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領神會,外班的戰士們紛紛離開了一班,班裏的戰士也都散開去準備集合。


    開飯的哨聲真的吹響了,周文輕聲對大家說:“開飯了,出去集合!”說著把信裝在口袋裏,率先走出了宿舍,站在門口等著戰友們出來。


    周文整隊時口號喊的十分的響亮,但有點生硬,好像是故意做出來的。帶隊跑向飯堂時,接連喊了三次“一二三四”,班裏的戰士們好像也在發泄內心的不滿似的,配合著班長把口號喊的震天響,甚至比會操時聲音都大,把樹上的積雪震的紛紛漂落。周文昂首挺胸,隊伍整齊劃一,雄壯有力,周文心裏非常感謝這幫兄弟們架勢。


    吃飯時,周文隻盛了半碗米飯,也沒有往碗裏夾菜就低頭吃起來。但他隻吃了幾口,便端著飯碗出去了,他心裏堵得慌,實在咽不下嘴裏的米飯,但又怕戰友們看出來,就隻好走出飯堂,本想把碗裏的米飯倒掉,可又覺得可惜,這半碗米飯需要農民付出多少汗水啊!盡管他不是生長在農村,但他卻十分理解農民的艱辛,粒粒皆辛苦啊!他走到水龍頭前,硬是把碗裏的大米飯倒進了嘴裏,噎得他差點背過氣去。


    把碗洗好放到碗櫥裏,周文走出飯堂沒有直接回宿舍,而是又買了一盒煙來到訓練場。每當他心裏煩的時候,他都會帶上一包煙到訓練場呆一會,一個人在這裏解悶。他坐在訓練用的鋼架橋上,掏出口袋裏的信看起來。


    齊慧敏的信寫的很簡單,隻有一頁半。她說接到他的信後,想了很長時間,所以回信晚了。她說他的顧慮其實她也早就想到了,自從得知他不能參加軍校考試後,就開始感覺到兩個人的距離太大了。以前頭腦簡單也不覺得什麽,有班裏同學笑話也不在乎,因為她心裏還有希望,希望他能考上軍校,可是現在一切希望都破滅了,她也感覺到來自各方麵的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感覺到別人的話有道理。他們都說,兩個人差距太大,以後就是勉強走到一起也不會幸福的。她還有半年就要畢業了,據說,他們這批大學生要全部分配下鄉,她不願意去鄉下教書,盡管爸爸是局長卻也沒有辦法把她留在城裏。班裏有位一直追求她的男同學,答應幫她留在機關單位,希望他能理解。信中最後說,以後我們還是朋友。


    盡管周文心裏早已有了思想準備,但看過信後,還是感覺周圍的世界頓時變得陰暗可怕,天空似乎也要塌下來了,他又開始感到頭痛欲裂。


    理由,完全是自找理由!周文感到齊慧敏的做法真的不可理解,這能是她說的話嗎?盡管我今年沒有考上軍校,但我可以明年再考,你的希望怎麽會破滅?盡管我現在是戰士,但以後也可能就是軍官,兩個人之間有什麽差距?和我相處你還能有什麽壓力可言?別人能去鄉下工作,你為什麽就不能去?難道你會為了有個城裏的工作,心甘情願跟一個不愛的人在一起嗎?


    周文悵然若失,腦子裏一片混頓,紛亂如麻。他打開香菸,抽出一支放在嘴上點燃,狠狠地吸了一口。從三個星期前就開始等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一樣地盼著來信,結果盼來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真是讓他百感交集,無法形容心裏的滋味。


    難道自己命中注定就要承受兩次感情折磨嗎?難道當初的美好諾言都是一時衝動的信口開河嗎?難道工作比愛情還要重要嗎?


    唉!周文想不通,也想不明白,他麵無表情地最後看了一眼信封上那熟悉的內容,然後又看了一眼自認為照的最好看的照片,長長地出了一口氣,慢慢地把信和照片都撕碎了,他的心也好像被自己撕碎了一般,碎片像雪花一樣輕輕地飄落到地上,馬上和地麵上的積雪融化成一體。


    既然事情已經無可挽回,那就學學當初毛主席得知林彪叛逃後說的那種大氣的話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強扭的瓜不甜,既然她思想發生了轉變,那就尊重她的選擇吧!


    周文不禁為自己這種無奈的大度苦笑了一下,心裏突然冒出一句話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隻是不知道這句話在說誰,是說她還是說自己?


    想當初,那天晚上,他和她的父親談的那麽投機,仍然擋不住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看來,這次不再是她父親的原因了。那天晚上談話以後,她的父親就徹底地改變了以前對他的模糊認識,完全改變了對當兵的戰士的輕視,不再反對他們的交往。直到現在,回想起那天晚上單刀赴會的情景,周文還忍不住會驚嘆自己當初何以會產生那麽大的勇氣,去和以後可能會成為他未來嶽父的局長進行麵談,現在想起來還是很佩服自己。


    那天,他幾乎一整天沒有出門,吃過早飯就開始躺在床上,設想晚上可能會出現的不利局麵,猜想著她的父親會怎麽樣難為他,自己又該怎麽樣去應對,就像外交部發言人在出席記者招待會之前做準備工作一樣,盡可能地把她父親有可能會問的問題都想一遍,然後又逐個問題擬好回答提綱。他給自己設定的原則就是:該說的一定要說,不該說的一定不能說。言不在多而在於精,不管如何,一定要給她的父親一個好印象,一定要讓他看一看新時代軍人的風采。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周文給爸媽說到一個同學家去一趟,就騎上自行車往她家趕。到她家胡同口,她已經在那裏等他了。一見麵,她就說:“無論如何,你都不能和他頂撞,他說什麽你聽著就是了,隻要不鬧僵就會有希望。”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軍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傑並收藏最後的軍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