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說:“漢朝時霍去病就在這裏和匈奴打過仗,現在保留的還是漢朝時的古建築,你們年青人可以去看看,過幾年也許就沒有了。”


    說起古戰場,關英傑就想起了蘇軾的那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想當年,蘇軾貶居黃州時,麵對當年的赤壁古戰場,創作出了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名作。想想自己現在的情況和當年蘇軾的遭遇差不多,都是鬱鬱不得誌,如果看到這麽一個古戰場,自己能不能產生文學的靈感,也創作出一段出彩的佳句呢?


    關英傑擔心不能按時歸隊,但譚建樹卻堅持要去,他說如果我們今天不去,也許這輩子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既然出來了就放鬆一回吧!於是,關英傑決定和譚建樹一起到四十裏舖去看古戰場,也許到了那裏就可以忘掉心裏所有的痛苦和煩惱。


    他們在四十裏舖下了車,可是到哪裏去尋找那古戰場呢?他們一路問了許多人,但沒有人知道古戰場具體位置在哪裏。他們都說:“隻聽說過原來的先人就在這裏打仗,整個四十裏舖都是戰場。”


    關英傑問:“現在哪裏還有以前古戰場的痕跡?”


    老人家用手一指西北方向,說:“那裏有一座古方寺,傳說就是以前打仗的時候留下的。”


    告別老人家,經過多次詢問,他們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山上的石階,全部由石頭砌成,雖然簡單粗糙,但在這遍布黃土的山坡上,依然顯得很有氣勢。他們拾階而上,登到山頂,麵前出現一個三合院,中間有一座石刻的大香爐,香爐裏已經沒有了香火。正房是三間大廳,大門上方掛著一塊木匾,上有“太清殿”三個雄勁的大字,殿門緊鎖,裏麵正在進行維修,從窗戶上往裏看,站在裏麵張牙舞爪的各路神仙都是泥身,用高粱杆做的身子骨還都露在外麵。關英傑這才明白原來在各地廟宇裏看到的威風八麵或是四平八穩或是張牙舞爪的鬼神們原來都是泥土之身,真沒有想到,那些虔誠的人們自己用泥土塑造鬼神,然後再來向他們頂禮膜拜,並要求那些自造的鬼神們來保佑自己,真是自欺欺人啊!


    在大殿的後麵又有一條小路通往遠處的小山坡,有一米多寬,二米多深,走在裏麵,就像是走在露天的隧道裏,這就是黃土高原的“特產”,在平原地區是絕對看不到這種道路的。走了約有二百多米,前麵又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出現了一塊平地,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也算是仿古建築,青磚青瓦,已是十分的破舊。


    繼續往前走,前麵又出現一個用一米高的土牆圍起來的小院,院子裏有幾棵巨大的核桃樹,下麵是一片小樹苗,再往前又是一個小院,院牆很低,裏麵的房子背對著他們,他們跳牆進去,來到房子前麵,發現這裏才是寺院的精華,同樣是三合院式的建築,隻不過這座正房上的匾上寫的是“大雄寶殿”四個大字,比剛才看到的“太清殿”要大的多,殿裏的鬼神也同樣是泥土之身。在大殿的正前方是一塊巨大的擋風牆,擋風牆的左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寫著捐款人的名字。繞過擋風牆是五級台階,走下台階,立著兩座一米多高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再往下走,是一座隻有一間房子建成的尖頂小崗樓,隻有窗戶沒有門,待走近才發現崗樓下麵是一條地道,下去的石階很陡,穿崗樓而過,往遠處看,石階的盡頭連著兩扇約有三米多高的紅漆木門,看到大門,他們這才明白,這是一條上山的要道,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英傑這才看明白,他們剛才是倒著進來的,這個地方才應該是進山的正門,現在要想出去都難,隻能往下走了。


    譚建樹站在高處看了看,說:“出去這個大門,就是通往山下的一條道路。”


    但越往前走,越有一種陰森可怖的感覺,越往下走路越窄,感覺就像是在進山洞。關英傑心裏想著,這地方是不是以前的城門啊?如果敵人進來肯定是出不去了,這還不是甕中捉鱉,手到擒來嗎?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當他們相互鼓勵著慢慢來到大門前,卻又發現大門是在外麵鎖著的,隻能推開一條10公分寬的門縫。怎麽辦?難道還要原路退回嗎?這時,他們都有一種緊張感,好像是偷東西被堵住了退路一樣。


    譚建樹說:“我怎麽感覺像是關門打狗一樣啊!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從這裏出去。”


    關英傑說:“下來容易上去難,我們現在想回去也沒有退路了。”


    譚建樹很自信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們一定能出去。”


    譚建樹就在門上這裏推推,那裏摸摸,尋找著出路。一會兒,他高興地喊道:“有路了,這裏有個機關。”


    關英傑一看,原來大門下麵的門檻不知怎麽讓譚建樹給拿掉了,他們便高興地從下麵鑽了出去。


    譚建樹笑道:“這可能是特意為看家狗留的通道。”


    關英傑毫不在意地說:“不管誰走的通道,隻要能出去就行。”


    鑽出大門,他們又把門檻原樣安好,眼前出現了一片明亮的天空和遠處盡收眼底的曠野,他們的心情也頓時變得豁然開朗,如果從這裏進去倒比他們剛才倒著看要有味道。


    回頭再看,大門造型就像是古城牆上的城門洞,門洞的周圍全用石頭徹成,上方寫著三個大字“古方寺”,他們都不明白這“古方寺”是什麽意思?這是古寺院還是古城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古戰場?如果單從這“古方寺”的大門看倒真像是一座名勝古蹟,很有氣勢,隻是他們剛才沒有找到這個大門。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後的軍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傑並收藏最後的軍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