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46
第二章東歐各國共產黨喪失政權的歷史教訓
東歐各國共產黨經過44年的執政,在1989年的劇變和隨後的幾年裏陸續喪失政權,其根本原因不應當從社會主義根本製度中尋找,而應當從不適合東歐國情的社會主義模式中尋找。前東歐國家共產黨領導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得出這個結論。原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在該黨第11次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0年1月27日)
中指出:“強加於我們並接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是在如此大的範圍內遭受失敗的主要原因”。
匈牙利社會黨綱領聲明(1989年10月9日)開宗明義地說:“80年代末,匈牙利社會進入歷史轉折關頭。淵源於史達林的政治製度已經耗盡其潛力,隻有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進行根本性改革,才能克服業已形成的危機”。
原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烏爾班內克在捷共非常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89年12月20日)
中也說:
0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釀成這一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史達林主義的變態,其實質在於非民主的、集中製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體製”。既然劇變的主要原因在於不合時宜的蘇聯模式,那麽我們應當從中吸取哪些歷史教訓呢?茲分四部分闡述如下。
第一節 在經濟落後的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東歐劇變和蘇聯瓦解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引起了一片狂喜,一些政治家著書立說,論證這是“社會主義的大失敗”
,在原社會主義國家引起了一場思想混亂。波蘭哲學家亞當。
沙夫早在1980年波蘭危機爆發以後撰寫的《波蘭教訓》一文中說:“在不具備主、客觀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變革,這是徹頭徹尾反馬克思主義的行動”。
1他認為,馬克思隻預言社會主義革命將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獲得勝利,象波蘭這樣落後的農業國家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
沙夫的觀點同普列漢諾夫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反對社會主義革命的言論如出一轍。當時普列漢諾夫以俄國經濟落後和無產階級占人口少數為由,反對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提出的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確主張。我國也有些學者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隻預言社會主義將在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取得勝利,最先提出在落後國家
1亞當。沙夫:《論共產主義運動的若幹問題》,1983年人民出版社,第164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46
實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是列寧。這些錯誤看法不隻為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開了綠燈,也為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失敗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鑑於理論界的思想混亂,有必要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作進一步的闡述。
眾所周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曾經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英法等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問題。他們在《德意誌意識形態》和《資本論》等著作中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將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獲得勝利,而且在最主要的國家裏同時獲得勝利。
從巴黎公社失敗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前途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他們同俄國革命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頻繁地通信,參加了民粹派提出的俄國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討論。
1877年,馬克思在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中指出:“如果俄國繼續走它在1861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製度所帶來的一切極端不幸的災難”。
1182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又指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相互補充的話,那麽現今的俄國土地公社所有製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2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6頁。
2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俄國可以不必象西歐國家那樣經過資本主義而走向社會主義,但對俄國能否一定能避免資本主義前途,走一條不同於西歐的道路尚無把握。馬克思逝世後,俄國資本主義獲得迅速發展,農村公社日趨瓦解,民粹派渴望實現的非資本主義道路的計劃失敗了。1894年1月,恩格斯在《〈論俄國的社會問題〉跋》中寫道:“俄國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奠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基礎。但是與此同時也就舉起了砍斷俄國農民公社根子的斧頭。……俄國就這樣以愈來愈快的速度轉變為資本主義工業國,很大一部分農民愈來愈快地無產階級化,舊的共產主義公社也愈來愈快地崩潰。”
1從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和恩格斯不隻預見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性,而且也預見過落後俄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可能性。
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落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的罕見時機,在二月革命後製定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戰略方針,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勝利地實現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br>
第二章東歐各國共產黨喪失政權的歷史教訓
東歐各國共產黨經過44年的執政,在1989年的劇變和隨後的幾年裏陸續喪失政權,其根本原因不應當從社會主義根本製度中尋找,而應當從不適合東歐國情的社會主義模式中尋找。前東歐國家共產黨領導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得出這個結論。原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在該黨第11次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0年1月27日)
中指出:“強加於我們並接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是在如此大的範圍內遭受失敗的主要原因”。
匈牙利社會黨綱領聲明(1989年10月9日)開宗明義地說:“80年代末,匈牙利社會進入歷史轉折關頭。淵源於史達林的政治製度已經耗盡其潛力,隻有對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進行根本性改革,才能克服業已形成的危機”。
原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烏爾班內克在捷共非常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89年12月20日)
中也說:
0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釀成這一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史達林主義的變態,其實質在於非民主的、集中製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體製”。既然劇變的主要原因在於不合時宜的蘇聯模式,那麽我們應當從中吸取哪些歷史教訓呢?茲分四部分闡述如下。
第一節 在經濟落後的國家堅持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東歐劇變和蘇聯瓦解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引起了一片狂喜,一些政治家著書立說,論證這是“社會主義的大失敗”
,在原社會主義國家引起了一場思想混亂。波蘭哲學家亞當。
沙夫早在1980年波蘭危機爆發以後撰寫的《波蘭教訓》一文中說:“在不具備主、客觀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社會主義的革命變革,這是徹頭徹尾反馬克思主義的行動”。
1他認為,馬克思隻預言社會主義革命將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獲得勝利,象波蘭這樣落後的農業國家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
沙夫的觀點同普列漢諾夫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反對社會主義革命的言論如出一轍。當時普列漢諾夫以俄國經濟落後和無產階級占人口少數為由,反對列寧在《四月提綱》中提出的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確主張。我國也有些學者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隻預言社會主義將在一些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取得勝利,最先提出在落後國家
1亞當。沙夫:《論共產主義運動的若幹問題》,1983年人民出版社,第164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46
實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是列寧。這些錯誤看法不隻為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開了綠燈,也為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失敗的必然性提供了理論依據。
鑑於理論界的思想混亂,有必要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作進一步的闡述。
眾所周知,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曾經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英法等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向社會主義轉變的問題。他們在《德意誌意識形態》和《資本論》等著作中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將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獲得勝利,而且在最主要的國家裏同時獲得勝利。
從巴黎公社失敗以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前途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他們同俄國革命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頻繁地通信,參加了民粹派提出的俄國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討論。
1877年,馬克思在給《祖國紀事》雜誌編輯部的信中指出:“如果俄國繼續走它在1861年所開始走的道路,那它將會失去當時歷史所能提供給一個民族的最好機會,而遭受資本主義製度所帶來的一切極端不幸的災難”。
1182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又指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而雙方相互補充的話,那麽現今的俄國土地公社所有製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展的起點”。
2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29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6頁。
246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俄國可以不必象西歐國家那樣經過資本主義而走向社會主義,但對俄國能否一定能避免資本主義前途,走一條不同於西歐的道路尚無把握。馬克思逝世後,俄國資本主義獲得迅速發展,農村公社日趨瓦解,民粹派渴望實現的非資本主義道路的計劃失敗了。1894年1月,恩格斯在《〈論俄國的社會問題〉跋》中寫道:“俄國在短短的時間裏就奠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基礎。但是與此同時也就舉起了砍斷俄國農民公社根子的斧頭。……俄國就這樣以愈來愈快的速度轉變為資本主義工業國,很大一部分農民愈來愈快地無產階級化,舊的共產主義公社也愈來愈快地崩潰。”
1從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和恩格斯不隻預見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性,而且也預見過落後俄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可能性。
列寧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落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想。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的罕見時機,在二月革命後製定了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戰略方針,領導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勝利地實現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