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明雖然佩服哥哥的這種獻身和以大局為重的精神,他也知道現在是多事兒之秋,那些無罪下獄的大臣們不知有多少,但是那也不用用這種辦法來隱忍自己啊!白玉堂說的話他不敢反對,但是,他也可以用哥哥這個說故事的辦法,來給他說明自己的想法啊!所以,白玉明也決定給哥哥說一個故事兒。[.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你給我講了兩個故事兒了,我給你講一個吧?”旁邊的那個軍官心裏猛地一驚,他已經猜出白玉明的用意所在了。但是,他想:他們是親兄弟如果鬧翻臉,以後就不好了,不如由他這個外人來講,這樣即使白玉堂怪罪也隻是怪罪他一個人,他和白玉明之間的兄弟感情還是依然存在親密如初的。但是,他還沒有來得及開口,白玉堂就說道:“怎麽?玉明也會講故事兒,那好啊我倒想聽你講一個呢,你說來聽聽。”所以,他也隻得作罷,隻是立在一旁心裏很是不安。也無心再聽白玉明講的是什麽了。
白玉明道:這個世上有的時候雖然是不輕一見就惹禍上身,但是,惹禍上身以後如果不加以辯解或是不去抗爭,那也是會冤死的。唐朝有一個叫上官儀的人,就是被冤枉死的。”白玉堂臉上沒有絲毫的反應,他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很安靜的聽著白玉明說話。
白玉明沒有想到,哥哥會有這樣的反應那就是沒有反應,這倒使得他一時不知該怎麽說了。白玉堂笑了笑道:“上官儀,我聽說過他,但是不知道他是怎麽被冤枉死的,你知道?”白玉明道:“知道!上官儀,字遊韶,陝州陝人。父弘,為隋江都宮副監,大業末,為陳棱所殺。時儀幼,左右匿免,冒為沙門服。浸工文詞,涉貫墳典。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槁,宴私未嚐不預。轉起居郎。高宗即位,為秘書少監,進西台同東西台三品,時以雍州司士參軍韋絢為殿中侍禦史,或疑非遷。儀曰:“此野人語耳。禦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雍州判佐比乎?”時以為清言。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及貴顯,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
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籍其家後得誌,遂牽製帝,專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厭勝,中人王伏勝之。帝因大怒,將廢為庶人,召儀與議。儀曰:“皇後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草詔。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後由是深惡儀為陳王時,儀為諮議,與王伏勝同府。至是,許敬宗構儀與忠謀大逆,後誌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議,獨儀納忠,禍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歸於後,而帝拱手矣。
子庭芝,曆周王府屬,亦被殺。庭芝女,中宗時為昭容,追贈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庭芝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以禮改葬。”白玉明說完這些,緊張的看著哥哥見他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於是就問道:難道不覺得上官儀是被冤枉致死的麽?在那個時侯,他如果多辯解幾句,或許就沒有殺身之禍了。”
依然會死。”白玉堂坐在那裏臉上依然沒有任何的表情道:“因為,皇家之事兒是自家事兒,外人插手必死。”白玉明這回反而不明白了,問道:“這是為什麽?”白玉堂笑了笑道:“曆史沒有刻意地去記憶上官儀的生日,卻記住了他的死。古往今來,有的人死得很壯烈,有的人死得很古怪,上官儀就是一個死得很古怪的人。所以,他的卒年,曆史記得很清楚,他的生年,曆史記得很模糊。他生於公元前後,這正是隋煬帝楊廣最喪心病狂的時候,在他的黑暗統治下,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沒有安生日子。上官儀的家鄉在陝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陝縣,離洛陽不遠,直接受隋煬帝淫威的輻射。這樣,上官儀的生存環境很糟糕。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人殺害了。好心人把上官儀藏到一座寺廟裏,使他僥幸逃過了仇家的追殺。
後來,李淵父子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解放了上官儀的家鄉,上官儀這才結束了東躲西藏的窩囊日子。
童年的苦難經曆,磨礪了上官儀的意誌,使他擁有同齡人難以企及的成熟和智慧。他重拾學業,用心苦讀,沒幾年便可寫出漂亮詩文。鄉鄰們都說,上官儀真是個才子啊!才子在民間,而朝廷不知,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上官儀不願自己的才華被埋沒,決定考官。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普通人要想當官,必須通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才有當官的機會。那些考不中進士的人,頂多當個跑腿的差役,沒有官職,不入品流。但要考中進士,談何容易!每年的應試都有數千人,最後被錄取的,卻隻有寥寥數人,那可真是千裏挑一,比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難得多!當時的讀書人,多是年年備考,考了又考,有的人連考十幾次仍然不中,耗費了歲月,貽誤了青春。所以有“五十少進士”之說,意思是說考中進士很難很難,以致0歲的進士還稱得上“年輕”,還為“少年”,難怪有人感歎“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了。
上官儀一頭烏,遠沒到“白頭”的年紀,他能考中進士嗎?親戚們都替他捏著一把汗。上官儀卻一點也不緊張,他昂著頭,挺著胸,躊躇滿誌,進了考場。沒過多久,榜了,上官儀榜上有名,考了個全國第士及第!這下子不得了,太宗皇帝禦筆親點,讓他當了弘文館直學士現在我們看到的晉書,就是上官儀在這個崗位上參與編修的,此為後話,這裏撇過不提。且說唐太宗很快又提拔上官儀當了機要“秘書”,專管校對皇帝的詩文。上官儀成了最年輕的侍臣。(.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唐太宗特別喜歡這個年輕人,每次宴會群臣,都要讓他作陪。
上官儀的好運氣來了!此後步步高升,俸祿越領越多,官職越做越大,及至唐高宗李治即位時,他又連升三級,先任秘書少監,再任西台侍郎,最後當上了世人矚目的宰相!
當上宰相的上官儀,心裏美滋滋的,看啥都覺得美麗,看啥都覺得有詩意,於是詩興大,經常寫詩。他寫得最多的,是洛陽城的黎明,是洛河邊的美景。你可能會感到疑惑:唐朝的京城是長安,上官儀為何不寫長安寫洛陽呢?莫非洛陽有他最牽掛的人或物?看官有所不知,上官儀一生中最得意的黃金時光,大部分是在洛陽度過的。他鍾情洛陽,實在是因為他與洛陽的緣分深,而這種緣分,又因他生命的句號畫在了洛陽而加深了。話說唐高宗是個典型的“氣管炎”(妻管嚴),他懼內懼得要死,皇後武媚娘咳嗽一聲,都嚇得他半天不敢說話。這武媚娘就是後來的則天女皇。傳說她用毒辣手段害死了高宗的前妻王皇後和蕭淑妃。或許是做賊心虛,她夜夜夢見這倆人化作厲鬼向她索命。為了睡得安穩,她就勸高宗換個“辦公地點”,把朝堂從長安搬到了東都洛陽。上官儀身為當朝宰相,自然也跟著皇帝來到了洛陽。那天,他像往常一樣上早朝。時近破曉,皇城外邊靜悄悄的。城門外的天津橋鐵鏈高鎖,要等到天明後才會打開。上官儀騎著馬來到橋頭的洛堤上,與百官們一起等候放行入宮。
幾聲鳥叫,劃破了黎明前的寂靜;幾縷秋風,吹散了天邊的一片烏雲。月光皎潔,灑落點點銀輝,洛河水波光粼粼,美麗動人。遠處龍門山墨色如黛,令人浮想聯翩。上官儀陶醉了。洛陽山水秀美,此般美景,在長安何曾見到過?他覺得有必要抒一下澎湃於心的感情,於是略一沉吟,吟出一詩:“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周圍的官員們一聽,哎喲,好詩!音韻清亮,宰相出口不凡!有那善於拍馬逢迎的,當即找來筆墨紙張,將此詩認真記錄。這詩,就是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儀一生寫詩無數,入朝洛堤步月是其代表作。有人喜歡這詩,認為它對仗工整,遣詞清麗婉轉,值得細細品味。也有人認為它缺乏深意,過於雕琢,屬於麵目死板的應製詩。上官儀的詩歌,確實大部分都屬於應製詩。這倒不能怪他,實在是當時文壇風氣使然。初唐詩人受齊梁文風影響,寫詩時過於講究聲辭之美。唐太宗是個愛好,對這點更是看得很重。在他的影響下,唐初的宮廷多局限於應製詠物的範疇。上官儀身為朝臣,難免受流習影響,所以他的詩作,多數有著奉命應製的呆板麵貌。但與他同時代的詩人們相比,上官儀的詩歌還是可圈可點的。他避開了一般人言辭空洞、一味堆砌的毛病,注重細節描寫,善於借景抒情。他以高度純熟的白描技巧,把五言詩的寫作方式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成為人們模仿取法的一種新的詩體,人稱“上官體”。
“上官體”雖顯呆板,但正因為有了一定的程式,使後來學詩的人有了範本可尋,卻也承上啟下,推動詩歌形式走向了規範。我們在欣賞李白詩歌狂放的同時,不妨品味一下“上官體”的嚴謹。
上官儀會寫詩,是個詩人。但詩人隻是他的第二身份,他的人生目標,是從政。可惜政治不是啥好東西,上官儀最後死在了“政治”二字上。你們說他不是很冤枉嗎?但是,他雖然有可憐之處卻也有可恨之處。他如果不去給皇帝進言讓他廢後,也不回自取其禍。皇家之事兒就是皇家之事兒,外人是不可以插手的。一旦插手必定會是死路一條。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可以伸冤的地方,那麽隻有到地下去了。”白玉明本想勸解哥哥的,現在反而被他說服了。他無語的站在那裏,木訥的盯著哥哥不語。
白玉堂推開桌子,厭倦的躺在地上的地毯上,歎口氣又道:“上官儀的這入朝洛堤步詩是我最喜歡的。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短短的四句話,卻使我歡喜的不得了。你們知道這詩的意思嗎?”白玉明和一旁的軍官都搖搖頭。白玉堂笑道:“這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唐初,百官上早朝並沒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須在破曉前趕到皇城外等著。東都洛陽的皇城,傍洛水,城門外便是天津橋。唐代宮禁戒嚴,天津橋入夜落鎖,斷絕交通,到天明才開鎖放行。所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橋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宮,宰相亦然。不過宰相畢竟是百官之,雖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氣派自非他官可比。
詩的前二句寫驅馬沿洛堤來到皇城外等候。“廣川”指洛水,“長洲”謂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麵鋪沙,以便車馬通行,故喻稱“長洲”。句不僅以洛水即景起興,謂洛水含情不語地流著;更是化用古詩。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以男女喻君臣,暗示皇帝對自己的信任,流露著承恩得意的神氣。因而接著寫驅馬洛堤,用一個表現出一種心意悠然、鎮定自若的風度。
後二句是即景抒懷。這是秋天的一個淩晨,曙光已見,月掛西山,宿鳥出林,寒蟬嘶鳴,野外晨風吹來,秋意更盛。在寫景中,這位宰相巧用了兩個前人的詩意。第三句寫淩晨,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原意是借夜景以憂慮天下士人不安,要禮賢下士以攬人心。這裏取其意而謂曙光已見,鵲飛報喜,見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著自己執政治世的氣魄。末句寫秋意,用了陳朝張正見賦得寒樹晚蟬疏:“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還因搖落處,寂寞盡秋風。”原意諷喻寒士失意不平,這裏借以暗示在野失意的不平之鳴,為這太平盛世帶來噪音,而令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悅。
總起來看,這詩確屬上官儀得意時的精心之作。它的意境和情調都不高,在得意倨傲、自尊自貴之中,於帝王婉轉獻媚,對貧寒作勢利眼。不過,它也有認識意義,倒是真實地為這類得勢當權的宮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動寫照。從藝術上看,這寥寥二十字,不隻是“音韻清亮”,諧律上口,而且巧於構思,善於用事,精心修辭,把當時的得意神氣表現得相當突出,難怪那些有幸親聆的官僚們“望之猶神仙焉”。據劉餗隋唐嘉話載,唐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儀獨持國政。嚐淩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即興吟詠了這詩。當時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們,覺得“音韻清亮”,“望之猶神仙焉”。可知這詩是上官儀為宰相時所作,在唐高宗龍朔年間是他最得意之際。我輩是沒有這樣的閑情雅致,文才出眾的本事兒了。”
白玉明笑道:不會是想做詩人吧?詩人有什麽好的,整天拿著筆寫呀寫的。但是,你剛才說的那詩真的很好。上官儀還有別的什麽好詩你知道的,多給我說幾。”白玉堂笑道:“平時讓你讀書,你不好好的讀現在又覺得讀書有用了吧?”那個軍官在一旁看著這兩個兄弟,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這才放下心來。白玉明看見他的眼神怪怪的就問:“將軍,你說上官儀寫的詩好嗎?”那軍官木訥的點點頭嘴裏說著“好好,真的是太好了。”白玉明也高興的道:就再說幾給我聽聽吧。”
白玉堂無奈的笑了笑道:“以後你也要讀書,也省的我給你說。”白玉明慌忙點點頭。白玉堂就說:就在給你說幾上官儀的詩,給你們聽。”白玉明高興的碰碰旁邊的那個軍官道:“快聽著,我哥又說詩給我們聽了。”那軍官還是木訥的道:“好。”
白玉堂也不去管他,自己想了一會兒就背起來。“奉和過舊宅應製上官儀
石關清晚夏,璿輿禦早秋。神麾颺珠雨,仙吹響飛流。
沛水祥雲泛,宛郊瑞氣浮。大風迎漢築,叢煙入舜球。
翠梧臨鳳邸,滋蘭帶鶴舟。偃伯歌玄化,扈蹕頌王遊。
遺簪謬昭獎,珥筆荷恩休。
早春桂林殿應詔上官儀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上路抵平津,後堂羅薦陳。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雨霽虹橋晚,花落鳳台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
就在這個時侯,一旁的軍官突然栽倒在地上,白玉明和白玉堂嚇了一跳,急忙派人回他回去休息。兩兄弟這才現,帳外已是大亮天了。
白玉明道:這個世上有的時候雖然是不輕一見就惹禍上身,但是,惹禍上身以後如果不加以辯解或是不去抗爭,那也是會冤死的。唐朝有一個叫上官儀的人,就是被冤枉死的。”白玉堂臉上沒有絲毫的反應,他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很安靜的聽著白玉明說話。
白玉明沒有想到,哥哥會有這樣的反應那就是沒有反應,這倒使得他一時不知該怎麽說了。白玉堂笑了笑道:“上官儀,我聽說過他,但是不知道他是怎麽被冤枉死的,你知道?”白玉明道:“知道!上官儀,字遊韶,陝州陝人。父弘,為隋江都宮副監,大業末,為陳棱所殺。時儀幼,左右匿免,冒為沙門服。浸工文詞,涉貫墳典。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槁,宴私未嚐不預。轉起居郎。高宗即位,為秘書少監,進西台同東西台三品,時以雍州司士參軍韋絢為殿中侍禦史,或疑非遷。儀曰:“此野人語耳。禦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龍,簉羽鵷鷺,豈雍州判佐比乎?”時以為清言。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及貴顯,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
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籍其家後得誌,遂牽製帝,專威福,帝不能堪;又引道士行厭勝,中人王伏勝之。帝因大怒,將廢為庶人,召儀與議。儀曰:“皇後專恣,海內失望,宜廢之以順人心。”帝使草詔。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後由是深惡儀為陳王時,儀為諮議,與王伏勝同府。至是,許敬宗構儀與忠謀大逆,後誌也。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議,獨儀納忠,禍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歸於後,而帝拱手矣。
子庭芝,曆周王府屬,亦被殺。庭芝女,中宗時為昭容,追贈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庭芝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以禮改葬。”白玉明說完這些,緊張的看著哥哥見他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於是就問道:難道不覺得上官儀是被冤枉致死的麽?在那個時侯,他如果多辯解幾句,或許就沒有殺身之禍了。”
依然會死。”白玉堂坐在那裏臉上依然沒有任何的表情道:“因為,皇家之事兒是自家事兒,外人插手必死。”白玉明這回反而不明白了,問道:“這是為什麽?”白玉堂笑了笑道:“曆史沒有刻意地去記憶上官儀的生日,卻記住了他的死。古往今來,有的人死得很壯烈,有的人死得很古怪,上官儀就是一個死得很古怪的人。所以,他的卒年,曆史記得很清楚,他的生年,曆史記得很模糊。他生於公元前後,這正是隋煬帝楊廣最喪心病狂的時候,在他的黑暗統治下,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沒有安生日子。上官儀的家鄉在陝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陝縣,離洛陽不遠,直接受隋煬帝淫威的輻射。這樣,上官儀的生存環境很糟糕。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人殺害了。好心人把上官儀藏到一座寺廟裏,使他僥幸逃過了仇家的追殺。
後來,李淵父子率領農民起義軍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解放了上官儀的家鄉,上官儀這才結束了東躲西藏的窩囊日子。
童年的苦難經曆,磨礪了上官儀的意誌,使他擁有同齡人難以企及的成熟和智慧。他重拾學業,用心苦讀,沒幾年便可寫出漂亮詩文。鄉鄰們都說,上官儀真是個才子啊!才子在民間,而朝廷不知,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上官儀不願自己的才華被埋沒,決定考官。貞觀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普通人要想當官,必須通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才有當官的機會。那些考不中進士的人,頂多當個跑腿的差役,沒有官職,不入品流。但要考中進士,談何容易!每年的應試都有數千人,最後被錄取的,卻隻有寥寥數人,那可真是千裏挑一,比現在的公務員考試難得多!當時的讀書人,多是年年備考,考了又考,有的人連考十幾次仍然不中,耗費了歲月,貽誤了青春。所以有“五十少進士”之說,意思是說考中進士很難很難,以致0歲的進士還稱得上“年輕”,還為“少年”,難怪有人感歎“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了。
上官儀一頭烏,遠沒到“白頭”的年紀,他能考中進士嗎?親戚們都替他捏著一把汗。上官儀卻一點也不緊張,他昂著頭,挺著胸,躊躇滿誌,進了考場。沒過多久,榜了,上官儀榜上有名,考了個全國第士及第!這下子不得了,太宗皇帝禦筆親點,讓他當了弘文館直學士現在我們看到的晉書,就是上官儀在這個崗位上參與編修的,此為後話,這裏撇過不提。且說唐太宗很快又提拔上官儀當了機要“秘書”,專管校對皇帝的詩文。上官儀成了最年輕的侍臣。(.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唐太宗特別喜歡這個年輕人,每次宴會群臣,都要讓他作陪。
上官儀的好運氣來了!此後步步高升,俸祿越領越多,官職越做越大,及至唐高宗李治即位時,他又連升三級,先任秘書少監,再任西台侍郎,最後當上了世人矚目的宰相!
當上宰相的上官儀,心裏美滋滋的,看啥都覺得美麗,看啥都覺得有詩意,於是詩興大,經常寫詩。他寫得最多的,是洛陽城的黎明,是洛河邊的美景。你可能會感到疑惑:唐朝的京城是長安,上官儀為何不寫長安寫洛陽呢?莫非洛陽有他最牽掛的人或物?看官有所不知,上官儀一生中最得意的黃金時光,大部分是在洛陽度過的。他鍾情洛陽,實在是因為他與洛陽的緣分深,而這種緣分,又因他生命的句號畫在了洛陽而加深了。話說唐高宗是個典型的“氣管炎”(妻管嚴),他懼內懼得要死,皇後武媚娘咳嗽一聲,都嚇得他半天不敢說話。這武媚娘就是後來的則天女皇。傳說她用毒辣手段害死了高宗的前妻王皇後和蕭淑妃。或許是做賊心虛,她夜夜夢見這倆人化作厲鬼向她索命。為了睡得安穩,她就勸高宗換個“辦公地點”,把朝堂從長安搬到了東都洛陽。上官儀身為當朝宰相,自然也跟著皇帝來到了洛陽。那天,他像往常一樣上早朝。時近破曉,皇城外邊靜悄悄的。城門外的天津橋鐵鏈高鎖,要等到天明後才會打開。上官儀騎著馬來到橋頭的洛堤上,與百官們一起等候放行入宮。
幾聲鳥叫,劃破了黎明前的寂靜;幾縷秋風,吹散了天邊的一片烏雲。月光皎潔,灑落點點銀輝,洛河水波光粼粼,美麗動人。遠處龍門山墨色如黛,令人浮想聯翩。上官儀陶醉了。洛陽山水秀美,此般美景,在長安何曾見到過?他覺得有必要抒一下澎湃於心的感情,於是略一沉吟,吟出一詩:“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周圍的官員們一聽,哎喲,好詩!音韻清亮,宰相出口不凡!有那善於拍馬逢迎的,當即找來筆墨紙張,將此詩認真記錄。這詩,就是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儀一生寫詩無數,入朝洛堤步月是其代表作。有人喜歡這詩,認為它對仗工整,遣詞清麗婉轉,值得細細品味。也有人認為它缺乏深意,過於雕琢,屬於麵目死板的應製詩。上官儀的詩歌,確實大部分都屬於應製詩。這倒不能怪他,實在是當時文壇風氣使然。初唐詩人受齊梁文風影響,寫詩時過於講究聲辭之美。唐太宗是個愛好,對這點更是看得很重。在他的影響下,唐初的宮廷多局限於應製詠物的範疇。上官儀身為朝臣,難免受流習影響,所以他的詩作,多數有著奉命應製的呆板麵貌。但與他同時代的詩人們相比,上官儀的詩歌還是可圈可點的。他避開了一般人言辭空洞、一味堆砌的毛病,注重細節描寫,善於借景抒情。他以高度純熟的白描技巧,把五言詩的寫作方式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成為人們模仿取法的一種新的詩體,人稱“上官體”。
“上官體”雖顯呆板,但正因為有了一定的程式,使後來學詩的人有了範本可尋,卻也承上啟下,推動詩歌形式走向了規範。我們在欣賞李白詩歌狂放的同時,不妨品味一下“上官體”的嚴謹。
上官儀會寫詩,是個詩人。但詩人隻是他的第二身份,他的人生目標,是從政。可惜政治不是啥好東西,上官儀最後死在了“政治”二字上。你們說他不是很冤枉嗎?但是,他雖然有可憐之處卻也有可恨之處。他如果不去給皇帝進言讓他廢後,也不回自取其禍。皇家之事兒就是皇家之事兒,外人是不可以插手的。一旦插手必定會是死路一條。在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可以伸冤的地方,那麽隻有到地下去了。”白玉明本想勸解哥哥的,現在反而被他說服了。他無語的站在那裏,木訥的盯著哥哥不語。
白玉堂推開桌子,厭倦的躺在地上的地毯上,歎口氣又道:“上官儀的這入朝洛堤步詩是我最喜歡的。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短短的四句話,卻使我歡喜的不得了。你們知道這詩的意思嗎?”白玉明和一旁的軍官都搖搖頭。白玉堂笑道:“這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唐初,百官上早朝並沒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須在破曉前趕到皇城外等著。東都洛陽的皇城,傍洛水,城門外便是天津橋。唐代宮禁戒嚴,天津橋入夜落鎖,斷絕交通,到天明才開鎖放行。所以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橋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宮,宰相亦然。不過宰相畢竟是百官之,雖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氣派自非他官可比。
詩的前二句寫驅馬沿洛堤來到皇城外等候。“廣川”指洛水,“長洲”謂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麵鋪沙,以便車馬通行,故喻稱“長洲”。句不僅以洛水即景起興,謂洛水含情不語地流著;更是化用古詩。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以男女喻君臣,暗示皇帝對自己的信任,流露著承恩得意的神氣。因而接著寫驅馬洛堤,用一個表現出一種心意悠然、鎮定自若的風度。
後二句是即景抒懷。這是秋天的一個淩晨,曙光已見,月掛西山,宿鳥出林,寒蟬嘶鳴,野外晨風吹來,秋意更盛。在寫景中,這位宰相巧用了兩個前人的詩意。第三句寫淩晨,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原意是借夜景以憂慮天下士人不安,要禮賢下士以攬人心。這裏取其意而謂曙光已見,鵲飛報喜,見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著自己執政治世的氣魄。末句寫秋意,用了陳朝張正見賦得寒樹晚蟬疏:“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還因搖落處,寂寞盡秋風。”原意諷喻寒士失意不平,這裏借以暗示在野失意的不平之鳴,為這太平盛世帶來噪音,而令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悅。
總起來看,這詩確屬上官儀得意時的精心之作。它的意境和情調都不高,在得意倨傲、自尊自貴之中,於帝王婉轉獻媚,對貧寒作勢利眼。不過,它也有認識意義,倒是真實地為這類得勢當權的宮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動寫照。從藝術上看,這寥寥二十字,不隻是“音韻清亮”,諧律上口,而且巧於構思,善於用事,精心修辭,把當時的得意神氣表現得相當突出,難怪那些有幸親聆的官僚們“望之猶神仙焉”。據劉餗隋唐嘉話載,唐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儀獨持國政。嚐淩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即興吟詠了這詩。當時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們,覺得“音韻清亮”,“望之猶神仙焉”。可知這詩是上官儀為宰相時所作,在唐高宗龍朔年間是他最得意之際。我輩是沒有這樣的閑情雅致,文才出眾的本事兒了。”
白玉明笑道:不會是想做詩人吧?詩人有什麽好的,整天拿著筆寫呀寫的。但是,你剛才說的那詩真的很好。上官儀還有別的什麽好詩你知道的,多給我說幾。”白玉堂笑道:“平時讓你讀書,你不好好的讀現在又覺得讀書有用了吧?”那個軍官在一旁看著這兩個兄弟,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這才放下心來。白玉明看見他的眼神怪怪的就問:“將軍,你說上官儀寫的詩好嗎?”那軍官木訥的點點頭嘴裏說著“好好,真的是太好了。”白玉明也高興的道:就再說幾給我聽聽吧。”
白玉堂無奈的笑了笑道:“以後你也要讀書,也省的我給你說。”白玉明慌忙點點頭。白玉堂就說:就在給你說幾上官儀的詩,給你們聽。”白玉明高興的碰碰旁邊的那個軍官道:“快聽著,我哥又說詩給我們聽了。”那軍官還是木訥的道:“好。”
白玉堂也不去管他,自己想了一會兒就背起來。“奉和過舊宅應製上官儀
石關清晚夏,璿輿禦早秋。神麾颺珠雨,仙吹響飛流。
沛水祥雲泛,宛郊瑞氣浮。大風迎漢築,叢煙入舜球。
翠梧臨鳳邸,滋蘭帶鶴舟。偃伯歌玄化,扈蹕頌王遊。
遺簪謬昭獎,珥筆荷恩休。
早春桂林殿應詔上官儀
步輦出披香,清歌臨太液。曉樹流鶯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花蝶來未已,山光暖將夕。
安德山池宴集上官儀
上路抵平津,後堂羅薦陳。締交開狎賞,麗席展芳辰。
密樹風煙積,回塘荷芰新。雨霽虹橋晚,花落鳳台春。
翠釵低舞席,文杏散歌塵。方惜流觴滿,夕鳥已城闉。
、、、、”
就在這個時侯,一旁的軍官突然栽倒在地上,白玉明和白玉堂嚇了一跳,急忙派人回他回去休息。兩兄弟這才現,帳外已是大亮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