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喋血東線:蘇德的較量 作者:蘇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所有參加過9月列寧格勒保衛戰的人,都不得不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日子。然而,我們的部隊終於挫敗了敵人的計劃。靠著蘇軍戰士們、水兵們、軍士和軍士長們前所未有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敵人在通往列寧格勒的道路上遇到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防線。到9月底,在我方麵軍所有地段上,戰鬥的緊張程度明顯減弱,戰線得到了穩固。
到9 月底,納粹德國企圖占領列寧格勒的多次進攻都被蘇聯軍民擊退了。朱可夫下令:此路不通!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在列寧格勒麵前果然束手無策。這意味著在蘇德戰場的一個決戰方向上,希特勒“閃電戰”計劃最重要的戰略任務落空了。希特勒北方集團軍群損失慘重。
10月上半月,德軍又調進大批軍隊,使北方集團軍群增至33個師12個旅,其中有2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10月16日,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從提赫文方向向列寧格勒發起進攻。德軍依靠比蘇軍占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裝備,於10月20日突破蘇軍第四集團軍和第五十二集團軍的防禦,開始向東推進。
蘇軍最高統帥部急忙從列寧格勒方麵軍抽調4個師,從最高統帥部預備隊抽調3個師,從西北方麵軍預備隊抽調1個師,以肅清提赫文方向上突擊的德軍。11月8日,德軍攻占提赫文,切斷了向拉多加湖運送物資的最後一條鐵路幹線。
必須保住拉多加湖這條“生命之線”,才能保證守衛列寧格勒軍民所需的武器裝備、彈藥以及糧食的補給,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列寧格勒軍民戰鬥力的充分發揮。當蘇軍以堅強的防禦把擴展在350公裏正麵上而其兩翼又無保障的德軍突擊集團拖得疲憊不堪的時候,蘇軍轉入反攻的時機到來了。通過反攻,蘇軍把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各突擊兵團擊退到沃爾霍夫河對岸的出發地區,以確保這段鐵路暢通無阻,這樣才能把供應列寧格勒的物資運到拉多加湖。戰機難得,不可遲疑。
當時,蘇軍反攻準備雖不充足,但也必須實施。當時擔任反攻任務的獨立第四集團軍司令麥列茨科夫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列寧格勒的嚴重形勢和最高統帥部嚴令盡快解放提赫文,迫使我們採取堅決的行動。因此在我們尚未獲得物質器材和補充兵員之前,便不得不下達反攻的命令。
從11月10日至12日,蘇聯軍隊在不同地段上先後轉入反攻。這次反攻帶有遭遇戰的性質,所以進攻發展遲緩,直到12月初才取得勝利。
德軍在強攻不下的情況下,便對列寧格勒進行了野蠻的炮擊。從1941年9月4日到11月30日,德軍對列寧格勒炮擊達272次,平均每天3次多,炮擊總持續時間為430小時,這就意味著列寧格勒的軍民每天有近5個小時的時間是在德軍猛烈炮火轟擊下度過的。但在列寧格勒方麵軍和波羅的海艦隊炮兵反攻下,使德軍炮火的效果大為減弱。
同時,被圍的列寧格勒軍民還不斷地遭到德國空軍的猛烈空襲。在9至10月間,德軍對列寧格勒空襲百餘次,投下幾萬顆燃燒彈和爆破彈,占有了空中優勢。後來由於蘇軍防空兵第二軍和殲擊航空兵第七軍參加防止德國飛機空襲任務,才使情況有所好轉。
由於德軍長期封鎖,列寧格勒的糧食供應情況急劇惡化。截至1941 年10月底,米和麵粉的儲備僅夠兩周食用,而肉類已全部吃光。城防當局不得不再一次減少居民主食品的配給定量。自9 至11 月間曾經5 次縮減定量。自11月20日起,實行整個封鎖時期的最低麵包供應定量:工人每天為250克,職員和受人撫養者為125克。於是饑荒發生,居民死亡率增加。工業用的燃料和原料急劇減少,發電量顯著下降。
德軍的炮火威脅和飢餓的威脅交織在一起,列寧格勒的軍民在難以置信的艱難困苦中堅持著戰鬥和生產。
蘇聯國防委員會通過了“向列寧格勒輸送物資”的決議,通過拉多加湖向列寧格勒運送物資。輸送物資是在德機不斷騷擾和風暴天氣的極端惡劣條件下進行的,同時由於船隻和碼頭的不足,貨物運輸量也受到很大的限製,即使如此困難,在1941 年秋季通航期間,仍然通過拉多加湖給被封鎖的列寧格勒送去6萬噸物資,其中主要是糧食。僅在10至11月問,列寧格勒就得到2.7萬噸穀物、1.55多萬噸麵粉、1265噸大米、214噸肉菜、88噸魚類、51噸油類、20多萬罐肉類和魚類、近100萬罐煉乳。同時,還為列寧格勒方麵軍運送去5400支卡賓槍和步槍、1200挺機槍、約1萬發炮彈、11萬發迫擊炮彈、10萬多枚手榴彈、300多萬發各種子彈。此外,還由運輸機向列寧格勒空投了高熱量食品、武器和彈藥等物資6000多噸。
封鎖未被打破,戰鬥在日日夜夜地進行著。水運和空運到列寧格勒的兵器數量是很有限的,難以彌補戰火的日常消耗;水運和空運到列寧格勒的糧食和食品數量也是很有限的,難以供應軍民的日常消費。列寧格勒——這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搖籃在忍受著戰爭的煎熬,同時它也以英雄的氣概巍然屹立著,它在向納粹德國發出怒吼:列寧格勒不可戰勝!
列寧格勒的嚴冬是冷峻和寒峭的,而列寧格勒軍民的心胸是熾熱和寬廣的。戰爭和封鎖檢驗了他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忠誠,嚴寒和飢餓陶冶了他們不惜任何犧牲的性格。當時被圍困在列寧格勒城中的別爾戈利茨最能理解列寧格勒人的心情,並將這種理解凝鍊成不朽的詩句,表達了列寧格勒人的思想感情:
</br>
到9 月底,納粹德國企圖占領列寧格勒的多次進攻都被蘇聯軍民擊退了。朱可夫下令:此路不通!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在列寧格勒麵前果然束手無策。這意味著在蘇德戰場的一個決戰方向上,希特勒“閃電戰”計劃最重要的戰略任務落空了。希特勒北方集團軍群損失慘重。
10月上半月,德軍又調進大批軍隊,使北方集團軍群增至33個師12個旅,其中有2個坦克師、3個摩托化師。10月16日,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從提赫文方向向列寧格勒發起進攻。德軍依靠比蘇軍占絕對優勢的兵力和裝備,於10月20日突破蘇軍第四集團軍和第五十二集團軍的防禦,開始向東推進。
蘇軍最高統帥部急忙從列寧格勒方麵軍抽調4個師,從最高統帥部預備隊抽調3個師,從西北方麵軍預備隊抽調1個師,以肅清提赫文方向上突擊的德軍。11月8日,德軍攻占提赫文,切斷了向拉多加湖運送物資的最後一條鐵路幹線。
必須保住拉多加湖這條“生命之線”,才能保證守衛列寧格勒軍民所需的武器裝備、彈藥以及糧食的補給,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列寧格勒軍民戰鬥力的充分發揮。當蘇軍以堅強的防禦把擴展在350公裏正麵上而其兩翼又無保障的德軍突擊集團拖得疲憊不堪的時候,蘇軍轉入反攻的時機到來了。通過反攻,蘇軍把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各突擊兵團擊退到沃爾霍夫河對岸的出發地區,以確保這段鐵路暢通無阻,這樣才能把供應列寧格勒的物資運到拉多加湖。戰機難得,不可遲疑。
當時,蘇軍反攻準備雖不充足,但也必須實施。當時擔任反攻任務的獨立第四集團軍司令麥列茨科夫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列寧格勒的嚴重形勢和最高統帥部嚴令盡快解放提赫文,迫使我們採取堅決的行動。因此在我們尚未獲得物質器材和補充兵員之前,便不得不下達反攻的命令。
從11月10日至12日,蘇聯軍隊在不同地段上先後轉入反攻。這次反攻帶有遭遇戰的性質,所以進攻發展遲緩,直到12月初才取得勝利。
德軍在強攻不下的情況下,便對列寧格勒進行了野蠻的炮擊。從1941年9月4日到11月30日,德軍對列寧格勒炮擊達272次,平均每天3次多,炮擊總持續時間為430小時,這就意味著列寧格勒的軍民每天有近5個小時的時間是在德軍猛烈炮火轟擊下度過的。但在列寧格勒方麵軍和波羅的海艦隊炮兵反攻下,使德軍炮火的效果大為減弱。
同時,被圍的列寧格勒軍民還不斷地遭到德國空軍的猛烈空襲。在9至10月間,德軍對列寧格勒空襲百餘次,投下幾萬顆燃燒彈和爆破彈,占有了空中優勢。後來由於蘇軍防空兵第二軍和殲擊航空兵第七軍參加防止德國飛機空襲任務,才使情況有所好轉。
由於德軍長期封鎖,列寧格勒的糧食供應情況急劇惡化。截至1941 年10月底,米和麵粉的儲備僅夠兩周食用,而肉類已全部吃光。城防當局不得不再一次減少居民主食品的配給定量。自9 至11 月間曾經5 次縮減定量。自11月20日起,實行整個封鎖時期的最低麵包供應定量:工人每天為250克,職員和受人撫養者為125克。於是饑荒發生,居民死亡率增加。工業用的燃料和原料急劇減少,發電量顯著下降。
德軍的炮火威脅和飢餓的威脅交織在一起,列寧格勒的軍民在難以置信的艱難困苦中堅持著戰鬥和生產。
蘇聯國防委員會通過了“向列寧格勒輸送物資”的決議,通過拉多加湖向列寧格勒運送物資。輸送物資是在德機不斷騷擾和風暴天氣的極端惡劣條件下進行的,同時由於船隻和碼頭的不足,貨物運輸量也受到很大的限製,即使如此困難,在1941 年秋季通航期間,仍然通過拉多加湖給被封鎖的列寧格勒送去6萬噸物資,其中主要是糧食。僅在10至11月問,列寧格勒就得到2.7萬噸穀物、1.55多萬噸麵粉、1265噸大米、214噸肉菜、88噸魚類、51噸油類、20多萬罐肉類和魚類、近100萬罐煉乳。同時,還為列寧格勒方麵軍運送去5400支卡賓槍和步槍、1200挺機槍、約1萬發炮彈、11萬發迫擊炮彈、10萬多枚手榴彈、300多萬發各種子彈。此外,還由運輸機向列寧格勒空投了高熱量食品、武器和彈藥等物資6000多噸。
封鎖未被打破,戰鬥在日日夜夜地進行著。水運和空運到列寧格勒的兵器數量是很有限的,難以彌補戰火的日常消耗;水運和空運到列寧格勒的糧食和食品數量也是很有限的,難以供應軍民的日常消費。列寧格勒——這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搖籃在忍受著戰爭的煎熬,同時它也以英雄的氣概巍然屹立著,它在向納粹德國發出怒吼:列寧格勒不可戰勝!
列寧格勒的嚴冬是冷峻和寒峭的,而列寧格勒軍民的心胸是熾熱和寬廣的。戰爭和封鎖檢驗了他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忠誠,嚴寒和飢餓陶冶了他們不惜任何犧牲的性格。當時被圍困在列寧格勒城中的別爾戈利茨最能理解列寧格勒人的心情,並將這種理解凝鍊成不朽的詩句,表達了列寧格勒人的思想感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