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這孩子,對我還客氣什麽,趕快把餃子吃了!”老教導員家屬連忙抓住他的手,對他下了命令。


    李振這次沒有再推託,他拿過飯盒,也不用筷子,就用手捏著把水餃一口氣全部吃完,有種狼吞虎咽地樣子,把嘴撐的鼓鼓的,就像是硬塞進肚子一樣。


    老教導員家屬直到看著李振吃完最後一個水餃,才問:“好吃嗎?”


    李振一邊使勁地往肚子裏吞咽,一邊點著頭說:“好吃,好吃。”


    “好吃就行,我回去還給你包,你走之前我要讓你天天吃我包的餃子。”老教導員家屬高興地說。


    李振也沒有再拒絕,他隻是一直說著感謝的話。


    老教導員家屬走後,張凱和戰士們也都跟著出去了,李振在禁閉室裏來回地走動著,好像是在消化著肚子裏的餃子。其實,他的內心在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他從剛才老教導員家屬的身上看到了他母親的身影,他對母親久違的親情又被攪活了,他那顆頑固的心腸終於被老教導員家屬的柔情給感化了。他想起了自己死去的母親,想起了自己離家時,母親一直抓著他的手不放,言語不清地對他說:“聽話,當好兵,來看娘!”可是,自己到最後卻把母親的話徹底忘記了,自己這是做的什麽事啊?自己當的這是什麽兵啊?自己這樣做究竟能證明什麽啊?他越想越後悔,越想越感覺對不起自己死去的母親。


    想起母親,他再一次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身世的不幸,家庭的苦難都讓他經歷了,人世間各色冷暖他也默默地承受了,可以說,在他以前的生活中充滿了太多的曲折和坎坷,以至於他都不願意再去回想。在部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想最後再聽媽媽一次話,做好自己在部隊最後的一件事,讓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得到一些安慰。


    熄燈號響了,大家正準備拉被子睡覺,李振突然對郭化文說:“你給我拿支筆和幾張紙。”


    郭化文禁不住問他:“你做什麽用啊?”


    “老子要寫檢查!”李振一字一頓地說。


    李振的這一舉動把外麵的戰友也嚇了一跳,馬上匯報給連長。張凱立即讓郭化文把早已準備好的原子筆和一本稿紙送過去。張凱這下放心了,他知道李振心裏開竅了。


    李振好歹也算上過初中,一篇檢查對他來說並不算什麽難事,一晚上就寫完了。郭化文也一直陪了他整個晚上,他對連長說他要單獨陪他,不需要別的戰友替換。


    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李振就把檢查交給了郭化文,郭化文沒有看就直接轉交給了連長。張凱一目十行地大至看了一遍,就急忙拿回去給營長和教導員看。


    張凱回到營裏,剛好下操,孫誌軍正和新來的教導員洪繼海在營部外麵的空地上說話,張凱走過去向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情況,就拿出李振的檢查讓他們看。孫誌軍接過來看了看開頭,再翻到最後看了看結尾,然後交給洪繼海,說:“教導員,你把關吧。這小子終於開竅了!”


    洪繼海接過來拿在手裏快速看了一遍,說:“我看寫的還可以,對他也不能要求太高,寫到這個程度也算不錯了。”


    孫誌軍馬上說:“如果你看可以的話,我們就趕快向領導匯報,早開大會早處理,免得夜長夢多再節外生枝。”於是,他們決定吃過早飯後就去找領導匯報這事。


    上午十點,孫誌軍讓通訊員把張凱和三連新任指導員劉化臣叫到辦公室,教導員和副營長也都在。孫誌軍開門見山地說:“剛才,我和教導員一起分別到直工科和司令部匯報了一下情況,決定明天上午就召開直屬隊全體軍人大會,專門處理這件事情。副參謀長對我們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繼續注意李振的思想變化,決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出現任何意外;第二,要做好李振的思想工作,讓他明天到大會主席台去做檢查,隻能照本宣科,不能亂講;第三,要求地爆連主官寫一份不少於2500字的檢查,和李振一起上台檢討。你看你們兩個誰上去。”說完自己先笑了,大家也都跟著輕鬆地笑了起來,這幾天來一直沉悶的氣氛也總算跟著營長的笑聲變得活躍起來。


    張凱和劉化臣相互看了一眼,笑了笑,都沒有說話。


    孫誌軍繼續說:“這第一條好辦,我們這幾天一直都在緊繃著這根弦,不再強調了;第二條是一件硬任務,因為李振已經知道自己被除名了,他可能會認為,上不上台,做不做這個檢查都是一樣的結果,思想上可能會有顧慮:上台做檢查丟人,不上台你又奈何不了我。所以,我們一定針對這種情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爭取他的配合,而且一定要配合好。這個工作,張凱你先去做,如果不行,下午我和教導員再去。第三項工作也是你張凱的事,劉化臣剛來還不熟悉情況,再說你也是受處分人員,對這事負有領導責任,你去上台做檢查最合適。要記住,檢查不能少於2500字,要寫的深刻一些,寫完之後,讓教導員再把把關。”


    離開營部,張凱心裏想的不是自己做檢查的事情,他最擔心的還是李振,讓一個就要被除名的戰士當著幾百人的麵上台做檢查,他能幹嗎?張凱心裏沒有底。


    到了禁閉室,張凱讓戰士把門打開,他進去和李振麵談。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軍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傑並收藏最後的軍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