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多加逗留,羅纓回身,剛邁開秀步,忽然頭腦一沉,硬是穩不住身子便朝一旁偏倒。
姬子淩見了忙上前欲扶,忽見破空一道青光,隨即劍影橫現,逼得姬子淩無法進前不說,反而倒退了好幾步,待姬子淩穩住身形時,見羅纓已經落入一白袍少年的懷中。
來人正是羅浩,他雖然身在遠處,但目光卻始終不曾從羅纓身上離開,然而眼皮子底下的人突然間就那樣不見了,他急得帶人在這一片展開地毯式的搜索,卻什麽都尋不到。直到羅纓破了奇門遁甲之陣現了身,他才稍微平復焦慮不已的心情連忙趕過來。
“師傅!”羅浩見羅纓昏沉忍不住低喚,收劍入鞘後將羅纓打橫抱起,瞪了一眼不遠處的姬子淩,然後抱著羅纓往車輦處行去。
“無礙,剛才硬是衝破子淩的陣法消耗了太多元氣,睡一覺就好,無須掛心。”羅纓靠在羅浩消瘦的肩頭回道,末了還不停抱怨說:“浩兒,你師傅可不是小氣之人,難道師傅沒管你飯嗎?身上也不多長幾塊肉,這麽枕著硌得慌。”
羅浩聽了不覺動氣,才要還口卻見他那不良於行且話語刻薄的師傅身子一軟,已在他臂彎裏睡著了。
她無邪之顏讓他不忍驚擾,隨即默然不語,凝視著懷中之人,他隻想這一刻變作永恆,就這樣抱著她一直到老。
佳人早已經遠去,而身穿黑袍蟒服的男子卻依然立在原處,他巍然不動,隻是雙目注視著身旁一塊平整的大石,有十三顆夜明珠呈蛇形排列並嵌在石麵上,原來羅纓當時為他占卜時用的竟是這東西。
他曾送她一條手鍊作為定情之物,那條手鍊就是由這十三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串成。
她曾是他的明珠麗人。
而她竟用這種方式將他所贈之物又還給了他。
此時他又想起羅纓給他起的一卦,不覺莞爾:“替他人做嫁衣嗎?如果那個人是你,我想我不介意。”
隨即一陣冷風拂來,吹散了他的低語,卻凍住了他的衷情。
文十七
暫且不說封國國內暗潮湧動,另一邊,號稱兵力最強的雍國,後宮之內卻傳出一件醜聞,此事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王室內兄弟鬩牆,倫德盡喪。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年有五十八歲的雍孝王攜寵妃前往天山王家禦園華清宮過冬避寒。
雖然天山終年積雪,但華清宮卻坐落在天山花語穀中,因為地熱之故,穀中四季花卉常開不敗,所以有此美稱。華清園內不僅風景如畫,更有舉世聞名的天池溫泉——華清泉。因華清宮隱在天山雪霧之中,仿若天宮瑤池,故世人又稱其小仙境。
試想在如此美景之中,若撞見仙子沐浴,試問天底下又有幾個凡人能不心動?
那一日,本應在王都燕京監國的太子軒轅耀因南麵有叛亂而急忙上天山華清宮請求父王定奪此事,哪知到了華清宮卻聞父王同二弟率領大隊入雪山深處狩獵,昨日剛走,無奈之下隻得命人去追上通報,自己則在華清宮內等。
一路上天寒地凍著實讓軒轅耀覺得身子有些疲憊,想到華清溫泉可驅寒,於是擅闖天池,想要洗去一身風塵,卻不料在氤氳水汽之中窺見一女子,一身粉雕玉琢,烏黑長髮一瀉而下,浸在水中如同暈染開的濃墨,好一位艷艷千秋、風華絕代的佳人。
隻一眼便似奪去軒轅耀三分心魂,空氣中暗香浮動,他隻覺得體內燥熱不堪,一時不計後果,硬是強取豪奪要了那女子。
俗話說得好,溫柔鄉本是英雄塚。等軒轅耀享盡魚水之歡冷靜下來後才從驚慌失措的宮婢口中得知他所抱之人乃是他父王最為寵愛的靈妃,一時間也嚇得慌了神,對自己如此莽撞行事懊悔不已。
雍國的王位繼承法一向嚴苛,原由是雍國的第二代君王雍靖王曾廢長立幼,讓最小的兒子繼承王位,結果致使幾位兄長不服,九兄弟間為謀大位兵戎相見,史稱九公奪嫡。這一亂使得本來實力最為雄厚的雍國一蹶不振,而最終奪得王位的六殿下桓公也就是雍桓王再也無力揮師南下一統九州。不僅一統天下的心願未了,而且雍桓王為了重振雍國之強盛日夜勤政,竟積勞成疾,在位僅十二年便駕崩,享年三十七歲。雍桓王臨終前留下遺詔,後代王位皆由嫡出長子繼承,任何人不得違逆。此詔還寫入律法,若違此法者皆為雍國之罪人,定誅不赦,且逐出宗室,不準葬入王陵。此後雍國又傳了八代君王,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裏雍國王室子弟皆各安天命,宗族之內再沒有傳出同室操戈之事。
所以直到雍國第十一代君王雍孝王時,也是立王後所生的王長子為太子,然而軒轅耀酷愛舞文弄墨,所以不受重武輕文的雍孝王喜愛。在雍孝王心裏,天生勇武又才德兼備的二王子軒轅欲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儲君人選。隻是礙於先祖遺命,又兼太子雖無大才但也沉穩有度,所以雍孝王也沒有動過廢黜之心,隻是封二王兒軒轅欲為欽公,囑咐其將來好生輔助王兄中興雍國,甚至一統七國。
軒轅耀心想他無過之時父王就偏愛王弟,且王弟戰功赫赫,不僅軍中和朝中擁戴他的人甚多,就是在平民百姓眼裏,他的二王弟也比自己威望要高,雍國的百姓也許不知道他這麽一個太子,卻人人都知道二殿下宅心仁厚,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人們都說有此等賢公實乃雍國百姓之福。若不是有先王遺詔,恐怕他的太子之位早已易主,如今犯下如此逆輪之事,就算有先祖遺命,也保不住他,他知道若是他的父王知道他做出這等有違倫常之事,絕對饒不了他,且不說太子之位,自己能否保命都成問題。
於是軒轅耀在東窗事發之前連夜逃回燕京,將此事對身邊謀士一說,其中就有人提議幹脆一不做二不休——逼宮。軒轅耀細一琢磨,想到自己退無可退,於是經不起手下人攛掇最終決定鋌而走險。於是集結軍隊欲逼宮篡位。
紙包不住火,雍孝王回華清宮後聞聽太子所犯禽獸之事,怒不可遏,不僅派遣禁衛去捉拿太子,更是匆忙率眾返京欲治太子之罪。
卻不曾防備太子已有謀反之心,在回京路上遭遇太子衛隊的伏擊,被困於伊山,命在旦夕。
雍孝王的數名近衛從伊山突圍,一行數人直往南部去追正去平定叛亂的欽公軒轅欲的軍隊,求其回師援救。
近衛一路上被人截殺,追上軒轅欲的軍隊時隻剩一人,待那人將雍孝王的血書呈給軒轅欲後,沒等欽公打開血書來人便一命嗚呼。
軍帳中除了軒轅欲外還有一幹將官,所有人聽後都義憤填膺,話說武將大都不如文臣那般凡事都思前想後,做事都比較衝動,個個都嚷著要求欽公出兵勤王。
軒轅欲先是令眾人稍安勿躁,然後命人將報信之人送歸故裏安葬,並囑咐一定要善待為國盡忠的勇士家屬。這番舉動著實讓追隨他的將士們心感安慰,直道自己跟對了主,能夠追隨欽公建功立業,就算拚上性命也值。
軒轅欲展開血書,看時手抖個不停,未等看完已然喘不過氣來,底下軍士隻見欽公突然口吐鮮血,左手抓著血書捂緊胸口,看似搖搖欲墜,眾人忙進前將他扶住。
隻聽軒轅欲哀痛道:“王兄怎麽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殺父弒君,天地不容。”軒轅欲扯過其中一個青衣翩然的俊秀年輕人,此人和其他穿鎧甲的人不同,雖是一身布衣,卻是軒轅欲帳下第一謀士,在軍中也深得眾軍士信服。
“少……少昊。”
“屬下在。”
被喚少昊的青衣男子回道,對著軒轅欲投去一記肯定的神色。
“傳本公之命,回師勤王。”說話間軒轅欲眼中竟泛起淚光,不覺搖頭低語:“不管原由為何,都是兄弟相殘,本公終究是罪人……”軒轅欲一口氣緩不過來,就此暈厥過去。
眾將忙將軒轅欲抬回營帳並找來軍醫,軍醫說欽公積勞成疾,急怒攻心之下又吐血傷了元氣,一時間難以好轉。
軒轅欲昏迷不醒,眾人群龍無首,雖然有軒轅欲的指示,但卻無人來統領。此時青衣謀士少昊卻站了出來,說暫時由他代替欽公指揮勤王之師,若有差錯,一切罪名皆由他來背負。
眾將一向都服青衣謀士的差遣,此時都想替欽公分憂,所以皆願意聽從少昊的指揮。
所以歷史上,伊山之戰斬殺太子軒轅耀的便是後來雍國一代名相展少昊。
文十八
據史書《九鼎記》中記載:雍孝三十三年,太子耀逼宮於伊山,雍孝王亡於山火之中,欽公帳下謀臣少昊,在欽公病重之際統兵勤王,兩軍交戰於伊山腳下,太子耀戰敗,逃亡中被亂兵所殺。
同年,以展伯(即展少昊,後因擁立雍欽王有功被封為伯爵)為首的文臣武將強行將重病之中的欽公抬上王位,奉為君王,這就是後來令六國之人聞之喪膽的一代霸王雍欽王軒轅欲。
</br>
姬子淩見了忙上前欲扶,忽見破空一道青光,隨即劍影橫現,逼得姬子淩無法進前不說,反而倒退了好幾步,待姬子淩穩住身形時,見羅纓已經落入一白袍少年的懷中。
來人正是羅浩,他雖然身在遠處,但目光卻始終不曾從羅纓身上離開,然而眼皮子底下的人突然間就那樣不見了,他急得帶人在這一片展開地毯式的搜索,卻什麽都尋不到。直到羅纓破了奇門遁甲之陣現了身,他才稍微平復焦慮不已的心情連忙趕過來。
“師傅!”羅浩見羅纓昏沉忍不住低喚,收劍入鞘後將羅纓打橫抱起,瞪了一眼不遠處的姬子淩,然後抱著羅纓往車輦處行去。
“無礙,剛才硬是衝破子淩的陣法消耗了太多元氣,睡一覺就好,無須掛心。”羅纓靠在羅浩消瘦的肩頭回道,末了還不停抱怨說:“浩兒,你師傅可不是小氣之人,難道師傅沒管你飯嗎?身上也不多長幾塊肉,這麽枕著硌得慌。”
羅浩聽了不覺動氣,才要還口卻見他那不良於行且話語刻薄的師傅身子一軟,已在他臂彎裏睡著了。
她無邪之顏讓他不忍驚擾,隨即默然不語,凝視著懷中之人,他隻想這一刻變作永恆,就這樣抱著她一直到老。
佳人早已經遠去,而身穿黑袍蟒服的男子卻依然立在原處,他巍然不動,隻是雙目注視著身旁一塊平整的大石,有十三顆夜明珠呈蛇形排列並嵌在石麵上,原來羅纓當時為他占卜時用的竟是這東西。
他曾送她一條手鍊作為定情之物,那條手鍊就是由這十三顆價值不菲的夜明珠串成。
她曾是他的明珠麗人。
而她竟用這種方式將他所贈之物又還給了他。
此時他又想起羅纓給他起的一卦,不覺莞爾:“替他人做嫁衣嗎?如果那個人是你,我想我不介意。”
隨即一陣冷風拂來,吹散了他的低語,卻凍住了他的衷情。
文十七
暫且不說封國國內暗潮湧動,另一邊,號稱兵力最強的雍國,後宮之內卻傳出一件醜聞,此事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王室內兄弟鬩牆,倫德盡喪。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年有五十八歲的雍孝王攜寵妃前往天山王家禦園華清宮過冬避寒。
雖然天山終年積雪,但華清宮卻坐落在天山花語穀中,因為地熱之故,穀中四季花卉常開不敗,所以有此美稱。華清園內不僅風景如畫,更有舉世聞名的天池溫泉——華清泉。因華清宮隱在天山雪霧之中,仿若天宮瑤池,故世人又稱其小仙境。
試想在如此美景之中,若撞見仙子沐浴,試問天底下又有幾個凡人能不心動?
那一日,本應在王都燕京監國的太子軒轅耀因南麵有叛亂而急忙上天山華清宮請求父王定奪此事,哪知到了華清宮卻聞父王同二弟率領大隊入雪山深處狩獵,昨日剛走,無奈之下隻得命人去追上通報,自己則在華清宮內等。
一路上天寒地凍著實讓軒轅耀覺得身子有些疲憊,想到華清溫泉可驅寒,於是擅闖天池,想要洗去一身風塵,卻不料在氤氳水汽之中窺見一女子,一身粉雕玉琢,烏黑長髮一瀉而下,浸在水中如同暈染開的濃墨,好一位艷艷千秋、風華絕代的佳人。
隻一眼便似奪去軒轅耀三分心魂,空氣中暗香浮動,他隻覺得體內燥熱不堪,一時不計後果,硬是強取豪奪要了那女子。
俗話說得好,溫柔鄉本是英雄塚。等軒轅耀享盡魚水之歡冷靜下來後才從驚慌失措的宮婢口中得知他所抱之人乃是他父王最為寵愛的靈妃,一時間也嚇得慌了神,對自己如此莽撞行事懊悔不已。
雍國的王位繼承法一向嚴苛,原由是雍國的第二代君王雍靖王曾廢長立幼,讓最小的兒子繼承王位,結果致使幾位兄長不服,九兄弟間為謀大位兵戎相見,史稱九公奪嫡。這一亂使得本來實力最為雄厚的雍國一蹶不振,而最終奪得王位的六殿下桓公也就是雍桓王再也無力揮師南下一統九州。不僅一統天下的心願未了,而且雍桓王為了重振雍國之強盛日夜勤政,竟積勞成疾,在位僅十二年便駕崩,享年三十七歲。雍桓王臨終前留下遺詔,後代王位皆由嫡出長子繼承,任何人不得違逆。此詔還寫入律法,若違此法者皆為雍國之罪人,定誅不赦,且逐出宗室,不準葬入王陵。此後雍國又傳了八代君王,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裏雍國王室子弟皆各安天命,宗族之內再沒有傳出同室操戈之事。
所以直到雍國第十一代君王雍孝王時,也是立王後所生的王長子為太子,然而軒轅耀酷愛舞文弄墨,所以不受重武輕文的雍孝王喜愛。在雍孝王心裏,天生勇武又才德兼備的二王子軒轅欲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儲君人選。隻是礙於先祖遺命,又兼太子雖無大才但也沉穩有度,所以雍孝王也沒有動過廢黜之心,隻是封二王兒軒轅欲為欽公,囑咐其將來好生輔助王兄中興雍國,甚至一統七國。
軒轅耀心想他無過之時父王就偏愛王弟,且王弟戰功赫赫,不僅軍中和朝中擁戴他的人甚多,就是在平民百姓眼裏,他的二王弟也比自己威望要高,雍國的百姓也許不知道他這麽一個太子,卻人人都知道二殿下宅心仁厚,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人們都說有此等賢公實乃雍國百姓之福。若不是有先王遺詔,恐怕他的太子之位早已易主,如今犯下如此逆輪之事,就算有先祖遺命,也保不住他,他知道若是他的父王知道他做出這等有違倫常之事,絕對饒不了他,且不說太子之位,自己能否保命都成問題。
於是軒轅耀在東窗事發之前連夜逃回燕京,將此事對身邊謀士一說,其中就有人提議幹脆一不做二不休——逼宮。軒轅耀細一琢磨,想到自己退無可退,於是經不起手下人攛掇最終決定鋌而走險。於是集結軍隊欲逼宮篡位。
紙包不住火,雍孝王回華清宮後聞聽太子所犯禽獸之事,怒不可遏,不僅派遣禁衛去捉拿太子,更是匆忙率眾返京欲治太子之罪。
卻不曾防備太子已有謀反之心,在回京路上遭遇太子衛隊的伏擊,被困於伊山,命在旦夕。
雍孝王的數名近衛從伊山突圍,一行數人直往南部去追正去平定叛亂的欽公軒轅欲的軍隊,求其回師援救。
近衛一路上被人截殺,追上軒轅欲的軍隊時隻剩一人,待那人將雍孝王的血書呈給軒轅欲後,沒等欽公打開血書來人便一命嗚呼。
軍帳中除了軒轅欲外還有一幹將官,所有人聽後都義憤填膺,話說武將大都不如文臣那般凡事都思前想後,做事都比較衝動,個個都嚷著要求欽公出兵勤王。
軒轅欲先是令眾人稍安勿躁,然後命人將報信之人送歸故裏安葬,並囑咐一定要善待為國盡忠的勇士家屬。這番舉動著實讓追隨他的將士們心感安慰,直道自己跟對了主,能夠追隨欽公建功立業,就算拚上性命也值。
軒轅欲展開血書,看時手抖個不停,未等看完已然喘不過氣來,底下軍士隻見欽公突然口吐鮮血,左手抓著血書捂緊胸口,看似搖搖欲墜,眾人忙進前將他扶住。
隻聽軒轅欲哀痛道:“王兄怎麽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殺父弒君,天地不容。”軒轅欲扯過其中一個青衣翩然的俊秀年輕人,此人和其他穿鎧甲的人不同,雖是一身布衣,卻是軒轅欲帳下第一謀士,在軍中也深得眾軍士信服。
“少……少昊。”
“屬下在。”
被喚少昊的青衣男子回道,對著軒轅欲投去一記肯定的神色。
“傳本公之命,回師勤王。”說話間軒轅欲眼中竟泛起淚光,不覺搖頭低語:“不管原由為何,都是兄弟相殘,本公終究是罪人……”軒轅欲一口氣緩不過來,就此暈厥過去。
眾將忙將軒轅欲抬回營帳並找來軍醫,軍醫說欽公積勞成疾,急怒攻心之下又吐血傷了元氣,一時間難以好轉。
軒轅欲昏迷不醒,眾人群龍無首,雖然有軒轅欲的指示,但卻無人來統領。此時青衣謀士少昊卻站了出來,說暫時由他代替欽公指揮勤王之師,若有差錯,一切罪名皆由他來背負。
眾將一向都服青衣謀士的差遣,此時都想替欽公分憂,所以皆願意聽從少昊的指揮。
所以歷史上,伊山之戰斬殺太子軒轅耀的便是後來雍國一代名相展少昊。
文十八
據史書《九鼎記》中記載:雍孝三十三年,太子耀逼宮於伊山,雍孝王亡於山火之中,欽公帳下謀臣少昊,在欽公病重之際統兵勤王,兩軍交戰於伊山腳下,太子耀戰敗,逃亡中被亂兵所殺。
同年,以展伯(即展少昊,後因擁立雍欽王有功被封為伯爵)為首的文臣武將強行將重病之中的欽公抬上王位,奉為君王,這就是後來令六國之人聞之喪膽的一代霸王雍欽王軒轅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