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長安社記者有關大唐與洛陽關係的提問時,李世民說,洛陽在中原占據重要的戰略地位,王世充作為一個隋朝亂臣,長期割據,必要的時候,帝國會採取強硬手段回收洛陽。
本次招待會,話題最集中的是隴西戰場問題。
關於隴西戰場的勝利,李世民說,這次勝利的影響之大,意義之遠,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這是帝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上的勝利,不但解決了帝國的心腹之患,而且,對周圍大大小小許多曾經對大唐心存輕視和挑釁的軍事集團產生不同程度的震懾作用。對於這些軍事集團的領導者,李世民特地點了幾個人的名字,這其中包括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同時,李世民還透露:襄平太守鄧暠和幽州總管羅藝正在和大唐磋商,積極申請柳城、北平、漁陽、上穀等郡加入大唐的國籍,現在大唐一統宇內,正是天下民心所歸。
關於隴西勝利的經過,記者提出了幾個尖銳的問題。
下麵摘錄李世民與記者的部分問答。
記者:“為什麽一開始,殿下要選擇烏龜戰術,聽任敵人百般辱罵呢?據我所知,一開始,大唐兵力就與敵人相當,直接發起進攻,未必就可吃虧。”
李世民:“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不是我的風格。我追求的戰爭最高境界是——以最少的代價,贏取最多的勝利。”
記者:“打仗不是公費旅遊,你帶領三十萬軍隊長時間駐紮前線,隻守不戰,每天消耗的小麥、大米、魚肉、青菜以及手紙衛生巾等等生活用品的的巨大成本支出,你計算過嗎?”
李世民:“糧食支出和士兵的生命比較起來,你認為哪個重要?”
記者:“可是,後麵的事實證明,你們這次出征,前後共花了七十三天時間,可是,真正作戰的隻有後麵的兩天時間,前麵的七十一天都是在等待。”
李世民:“你一共吃了五個饅頭,肚子飽了,你會不會認為這全是第五個饅頭的功勞,而前麵的四個饅頭都是浪費?”
記者:“軍界和政界的很多人都認為,殿下在淺水原擊敗宗羅睺以後不該捨棄步兵,繼續孤軍深入,可是,你力異議,親率兩千輕騎,不但長途奔襲,而且還在沒有任何攻城戰具的情況下,出人意料的攻克了折墌城,能說說你當時的具體想法嗎?”
李世民:“宗羅睺所帶領的士兵都是隴西人,閑置時間一久,缺糧缺水,早惦念著回折墌了,哪有什麽心思打仗?於是,我們能夠出其不意一擊而潰。但是,也因為他們潰得太快,我們來不及有效地消滅其有生力量,如果不乘勝追擊,讓他們入城,重新集結,那時再攻城,就困難了。隻有我軍緊緊跟上,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就隻有出城投降一條路了。”
記者:“回答得太好了,謝謝你給我們大家都上了一堂生動的軍事理論事
李世民:“不用謝。孫子兵法上說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是這意思了。”
……
在近5個小時的時間裏,李世民回答了60多名記者提出的108個問題,還專門為隴西戰場上所乘的戰馬“白蹄烏”寫了十六個字的贊語: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在長樂宮舉行年度大型記者招待會。共有1200多名記者參加本次招待會,其中疆外記者約200人。
四十六 西涼李軌
618年的深冬,就在李淵與群臣互相慶賀平定西秦的時候,突然,一個消息傳來,讓李淵非常不爽。
事情的起因是,早在九月份,因為戰略上的需要,李淵曾極力結交西涼李軌。為此,還專門冊封李軌的弟弟李懋為大將軍,同時派遣專使到涼州冊封李軌為涼王。
這事兒本來挺好的,彼此都相得甚歡。
可是,到了十一月份,李軌卻在武威稱帝,改元“安樂”,成立了西北大涼政權。
就是這樣一個消息,讓李淵非常的氣惱。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為此,李淵食不甘、寢不安,連做愛都沒什麽心思了。
果然,不久,就收到了從西涼發回的信函,上麵自稱是:“皇從弟大涼皇帝臣軌”,很明顯,李軌婉拒了李淵的冊封。
你丫原先和我都相約得好好的了,原來隻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李淵殺心頓生。
……
為什麽會這樣呢?
李軌為何要出爾反爾呢?
事情得從西涼的建國和發展說起。
李軌字處則,甘肅武威人,自小就機智善辯,喜愛讀書,子史經傳,無不涉獵,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長大後在武威擔任隋朝武威鷹揚府司馬。因為家庭條件本來就好,本人又仗義豪俠,寬仁和善,輕財樂施,經常做扶貧工作,做官後,還建立某基金會,專門做慈善事業,在河西一帶贏得極其隆盛的口碑。
617年,天下大亂,風雲四起。
金城府校尉薛舉在甘肅金城稱王建元起兵作亂,這對近在咫尺的武威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李軌覺得自己身為朝廷命官,有保境安民的職責,便屢次向郡丞韋士政建議郡內要加強厲兵秣馬,以防薛舉的侵犯,奈何韋士政是個“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靠背”式的小庸官,每天上午打盹,中午吃飯打嗝,下午上班打哈,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娛樂打炮,半夜回家打架,哪有功夫理會李軌?
</br>
本次招待會,話題最集中的是隴西戰場問題。
關於隴西戰場的勝利,李世民說,這次勝利的影響之大,意義之遠,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這是帝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上的勝利,不但解決了帝國的心腹之患,而且,對周圍大大小小許多曾經對大唐心存輕視和挑釁的軍事集團產生不同程度的震懾作用。對於這些軍事集團的領導者,李世民特地點了幾個人的名字,這其中包括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同時,李世民還透露:襄平太守鄧暠和幽州總管羅藝正在和大唐磋商,積極申請柳城、北平、漁陽、上穀等郡加入大唐的國籍,現在大唐一統宇內,正是天下民心所歸。
關於隴西勝利的經過,記者提出了幾個尖銳的問題。
下麵摘錄李世民與記者的部分問答。
記者:“為什麽一開始,殿下要選擇烏龜戰術,聽任敵人百般辱罵呢?據我所知,一開始,大唐兵力就與敵人相當,直接發起進攻,未必就可吃虧。”
李世民:“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不是我的風格。我追求的戰爭最高境界是——以最少的代價,贏取最多的勝利。”
記者:“打仗不是公費旅遊,你帶領三十萬軍隊長時間駐紮前線,隻守不戰,每天消耗的小麥、大米、魚肉、青菜以及手紙衛生巾等等生活用品的的巨大成本支出,你計算過嗎?”
李世民:“糧食支出和士兵的生命比較起來,你認為哪個重要?”
記者:“可是,後麵的事實證明,你們這次出征,前後共花了七十三天時間,可是,真正作戰的隻有後麵的兩天時間,前麵的七十一天都是在等待。”
李世民:“你一共吃了五個饅頭,肚子飽了,你會不會認為這全是第五個饅頭的功勞,而前麵的四個饅頭都是浪費?”
記者:“軍界和政界的很多人都認為,殿下在淺水原擊敗宗羅睺以後不該捨棄步兵,繼續孤軍深入,可是,你力異議,親率兩千輕騎,不但長途奔襲,而且還在沒有任何攻城戰具的情況下,出人意料的攻克了折墌城,能說說你當時的具體想法嗎?”
李世民:“宗羅睺所帶領的士兵都是隴西人,閑置時間一久,缺糧缺水,早惦念著回折墌了,哪有什麽心思打仗?於是,我們能夠出其不意一擊而潰。但是,也因為他們潰得太快,我們來不及有效地消滅其有生力量,如果不乘勝追擊,讓他們入城,重新集結,那時再攻城,就困難了。隻有我軍緊緊跟上,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就隻有出城投降一條路了。”
記者:“回答得太好了,謝謝你給我們大家都上了一堂生動的軍事理論事
李世民:“不用謝。孫子兵法上說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也是這意思了。”
……
在近5個小時的時間裏,李世民回答了60多名記者提出的108個問題,還專門為隴西戰場上所乘的戰馬“白蹄烏”寫了十六個字的贊語: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在長樂宮舉行年度大型記者招待會。共有1200多名記者參加本次招待會,其中疆外記者約200人。
四十六 西涼李軌
618年的深冬,就在李淵與群臣互相慶賀平定西秦的時候,突然,一個消息傳來,讓李淵非常不爽。
事情的起因是,早在九月份,因為戰略上的需要,李淵曾極力結交西涼李軌。為此,還專門冊封李軌的弟弟李懋為大將軍,同時派遣專使到涼州冊封李軌為涼王。
這事兒本來挺好的,彼此都相得甚歡。
可是,到了十一月份,李軌卻在武威稱帝,改元“安樂”,成立了西北大涼政權。
就是這樣一個消息,讓李淵非常的氣惱。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為此,李淵食不甘、寢不安,連做愛都沒什麽心思了。
果然,不久,就收到了從西涼發回的信函,上麵自稱是:“皇從弟大涼皇帝臣軌”,很明顯,李軌婉拒了李淵的冊封。
你丫原先和我都相約得好好的了,原來隻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李淵殺心頓生。
……
為什麽會這樣呢?
李軌為何要出爾反爾呢?
事情得從西涼的建國和發展說起。
李軌字處則,甘肅武威人,自小就機智善辯,喜愛讀書,子史經傳,無不涉獵,是個讀書的好苗子,長大後在武威擔任隋朝武威鷹揚府司馬。因為家庭條件本來就好,本人又仗義豪俠,寬仁和善,輕財樂施,經常做扶貧工作,做官後,還建立某基金會,專門做慈善事業,在河西一帶贏得極其隆盛的口碑。
617年,天下大亂,風雲四起。
金城府校尉薛舉在甘肅金城稱王建元起兵作亂,這對近在咫尺的武威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李軌覺得自己身為朝廷命官,有保境安民的職責,便屢次向郡丞韋士政建議郡內要加強厲兵秣馬,以防薛舉的侵犯,奈何韋士政是個“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靠背”式的小庸官,每天上午打盹,中午吃飯打嗝,下午上班打哈,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娛樂打炮,半夜回家打架,哪有功夫理會李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