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祖父就是曾經威震四方、戰功卓著的西魏及北周名將獨孤信。
獨孤信不但素有奇謀大略,而且長得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美容儀,善騎射”, 風度翩翩,軍中鹹稱“獨孤郎”。
咦?怎麽突然描述起獨孤信的相貌起來了呢?這又不是要選快男。
別急,雖不是選快男,可是,這裏說一說關於選超女的事。
且說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
六子分別是:長子獨孤羅、次子獨孤善、三子獨孤穆、四子獨孤藏、五子獨孤順、六子獨孤陀……看得眼累了吧?好了,不囉嗦了,為了讓大家理清楚這裏麵的關係,直奔主題吧,這裏麵的獨孤善就是獨孤懷恩的爸爸。
七女中:長女為北周明敬皇後、四女為唐元貞太後(追封)、七女為隋文帝文獻皇後。
七女三皇後,牛吧?
也就是說獨孤信是三朝國丈。楊廣,李淵,都是他外孫。
換另一種說法,獨孤懷恩是楊廣,李淵的表弟。
按說,獨孤懷恩應該對自己這樣的身份感到很驕傲,很自豪才對。
可是,他不。
似乎對他而言,這是一種恥辱。
他說:“我家豈女獨貴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獨孤氏隻有女人才有王命嗎?
不肖說,這是一句自命不凡的話;同時,也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這句話很快就鑽入了李淵的耳朵。
李淵的反應是——啞然失笑。
對這個表弟,李淵一直又可氣又可恨,這個表弟實在是天生不成器,統兵打起仗來總是十打九輸。
李淵命人把他找來,又是切責,又是諷刺他說:“你姑姑的兒子楊廣和我都當了皇帝,下麵是不是該輪到我舅舅的兒子你了?”
想不到,李淵這句話極大地刺激了獨孤懷恩,也挑起了獨孤懷恩的反心。
從一刻起,獨孤懷恩無時不在醞釀著謀反。
可是,他得等待時機。
這一次,他的建議應該是一種不懷好意的建議。
雖然,李孝基即使全軍覆滅了對他似乎也沒有什麽好處,可是,李唐的失敗,卻是他最大的快樂。
一切都如他所料,呂崇茂在手忙腳亂之際沒有忘記向駐紮在澮州的宋金剛發出sos求救信號。
宋金剛接收到信號,二話不說,馬上派遣了兩員驍將前去增援。
這兩員大將一個叫尋相,另一個是——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朔州善陽人,原名尉遲恭,以別名行世;《說唐》傳裏寫他: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麵如鍋底,一雙虎眼,兩道粗眉,腮邊一排虎鬚。善使雌雄兩條竹節鞭,有萬夫不當之勇。在隋唐年間排第十七條好漢。
其實,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比小說裏牛多了。
從後麵的多次戰爭表現來看,他的個人作戰能力和勇猛程度在隋唐年間應該排名在第一第二名之間。
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是在大業年間就開始從軍的了,武藝高強,有膽略,官至朝散大夫。
劉武周起兵後,陰差陽錯地,他成為了劉的部將。
當他和尋相率援軍進抵夏縣後,絲毫沒有李孝基那種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的疑慮,一個字,打。
李孝基哪裏見過這樣凶神惡煞的猛人?見敵人來勢兇猛,先亂了方寸,結果唐軍大敗,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和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俘。
駐守柏壁的李世民成了唐帝國在河東僅剩的最後一塊籌碼,似乎也離失敗不遠了。
六十 三鞭換兩鐧
夏縣兵敗後,作為大唐帝國的王爺,李孝基無論怎麽樣也說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靜靜地去做一名俘虜,於是傾情投入,精心策劃驚心動魄的《越獄第二季》。
不幸得很,整場運作失敗得很,失敗得連命也搭上了。
於是,他光榮地成為了大唐帝國在開疆拓土一統帝業過程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也是犧牲的王爺級別第一人!
敗訊傳到柏壁,唐營內軍心浮動。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色清冷,彎月如刀。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悔恨交加的淚注滿了李世民仰起的臉。
叔父的死,我負有直接的責任!
軍中的士氣,我一定用勝利來鼓舞和提升!
宋金剛孤軍深入,戰線綿長,現在軍中必定糧窘,尉遲敬德和尋相在夏縣解圍後,絕不會據守原地,一定會籌措糧食趕回澮州。
想到這兒,伏擊尉遲敬德的念頭在李世民的頭腦中形成了。
好,就這麽幹。
接著,李世民仔細分析了這些時間來所偵察到和所了解到的地形地貌,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地方:美良川。
美良川在現在的山西聞喜南,是夏縣從返回澮州的必經之路,路狹難行,四周環山。
李世民決定派出兩員大將在這兒伏擊尉遲敬德。
哪兩員大將?
殷開山和秦叔寶。
你尉遲敬德不是自恃藝高膽大嗎?我大唐的秦叔寶更加武藝超群。
尉遲敬德,美良川就是你的葬身之所!
這樣想著,隊伍出發前,李世民還特別向秦叔寶授意:“人稱尉遲敬德有萬夫不擋之勇,平常人十五六個近不了他的身,到時,你給我盯牢了,親自迎擊他,不要讓他多傷我士卒。”
</br>
獨孤信不但素有奇謀大略,而且長得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美容儀,善騎射”, 風度翩翩,軍中鹹稱“獨孤郎”。
咦?怎麽突然描述起獨孤信的相貌起來了呢?這又不是要選快男。
別急,雖不是選快男,可是,這裏說一說關於選超女的事。
且說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
六子分別是:長子獨孤羅、次子獨孤善、三子獨孤穆、四子獨孤藏、五子獨孤順、六子獨孤陀……看得眼累了吧?好了,不囉嗦了,為了讓大家理清楚這裏麵的關係,直奔主題吧,這裏麵的獨孤善就是獨孤懷恩的爸爸。
七女中:長女為北周明敬皇後、四女為唐元貞太後(追封)、七女為隋文帝文獻皇後。
七女三皇後,牛吧?
也就是說獨孤信是三朝國丈。楊廣,李淵,都是他外孫。
換另一種說法,獨孤懷恩是楊廣,李淵的表弟。
按說,獨孤懷恩應該對自己這樣的身份感到很驕傲,很自豪才對。
可是,他不。
似乎對他而言,這是一種恥辱。
他說:“我家豈女獨貴乎?”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獨孤氏隻有女人才有王命嗎?
不肖說,這是一句自命不凡的話;同時,也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這句話很快就鑽入了李淵的耳朵。
李淵的反應是——啞然失笑。
對這個表弟,李淵一直又可氣又可恨,這個表弟實在是天生不成器,統兵打起仗來總是十打九輸。
李淵命人把他找來,又是切責,又是諷刺他說:“你姑姑的兒子楊廣和我都當了皇帝,下麵是不是該輪到我舅舅的兒子你了?”
想不到,李淵這句話極大地刺激了獨孤懷恩,也挑起了獨孤懷恩的反心。
從一刻起,獨孤懷恩無時不在醞釀著謀反。
可是,他得等待時機。
這一次,他的建議應該是一種不懷好意的建議。
雖然,李孝基即使全軍覆滅了對他似乎也沒有什麽好處,可是,李唐的失敗,卻是他最大的快樂。
一切都如他所料,呂崇茂在手忙腳亂之際沒有忘記向駐紮在澮州的宋金剛發出sos求救信號。
宋金剛接收到信號,二話不說,馬上派遣了兩員驍將前去增援。
這兩員大將一個叫尋相,另一個是——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朔州善陽人,原名尉遲恭,以別名行世;《說唐》傳裏寫他:生得身長一丈,腰大十圍,麵如鍋底,一雙虎眼,兩道粗眉,腮邊一排虎鬚。善使雌雄兩條竹節鞭,有萬夫不當之勇。在隋唐年間排第十七條好漢。
其實,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比小說裏牛多了。
從後麵的多次戰爭表現來看,他的個人作戰能力和勇猛程度在隋唐年間應該排名在第一第二名之間。
歷史上的尉遲敬德是在大業年間就開始從軍的了,武藝高強,有膽略,官至朝散大夫。
劉武周起兵後,陰差陽錯地,他成為了劉的部將。
當他和尋相率援軍進抵夏縣後,絲毫沒有李孝基那種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的疑慮,一個字,打。
李孝基哪裏見過這樣凶神惡煞的猛人?見敵人來勢兇猛,先亂了方寸,結果唐軍大敗,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和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俘。
駐守柏壁的李世民成了唐帝國在河東僅剩的最後一塊籌碼,似乎也離失敗不遠了。
六十 三鞭換兩鐧
夏縣兵敗後,作為大唐帝國的王爺,李孝基無論怎麽樣也說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靜靜地去做一名俘虜,於是傾情投入,精心策劃驚心動魄的《越獄第二季》。
不幸得很,整場運作失敗得很,失敗得連命也搭上了。
於是,他光榮地成為了大唐帝國在開疆拓土一統帝業過程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也是犧牲的王爺級別第一人!
敗訊傳到柏壁,唐營內軍心浮動。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色清冷,彎月如刀。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偷偷的在改變……”
悔恨交加的淚注滿了李世民仰起的臉。
叔父的死,我負有直接的責任!
軍中的士氣,我一定用勝利來鼓舞和提升!
宋金剛孤軍深入,戰線綿長,現在軍中必定糧窘,尉遲敬德和尋相在夏縣解圍後,絕不會據守原地,一定會籌措糧食趕回澮州。
想到這兒,伏擊尉遲敬德的念頭在李世民的頭腦中形成了。
好,就這麽幹。
接著,李世民仔細分析了這些時間來所偵察到和所了解到的地形地貌,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地方:美良川。
美良川在現在的山西聞喜南,是夏縣從返回澮州的必經之路,路狹難行,四周環山。
李世民決定派出兩員大將在這兒伏擊尉遲敬德。
哪兩員大將?
殷開山和秦叔寶。
你尉遲敬德不是自恃藝高膽大嗎?我大唐的秦叔寶更加武藝超群。
尉遲敬德,美良川就是你的葬身之所!
這樣想著,隊伍出發前,李世民還特別向秦叔寶授意:“人稱尉遲敬德有萬夫不擋之勇,平常人十五六個近不了他的身,到時,你給我盯牢了,親自迎擊他,不要讓他多傷我士卒。”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