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軌的皇帝癮剛剛漸入佳境的時候,李淵的特使張侯德才姍姍來到。


    這時,李軌已經做了一百多天皇帝了!


    這一百多天的時間,也不知張侯德是去歐洲旅行了還是去非洲考察,時間已經推移到了619年的二月十四日!


    武威城外,碧玉成樹,綠絲萬條,春風似剪。


    麵對李淵派來的這頭蝸牛,李軌傻了眼了。


    李軌對廷下群臣說:“唐朝天子是我的從兄,如今已經在長安稱帝了,一姓不可自爭天下,我打算順從天命,去掉帝號,歸附唐朝,接受冊封,大家覺得好不好?”


    “不好!”左僕射“計穿腸”曹珍斷然地說:“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稱王號帝的又不是隻有我們一家!李淵可以據關中稱帝,咱們也可以居河右稱王,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妨。現在咱們既然已經坐定了朝堂,又怎麽能自貶而接受他人的打賞呢?”


    “愛聊之言雖然有理,可是,唐朝勢大,相比之下,我們就顯得國小民弱了,這……”李軌麵露難色。


    “後梁蕭詧與西魏相比,不也弱強分明嗎?可是,隻要執行小國奉事大國的立國方針,蕭詧在對西魏稱臣的同時不也自稱梁帝嗎?”


    曹珍說得振振有詞。


    李軌也深以為然,便讓群臣投票表決,竟占百分之七十通過曹珍的提議。


    於是,李軌豪氣頓生,一麵向李淵稱臣,一麵繼續立國稱帝,希望把唐朝奉為宗主國,自己嘛,要求不高,做個附屬國就行。


    他這樣做顯然是在玩火。


    一山不容二虎,天下不能並存二主,屬於我的奶酪,就誰也別想動!李淵勃然大怒,決定興師討伐這個“從弟”。


    還沒等李淵動手,形勢大好的涼國卻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話說,西涼的高層領導是由當初六大主謀構成的。


    這六大主謀從起事到立國,一直同心同德團結和諧。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六人間的裂痕就慢慢產生了。


    首先,吏部尚書梁碩慢慢地覺察到了國內的諸胡勢力繁植迅速,漸有尾大不掉之嫌,就暗中建議李軌應加以防察。


    這本來是一個非常合情合理的建議,可是,無意中,卻得罪了一個人!


    誰?


    戶部尚書安修仁。


    安修仁素與胡人交好,七月七起事的時候,就是他帶領胡人首先發難成功,才有今天的大涼國的。


    安修仁知道了梁碩打小報告的內容後,大怒,覺得梁碩是衝著自己來的,於是,和梁碩之間的罅隙就產生了。


    恰巧,李軌的兒子李仲琰也對梁碩輕慢自己一直懷恨在心。


    當這兩個小人知道自己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後,便一拍即合,串通一氣,反覆在李軌麵前構陷梁碩的罪過,交相譖毀,誣他蓄意謀反。


    俗話說,謊言重複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慢慢地,李軌就信以為真了,派人將梁碩鴆殺於宅第中。


    梁碩向來謀略過人,常為李軌出謀劃策,李軌也因此視之為軍師,甚為倚重。


    這一次妄開弒不但自斷臂膀,又寒了許多故舊之心!


    高導領導層開始人心浮動,離散之意漸生。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涼國內來了一個西域巫師。


    巫師說李軌說:“天降祥瑞,玉皇大帝要派玉女下臨大涼,望主上做好迎接的準備啊。”


    李軌心花怒放,臉上全天候掛著爽歪歪的笑。


    為了迎接“玉女下凡”,李軌徵發大批民夫,靡費了很多財物,動工修築了一個高台,以恭候玉女的降臨。


    “玉女台”的建造不但勞民傷財,而且令百姓憂患難安。


    最雪上加霜的是,這一年河西走廊發生了大饑荒,涼州已到了人吃人的程度。


    慘啊,慘不忍睹。


    李軌本人也憂急如焚,傾盡家產賑濟饑民,可是私家錢糧用光了,也隻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看來,得打開公倉供給饑民先度過難關再說了。


    李軌這樣想著,在朝廷行政會議上便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國家以民為本,本既不立,國將傾危,怎麽能吝惜倉倉庫內的糧粟,而坐觀百姓之死啊?”曹珍極力贊同李軌的想法。


    其他許多大臣也一致贊成開倉賑濟那些掙紮在死亡線上的百姓,事情就要敲定的時候,有人投了反對票。


    “臣等以為不可!百姓中被餓死的都是老殘弱病的命該當死的人,真的猛士,是絕不會被餓死的。主上,請你想想,國家倉粟用來養兵應急的,怎麽能散布給那些本來就該病死的人?曹珍這麽做,隻是想取悅民心,並不是為社稷大計著想。”太僕卿的謝統師突然高聲抗議。


    謝統師是一個包藏禍心的十足陰險小人。


    他不但不感念李軌當初的不殺之恩,反而對李軌封賜的官職大為不滿,“太僕卿,這個職位是不是低了點兒?我本來可是大隋的虎賁狼將的啊!你,你,曹珍原來算什麽?什麽都不是!”


    就這樣,謝統師心懷不軌,經常與群胡相勾結,引進朋黨,排斥李軌的故舊,大挖恩人李軌的牆角。


    現在正好乘機搞鬼,借題發揮,離間李軌和眾親信故舊的關係。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裏的隋唐英雄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狼財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狼財俊並收藏歷史裏的隋唐英雄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