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幹事說:“新聞報導獎勵方案定下來了,直工科長已經簽署意見,給你申報一個三等功。”


    關英傑聽了,頓時十分高興地說:“那就太謝謝你了,李幹事。”


    “不用感謝我,這是你應該得的,要謝也要感謝組織。”李幹事十分客氣地說。


    “那就感謝組織關心。”關英傑內心裏確實十分高興,說話的語氣也不一樣了。


    李幹事說:“你們戰士在部隊幹幾年立個三等功也不容易,該立的功就一定要為你們爭取到。”


    關英傑聽了李幹事的話,激動地不知道說什麽才好,隻是站在那裏連聲說:“謝謝!謝謝李幹事。”


    李幹事又說:“在你們這批通訊員中,隻有你一個人的稿子上過《解放軍報》,所以就給你自己報請了三等功。”


    關英傑聽了越發激動地不知道該說什麽才能表達出對李幹事的感激之情,他此時隻有笨拙地說著:“謝謝!謝謝!”


    李幹事突然問他:“你下一步怎麽辦?你對將來有什麽打算嗎?”


    “將來?還沒想呢。”關英傑一想到自己的餘生將一直和那個大藕坑聯繫在一起,心裏又感到有點空落落的。


    李幹事馬上很嚴肅地問他:“你願意留部隊嗎?”


    “留隊?”關英傑真的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上次郭化文就問過他,但他並沒有當回事。考軍校父親都不同意,他老人家還能讓自己留隊嗎?關英傑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李幹事,就隻好輕輕地搖了搖頭。


    李幹事繼續說:“你如果留隊,我可以給科長推薦,把你調到直工科專職進行新聞報導。按照你的才能,以後肯定能在新聞報導方麵做出成績的,將來也許會有機會轉誌願兵或者提幹。”


    對於一個農村兵來說,碰到這樣的領導,有這樣大膽的許諾,可以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其他任何一個農村兵都會動心的。但關英傑卻不行,他必須復員回家,因為他父親在等著他,家鄉的那個大藕坑在等著他,他必須回去。他並不是不留戀部隊,他從心裏熱愛軍營這塊土地,熱愛部隊這個大家庭。同樣,他也熱愛新聞報導和文學創作,在這三年裏,他不但寫了大量的新聞稿件,而且還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寫了很多小說和散文。他曾經給《解放軍文藝》等好幾家雜誌社投過稿,隻可惜都沒有發表。從年初開始,他根據自己的經歷,開始動筆寫一部長篇小說,並列好了詳細的寫作提綱和內容提要,為文中每一個人物都寫了個小傳式的簡歷,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寫了厚厚的三大本稿紙,估計有十多萬字。他原計劃寫二十萬字,到復員前完成,但現在看來是不能按時完成任務了,隻能等到復員後再繼續寫了。隻是回去後,離開了部隊這個特定的環境,離開了李幹事的幫扶和支持,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的創作激情。


    關英傑特別羨慕李幹事,李幹事也十分欣賞關英傑,他從內心裏喜歡這個有才氣的連隊文書。李幹事曾多次帶著關英傑一起下連隊採訪,回來後先讓關英傑寫出初稿,然後,他們再逐字逐句地進行修改,他們常常為了一個稿件討論到深夜,有時為了一句話也會爭執得麵紅耳赤。但沒事的時候他們也會在一起談理想,談家庭,談事業,除了他的感情經歷沒有和李幹事說過之外,他們幾乎無所不談。李幹事對他的家庭情況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一方麵,為他的才華所折服,另一方麵,也為他的前途而擔憂。李幹事對於關英傑父親的做法非常不理解,李幹事就曾直言不諱地說關英傑是他父親的犧牲品,因為他一直認為關英傑應該上大學,他的手應該是拿筆而不是握鐵鍬,他應該進行腦力勞動而不是體力勞作。為此,李幹事曾多次勸說關英傑放棄他父親為他鋪就的“支書路”,鼓勵他拿起書本考軍校,但關英傑卻始終不敢擅自違背父親的意願。


    現在老兵很快就要復員了,李幹事仍然不願放棄最後的希望,他想做最後的努力去勸說關英傑留隊。他認為,隻要關英傑能答應留下來就是勝利,以後的出路並不是問題,考軍校、轉誌願兵、甚至提幹都不是沒有可能。


    其實,關英傑內心也十分痛苦,他又何嚐不想有個光明而又美好的前途!現在想一想,他也想留下來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業,他也想永遠脫離那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如果自己真的能留在部隊,以後就可以像李幹事一樣專心地幹自己所喜歡的事業,就可以有大量時間進行新聞報導和文學創作。可是,一想到父親那充滿期望的目光,一想到臨來部隊前父親在藕坑前的教誨,他又不能不考慮父親對自己所寄予的那份沉重的期望。隻要一想起父親,一想起家鄉的那個大藕坑,他就覺得他的前途不是自己一個人所能決定的,他是屬於大家的,他是屬於白鹿村的。有父親的“緊篐咒”在身,自己隻能回去,而一旦回去,等待自己的將完全是另一番事業,因為家鄉有一塊荒地在等著他去開墾,有一個“聚寶盆”在等著他去開發。可是,那畢竟不是他理想的天堂,不是他擅長的事業,他似乎有一種被逼上梁山的感覺。想到這裏,關英傑心裏又禁不住生出許多悲哀來。


    但他又不想讓李幹事過早地對自己過分失望,他的心太軟,於是,關英傑輕輕地嘆了口氣,對李幹事說:“讓我再想想吧,李幹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軍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傑並收藏最後的軍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