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曹丕明白一時糊塗一時。夷陵之戰前,孫權為了結交曹魏把俘獲的於禁護軍浩周及司馬東裏袞釋放,並低聲下氣地稱臣納貢。曹丕問這兩個人:"孫權的這番表示,可信不可信?"浩周認為可信,而東裏袞則認為不可信。曹丕當然喜歡浩周的回答,這才封孫權為吳王並派他再次前往東吳結好。孫權當時是手指青天,鼻涕眼淚一大把地海誓山盟。然而,嘴巴上雖然漂亮孫權卻始終不肯把兒子送去為人質。夷陵之戰後,曹丕再次要派辛毗桓階前去結盟並讓孫權送兒子來,孫權卻連使者都不見了。曹丕大怒,馬上就要發兵給孫權一個教訓(注2)。劉曄勸阻:"孫權剛剛大獲全勝,內部團結一致又有長江天險,恐怕打不贏啊。"曹丕當時心裏就是一個"呸!",這種出爾反爾的雜種怎能不修理修理?九月,曹魏全軍出動,曹休曹仁曹真,張遼張合徐晃等名將全都上陣分三路大舉攻吳。東吳當然也是精銳盡出,呂範諸葛瑾潘璋等各據險要據敵。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來全力抵抗曹魏的進攻,孫權再次派使者入蜀,蜀漢也派人回報。吳蜀再次恢復了"外交關係"。然而劉備聽說吳魏失和兵戎相見後,卻來湊熱鬧,寫信給陸遜:"魏兵大舉進攻長江漢水一帶,我想趁機東進報一箭之仇,您打算如何抗拒啊?"陸遜一看,這明擺著是口頭便宜嘛:"恐怕您剛剛打了大敗仗,還沒養好傷,想的是如何與我們‘復婚’而無力動武吧。如果不仔細考慮利害關係,這次再來送命,我決不會讓您失望。"
吳蜀動口,吳魏動手。可是這一戰連曹魏的內部都不樂觀。曹休在洞口,當時就要渡江。這個計劃,連曹丕都覺得膽子太大,連忙下詔書製止。董昭看到了曹丕的顧慮:"如今曹休想渡江,必定是命令部下一起行動。而他的手下臧霸等,早已經是貪戀富貴,不復當年勇了。陛下雖然有詔書,曹休未必聽從。不過,這樣的部下……"果然,曹休雖然趁大風將呂範的人馬吹亂的機會斬俘一千多人,派臧霸追擊時卻吃了敗仗。曹仁在濡須,曹真在江陵,都是在蔣濟董昭一直搖頭的情況下要麽損兵折將,要麽無功而返。加上軍中流行疫病,曹丕感嘆地對董昭說:"還是您說的對啊!"下令退了兵。
吳魏交兵之間,諸葛亮於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二月到了永安,這時的劉備已經是病入膏肓。劉備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命令諸葛亮輔助太子劉禪,尚書令李嚴為副手,在永安託孤。臨終時,劉備告訴諸葛亮:"你的才能遠勝曹丕,一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如果我的這個犬子可以輔佐,希望您盡力;如果不能,您不妨自立為蜀漢的君主。"諸葛亮大驚失色,泣不成聲:"我怎敢不竭盡全力,效忠貞之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又寫下遺詔告誡劉禪:"人過了五十就不是夭折了,何況我已經六十有三,又有什麽可以抱怨的。所擔心的不過是你們兄弟。你們一定要記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隻有賢德才能讓人心服。我德行淺薄,不足以讓你們效仿。從此後,你們要以父親的禮節侍奉丞相。"當年四月,劉備在永安薨逝,享年六十三,追諡為昭烈。八月,其遺體下葬。
附錄詠懷古蹟五首之四杜甫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1七天之後,曹丕果然收到了吳國破蜀的捷報。以此看來,曹丕的這個意見,應當是發表在陸遜動手前不久。
注2關於曹丕動武的動機,也沒有定論。那種認為曹丕早就想進攻東吳而以此為藉口的說法也是很流行的。
東吳鬥北魏
西蜀戰南蠻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留下李嚴在永安鎮守。五月,十七歲的劉禪即位為蜀漢皇帝,史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劉備在軍政上,確實沒有第一流的才能,但他的知人善任卻是三國中的佼佼者。“三顧茅廬”和“永安託孤”,就是證明。劉備比較能知人,善於發現人才。例如龐統、鄧芝、馬忠等都因跟劉備談話而受到賞識。劉備僅與馬忠談過一次話,就對尚書令劉巴說:“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他對魏延的破格提拔,以及臨死前告誡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已經是經典了。這一點,他其實比演義中倍受推崇的諸葛亮高明得多。
劉禪登基後,大赦並改元為建興。加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武鄉是縣名,諸葛亮實際上是縣侯),領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全都由諸葛亮決定。諸葛亮於是任免官員完善法製,並以各種方式教育部下勤政愛民,自己也以身作則。然而,他的這一番舉動卻並沒有得到一致的稱讚。主簿楊顒看到諸葛亮親自考較帳本,就勸過諸葛亮:"治理天下也有一定之規,上下不能互相侵權。比如一家人,有奴僕耕田,有婢妾做飯,有公雞報曉,有愛犬護院,有健牛負重,有寶馬遠奔。這個主人隻要使他們各盡所能遍可以高枕無憂。然而,他一旦想事必親恭,怎能勝任?不過是弄得自己呼哧帶喘,為這些雞毛蒜皮的雜事耗盡精力,終究一事無成。難道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奴婢雞犬牛馬嗎?不是,是因為他未能合理地安排家事,未能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啊。這就是為什麽丙吉看到路旁的死人無動於衷,卻對喘氣的牛憂心忡忡(注1);而陳平根本不打算知道錢糧收入,還大搖大擺地說’自有主者’的原因啊(注2)。您如今身為丞相,卻整天為了五兩銀子而吭哧吭哧,太操勞了。"他說的道理,諸葛亮當然不會不明白,但僅僅是表示了謝意後而未能有所改變。(這大概是諸葛亮最受爭議的地方。這麽做,精神可嘉,效率欠佳?)
</br>
吳蜀動口,吳魏動手。可是這一戰連曹魏的內部都不樂觀。曹休在洞口,當時就要渡江。這個計劃,連曹丕都覺得膽子太大,連忙下詔書製止。董昭看到了曹丕的顧慮:"如今曹休想渡江,必定是命令部下一起行動。而他的手下臧霸等,早已經是貪戀富貴,不復當年勇了。陛下雖然有詔書,曹休未必聽從。不過,這樣的部下……"果然,曹休雖然趁大風將呂範的人馬吹亂的機會斬俘一千多人,派臧霸追擊時卻吃了敗仗。曹仁在濡須,曹真在江陵,都是在蔣濟董昭一直搖頭的情況下要麽損兵折將,要麽無功而返。加上軍中流行疫病,曹丕感嘆地對董昭說:"還是您說的對啊!"下令退了兵。
吳魏交兵之間,諸葛亮於黃初四年(公元223年)二月到了永安,這時的劉備已經是病入膏肓。劉備也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命令諸葛亮輔助太子劉禪,尚書令李嚴為副手,在永安託孤。臨終時,劉備告訴諸葛亮:"你的才能遠勝曹丕,一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如果我的這個犬子可以輔佐,希望您盡力;如果不能,您不妨自立為蜀漢的君主。"諸葛亮大驚失色,泣不成聲:"我怎敢不竭盡全力,效忠貞之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又寫下遺詔告誡劉禪:"人過了五十就不是夭折了,何況我已經六十有三,又有什麽可以抱怨的。所擔心的不過是你們兄弟。你們一定要記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隻有賢德才能讓人心服。我德行淺薄,不足以讓你們效仿。從此後,你們要以父親的禮節侍奉丞相。"當年四月,劉備在永安薨逝,享年六十三,追諡為昭烈。八月,其遺體下葬。
附錄詠懷古蹟五首之四杜甫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鬆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1七天之後,曹丕果然收到了吳國破蜀的捷報。以此看來,曹丕的這個意見,應當是發表在陸遜動手前不久。
注2關於曹丕動武的動機,也沒有定論。那種認為曹丕早就想進攻東吳而以此為藉口的說法也是很流行的。
東吳鬥北魏
西蜀戰南蠻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四月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留下李嚴在永安鎮守。五月,十七歲的劉禪即位為蜀漢皇帝,史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劉備在軍政上,確實沒有第一流的才能,但他的知人善任卻是三國中的佼佼者。“三顧茅廬”和“永安託孤”,就是證明。劉備比較能知人,善於發現人才。例如龐統、鄧芝、馬忠等都因跟劉備談話而受到賞識。劉備僅與馬忠談過一次話,就對尚書令劉巴說:“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他對魏延的破格提拔,以及臨死前告誡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已經是經典了。這一點,他其實比演義中倍受推崇的諸葛亮高明得多。
劉禪登基後,大赦並改元為建興。加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武鄉是縣名,諸葛亮實際上是縣侯),領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全都由諸葛亮決定。諸葛亮於是任免官員完善法製,並以各種方式教育部下勤政愛民,自己也以身作則。然而,他的這一番舉動卻並沒有得到一致的稱讚。主簿楊顒看到諸葛亮親自考較帳本,就勸過諸葛亮:"治理天下也有一定之規,上下不能互相侵權。比如一家人,有奴僕耕田,有婢妾做飯,有公雞報曉,有愛犬護院,有健牛負重,有寶馬遠奔。這個主人隻要使他們各盡所能遍可以高枕無憂。然而,他一旦想事必親恭,怎能勝任?不過是弄得自己呼哧帶喘,為這些雞毛蒜皮的雜事耗盡精力,終究一事無成。難道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奴婢雞犬牛馬嗎?不是,是因為他未能合理地安排家事,未能盡到一個家長的責任啊。這就是為什麽丙吉看到路旁的死人無動於衷,卻對喘氣的牛憂心忡忡(注1);而陳平根本不打算知道錢糧收入,還大搖大擺地說’自有主者’的原因啊(注2)。您如今身為丞相,卻整天為了五兩銀子而吭哧吭哧,太操勞了。"他說的道理,諸葛亮當然不會不明白,但僅僅是表示了謝意後而未能有所改變。(這大概是諸葛亮最受爭議的地方。這麽做,精神可嘉,效率欠佳?)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