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深知董和的為人,他並不看好劉備的裏應外合之策。可諸葛亮也有一絲僥倖心裏,萬一劉備在董和心目中的地位高於他對劉表的死忠程度,抑或董和覺得劉備和劉表本是兄弟,現在劉備又在輔佐劉琦,把江陵獻給劉備不算背主,而答應劉備裏應外合呢?諸葛亮想了想說:“主公,董將軍忠義,若想讓他倒戈,殊為難事。不過,以主公與董將軍的關係,倒是可以一試。隻是我們需要防止他將計就計,畢竟我們和董將軍還是敵人!”
諸葛亮的意見非常穩妥,劉備很是滿意的說:“軍師所言有理,雖然我們聯繫董將軍,但是聲東擊西之策也不能停下,指望別人相送,總不及自己攻下來的穩妥!”
看著自信滿滿的劉備,諸葛亮突然離開座位向劉備拜道:“主公,亮有一言不吐不快,若有所冒犯,還請主公見諒!”
諸葛亮很少這麽嚴肅的與劉備說話,劉備知道,諸葛亮定是發覺了什麽,於是他笑道:“軍師有話盡管直言,備洗耳恭聽!”
(今天中秋節,祝大家節日快樂,全家團聚,順便打賞清風幾朵鮮花!)
第七百二十六章 裏應外合
說真的,諸葛亮並不想打擊劉備的積極性。若劉備沒有野心,對諸葛亮來說反而不是好事。可是來江陵的路上,諸葛亮已經見識了甘寧的厲害,他知道,劉備軍中沒人能抵擋甘寧這條水上蛟龍,偏偏劉備軍的歸路上就有這麽一條不寬的江叉擋路。若是在江陵城下兵力消耗太大,諸葛亮擔心劉備軍會全軍覆沒,可他又不能說的太難聽。諸葛亮想了想問道:“主公,若董和將軍不願配合我軍,連我軍聲東擊西之策也失敗了,那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的問題,劉備還真沒想過。若是劉備有諸葛亮一樣的遠見,他也不會做逃跑大王幾十年。其實這種情況曹操也遇到過,還因為隨口一個命令弄死了一個大才。這個命令便是:雞肋。楊修解釋道:雞肋著,食之無ròu,棄之可惜!現在的江陵城在諸葛亮眼中就是一塊雞肋,可諸葛亮不是楊修,他不會自以為是的勸劉備退兵,因為劉備不想退兵!麵對諸葛亮的問題,劉備猶豫了一下道:“軍師有何高見?”
“主公,自從甘寧在江邊放了一把火,便不見了蹤影,若是他在我們士氣衰敗的時候來襲,我軍該如何是好?”諸葛亮沒說戰敗,而是說士氣衰敗。為什麽會士氣衰敗,自然是打了敗仗。
劉備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想了想說:“軍師的意思是讓我軍撤退?”
“再戰下去,我軍勢必有危險,前有堅城,後有猛將,若我軍戰敗,必遭兩麵夾擊,還請主公三思!”諸葛亮一拜到底,劉備心中十分糾結。雖然劉備沒有長遠的眼光,但是他並不笨,諸葛亮說的,他能聽懂。
劉備一拍桌子道:“若事不可為,自當撤退,可是照軍師所言,若我軍撤退,文聘豈有不追之理?屆時,我軍依舊腹背受敵!”
“此事倒不用主公擔心!以文聘的本事,在城上,或許能拖住沙摩柯和魏延兩位將軍,若是野戰,隻需三將軍一人,足可收拾他了。在來的路上有一處山林,可埋伏精兵五千。若我軍撤退之時,文聘膽敢追擊,主公可讓三將軍埋伏在那。待荊州兵過去,主公可掉頭迎擊,這時三將軍再殺出,雖擒不得文聘,亦可讓他膽寒!”諸葛亮笑道:“至於甘寧,我有一種鋼絲網,此網不懼刀砍,隻怕火燒。網上還有倒鉤和鈴鐺,隻要將此網放入浮橋兩邊,若甘寧潛水偷襲,必被此網刮著。隻要浮橋不倒,我們就可以輕鬆過江!若甘寧強攻,那就要看我軍兵力和幾位將軍的武藝了!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軍師真乃我之子房也!”劉備從諸葛亮的話中看出,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兵力都是關鍵,諸葛亮幫他把非兵力可以影響的因素都給排除了。現在劉備隻要考慮,如何能在攻打江陵的時候,保存自己的兵力。而且劉備也通過諸葛亮的話,明白他並不看好這次攻打江陵。
諸葛亮走後,劉備立刻派人去聯繫董和。在劉備心目中,董和算他的鐵桿,應該會支持他。可惜,劉備想的很美,世事卻很現實。劉備的密探根本沒能見著董和,就被文聘的人拿下了。文聘也不壞,他隻是用董和的口吻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與劉備裏應外合。劉備十分開心,諸葛亮卻看出了一絲不妥。以董和的性格,就算答應劉備的要求,也不會如此痛快。諸葛亮沒有聲張,而是把劉封和劉磐叫到身邊好好囑咐了一番。
入夜,劉備按照與董和的約定帶著人馬來到江陵城下,隻見城頭上亮起了三盞紅燈,這便是約定好的暗號。劉備點起一根火把,對著城頭繞了幾圈作為回應。看見劉備的回應,城頭上的文聘大喜,而城下的劉備也大喜。城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劉備揮手就要進城。劉封和劉磐擋住劉備說:“叔父(父親),軍師說您是三軍主帥,不宜冒險。如今江陵並非董和將軍一人說的算。若董和將軍的信是計,您貿然進城必有危險!不如讓我等先進城,若沒有問題,您再進城,如何?”
劉備想了想,覺得劉封和劉磐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他笑道:“賢侄、封兒,你們說的有道理。既然這樣,你們就先進去探探路,不過,萬事小心!若事有不濟,趕緊出來!”劉封和劉磐點點頭便帶兵入城,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劉備命魏延守住城門,最起碼不能斷了劉封和劉磐的退路。
</br>
諸葛亮的意見非常穩妥,劉備很是滿意的說:“軍師所言有理,雖然我們聯繫董將軍,但是聲東擊西之策也不能停下,指望別人相送,總不及自己攻下來的穩妥!”
看著自信滿滿的劉備,諸葛亮突然離開座位向劉備拜道:“主公,亮有一言不吐不快,若有所冒犯,還請主公見諒!”
諸葛亮很少這麽嚴肅的與劉備說話,劉備知道,諸葛亮定是發覺了什麽,於是他笑道:“軍師有話盡管直言,備洗耳恭聽!”
(今天中秋節,祝大家節日快樂,全家團聚,順便打賞清風幾朵鮮花!)
第七百二十六章 裏應外合
說真的,諸葛亮並不想打擊劉備的積極性。若劉備沒有野心,對諸葛亮來說反而不是好事。可是來江陵的路上,諸葛亮已經見識了甘寧的厲害,他知道,劉備軍中沒人能抵擋甘寧這條水上蛟龍,偏偏劉備軍的歸路上就有這麽一條不寬的江叉擋路。若是在江陵城下兵力消耗太大,諸葛亮擔心劉備軍會全軍覆沒,可他又不能說的太難聽。諸葛亮想了想問道:“主公,若董和將軍不願配合我軍,連我軍聲東擊西之策也失敗了,那該如何是好?”
諸葛亮的問題,劉備還真沒想過。若是劉備有諸葛亮一樣的遠見,他也不會做逃跑大王幾十年。其實這種情況曹操也遇到過,還因為隨口一個命令弄死了一個大才。這個命令便是:雞肋。楊修解釋道:雞肋著,食之無ròu,棄之可惜!現在的江陵城在諸葛亮眼中就是一塊雞肋,可諸葛亮不是楊修,他不會自以為是的勸劉備退兵,因為劉備不想退兵!麵對諸葛亮的問題,劉備猶豫了一下道:“軍師有何高見?”
“主公,自從甘寧在江邊放了一把火,便不見了蹤影,若是他在我們士氣衰敗的時候來襲,我軍該如何是好?”諸葛亮沒說戰敗,而是說士氣衰敗。為什麽會士氣衰敗,自然是打了敗仗。
劉備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他想了想說:“軍師的意思是讓我軍撤退?”
“再戰下去,我軍勢必有危險,前有堅城,後有猛將,若我軍戰敗,必遭兩麵夾擊,還請主公三思!”諸葛亮一拜到底,劉備心中十分糾結。雖然劉備沒有長遠的眼光,但是他並不笨,諸葛亮說的,他能聽懂。
劉備一拍桌子道:“若事不可為,自當撤退,可是照軍師所言,若我軍撤退,文聘豈有不追之理?屆時,我軍依舊腹背受敵!”
“此事倒不用主公擔心!以文聘的本事,在城上,或許能拖住沙摩柯和魏延兩位將軍,若是野戰,隻需三將軍一人,足可收拾他了。在來的路上有一處山林,可埋伏精兵五千。若我軍撤退之時,文聘膽敢追擊,主公可讓三將軍埋伏在那。待荊州兵過去,主公可掉頭迎擊,這時三將軍再殺出,雖擒不得文聘,亦可讓他膽寒!”諸葛亮笑道:“至於甘寧,我有一種鋼絲網,此網不懼刀砍,隻怕火燒。網上還有倒鉤和鈴鐺,隻要將此網放入浮橋兩邊,若甘寧潛水偷襲,必被此網刮著。隻要浮橋不倒,我們就可以輕鬆過江!若甘寧強攻,那就要看我軍兵力和幾位將軍的武藝了!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軍師真乃我之子房也!”劉備從諸葛亮的話中看出,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兵力都是關鍵,諸葛亮幫他把非兵力可以影響的因素都給排除了。現在劉備隻要考慮,如何能在攻打江陵的時候,保存自己的兵力。而且劉備也通過諸葛亮的話,明白他並不看好這次攻打江陵。
諸葛亮走後,劉備立刻派人去聯繫董和。在劉備心目中,董和算他的鐵桿,應該會支持他。可惜,劉備想的很美,世事卻很現實。劉備的密探根本沒能見著董和,就被文聘的人拿下了。文聘也不壞,他隻是用董和的口吻給劉備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與劉備裏應外合。劉備十分開心,諸葛亮卻看出了一絲不妥。以董和的性格,就算答應劉備的要求,也不會如此痛快。諸葛亮沒有聲張,而是把劉封和劉磐叫到身邊好好囑咐了一番。
入夜,劉備按照與董和的約定帶著人馬來到江陵城下,隻見城頭上亮起了三盞紅燈,這便是約定好的暗號。劉備點起一根火把,對著城頭繞了幾圈作為回應。看見劉備的回應,城頭上的文聘大喜,而城下的劉備也大喜。城門吱吱呀呀的打開了,劉備揮手就要進城。劉封和劉磐擋住劉備說:“叔父(父親),軍師說您是三軍主帥,不宜冒險。如今江陵並非董和將軍一人說的算。若董和將軍的信是計,您貿然進城必有危險!不如讓我等先進城,若沒有問題,您再進城,如何?”
劉備想了想,覺得劉封和劉磐說的很有道理,於是他笑道:“賢侄、封兒,你們說的有道理。既然這樣,你們就先進去探探路,不過,萬事小心!若事有不濟,趕緊出來!”劉封和劉磐點點頭便帶兵入城,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劉備命魏延守住城門,最起碼不能斷了劉封和劉磐的退路。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