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開好這次會議,三位領導人曾進行了長時間的書信往來,他們一致認為,三國領導人的會晤是必需和重要的。1943 年秋,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進程中出現了有利於同盟國的明顯轉折,在蘇德戰場、北非一地中海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國際反法西斯同盟都取得了重大勝利,戰略主動權已經完全轉入同盟國手中。因此,不僅出於軍事上,而且也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迫切需要三位領導人會晤,就進一步加強合作,協同作戰,以便盡快擊敗法西斯侵略者,並就戰後處理戰敗國,重建被解放的國家,建立維護和平安全的國際機構等重大問題進行安排。


    但在什麽地方舉行會議,曾經成為一個難題。史達林希望會議在離蘇聯較近的地方舉行,理由是蘇德戰場上正進行著激烈的戰爭,他作為一個最高統帥不能長久離開莫斯科。而羅斯福卻藉口美國憲法不允許總統長期不在華盛頓。


    1943 年9 月6 日,羅斯福在給史達林的信中表示他“可以到諸如北非那樣遠的地方進行會晤”。邱吉爾則希望會晤最好在賽普勒斯或喀土穆進行。史達林卻在9 月8 日提出伊朗作為“三巨頭”會晤的最合適的地點。兩天後邱吉爾答覆說,他“同意去德黑蘭”。然而,羅斯福仍堅持在別的地方會晤,並提出了各種方案。10 月14 日·他在給史達林的信中寫道:“開羅在許多方麵是吸引人的,據我所知在那裏的城郊、金字塔附近,有一家旅館和幾所別墅,這些場所都可以完全和外界隔絕起來。在前意屬厄利垂亞首都阿斯馬拉,據說有一些非常好的建築物和一個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的飛機降落場。其次,也可以在東地中海的某一港口會晤,隻要我們每人都備一條船,如果這個想法合您意的話,我們可以提供一艘很好的船,完全聽您和您的隨行人員支配,使您完全可以獨立活動,同時可以同貴國艦隊保持經常的聯繫。另一個建議是在巴格達附近會晤,在那裏我們可以設三間舒適的營房,周圍布置足夠數量的蘇聯、英國和美國警衛人員。最後這個想法似乎是值得考慮的。”


    蘇聯政府仔細考慮了羅斯福的建議,還是認為不能採納。10 月19 日,史達林在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中寫道:“很遺憾,我不能認為您所建議的那些地點比德黑蘭更合適。問題不在於安全,因為安全問題並不使我擔心。”接著史達林作了說明,1943 年夏秋兩季蘇軍開展的攻勢節節勝利,這表明蘇軍對德國的攻勢能繼續下去,夏季攻勢可能發展成為冬季攻勢。史達林寫道:“我的所有同事都認為,這些軍事行動需要最高司令部每天的指導,並且要由我親自同司令部聯繫。在德黑蘭,和其他的地方不同,可以通過電報或電話與莫斯科直接聯繫。因此我的同事們堅持以德黑蘭作為會晤地點。”


    一周之後,羅斯福回了信,他仍然拒絕去德黑蘭,理由是通往伊朗首都


    的航線有高山阻隔,那裏經常一連好幾天不通飛機,因此飛機從華盛頓運送急需總統批閱的文件,可能會耽誤很長時間。鑑於這種情況,史達林考慮讓蘇聯政府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代替他參加首腦會議,這樣的活,選擇會晤地點的困難就不存在了。史達林表示,他希望他所提的建議將能使有關各方麵都滿意。


    至此,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麵,如果羅斯福繼續拒絕去德黑蘭,那末史達林就可能根本不參加擬定舉行的會晤。羅斯福不願失掉與蘇聯首腦親自接觸的機會,最後終於改變了自己的觀點。11 月8 日,他寫信給史達林,通知史達林,他同意於11 月28 日至12 月1 日在德黑蘭舉行三國首腦會議。


    在德黑蘭會議召開之前,為了加強主要同盟國之間的了解和聯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召開首腦會議事先作了安排,1943 年10 月19 日至30 日,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召開會議。三國代表團的領導人是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此外,三國的一些高級軍事參謀人員也參加了會議。會議討論了有關戰爭進程及戰後安排等重大問題。據艾登回憶:“三國政府同意了議程,每一主角都有一個他認為特別重要的題目。蘇聯人所關心的是1944 年春天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最合乎赫爾心意的題目是關於戰爭目標的四國宣言和維持和平的國際組織。我的目的是就建立盟國可以磋商與戰爭有關的機構達成協議,因為這些問題正紛紛找上門來。所有這些主要目的都一一得到實現。”


    三國外長會議通過了四國宣言,即《四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由於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作為四大同盟國之一的國際地位受到普遍重視。據赫爾回憶,關於中國參加四國宣言的事他曾同莫洛托夫商量過,赫爾說:“美國政府就中國局勢做了並正在做一切可能的事情。在我看來,不能把中國從四國宣言中刪去。我的政府認為,現在如果蘇聯、大不列顛和美國在宣言中把它拋到一邊,那在太平洋戰區很可能要造成可怕的政治和軍事反響。”莫洛托夫表示承認赫爾說得有道理。於是通過外交途徑商定,中國駐莫斯科大使傅秉常與三國外長一起在“四國宣言”上簽了字,所以成為四國宣言。


    宣言的主要內容是:美、英、蘇、中政府共同遵照1942 年1 月1 日《聯合國家宣言》及以後歷次宣言,一致決心對它們現正與之分別作戰的軸心國家繼續採取敵對軍事行動,直至各軸心國在無手件投降的基礎上放下武器為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真並收藏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