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 作者:蘇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次戰役,蘇中央方麵軍擊潰了當麵德軍兵力,向西推進約300 公裏,奪占了第聶伯河各登陸場,為爾後解放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具有重要意義。
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
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指蘇聯西方方麵軍於1943 年8 月28 日至9月6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
由於森林中難以實施進攻行動,蘇軍戰鬥拖延下來,但西方方麵軍仍向縱深前進了36~40 公裏,攻占了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解放了1000 多個居民地,牽製了德軍很大兵力。
布良斯克戰役
布良斯克戰役是蘇聯布良斯克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 日至10 月3 日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
布良斯克方麵軍在肅清奧廖爾突出部德軍之後,在布良斯克方向實施進攻。在布良斯克戰役準備時期,蘇軍將兵力兵器的部署作了重大的調整。方麵軍左翼部隊先於右翼發起進攻。該集團軍的進攻發展順利,楔入德軍配置縱深達70 公裏,在傑斯納河西岸奪取了登陸場,為迂迴德軍布良斯克集團的北翼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五十集團軍進入白俄羅斯境內,於9 月26 日解放了霍季姆斯克市。到10 月1~3 日,布良斯克方麵軍已進抵索日河,並強渡該河,在其右岸奪取了登陸場,為以後在戈梅利方向發起進攻創造了前提。
實施布良斯克戰役的結果,整個布良斯克工業區和白俄羅斯部分國土獲得解放。
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
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指蘇聯北高加索方麵軍為解放新俄羅斯斯克和塔曼半島,於1943 年9 月9 日至10 月9 日與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協同進行的進攻戰役。
本次戰役結束了高加索的鬥爭。新俄羅斯斯克和塔曼半島諸港的解放,大大改善了蘇軍黑海艦隊的駐泊狀況,並為海上和經刻赤海峽突擊德軍克裏米亞集團創造了有利條件。德軍第二十集團軍遭重創,被迫撤出亞速海。
新俄羅斯斯克戰役
新俄羅斯斯克戰役指蘇聯北高加索方麵軍和黑海艦隊為解放新俄羅斯斯克市和港口,於1943 年9 月9~16 日進行的合同戰役;是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的組成部分。
這次戰役是從海上和陸地實施聯合突擊的蘇軍和艦隊進行密切合同的一次戰役。到9 月16 日,新俄羅斯斯克市和港口的德軍全部被肅清。
第聶伯河空降戰役
第聶伯河空降戰役指蘇聯蘇軍空降兵為配合沃羅涅日方麵軍1943 年9月強渡第聶伯河,在第聶伯河會戰過程中進行的戰役。
由於蘇軍空降部隊準備倉促,德軍火力猛烈,蘇軍損失很大,未能全部完成任務,但是空降行動吸引了德軍兵力,保障了第二烏克蘭方麵軍第五十二集團軍強渡第聶伯河。
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戰役
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戰役指蘇聯加裏寧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4 日至10 月2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這一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
蘇軍在戰役中解放了杜霍夫希納和傑米多夫,擊潰了德軍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集團,對勝利結束斯摩棱斯克戰役起了重要作用。加裏寧方麵軍則為向維捷布斯克方向進攻和從北麵包圍在白俄羅斯作戰的德軍集團創造了條件。
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
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指蘇聯西方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5 日至10 月2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戰役目的,是粉碎
斯摩棱斯克方向和羅斯拉夫利方向的德軍集團,解放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並向奧爾沙和莫吉廖夫發展進攻。
斯帕斯傑緬斯克戰役和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的結果,西方方麵軍重創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蘇軍統帥部決定經短時間準備後重新發起進攻。戰役企圖在同時在杜霍夫希納方向進行進攻戰役的加裏寧方麵軍的配合下,實施一係列正麵突擊,以分割當麵德軍、並將其各個擊潰。
這次戰役,蘇西方方麵軍推進135~145 公裏,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並為解放白俄羅斯奠定了基礎。
梅利托波爾戰役
梅利托波爾戰役指蘇聯南方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26 日至11 月5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戰役目的是粉碎防守莫洛奇納亞河地區的德軍集團,解放北塔夫裏亞,並前出第聶伯河下遊。
戰役過程中,蘇南方方麵軍向西和西南推進50~320 公裏,前出至第聶伯河和克裏米亞各地峽,為解放克裏米亞和右岸烏克蘭南部創造了條件。
涅韋爾戰役
涅韋爾戰役指蘇聯加裏寧方麵軍右翼軍隊為解放涅韋爾市並保障以後在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實施進攻的有利條件,於1943 年10 月6~10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此次戰役中,蘇軍解放了涅韋爾市。德軍喪失了這個大的交通樞紐,失去了在北方和中央兩個集團軍群的接合部上機動兵力的自由。蘇軍則有可能向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實施進攻。
紮波羅熱戰役
紮波羅熱戰役指蘇聯西南方麵軍第聶伯河會戰過程中,為消除德軍紮波羅熱登陸場並解放紮波羅熱市,於1943 年10 月10~14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戰役中,蘇軍突入紮波羅熱,擴大第聶伯河各登陸場,並向克裏沃羅格方向進攻。南方方麵軍前出至第聶伯河下遊,具備了孤立克裏米亞半島德軍的條件。
</br>
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
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指蘇聯西方方麵軍於1943 年8 月28 日至9月6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
由於森林中難以實施進攻行動,蘇軍戰鬥拖延下來,但西方方麵軍仍向縱深前進了36~40 公裏,攻占了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解放了1000 多個居民地,牽製了德軍很大兵力。
布良斯克戰役
布良斯克戰役是蘇聯布良斯克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 日至10 月3 日進行的一次進攻戰役。
布良斯克方麵軍在肅清奧廖爾突出部德軍之後,在布良斯克方向實施進攻。在布良斯克戰役準備時期,蘇軍將兵力兵器的部署作了重大的調整。方麵軍左翼部隊先於右翼發起進攻。該集團軍的進攻發展順利,楔入德軍配置縱深達70 公裏,在傑斯納河西岸奪取了登陸場,為迂迴德軍布良斯克集團的北翼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五十集團軍進入白俄羅斯境內,於9 月26 日解放了霍季姆斯克市。到10 月1~3 日,布良斯克方麵軍已進抵索日河,並強渡該河,在其右岸奪取了登陸場,為以後在戈梅利方向發起進攻創造了前提。
實施布良斯克戰役的結果,整個布良斯克工業區和白俄羅斯部分國土獲得解放。
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
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指蘇聯北高加索方麵軍為解放新俄羅斯斯克和塔曼半島,於1943 年9 月9 日至10 月9 日與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協同進行的進攻戰役。
本次戰役結束了高加索的鬥爭。新俄羅斯斯克和塔曼半島諸港的解放,大大改善了蘇軍黑海艦隊的駐泊狀況,並為海上和經刻赤海峽突擊德軍克裏米亞集團創造了有利條件。德軍第二十集團軍遭重創,被迫撤出亞速海。
新俄羅斯斯克戰役
新俄羅斯斯克戰役指蘇聯北高加索方麵軍和黑海艦隊為解放新俄羅斯斯克市和港口,於1943 年9 月9~16 日進行的合同戰役;是新俄羅斯斯克—塔曼戰役的組成部分。
這次戰役是從海上和陸地實施聯合突擊的蘇軍和艦隊進行密切合同的一次戰役。到9 月16 日,新俄羅斯斯克市和港口的德軍全部被肅清。
第聶伯河空降戰役
第聶伯河空降戰役指蘇聯蘇軍空降兵為配合沃羅涅日方麵軍1943 年9月強渡第聶伯河,在第聶伯河會戰過程中進行的戰役。
由於蘇軍空降部隊準備倉促,德軍火力猛烈,蘇軍損失很大,未能全部完成任務,但是空降行動吸引了德軍兵力,保障了第二烏克蘭方麵軍第五十二集團軍強渡第聶伯河。
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戰役
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戰役指蘇聯加裏寧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4 日至10 月2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這一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
蘇軍在戰役中解放了杜霍夫希納和傑米多夫,擊潰了德軍杜霍夫希納—傑米多夫集團,對勝利結束斯摩棱斯克戰役起了重要作用。加裏寧方麵軍則為向維捷布斯克方向進攻和從北麵包圍在白俄羅斯作戰的德軍集團創造了條件。
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
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戰役指蘇聯西方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15 日至10 月2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是斯摩棱斯克戰役的一部分。戰役目的,是粉碎
斯摩棱斯克方向和羅斯拉夫利方向的德軍集團,解放斯摩棱斯克、羅斯拉夫利,並向奧爾沙和莫吉廖夫發展進攻。
斯帕斯傑緬斯克戰役和葉利尼亞—多羅戈布日戰役的結果,西方方麵軍重創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蘇軍統帥部決定經短時間準備後重新發起進攻。戰役企圖在同時在杜霍夫希納方向進行進攻戰役的加裏寧方麵軍的配合下,實施一係列正麵突擊,以分割當麵德軍、並將其各個擊潰。
這次戰役,蘇西方方麵軍推進135~145 公裏,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並為解放白俄羅斯奠定了基礎。
梅利托波爾戰役
梅利托波爾戰役指蘇聯南方方麵軍於1943 年9 月26 日至11 月5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戰役目的是粉碎防守莫洛奇納亞河地區的德軍集團,解放北塔夫裏亞,並前出第聶伯河下遊。
戰役過程中,蘇南方方麵軍向西和西南推進50~320 公裏,前出至第聶伯河和克裏米亞各地峽,為解放克裏米亞和右岸烏克蘭南部創造了條件。
涅韋爾戰役
涅韋爾戰役指蘇聯加裏寧方麵軍右翼軍隊為解放涅韋爾市並保障以後在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實施進攻的有利條件,於1943 年10 月6~10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此次戰役中,蘇軍解放了涅韋爾市。德軍喪失了這個大的交通樞紐,失去了在北方和中央兩個集團軍群的接合部上機動兵力的自由。蘇軍則有可能向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實施進攻。
紮波羅熱戰役
紮波羅熱戰役指蘇聯西南方麵軍第聶伯河會戰過程中,為消除德軍紮波羅熱登陸場並解放紮波羅熱市,於1943 年10 月10~14 日進行的進攻戰役。
戰役中,蘇軍突入紮波羅熱,擴大第聶伯河各登陸場,並向克裏沃羅格方向進攻。南方方麵軍前出至第聶伯河下遊,具備了孤立克裏米亞半島德軍的條件。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