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4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1989年9月12日,波通社公布了馬佐維耶茨基政府的名單。新政府由24人組成。團結工會12人:總理、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各1人,其它部長10人。波蘭統一工人黨4人:副總理兼內務部長1人,部長3人。統一農民黨4人:副總理兼農業、林業和食品經濟部長1人,部長3人。
民主黨3人:副總理兼科技進步與應用署長1人,部長2人。無黨派人士1人。
當天,新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在議會上發表施政演說。
根據施政綱領,政府製定了具體的經濟綱領。該綱領計劃在1989年內基本遏止通貨膨脹,穩定經濟,從190年起對所有製進行徹底改造,向西方的市場經濟過渡。這個綱領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巴爾采羅維奇製定的。由於這個經濟綱領的執行需要整個波蘭社會和廣大人民付出巨大代價,經濟界人士把它稱為“休克療法”。為了實現這個綱領,政府採取了如下措施:限製工資增長、壓縮基建投資、增稅、放開物價、取消價格補貼、出售國家資產、使國營企業股份化和私有化、允許企業破產和職工失業。但是這些措施並未奏效。
1989年的商品零售和消費性服務業價格比1988年上漲640%,食品漲價878%。
190年通貨膨脹率為240%。由於物價上漲,企業財政困難,生產下降。有13企業開工不足a或停工待料,許多工廠停產,工人帶薪休假,不少企業破產。
經濟跌入衰退的低穀。
隨著物價上漲;職工實際工資下降。
到190年6月,實際工資下降了34%以上。
190年6月,失業人數達40萬。工人和農民的貧困化在加劇。
馬佐維耶茨基政府建立後,波蘭在政治方麵也發生了重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34
大變化。
1989年12月29日,波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憲法中關於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國家中起領導作用的條款。修正案還規定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國徽由紅底白鷹改為紅底戴王冠的白鷹,即恢復人民波蘭以前的國名和國徽。
190年1月16日,波蘭政府通過政黨法草案,它為多黨製奠定了法律基礎。
190年4月4日,波蘭議會決定,把波蘭的國慶節由7月22日改為4月3日。
190年7月6日,政府進行改組。
政府4名原波蘭統一工人黨入閣部長中有3人被解除職務。
他們是:副總理兼內務部長基什查克、國防部長西維茨基、運輸和海洋經濟部長維隆德克。這一次改組使波蘭統一工人黨逐漸從參政黨變為在野黨。
隨著團結工會權力的增長,新的政治壟斷體製正在形成。
雅魯澤爾斯基總統的權力被架空。
他被迫答應在191年春提前舉行大選,執意引退,並推薦馬佐維耶茨基為總統候選人。
與此同時,團結工會內部以華勒沙為首的一派和以馬佐維耶茨基為首的另一派之間的權力鬥爭越來越公開化。團結工會組閣後,兩派在一係列重大問題上,諸如改革的步驟和方法、政治多元化、議會民主和聯合執政以及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等問題上的觀點大相逕庭,行動越來越不合拍。
190年4月12日,擁護華勒沙的一批顧問成立了“中間派協議會”
,發表了《中間派協商宣言》,正式聲明支持華勒沙競選總統。
7月16日,馬佐維耶茨基的支持者成立了一個名為“公民運動民主行動會”的新黨。這個新黨的建立,標誌著團結工會在組織上的分裂。
190年12月,波蘭舉行總統直接選舉。
經兩輪投票,瓦
6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文薩擊敗了馬佐維耶茨基等競選對手,當選為波蘭共和國總統。根據華勒沙總統的推薦,議會任命別萊茨基為第二屆團結工會政府總理。
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六月大選中失敗後,黨內瀰漫著“冷漠、消極、失望、喪失信心”的情緒。
10年內,黨員人數減少了100萬,還有200萬。黨中央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說:“強加於我們並被接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實際上一直持續到完全形成徹底改造的方針為止,這種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是在如此大的範圍內遭受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1他主張結束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活動,重新建黨。
190年1月27日,波蘭統一工人黨召開第11次代表大會,也是最後一次代表大會。
1月29日,代表大會通過了《波蘭統一工人黨停止活動的決議》。
決議說:“參加波蘭統一工人黨第11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意識到了波蘭統一工人黨不可能得到社會的信任,所以決定結束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活動”。
2
新黨叫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190年1月28日通過的《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宣言》和黨章,把“實現民主社會主義”作為奮鬥目標,摒棄了民主集中製、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主義等詞句,主張“推行議會民主製和多黨製”
,“使波蘭成為自由的、平等的、團結的人們的祖國,成為一個社會公正的國家”。年僅36歲的克瓦希涅夫斯基當選為社會民
1見《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在黨的第11次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載190年1月29日波蘭《代表大會論壇報》。
</br>
1989年9月12日,波通社公布了馬佐維耶茨基政府的名單。新政府由24人組成。團結工會12人:總理、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各1人,其它部長10人。波蘭統一工人黨4人:副總理兼內務部長1人,部長3人。統一農民黨4人:副總理兼農業、林業和食品經濟部長1人,部長3人。
民主黨3人:副總理兼科技進步與應用署長1人,部長2人。無黨派人士1人。
當天,新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在議會上發表施政演說。
根據施政綱領,政府製定了具體的經濟綱領。該綱領計劃在1989年內基本遏止通貨膨脹,穩定經濟,從190年起對所有製進行徹底改造,向西方的市場經濟過渡。這個綱領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巴爾采羅維奇製定的。由於這個經濟綱領的執行需要整個波蘭社會和廣大人民付出巨大代價,經濟界人士把它稱為“休克療法”。為了實現這個綱領,政府採取了如下措施:限製工資增長、壓縮基建投資、增稅、放開物價、取消價格補貼、出售國家資產、使國營企業股份化和私有化、允許企業破產和職工失業。但是這些措施並未奏效。
1989年的商品零售和消費性服務業價格比1988年上漲640%,食品漲價878%。
190年通貨膨脹率為240%。由於物價上漲,企業財政困難,生產下降。有13企業開工不足a或停工待料,許多工廠停產,工人帶薪休假,不少企業破產。
經濟跌入衰退的低穀。
隨著物價上漲;職工實際工資下降。
到190年6月,實際工資下降了34%以上。
190年6月,失業人數達40萬。工人和農民的貧困化在加劇。
馬佐維耶茨基政府建立後,波蘭在政治方麵也發生了重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34
大變化。
1989年12月29日,波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憲法中關於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國家中起領導作用的條款。修正案還規定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名為波蘭共和國,國徽由紅底白鷹改為紅底戴王冠的白鷹,即恢復人民波蘭以前的國名和國徽。
190年1月16日,波蘭政府通過政黨法草案,它為多黨製奠定了法律基礎。
190年4月4日,波蘭議會決定,把波蘭的國慶節由7月22日改為4月3日。
190年7月6日,政府進行改組。
政府4名原波蘭統一工人黨入閣部長中有3人被解除職務。
他們是:副總理兼內務部長基什查克、國防部長西維茨基、運輸和海洋經濟部長維隆德克。這一次改組使波蘭統一工人黨逐漸從參政黨變為在野黨。
隨著團結工會權力的增長,新的政治壟斷體製正在形成。
雅魯澤爾斯基總統的權力被架空。
他被迫答應在191年春提前舉行大選,執意引退,並推薦馬佐維耶茨基為總統候選人。
與此同時,團結工會內部以華勒沙為首的一派和以馬佐維耶茨基為首的另一派之間的權力鬥爭越來越公開化。團結工會組閣後,兩派在一係列重大問題上,諸如改革的步驟和方法、政治多元化、議會民主和聯合執政以及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等問題上的觀點大相逕庭,行動越來越不合拍。
190年4月12日,擁護華勒沙的一批顧問成立了“中間派協議會”
,發表了《中間派協商宣言》,正式聲明支持華勒沙競選總統。
7月16日,馬佐維耶茨基的支持者成立了一個名為“公民運動民主行動會”的新黨。這個新黨的建立,標誌著團結工會在組織上的分裂。
190年12月,波蘭舉行總統直接選舉。
經兩輪投票,瓦
63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文薩擊敗了馬佐維耶茨基等競選對手,當選為波蘭共和國總統。根據華勒沙總統的推薦,議會任命別萊茨基為第二屆團結工會政府總理。
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六月大選中失敗後,黨內瀰漫著“冷漠、消極、失望、喪失信心”的情緒。
10年內,黨員人數減少了100萬,還有200萬。黨中央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說:“強加於我們並被接受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實際上一直持續到完全形成徹底改造的方針為止,這種蘇聯社會主義模式是在如此大的範圍內遭受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1他主張結束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活動,重新建黨。
190年1月27日,波蘭統一工人黨召開第11次代表大會,也是最後一次代表大會。
1月29日,代表大會通過了《波蘭統一工人黨停止活動的決議》。
決議說:“參加波蘭統一工人黨第11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意識到了波蘭統一工人黨不可能得到社會的信任,所以決定結束波蘭統一工人黨的活動”。
2
新黨叫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190年1月28日通過的《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宣言》和黨章,把“實現民主社會主義”作為奮鬥目標,摒棄了民主集中製、無產階級專政和共產主義等詞句,主張“推行議會民主製和多黨製”
,“使波蘭成為自由的、平等的、團結的人們的祖國,成為一個社會公正的國家”。年僅36歲的克瓦希涅夫斯基當選為社會民
1見《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在黨的第11次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載190年1月29日波蘭《代表大會論壇報》。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