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92


    第三章捷克斯洛伐克“三五”計劃的失敗和諾沃提尼的垮台


    第一節 “三五”計劃受挫和捷共12大


    1960年通過的捷克斯洛伐克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三個五年計劃(1961~1964)執行不到兩年,暴露出一係列嚴重問題,原計劃顯然脫離實際,捷領導被迫宣布停止執行,將五年計劃改為年度計劃。這在當時東歐國家中是一個相當突出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經濟經比較發達的國家,頭兩個五年計劃執行情況較好,經濟上取得了相當的發展。


    1960年,捷鋼產量達676萬噸,為1948年的24倍,占世界鋼產b量的194%;煤產量達8169萬噸,為1948年的2倍多,占b世界煤產量的21%;發電量達2444億千瓦時,為1948年b a的3倍以上,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04%;人均肉的消耗量由b1948年的289公斤上升到1960年的468公斤。


    但是,第三b個五年計劃受到嚴重挫折,不能不發人深思。


    該計劃1961和1962年執行的情況是,數量、品種和技術指標均未完成。工業生產僅完成計劃的993%,農業1962年比1948年下降b68%,仍停在戰前水平,農作物僅完成計劃的84%,畜牧業b


    0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完成計劃的93%。生產計劃未完成,產品庫存積壓卻增加了39億克朗。國民生產總值頭兩年增長不足1%,國民收入呈下降趨勢。


    1960年,人均國民收入為12,896克朗,1964年下降為12,280克朗。基建戰線過長,投資1,600億克朗,因不少項目未按期投產,使國家損失100多億克朗。市場供應,特別是食品供應困難,對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外匯形勢緊張。


    群眾不滿情緒增長。


    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特別是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比例失調更加嚴重,原材料供應更加緊張。


    在此形勢下,捷克領導於1962年上半年宣布停止執行第三個五年計劃,將五年計劃改為年度計劃。


    據捷統計局公布的材料,1961至1964年期間,工業增長29%(亦說20%)


    ,農業減產3%,國民收入增長103%(亦說b2%)


    ,這是捷戰後經濟增長率最低的4年。有的歷史學家稱“三五”計劃是“經濟災難的計劃”。


    “三五”計劃的失敗,在捷國內引起了不同的反應。


    1962年12月召開的捷共12大及其前後的幾次中央全會認為,“三五”計劃之所以受挫,是由於1948年的經濟改革措施執行不當,在計劃和管理中未遵循民主集中製的原則,出現了無政府主義和自發傾向,削弱了中央的領導,一些地方隻要權力,不要責任,基本建設隨意加碼,加劇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造成原材料和市場供應緊張,外貿出現困難。這實際上是認為1948年的改革試驗是“三五”計劃失敗的主要原因。捷領導認為,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未執行與捷簽訂的經濟合同,不按計劃向捷供應原材料和食品,是捷經濟困難和計劃失敗的外部原因。


    1962年4月諾沃提尼在中央全會上談及此問題時強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03


    調指出,中國大幅度壓縮對捷貿易,減少了原料、食品、棉花、有色金屬等重要物資的供應,加劇了捷經濟的困難。事實是,中捷貿易在捷外貿中的比重僅占1%左右,起不了多大作用。


    中國由於三年困難和經濟調整,削減了對捷的貿易,對捷經濟不產生重大影響。捷共領導人的講話,隻是為了轉移人民的視線,也是出於追隨蘇聯反華的需要。


    捷國內不少人則持另一種看法。認為“三五”計劃的失敗,是捷共領導人不注意本國特點,照抄蘇聯經濟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的結果,也是追求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的結果。這種看法看來比較合乎實際。


    還必須指出下列因素:捷經濟發展雖已達到相當水平,但它的能源、原材料匱乏,10%的天然氣,94%以上的石油,80%以上的鐵礦砂均仰仗蘇聯供應;對農業重視不夠;粗放經營的潛力已經挖盡;與西方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日益擴大,產品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能力;整個經濟機製對迅速發展的世界經濟和技術缺乏應有的適應和應變能力。以上是捷“三五”


    計劃失敗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於當時國際形勢緊張,捷國防開支增加,還承擔了“大家庭”的所謂國際主義的援助任務。這無疑也加重了捷經濟的負擔。


    在1962年12月召開的捷共12大上,由諾沃提尼作中央委員會工作報告。他分析了“三五”計劃失敗的原因,提出了今後的11項任務,把消除工業和農業的比例失調作為頭等任務。大會還決定製定1964年至1970年的七年計劃,準備使捷經濟從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化經營過渡,提出發展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環節,而以重型機械工業作為生產資料生產


    20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的基礎。農業被提到重要位置上,提出了“到1970年使農業達到工業的水平”的口號1。大會還決定發展消費品生產,注意利用本國資源和原材料,發展科技,加強同經互會成員國、特別是同蘇聯的合作,實行國際分工。大會提出要大力加強中央的領導,維護黨的團結,開展反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以及各種敵對思想的鬥爭,等等。諾沃提尼稱,以上各項任務的總的出發點,是為了“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社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