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3 年底,蘇德戰場上,蘇軍從北到南實施的一係列戰略反攻,重創了德軍的有生力量,取得輝煌的戰果。解放了德軍占領下蘇聯國上的2/3,迫使德軍轉為防守。蘇軍在中部戰線前進了500 公裏,在南部前進了1300公裏,解放了近100 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在後方,蘇聯已擁有調整就緒和迅速發展的戰時經濟體係,在這一年生產了3.5 萬架作戰飛機、2.4 萬輛坦克和數萬門強擊火炮。通過《租借法案》蘇聯還得到大量的援助。蘇軍新建了78 個師,總兵力超過700 萬人,還儲備有9 萬多名軍官。蘇軍在人數和裝備方麵均已超過法西斯軍隊,蘇軍士氣空前高昂,打敗法西斯指日可待。


    f蘇軍反攻如卷席納粹兵敗似山倒


    1943 年,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國已如江河日下。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潛艇戰中開始受挫。德國空軍,由於美國使用了遠程戰鬥機,已喪失了在本國領土上空的製空權。德國的各大城市遭到了晝夜輪番轟炸。驕橫拔扈的德國陸軍不僅喪失了原來犀利的進攻能力,而且也沒有那麽充足的部隊來保衛與駐守空前龐大的新版圖。


    在蘇德戰場,局勢也有了根本性的變化。長期的消耗性戰役和惡劣的蘇聯氣候使來勢洶洶的德軍成為強弩之末。到1943 年年底,蘇聯已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它已不再需要為生存而鬥爭。經過幾次較大規模的會戰之後,蘇軍開始控製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在蘇聯國內,人民群眾的戰鬥情緒非常高昂,人們以不同的形式投入到這場衛國戰爭之中。敵占區的人民組織起遊擊隊,使德寇疲於應對。敵後的人民則自發性地捐款、捐物,參加義務勞動。一個農民甚至捐了一架軍用飛機,成為轟動一時的人物。


    蘇聯的軍事生產能力保持了上升的勢頭。1943 年的坦克總產量達到了2.4 萬輛,其中包括1.4 萬輛中型t—34 坦克、2500 輛重型kv1 型、kv2 型、kv85 型坦克。火炮的產量也大大增加,除2.3 萬門坦克炮與3.7 萬門高炮外,還生產了4500 門野戰炮與反坦克炮。飛機的產量則高達3 萬架。但是,納粹德國遠非是一觸即潰的。這個軍事怪獸仍很有戰鬥力,隻要有足夠的喘息時間,它就能像恢復它的工業生產那樣恢復它的武裝力量。希特勒仍信心十足地做他的黃粱美夢,對任何媾和建議置若罔聞。他在歐洲占領區的令人髮指的暴行,已把和解的所有道路都堵死了。對於他來說,要麽得到一切,要麽失去一切,要麽成功,要麽失敗。這個戰爭狂人下定決心要把戰爭繼續打下去。


    1944 年來臨之際,盟軍方麵開始策劃對法西斯全麵、徹底地打擊。英國和美國向蘇聯允諾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並積極籌備登陸作戰計劃。在這種有利形勢下,蘇聯紅軍在1944 年向德國軍隊大舉反攻,準備將德寇全部逐出蘇聯領土。蘇軍在這一年之內共發動了10 次較大規模的反擊,歷史上通常稱之為史達林式的十次打擊。


    經過這一年的打擊,德軍在東線崩潰了。第三帝國大廈將傾,搖搖欲墜。


    一冬攻勢——大反攻的號角


    1944 年初,蘇軍與德軍的戰線,從北往南,大體上從拉多加湖南岸,經斯摩棱斯克,南下沿第聶伯河為界。該線以西的列寧格勒州、白俄羅斯、第聶伯河西岸的烏克蘭和克裏米亞等廣大區域仍在德軍占領之下。驅逐敵寇出境,解放敵占區的全部領土,是蘇軍1944 年的主要作戰任務。當時,在蘇德戰場上尚有500 萬德國軍隊,而蘇軍的作戰部隊約為650 萬人。在武器裝備方麵,蘇軍也占有絕對優勢。蘇軍擁有大量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此外,由於是在本土作戰,蘇軍還有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實力雄厚的預備隊和活躍在敵占區的近百萬遊擊戰士的緊密配合。總之,蘇軍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大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蘇軍最高統帥部戰略的基點是立即開始發動全麵冬季攻勢以達到出敵不意的目的。他們選擇了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兩個地區實施進攻,想將遠至蘇聯與波羅的海國家和羅馬尼亞老邊界線以內領土上的敵人掃除幹淨。在東線中部地區繼續保持對德軍的壓力,使德軍不能對其翼側進行增援。


    無疑,德軍對這次攻勢早有覺察。駐守列寧格勒地區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屈希勒在1943 年底就向希特勒提出在蘇聯發動進攻之前有步驟地撤退,撤至波羅的海國家與蘇聯邊界線附近的“美洲豹”防線。剛愎自用的希特勒立即駁回了屈希勒的建議,他認為自動放棄土地是一種恥辱,他更擔心德國的退卻會使芬蘭喪失對德國的信心。於是,倒黴的屈希勒隻好回到戰場,坐等蘇聯人發動進攻。


    打擊很快就降臨了。1 月14 日,奧拉尼恩巴烏姆橋頭堡炮聲隆隆,殺聲震天。費久寧斯基率第二突擊集團軍向守敵發動猛攻。德軍在拚死抵抗之後,傷亡慘重,被迫退卻。


    這次戰鬥是一係列打擊的開始。進攻橋頭堡的蘇軍隸屬於列寧格勒方麵軍,由果沃羅夫大將統領,從左翼向德國北方集團軍群主力——第十八集團軍發起攻擊。與此同時,梅列茨科夫大將指揮的沃爾霍夫方麵軍向右翼突破。到1 月19 日,左翼蘇軍擊斃德軍2 萬多,占領了紅村和羅普沙。右翼蘇軍殲敵1.8 萬人,並解放了諾夫戈羅德。


    屈希勒十分清楚,蘇軍的作戰意圖是從兩翼包圍第十八集團軍,聚而殲之。為了擺脫這種可怕的鉗形攻勢,屈希勒向希特勒苦苦懇求將已處於困境之中的第二十六軍和第二十八軍撤到列寧格勒到楚多沃鐵路線的中間地帶,希特勒冷冰冰地拒絕了。幾天之後,這個中間陣地便在蘇聯人的控製之下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真並收藏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