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知道了魏方的三路大軍即將到來以後,卻並不呆待在漢樂兩城作“死守”的打算(有些人,每每以自己“死守”某地,或叫人“死守”某地為得計。其實,守的目的不應該是求死,而應該是求生。守也應該有“時間上的限製”。任何一個地域與地點,都隻應該守上某些日子或某些小時,以配合友軍的其他行動。在指定的時間以內,當然是雖死亦所不惜;出了指定時間之外,而仍留在那地域或地點等待死,則不僅是無謂的犧牲,也是一種損耗國家兵力,違抗上級命令的行為)。
諸葛亮當年於馬謖失去街亭之時,不曾“死守”西城。諸葛亮極有軍事學識,他深知道,打仗要以攻為第一義;守是幫助攻的。為了攻而守,是對的。不是為了守而守!
諸葛亮在建興八年大軍壓境之時,不肯把主力留在南鄭或漢樂兩城,而集中在(洋縣之東二十華裏的)赤阪。在赤阪,他可以靈活地應付三路魏軍之任何一路,或所有的三路。
這三路魏軍,卻一路也不曾到來。原因是,天公下了大雨,一連下了三十幾天。斜穀與子午穀的棧道,以及襄陽洋縣之間的漢水兩岸的道路,都被大雨沖壞了。
曹丕的兒子,魏明帝曹叡,下詔書給曹真、張郃、司馬懿,叫他們撤退。討伐“西蜀”的事暫時作罷。
這一年(建興八年),陝南是雙方劍拔弩張,處在大戰的前夕,而實際上並無接觸。在西邊,新被蜀漢收入版圖的武都、陰平兩郡,卻發生了戰事,規模雖小,而打得相當激烈。魏方的主將是“雍州刺史”郭準;漢方的主將是鎮遠將軍魏延。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上了演義著者的當,以為魏延是壞人。“腦後有反骨”,而且打仗的本事平常,老喜歡與黃忠爭功,其實,魏延這個人極忠心,極勇敢,而且深受劉備本人與諸葛亮的賞識(魏延是行伍出身,為人粗豪。這時候的軍階,是“牙門將軍”)。
劉備在自稱漢中王之時,就不用別人,而用了魏延坐鎮漢中。劉備給魏延的官職是:“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諸葛亮在建興五年帶了十萬人來到漢中,特地選用魏延為“督前部”(先鋒司令)。叫他兼為“丞相司馬”。這丞相司馬,是諸葛亮為了魏延而新設之官,地位相同於丞相長史(秘書長)。在事實上諸葛亮是以丞相身份,兼為統帥,而魏延是以“丞相司馬”的兼職,做了統帥部參謀長或參謀處處長的事。魏延的本職,是“督前部”,先鋒司令,因此,才在“雍州”與魏方的郭淮交鋒。
魏延在(甘肅省西南部的)陽溪與郭淮的主力相遇,把郭淮打得潰不成軍。諸葛亮得到捷報,很高興,保薦魏延由鎮遠將軍升為“前將軍”;同時封他為南鄭侯。這南鄭侯是“縣侯”的一級,比“鄉侯”與“亭侯”大。
在魏延軍中,輔助魏延的高級軍官之一吳懿,也升了官。吳懿是劉備的吳皇後的哥哥;陳壽《三國誌》把他的姓名寫成“吳壹”,為了避司馬懿的“諱”。
這建興八年的陽溪之役,可以稱為諸葛亮的第四次戰伐。我在以前說過,諸葛亮並未“六出祁山”,而僅僅“兩齣祁山”。他北伐倒可以說是有六次。其實,北伐也並非有六次,而隻有一次;重要的戰役,可以說是有六次。第一次,建興六年春天的街亭之役。第二次,建興六年冬天的陳倉之役。第三次,建興七年的武都陰平之役。第四次,便是這建興八年的陽溪之役。其餘的兩次重要戰役,是:建興九年的上邦之役;與建興十二年的武功之役。在這六次重要戰役之中,諸葛亮隻有在街亭之役與上邽之役出了祁山。
上邽之役可說是六次重要戰役之中最重要的一次。諸葛亮把漢中與後方的政務與軍事,都交給了李嚴父子負責,以便用全副精神與魏軍決戰。請葛亮任命李嚴的兒子作“江州都督”,把李嚴本人從江州(重慶)調了來,交給他兩萬兵,叫他留守漢中(魏延仍被諸葛亮帶到前方作戰)。諸葛亮而且也把丞相府的政務,交給李嚴代拆代行。
魏延以外,被諸葛亮帶到前方去的將領,有王平、高翔、吳班。
魏方的統帥不再是曹真,曹真生了病。代替曹真的新統帥,是司馬懿。在司馬懿下邊的幾員大將,是張部、郭淮、費曜。
發動攻勢的,是諾葛亮,不是司馬懿。諸葛亮先打祁山(祁山於街亭之役以後,一向是在魏軍之手)。司馬懿進軍到天水郡城西南的上邽城。
諸葛亮聽說司馬懿本人來了,十分興奮,便留下王平續攻祁山,自己帶了主力,到上邽來向司馬懿迎戰。
司馬懿慌忙留下費曜與四千名兵士,守上邽城;自己帶了主力離開上邽,說是要去祁山,找諸葛亮,給諸葛亮一個迎頭痛擊。祁山在上邽的西南,司馬懿卻不向西南的方向走,反而向上邽的東邊走。
諸葛亮來到了上邽,與費曜及其四千兵略一接觸,便把他們解決。解決了以後,諸葛亮不留在上邽,而即刻向東邊走,對司馬懿的主力追擊。
司馬懿和他的兵,雖則跑得很快,卻仍然被諸葛亮追上。司馬懿並不轉過頭來交鋒,卻叫部隊一口氣爬到山上,在山上紮營。
</br>
諸葛亮當年於馬謖失去街亭之時,不曾“死守”西城。諸葛亮極有軍事學識,他深知道,打仗要以攻為第一義;守是幫助攻的。為了攻而守,是對的。不是為了守而守!
諸葛亮在建興八年大軍壓境之時,不肯把主力留在南鄭或漢樂兩城,而集中在(洋縣之東二十華裏的)赤阪。在赤阪,他可以靈活地應付三路魏軍之任何一路,或所有的三路。
這三路魏軍,卻一路也不曾到來。原因是,天公下了大雨,一連下了三十幾天。斜穀與子午穀的棧道,以及襄陽洋縣之間的漢水兩岸的道路,都被大雨沖壞了。
曹丕的兒子,魏明帝曹叡,下詔書給曹真、張郃、司馬懿,叫他們撤退。討伐“西蜀”的事暫時作罷。
這一年(建興八年),陝南是雙方劍拔弩張,處在大戰的前夕,而實際上並無接觸。在西邊,新被蜀漢收入版圖的武都、陰平兩郡,卻發生了戰事,規模雖小,而打得相當激烈。魏方的主將是“雍州刺史”郭準;漢方的主將是鎮遠將軍魏延。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上了演義著者的當,以為魏延是壞人。“腦後有反骨”,而且打仗的本事平常,老喜歡與黃忠爭功,其實,魏延這個人極忠心,極勇敢,而且深受劉備本人與諸葛亮的賞識(魏延是行伍出身,為人粗豪。這時候的軍階,是“牙門將軍”)。
劉備在自稱漢中王之時,就不用別人,而用了魏延坐鎮漢中。劉備給魏延的官職是:“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
諸葛亮在建興五年帶了十萬人來到漢中,特地選用魏延為“督前部”(先鋒司令)。叫他兼為“丞相司馬”。這丞相司馬,是諸葛亮為了魏延而新設之官,地位相同於丞相長史(秘書長)。在事實上諸葛亮是以丞相身份,兼為統帥,而魏延是以“丞相司馬”的兼職,做了統帥部參謀長或參謀處處長的事。魏延的本職,是“督前部”,先鋒司令,因此,才在“雍州”與魏方的郭淮交鋒。
魏延在(甘肅省西南部的)陽溪與郭淮的主力相遇,把郭淮打得潰不成軍。諸葛亮得到捷報,很高興,保薦魏延由鎮遠將軍升為“前將軍”;同時封他為南鄭侯。這南鄭侯是“縣侯”的一級,比“鄉侯”與“亭侯”大。
在魏延軍中,輔助魏延的高級軍官之一吳懿,也升了官。吳懿是劉備的吳皇後的哥哥;陳壽《三國誌》把他的姓名寫成“吳壹”,為了避司馬懿的“諱”。
這建興八年的陽溪之役,可以稱為諸葛亮的第四次戰伐。我在以前說過,諸葛亮並未“六出祁山”,而僅僅“兩齣祁山”。他北伐倒可以說是有六次。其實,北伐也並非有六次,而隻有一次;重要的戰役,可以說是有六次。第一次,建興六年春天的街亭之役。第二次,建興六年冬天的陳倉之役。第三次,建興七年的武都陰平之役。第四次,便是這建興八年的陽溪之役。其餘的兩次重要戰役,是:建興九年的上邦之役;與建興十二年的武功之役。在這六次重要戰役之中,諸葛亮隻有在街亭之役與上邽之役出了祁山。
上邽之役可說是六次重要戰役之中最重要的一次。諸葛亮把漢中與後方的政務與軍事,都交給了李嚴父子負責,以便用全副精神與魏軍決戰。請葛亮任命李嚴的兒子作“江州都督”,把李嚴本人從江州(重慶)調了來,交給他兩萬兵,叫他留守漢中(魏延仍被諸葛亮帶到前方作戰)。諸葛亮而且也把丞相府的政務,交給李嚴代拆代行。
魏延以外,被諸葛亮帶到前方去的將領,有王平、高翔、吳班。
魏方的統帥不再是曹真,曹真生了病。代替曹真的新統帥,是司馬懿。在司馬懿下邊的幾員大將,是張部、郭淮、費曜。
發動攻勢的,是諾葛亮,不是司馬懿。諸葛亮先打祁山(祁山於街亭之役以後,一向是在魏軍之手)。司馬懿進軍到天水郡城西南的上邽城。
諸葛亮聽說司馬懿本人來了,十分興奮,便留下王平續攻祁山,自己帶了主力,到上邽來向司馬懿迎戰。
司馬懿慌忙留下費曜與四千名兵士,守上邽城;自己帶了主力離開上邽,說是要去祁山,找諸葛亮,給諸葛亮一個迎頭痛擊。祁山在上邽的西南,司馬懿卻不向西南的方向走,反而向上邽的東邊走。
諸葛亮來到了上邽,與費曜及其四千兵略一接觸,便把他們解決。解決了以後,諸葛亮不留在上邽,而即刻向東邊走,對司馬懿的主力追擊。
司馬懿和他的兵,雖則跑得很快,卻仍然被諸葛亮追上。司馬懿並不轉過頭來交鋒,卻叫部隊一口氣爬到山上,在山上紮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