上被認為不可信。“拓跋”姓與河西鮮卑的“禿髮”姓係出同源,這一點是連北魏政府自已都承認的,兩者是同一個鮮卑詞彙的不同音譯。而禿髮氏的始祖是力微的庶兄匹孤,因未能承位而西遷,(有點象慕容廆與慕容吐穀渾)。《晉書》說他的兒子壽闐被他的母親於睡覺時生於被子內,鮮卑語稱被子為“禿髮”,就成了壽闐的姓。顯然,比起“大地母親”來,“被子”太小家子氣了,不過這種說法也早被清代學者錢大昕證明不可靠,而且也與拓跋和禿髮源於同一詞不符。現在的一些學者又認為,拓跋是“鮮卑父、匈奴母”的意思,拓跋部是鮮卑與匈奴的混血部落。綜上所述,可作如下推想:拓跋姓的出現最早早不過率眾南遷的推寅,因為此前他們不可能與匈奴聯姻,最晚晚不過匹孤與力微的父親詰汾,因為他兩個各奔東西的兒子同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