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們三個人去嗎?”周文問連長。


    張凱說:“你們兩個一個膽大,一個心細,先跟我過去看看情況,回來一起拿個方案,再給營裏匯報。”


    譚建樹和周文分別回去安排好工作,然後坐著連長親自駕駛的吉普就出發了。


    譚建樹原以為任務很簡單,但到了現場才發現情況並不是他想像的那樣。由於煙囪長期飽受風吹、日曬、雨淋,周邊風化嚴重,特別是在煙囪的中部、上部已經出現了多處裂紋,盡管下部用多個鐵箍固定,但是看起來還是弱不禁風。據造紙廠負責人介紹,該煙囪已經修建30多年,什麽資料也沒有,現在完全處於廢棄狀態,風力較大時,常出現左右搖晃的危險狀況,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讓人看著害怕。煙囪周圍有廠房、有家屬院、有辦公樓,不遠處還有一條大馬路,因此,這座煙囪嚴重威脅著廠內職工和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們廠想把煙囪炸掉,但先後請來三家爆破公司都沒敢答應,廠長最後沒有辦法,隻好求助於親人解放軍。


    張凱看著煙囪一直在思考著該怎麽處理,就沒有說話,廠長以為張凱又和前三位爆破公司負責人一樣想打退堂鼓,就緊張地說:“你們解放軍可是我們最後的希望撒!咱們軍民可是一家人撒!你們要再不接這個活,咱們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可得不到保障撒!”


    張凱一看廠長那擔心的樣子,馬上說:“這個活我們接了,你們放心吧!”


    廠長一聽頓時高興了,連連說:“那好,那好,我就知道你們解放軍和他們‘土八路’不一樣撒,你們才真正是人民群眾的保護神!關鍵時刻還是要依靠你們解放軍撒!”那說話的樣子和腔調把譚建樹和周文都給逗笑了。


    回來的路上,張凱滿臉嚴肅地說:“你們兩個也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帶你們來是給我當參謀的!”


    周文首先說:“由於他們沒有煙囪的結構原始資料,我目測了一下,煙囪大約高50-60米,根部直徑約有5-6米,煙囪離東側最近的廠房隻有不到10米距離,東北麵有宿舍,北麵有居民區,西麵有辦公樓,西北方向有一座三層樓房,東南方向大約50米處還有高壓線穿過,周圍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複雜,爆破難度很大。”


    譚建樹卻輕鬆地說:“我也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地形,我們可以利用定向爆破技術,讓煙囪往西南方向倒塌,那裏是一個籃球場。”


    周文說:“問題是現在這個煙囪已經向東北方向傾斜了,要讓它倒向相反的方向,難度很大!”


    譚建樹說:“隻要把角度計算準確,開口位置和用藥量計算精確,我認為控製好倒塌方向應該不是難題。”


    周文有點擔心地說:“我看到煙囪的根部和頂部都開裂很嚴重,在這樣的基礎上打眼很危險,在施工過程中鑽機的衝擊力可能會使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煙囪失去重心倒塌。”


    譚建樹想了想,說:“我不久前剛剛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用外敷藥包拆除危險煙囪,那上麵寫的和我們這個情況差不多,我看那個辦法倒是很有參考價值,我們能不能試試用這個辦法爆破?”


    周文說:“沒有把握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試驗,危險性太大!”


    一直專心傾聽他們兩個討論沒有說話的張凱這時慢慢地問譚建樹:“你是在哪裏看的那篇文章?”


    譚建樹忙說:“是在一本《爆破》雜誌上看的。”


    張凱說:“回去馬上把那本雜誌找出來,我們一起研究可行性。”接著又說:“這事要抓緊時間進行,晚一天就多一份危險,一周時間內我們一定要把它拿下。”


    譚建樹回去後馬上去找文書雷玉國查找今年的《爆破》雜誌,很快就在第8期找到那篇論文《利用外敷藥包拆除危險煙囪》,他如獲至寶,拿回宿舍就開始認真地研究起來。


    看完後,譚建樹越想越感覺這篇文章對造紙廠煙囪爆破有借鑑意義,越看越感覺文章中爆破的煙囪和造紙廠的煙囪很相似,他馬上找到周文,讓周文再看那篇文章。


    周文看後,還是有點擔心地說:“書上介紹的倒是和我們這個情況差不多,隻是我們沒有實踐過,連長又剛剛受了處分,不知道他敢不敢拿這個做試驗?”


    於是兩人拿著雜誌去找連長。走到連部,譚建樹伸手剛要敲門,就聽到裏麵連長和指導員說話的聲音。隻聽見指導員說:“如果真的太危險就不要爆了,我們連現在不能再出事了!”


    就聽連長說:“正是因為那個煙囪太危險了,我們才一定要接下這個活。”


    指導員說:“等你把代理連長的帽子摘掉再說吧!”


    連長說:“這裏冬天風大,我擔心煙囪會等不到那個時間。”


    指導員還是有點憂心重重地說:“如果再出點事,我擔心下一個轉業的就是你。”


    連長說:“現在顧不得那麽多了,如果我們都不敢接這個活,老百姓該會怎麽看我們?我們還有什麽威信可言?”


    譚建樹和周文站在門口正不知道該不該進去的時候,房間的門卻一下子從裏麵拉開了,張凱馬上讓他們進來。


    張凱拿過雜誌仔細地看過那篇文章之後,又認真地思考了很長時間,最後終於把雜誌交給譚建樹,用堅定的口氣說:“就按這個辦法實施爆破,你們先參考這篇文章製定方案,最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軍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傑並收藏最後的軍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