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英傑還是有點謙虛地說:“我害怕寫不好。”
劉化臣把手一揮,十分豪爽地說:“你就不要謙虛了,你寫不好別人更寫不好,你就大膽地寫吧,把你的文采都拿出來。”
“好吧,我回去馬上就寫。”關英傑轉身想走。
“不,你現在就在我的房間裏寫,你們班裏太亂了,你今天晚上一定要寫出來,我明天上午就送給直工科長看。”
“好。”關英傑當即坐在指導員的桌子前專心地寫起來,劉化臣則暫且出去“避難”了,他擔心自己留在宿舍會影響關英傑的思路。
兩個小時後,劉化臣回到宿舍,關英傑已經在做最後一次修改了,他們又一起修改了幾個地方,直到夜裏十二點多,才終於定稿。
第二天,劉化臣首先集合全連老戰士,把倡議書給大家念了一遍,徵求大家的意見,結果獲得了大家的熱烈鼓掌,一致通過。
劉化臣說:“這可是我們地爆連老戰士對全師所有老戰士的倡議書啊,如果我們拿出去,那麽,我們地爆連的老戰士就一定要帶頭執行,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
“有!”地爆連的老兵們頓時群情激昂,應答的聲音分外響亮。於是,劉化臣便高興地拿著“倡議書”到直工科匯報去了。
中午下課的號聲響過之後,喇叭裏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播放音樂,而是響起了女播音員雷燕那優美的聲音,引起了師部大院全體官兵的注意:
親愛的老兵同誌們,復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工兵營地爆連全體老戰士幹勁不減、作風不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個老戰士愛崗敬業的錚錚誓言。同時,他們也向全師即將復員的全體老戰士發出了一份倡議書,現在,我們就播送工兵營地爆連13名老戰士向全師即將復員的老兵發出的倡議書:
老兵戰友們:
俗話說的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很快就要復員了。在部隊這個大家庭裏,我們整整生活了三年,有的是四年、五年、六年,還有的老同誌甚至在這裏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時間,這裏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已經熟悉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在這裏,我們哭過,我們笑過,我們甚至鬧過,但是,經過幾年軍營生活的鍛鍊,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熟了,經過軍營的洗禮,經過嚴格的訓練,經過領導的教育和同誌們的幫助,我們不但強健了體魄,而且增長了知識;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處世經驗,而且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我們當兵的最大收穫,這就是我們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現在,我們很快就要脫下自己心愛的軍裝,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們,告別在這裏生活了幾年的軍營,告別培養教育我們的各級領導,我們很快就要踏上返鄉的路程。下麵,我們工兵營地爆連全體退伍老戰士特向全師即將退伍的老戰士發出以下倡議:
一、走留聽從組織安排。作為一名老戰士我們一定要牢記“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使命,自覺做到走留聽從組織安排,不給組織增添麻煩,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努力為組織分憂,幫部隊解難,不管是走是留,都始終做到服從組織決定,決不講價錢。
二、站好最後一班崗。隻要沒有離開部隊,我們就要以“在隊一分鍾,奉獻六十秒”的敬業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堅決做到“出好最後一次操,站好最後一班崗”,保證嚴格按照條令、條例規範自己的言行,按時出操,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和軍事訓練,有事請假,不隨便外出,不做任何有損部隊和軍人形象的事情,為新同誌做好榜樣。
三、做一件好事。在這幾年裏,是部隊培養我們成材,教育我們成長,部隊給予我們太多的寶貴財富,現在,我們就要復員了,我們提議每名老戰士為連隊做一件好事,把我們的心留在軍營,把我們的足跡留在連隊。
四、安全返鄉。如果確定我們復員,我們一定要安全返鄉,順利回家,在途中留一路歌聲,在車上做一路好事,把我們軍人的良好作風傳播到每一個地方。
五、永葆軍人本色。回到家鄉,無論將來從事何種工作,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軍人的良好作風,做到退伍不退色,永葆“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軍人本色,發揚不怕犧牲的頑強拚搏精神,用我們過硬的素質和能力再創輝煌業績,展現我們退伍軍人的風采。
六、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不論在何時何地,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隻要部隊需要,我們都保證聽從部隊召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永遠為軍旗添光彩。
親愛的戰友們,部隊是我們鍛鍊成長的大學校,軍營時光留給我們一生的回憶。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忠實履行自己的誓言,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工兵營地爆連全體老戰士
1993年11月15日
倡議書的廣播,極大地鼓舞了地爆連全體老戰士的士氣,使大家信心十足,精神飽滿,一下子消除了原來低落的情緒。由於那件事在心裏造成的不良影響慢慢地消失了,他們重又恢復了先前的生機和活力。
劉化臣又趁熱打鐵,要求老兵配合倡議書的廣播,每人為連隊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br>
劉化臣把手一揮,十分豪爽地說:“你就不要謙虛了,你寫不好別人更寫不好,你就大膽地寫吧,把你的文采都拿出來。”
“好吧,我回去馬上就寫。”關英傑轉身想走。
“不,你現在就在我的房間裏寫,你們班裏太亂了,你今天晚上一定要寫出來,我明天上午就送給直工科長看。”
“好。”關英傑當即坐在指導員的桌子前專心地寫起來,劉化臣則暫且出去“避難”了,他擔心自己留在宿舍會影響關英傑的思路。
兩個小時後,劉化臣回到宿舍,關英傑已經在做最後一次修改了,他們又一起修改了幾個地方,直到夜裏十二點多,才終於定稿。
第二天,劉化臣首先集合全連老戰士,把倡議書給大家念了一遍,徵求大家的意見,結果獲得了大家的熱烈鼓掌,一致通過。
劉化臣說:“這可是我們地爆連老戰士對全師所有老戰士的倡議書啊,如果我們拿出去,那麽,我們地爆連的老戰士就一定要帶頭執行,大家有沒有這個決心?”
“有!”地爆連的老兵們頓時群情激昂,應答的聲音分外響亮。於是,劉化臣便高興地拿著“倡議書”到直工科匯報去了。
中午下課的號聲響過之後,喇叭裏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播放音樂,而是響起了女播音員雷燕那優美的聲音,引起了師部大院全體官兵的注意:
親愛的老兵同誌們,復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工兵營地爆連全體老戰士幹勁不減、作風不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個老戰士愛崗敬業的錚錚誓言。同時,他們也向全師即將復員的全體老戰士發出了一份倡議書,現在,我們就播送工兵營地爆連13名老戰士向全師即將復員的老兵發出的倡議書:
老兵戰友們:
俗話說的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很快就要復員了。在部隊這個大家庭裏,我們整整生活了三年,有的是四年、五年、六年,還有的老同誌甚至在這裏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時間,這裏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已經熟悉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在這裏,我們哭過,我們笑過,我們甚至鬧過,但是,經過幾年軍營生活的鍛鍊,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熟了,經過軍營的洗禮,經過嚴格的訓練,經過領導的教育和同誌們的幫助,我們不但強健了體魄,而且增長了知識;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處世經驗,而且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我們當兵的最大收穫,這就是我們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現在,我們很快就要脫下自己心愛的軍裝,告別朝夕相處的戰友們,告別在這裏生活了幾年的軍營,告別培養教育我們的各級領導,我們很快就要踏上返鄉的路程。下麵,我們工兵營地爆連全體退伍老戰士特向全師即將退伍的老戰士發出以下倡議:
一、走留聽從組織安排。作為一名老戰士我們一定要牢記“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使命,自覺做到走留聽從組織安排,不給組織增添麻煩,以主人翁的責任感努力為組織分憂,幫部隊解難,不管是走是留,都始終做到服從組織決定,決不講價錢。
二、站好最後一班崗。隻要沒有離開部隊,我們就要以“在隊一分鍾,奉獻六十秒”的敬業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堅決做到“出好最後一次操,站好最後一班崗”,保證嚴格按照條令、條例規範自己的言行,按時出操,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和軍事訓練,有事請假,不隨便外出,不做任何有損部隊和軍人形象的事情,為新同誌做好榜樣。
三、做一件好事。在這幾年裏,是部隊培養我們成材,教育我們成長,部隊給予我們太多的寶貴財富,現在,我們就要復員了,我們提議每名老戰士為連隊做一件好事,把我們的心留在軍營,把我們的足跡留在連隊。
四、安全返鄉。如果確定我們復員,我們一定要安全返鄉,順利回家,在途中留一路歌聲,在車上做一路好事,把我們軍人的良好作風傳播到每一個地方。
五、永葆軍人本色。回到家鄉,無論將來從事何種工作,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軍人的良好作風,做到退伍不退色,永葆“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軍人本色,發揚不怕犧牲的頑強拚搏精神,用我們過硬的素質和能力再創輝煌業績,展現我們退伍軍人的風采。
六、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不論在何時何地,不論發生任何事情,隻要部隊需要,我們都保證聽從部隊召喚,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永遠為軍旗添光彩。
親愛的戰友們,部隊是我們鍛鍊成長的大學校,軍營時光留給我們一生的回憶。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忠實履行自己的誓言,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工兵營地爆連全體老戰士
1993年11月15日
倡議書的廣播,極大地鼓舞了地爆連全體老戰士的士氣,使大家信心十足,精神飽滿,一下子消除了原來低落的情緒。由於那件事在心裏造成的不良影響慢慢地消失了,他們重又恢復了先前的生機和活力。
劉化臣又趁熱打鐵,要求老兵配合倡議書的廣播,每人為連隊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