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唐古拉山之後,有一天,部隊宿營在拉隆噶木地方,突然發生了地震。在不遠的地方,山頭崩塌了,塵土罩住了深穀,隆隆之聲由遠而近,宿營地象篩篩子一樣搖晃。支灶的石頭倒了,撓水的鍋翻了,馬豎起耳朵,驚恐不安,人站不穩,不得不蹲在地上。指揮部下令,部隊連夜出發,離開險區。就在這山崩地動的險惡情況下,報社抄收記錄新聞的同誌仍按時打開了收音機,刻鋼扳的人照常一筆一劃地刻著。第二天清早,《草原新聞》照常送到同誌們手裏。此刻工作了半夜的報社同誌一個個在馬上合著眼睛打盹,但然拉緊韁繩,跟著大隊前進。


    為了表達懷念之情,現在根據我的記憶,記下了當時進軍西藏的報社和新華社的同誌的名字廠


    報社的人員有:霍春祿、金鑒、袁一凡、陳拓、王鑑、王馬儉、陳守溫,車德駟、金熙元、何斌,杜華文、木森林、張琪瑞、朱巨漢、沈世韌、惠婉玉、張晨虹、賈如彥、葛英琪、夏月如、馮麗英、陳祥清。


    新華社人員有:郗平、邊綏,呂煥祥、牛世鈞(進軍途中在搶過唐古拉山時光榮犧牲)、彭多德、賈隴梅,王熙庚、柴春秀、高方伯、田育才。


    (1986辛4月10日於西安)


    第22章 “牛大隊”進藏記


    白銘章


    1951年,十八軍獨立支隊進藏之前,在青海湟中、海晏、剛察等地採購了大批編牛。進藏需用的物資大都靠這“高原之舟”運載了。牛大隊就在這個時候組建起來了。近5000頭馱牛編了3個中隊,1個直屬分隊,每個中隊下設3個分隊,分隊下又設3個小隊。300多名飼養員,每個飼養員分管15頭牛。這些飼養員熟悉馱牛生活習性,再怪戾野性的氂牛,經他們一聲吆喝,都服服貼貼,保持著井然有序地行進隊形。具體領導牛群的小隊長,絕大多數都是年輕藏族幹部,他們不僅會漢、藏兩種語言,也懂馱牛脾性,而且還善於吃苦耐勞,聯繫群眾。這樣優越的條件,給牛大隊進藏增加百倍信心。


    8月28日,牛大隊從香日德出發了。每50頭馱牛為1個行走群,共27個行走群,前前後後拉了好幾十裏路。每到宿營地,卸馱物,架帳篷,各分隊帳篷以中隊為中心,連成圓形營地。各小隊在帳篷一側用糧包壘成一道方牆,覆蓋雨布,糧包四周各拉一條粗長的擋繩,便於拴點牛數和馱載,帳篷另一側拴著馬匹。每天很早出發,行程三四十裏就住下來,保證馱牛有半天放牧時間,如遇上水草豐盛的地方,還特意多休息一兩天。經過10多天的行進,9月8日,我們冒雨到達了黃河源,三四丈寬的黃河從遼闊的草原上資緩流過,我們人未下鞍,牛未卸馱便涉過了。


    9月的青藏高原早晚天氣很冷。我們使用的刷膠糧袋和帳篷也因為天冷變得又硬又脆了。行軍中牛角一頂或互相間一擠就破了,撒失不少糧食,帳篷脆硬疊不起來,用力折壓。便會折裂出一道道口子,晚間結上一層冰霜,很難抖掉,加重了份量,一頭牛這時隻能馱兩頂帳篷。我們隻好拿出備用的布口袋和布帳篷來代替刷膠的口袋和帳篷。布口袋雖然不防水,但不易擠破。即使牛角頂上了,也隻是一個小窟窿,不會整袋開裂,可以少損失些糧食。布帳篷遇著霜雪不易變硬變脆,而且容易抖掉,搭收方便,比起膠質帳篷來,雖然使用麵積小些,防雨保暖性能差些,但總還是優越得多。


    9月14日進入白鵝湖泥沼地帶。要繞過這個泥沼區,必須經過“水盆地”。所謂“水盆地”,遠望是一片綠色草地,走到跟前才發現在硬杆沙草的下麵,遍地都是如同臉盆一樣的水坑,坑內積水兩三尺深。從這個坑沿到那個坑沿,人需跳躍前進,雖然費力,總還可以站住腳跟。而騾馬卻要大吃苦頭了。由於坑與坑的地方過於小,容納不下它們的軀體,老是閃失跌跤,碰的鼻口出血。牛,土生土長,對跨越“水盆地”有經驗,有時還要偷空吃幾口草呢,自在極了。我們走了六七天才越過這個“水盆”地帶。


    從黃河源出發,地勢漸漸升高。行進在遼闊、荒涼的草原上,我們的眼前不斷出現灰濛濛的高山,像一道巨大的弓牆橫臥在前方,到山下要走兩三天或更長的時間。可是到跟前一看,卻不是什麽山,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山坡。爬上這個山坡,又是一片遼闊的草原,走完這個草原,又是一個更高的山坡。這種形式,好似一個“登天梯”。我們就象行進在一個很高很大的“登天梯,上一樣,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爬向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據說從蘭州到拉薩有南、北、中三條路線。我們走的是中路。這條路水草好,但有流匪,不安全。走這條路要掌握它的季節特點。就是在這最好走的七、八、九月裏,天氣變化也劇烈無常。忽兒太陽高照,晴空萬裏,忽兒黑雲壓頂,狂風大作,或暴雨或冰雹或雪沙任意向人們肆瘧逞狂!颳起狂風來,漫天飛沙走石,我們隻好用兩手捂住臉,蹲在地上,暴雨來了,隻好任其澆一陣兒,有時蹲在馬旁避一會兒。好在它們來得突然,去得也快,一會兒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我們也就立即動身前進了。起初,我們遇到這種天氣有些不知所措,到後來經歷得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由於長期櫛風沐雨,受高原日光紫外線的強烈照射,我們的膚色變得同當地牧民差不多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世界屋脊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藏軍區政治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藏軍區政治部並收藏世界屋脊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