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英傑此時隻是無聲地哭泣著,肩膀一抖一抖地,聽了父親的話,他順從地點了點頭。
一陣沉默過後,父親似乎已經穩定了情緒,他不再流淚了,他繼續緩緩地說:“一個星期後,積水終於排出去了,但那時村裏的事情更多,到外是汙泥,到處是哭聲。我和幾個村幹部陪著鄉裏的領導,從這家走到那家,幫助群眾出主意、想辦法,還要統計受災情況,分發救災物品,組織民兵打掃戰場,還有許多群眾開始整理倒塌的舊房子蓋新房子,事情多的忙不過來,那幾天我就一直住在村委會辦公室裏,你娘的骨灰盒也放在那裏和我做伴。”
“等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這才有空回家去看看。在路上我還想,屋裏的東西都被水泡了好幾天了,現在又被砸在下麵,啥東西都不中用了,得先想法收拾一下蓋兩間房子。誰知道,等我走到咱那院子時,卻發現一座新房子已經開始動工了,我當時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就左右看看四鄰,發現沒有走錯,是這個地方啊!我站在那裏正在發呆的時候,村裏的老族長走過來,對我說‘這一段時間看你太忙,就沒有給你說,鄉裏劉書記知道你家的事後就安排王鄉長先幫你把房子蓋起來,王鄉長沒有給你說就把這事安排給我了。磚是鄉裏給的,木料讓從村裏買,鄉裏拿錢,但大傢夥一看都自覺給送來了,說啥也不要錢,我說登記一下誰家的東西,他們都不讓,他們都說你為村裏出了那麽大力,平時幫不上忙,現在鄉裏幫你蓋房,大家出點力,也算略微表示一點心意。你看,那木頭蓋四間房都用不完。’我往那一看,果然在牆邊堆著一堆木頭,足有幾十根,盡管被浸泡了,但一看都是原來幹好的木頭,顯然是他們準備蓋房子用的,結果給咱們家扛來了。族長又說:‘還有送錢來的,我都沒敢收,有些是硬要留下的,我都一一登記了,這工錢也不用咱們自己出,是鄉裏派來的建築隊蓋的。’當時我一聽我就流淚了,自從你娘沒了後,我夜裏哭了多少次都記不清了,但我白天從沒有哭過。孩子啊!隻要你能拿一顆熱心對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對你好啊!以後,你一定要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正在我站在那裏發愣的時候,老族長又對我說‘屋裏的東西都扒出來了,棉被、棉衣都讓鄰居拿回家去洗了,糧食讓別人拉走先晾起來了,家具砸得不中用了,我先讓村裏幾個木匠解板子再做幾件。現在剩下你自己了,但這個家不能沒有啊!’唉!當時激動的我不知道說什麽才好。老族長看我那樣,就給我出主意說你給師傅們每人讓一支煙吧。我就流著淚過去給蓋房的師傅每人讓一支煙,並親自給他們點著,我當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倒是他們都安慰我。族長看我太激動,就讓我先回村委會辦公室去,說等房子蓋好後幹幾天再接我回來。臨走,我指著那堆木頭說:‘把剩下的木頭送給困難戶蓋房子用吧。’那一段時間,我就住在村委會辦公室,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好幾家人跟在我後麵爭著拉我到他們家去吃飯,我不去他們就硬拉,到後來,我就走到哪家吃哪家的,那些天,我吃了多少人家的飯都記不清了。一個月後,族長又領著好幾十人吹著喇叭敲鑼打鼓到村委會辦公室接我回家,我簡直受不了這樣的待遇。讓他們回去,但他們誰也不走,我隻得叫他們把鑼鼓家什都給我撤掉,我就抱著你娘的骨灰盒在大家的護送下來到新家。看到那新房子、新家具,我又禁不住流淚了,我默默地對你娘說:‘你就放心地走吧,孩子他娘!’就再也說不出來話了。那天,鄉裏還派來了記者採訪,第二天,報紙、電視都放出來了。你爹都成了我們那裏的名人了。鄉裏還讓我做報告,縣裏記者又來採訪,唉!我不喜歡那樣,都讓我給拒絕了。”
父親說到最後,心情好多了,也不再流淚了,他低下頭,看著懷裏的兒子,輕輕地問:“孩子,你恨爹嗎?”
“不。”關英傑感到眼疼,但他不敢再揉了,估計眼睛已經腫了。
關英傑像是早就考慮了許久似的輕聲問父親:“母親的骨灰盒埋了嗎?”
父親說:“沒有,族長說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把骨灰盒入墳,說農村都這樣,但我說,等到一年以後吧,孩子沒有見到他娘,讓他看看骨灰盒吧。”說著,父子倆都又禁不住流淚,關英傑又痛哭失聲。
父子倆就這樣一直坐到中午十二點多,關英傑害怕父親餓了,就提出到城裏去吃飯,然後在城裏轉一圈再回去,父親答應了。
他們倆個來到城裏,找了個偏僻的小飯館,關英傑要了兩個菜,又要了一瓶“隴南春”酒,父子倆就坐在那裏喝起來。按部隊規定,軍人外出不能在飯店吃飯喝酒,可是,今天這是例外,家屬來隊,即使糾察看見也會網開一麵的,人之常情嗎!如果說昨天中午,關英傑隻是禮節性地陪父親喝一點的話,那麽今天他是完全放開了,他和父親一人一杯,一口見底,盡情地展現著山東男人喝酒的豪爽。父親似乎也放開了,當他把心裏的事情全部說出來之後,心裏就輕鬆了許多,喝起酒來也絲毫不遜於兒子。
當酒瓶裏還有三分之一的時候,父親突然說:“明天,我就要回家了。”
關英傑吃了一驚,以為是聽錯了,父親又說了一遍。關英傑吃驚地看著父親說:“你這麽快回去做啥?在這裏呆兩天再走吧,回去也是你一個人,不如在這裏散散心。”說著又有點傷感,眼淚又湧了出來。
</br>
一陣沉默過後,父親似乎已經穩定了情緒,他不再流淚了,他繼續緩緩地說:“一個星期後,積水終於排出去了,但那時村裏的事情更多,到外是汙泥,到處是哭聲。我和幾個村幹部陪著鄉裏的領導,從這家走到那家,幫助群眾出主意、想辦法,還要統計受災情況,分發救災物品,組織民兵打掃戰場,還有許多群眾開始整理倒塌的舊房子蓋新房子,事情多的忙不過來,那幾天我就一直住在村委會辦公室裏,你娘的骨灰盒也放在那裏和我做伴。”
“等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後,我這才有空回家去看看。在路上我還想,屋裏的東西都被水泡了好幾天了,現在又被砸在下麵,啥東西都不中用了,得先想法收拾一下蓋兩間房子。誰知道,等我走到咱那院子時,卻發現一座新房子已經開始動工了,我當時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就左右看看四鄰,發現沒有走錯,是這個地方啊!我站在那裏正在發呆的時候,村裏的老族長走過來,對我說‘這一段時間看你太忙,就沒有給你說,鄉裏劉書記知道你家的事後就安排王鄉長先幫你把房子蓋起來,王鄉長沒有給你說就把這事安排給我了。磚是鄉裏給的,木料讓從村裏買,鄉裏拿錢,但大傢夥一看都自覺給送來了,說啥也不要錢,我說登記一下誰家的東西,他們都不讓,他們都說你為村裏出了那麽大力,平時幫不上忙,現在鄉裏幫你蓋房,大家出點力,也算略微表示一點心意。你看,那木頭蓋四間房都用不完。’我往那一看,果然在牆邊堆著一堆木頭,足有幾十根,盡管被浸泡了,但一看都是原來幹好的木頭,顯然是他們準備蓋房子用的,結果給咱們家扛來了。族長又說:‘還有送錢來的,我都沒敢收,有些是硬要留下的,我都一一登記了,這工錢也不用咱們自己出,是鄉裏派來的建築隊蓋的。’當時我一聽我就流淚了,自從你娘沒了後,我夜裏哭了多少次都記不清了,但我白天從沒有哭過。孩子啊!隻要你能拿一顆熱心對待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對你好啊!以後,你一定要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正在我站在那裏發愣的時候,老族長又對我說‘屋裏的東西都扒出來了,棉被、棉衣都讓鄰居拿回家去洗了,糧食讓別人拉走先晾起來了,家具砸得不中用了,我先讓村裏幾個木匠解板子再做幾件。現在剩下你自己了,但這個家不能沒有啊!’唉!當時激動的我不知道說什麽才好。老族長看我那樣,就給我出主意說你給師傅們每人讓一支煙吧。我就流著淚過去給蓋房的師傅每人讓一支煙,並親自給他們點著,我當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倒是他們都安慰我。族長看我太激動,就讓我先回村委會辦公室去,說等房子蓋好後幹幾天再接我回來。臨走,我指著那堆木頭說:‘把剩下的木頭送給困難戶蓋房子用吧。’那一段時間,我就住在村委會辦公室,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好幾家人跟在我後麵爭著拉我到他們家去吃飯,我不去他們就硬拉,到後來,我就走到哪家吃哪家的,那些天,我吃了多少人家的飯都記不清了。一個月後,族長又領著好幾十人吹著喇叭敲鑼打鼓到村委會辦公室接我回家,我簡直受不了這樣的待遇。讓他們回去,但他們誰也不走,我隻得叫他們把鑼鼓家什都給我撤掉,我就抱著你娘的骨灰盒在大家的護送下來到新家。看到那新房子、新家具,我又禁不住流淚了,我默默地對你娘說:‘你就放心地走吧,孩子他娘!’就再也說不出來話了。那天,鄉裏還派來了記者採訪,第二天,報紙、電視都放出來了。你爹都成了我們那裏的名人了。鄉裏還讓我做報告,縣裏記者又來採訪,唉!我不喜歡那樣,都讓我給拒絕了。”
父親說到最後,心情好多了,也不再流淚了,他低下頭,看著懷裏的兒子,輕輕地問:“孩子,你恨爹嗎?”
“不。”關英傑感到眼疼,但他不敢再揉了,估計眼睛已經腫了。
關英傑像是早就考慮了許久似的輕聲問父親:“母親的骨灰盒埋了嗎?”
父親說:“沒有,族長說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把骨灰盒入墳,說農村都這樣,但我說,等到一年以後吧,孩子沒有見到他娘,讓他看看骨灰盒吧。”說著,父子倆都又禁不住流淚,關英傑又痛哭失聲。
父子倆就這樣一直坐到中午十二點多,關英傑害怕父親餓了,就提出到城裏去吃飯,然後在城裏轉一圈再回去,父親答應了。
他們倆個來到城裏,找了個偏僻的小飯館,關英傑要了兩個菜,又要了一瓶“隴南春”酒,父子倆就坐在那裏喝起來。按部隊規定,軍人外出不能在飯店吃飯喝酒,可是,今天這是例外,家屬來隊,即使糾察看見也會網開一麵的,人之常情嗎!如果說昨天中午,關英傑隻是禮節性地陪父親喝一點的話,那麽今天他是完全放開了,他和父親一人一杯,一口見底,盡情地展現著山東男人喝酒的豪爽。父親似乎也放開了,當他把心裏的事情全部說出來之後,心裏就輕鬆了許多,喝起酒來也絲毫不遜於兒子。
當酒瓶裏還有三分之一的時候,父親突然說:“明天,我就要回家了。”
關英傑吃了一驚,以為是聽錯了,父親又說了一遍。關英傑吃驚地看著父親說:“你這麽快回去做啥?在這裏呆兩天再走吧,回去也是你一個人,不如在這裏散散心。”說著又有點傷感,眼淚又湧了出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