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所以與曹操結下了如此的不解冤讎,誠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地盤與生命,卻也的確可以把它記在劉備的帳上。倘若不是在建安十三年為了救劉備而叫曹操在赤壁烏林丟了臉,曹操也不至於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對他大舉討伐,欲得他而甘心。
孫權也未嚐沒有取漢朝而代之的帝王思想;他對劉備的合作,也未嚐不是暫時的互相利用,以對付一個強大的共同敵人;等到將來,倘若是曹操被消滅了,孫權未嚐不會與劉備作一次最後的一拚,以決定鹿死誰手,帝位誰屬。然麵,至少在那個情形到來以前,孫權一向並沒有先幹掉劉備,後幹掉曹操的計劃。
事實是,劉備與他的大將關羽,做了一連串的不僅激怒孫權,而且令孫權失去了安全感的事。第一,是在赤壁烏林勝利以後,追擊曹操之時,劉備單獨行動,占領了武陵郡的孱陵縣,造了公安城,自成一個局麵。第二,是不告訴孫權而逕行攻取了武陵郡其他各縣,與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第三,孫權把妹妹嫁給了他,而他和這位年輕而尚武的夫人處得極不好。第四,孫權建議與他共同進兵益州,奪取劉璋的地盤,麵他竟然反對,說劉璋是他的本家兄弟,請孫權看他的麵子,饒了劉璋。後來,這位劉備竟然自己單獨奪了劉璋的地盤。第五,劉備進軍漢中,殺了夏侯淵,抵住了曹操,做了漢中王,竟然在事前、事後不曾與孫權有所商談,取得默契。第六,關羽打襄陽、樊城,看來頗為順利,似乎不久便可以囊括這兩個城,繼續北進,許縣以南,甚至許縣以北,黃河以南,以及許縣城內朝廷之中,都有不少人已經或正在準備,對關羽響應,曹操倘不是接受了司馬懿的勸阻,很可能放棄許縣,遷都到黃河以北。然而,這位關羽卻從來不把孫權放在眼裏,拒絕孫權與他攀親的提議。
這拒絕攀親的事,是上列六件事之中最嚴重的一件。孫權有意思替他的一個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這件事倘若成功。那麽,孫權雖已失掉了作為劉備的二舅子的資格(大舅子是已死的孫策;孫權是孫夫人的二哥),卻又成了劉備的第一武臣關羽的親家,豈不很好。誰料到,我們的關夫子十分不懂政治,不僅拒絕了媒人的提婚,而且罵孫權的兒子為“犬子”,說“虎女怎麽能夠配犬子!”自比為虎,而稱孫權為犬。這就未免太過分了。
孫權的睥氣,早就是壞得有名。他怎麽受得了關羽的侮辱?即使劉備、關羽不曾在漢中與襄樊同時占了上風,孫權也會僅僅為了這拒婚與罵人的事,對關羽興兵雪恨的。況且,又有呂蒙、陸遜這兩個急於立功升官的人,不斷在孫權麵前說關羽的壞話。
孫權下麵,懂得政治、深知非聯絡劉備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東的“獨立王國”,進一步問鼎中原的,隻有魯肅一人,而魯肅此時已死!
於是,孫權下個決心,給關羽顏色看,對劉備翻臉,不惜在暗中向曹操遞降書,“以討羽自效”,以討伐關羽來證明他向曹操投降的誠意,對曹操報答受降之恩。
曹操接到孫權的降書之時,真是“喜可知也”。我們可以想像得出,曹操是如何喜歡。
然而,曹操高明得很,高明到非孫權或關羽所能夢想得到。曹操一方麵立刻接受孫權的投降,以漢獻帝的名義封孫權為“南昌侯,領荊州牧”,一方麵卻出賣孫權,向關羽討好,把孫權寫給自己的降書原件,用飛箭射進關羽的司令部。目的是賣一個人情給關羽,叫關羽和孫權拚命,他同時可以坐享漁人之利。不僅襄樊可以解圍,而且孫、劉雙方一定會打得不可開交。兩虎相鬥,一死一傷。
關羽接到曹軍射來的孫權投降曹操的“降表”,並不立刻加以理會。一則是,他懷疑曹操造謠,破壞孫、劉雙方的友好關係;二則是,他已經留了不少部隊在江陵與公安城,分別交給了糜芳與傅士仁,不怕孫權來襲擊他的後方。
關羽的應付方針是,先把襄樊攻下。襄樊攻下了以後,長驅北上,占領南陽、許縣、洛陽,把曹操趕到當時的濟水(現在的黃河)以北,然後再一麵守住濟水的南岸,一麵分兵到江陵、公安或江夏、長沙、武陵等郡,收拾他所一向很看不起的孫權,以及孫權下麵不配和他交手的呂蒙(這時候,陸遜的姓名還不曾有多少人知道;關羽可能從來沒聽人說過或提到過他)。
站在關羽對麵的,以前是扼守青泥河的樂進,現在是死守樊城的曹仁,與屯駐在樊城之北的於禁、龐德。關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劉備稱王的第二個月,幾乎破了樊城。漢水在當時突然水位增高,關羽就引了漢水的水,灌在樊城城牆之外(方法是:(一)把漢水下遊堵住;(二)繞著城牆,再造一圈土牆;(三)引水進入這兩牆之間)。
關羽把水引得越來越多,使得城牆剩下在水麵之上的僅有幾塊模型版那麽高。城外是一片汪洋。於禁的七個軍,都完全被淹得死的死,逃的逃。於禁本人,被關羽活捉,投降。關羽把他押送到江陵後方安置。
龐德困守在營外的臨時土堤之上,寧死也不肯降。某一天,關羽乘了大船,親自來和他交戰。他從天明戰到中午以後,把箭都射完了,對關羽及關羽的兵,用刀劍搏鬥;他的部下將士,除了他與兩個人以外,也都已完全向關羽投降。龐德與這兩個最後在他身邊的人,仍然不肯甘休,跳上小船,向曹仁大營的方向劃去。可惜,命運不濟,他們三人乘的這隻小船翻了。他躲在船身之下的水裏,躲不了多久,被關羽捉住。
</br>
孫權也未嚐沒有取漢朝而代之的帝王思想;他對劉備的合作,也未嚐不是暫時的互相利用,以對付一個強大的共同敵人;等到將來,倘若是曹操被消滅了,孫權未嚐不會與劉備作一次最後的一拚,以決定鹿死誰手,帝位誰屬。然麵,至少在那個情形到來以前,孫權一向並沒有先幹掉劉備,後幹掉曹操的計劃。
事實是,劉備與他的大將關羽,做了一連串的不僅激怒孫權,而且令孫權失去了安全感的事。第一,是在赤壁烏林勝利以後,追擊曹操之時,劉備單獨行動,占領了武陵郡的孱陵縣,造了公安城,自成一個局麵。第二,是不告訴孫權而逕行攻取了武陵郡其他各縣,與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第三,孫權把妹妹嫁給了他,而他和這位年輕而尚武的夫人處得極不好。第四,孫權建議與他共同進兵益州,奪取劉璋的地盤,麵他竟然反對,說劉璋是他的本家兄弟,請孫權看他的麵子,饒了劉璋。後來,這位劉備竟然自己單獨奪了劉璋的地盤。第五,劉備進軍漢中,殺了夏侯淵,抵住了曹操,做了漢中王,竟然在事前、事後不曾與孫權有所商談,取得默契。第六,關羽打襄陽、樊城,看來頗為順利,似乎不久便可以囊括這兩個城,繼續北進,許縣以南,甚至許縣以北,黃河以南,以及許縣城內朝廷之中,都有不少人已經或正在準備,對關羽響應,曹操倘不是接受了司馬懿的勸阻,很可能放棄許縣,遷都到黃河以北。然而,這位關羽卻從來不把孫權放在眼裏,拒絕孫權與他攀親的提議。
這拒絕攀親的事,是上列六件事之中最嚴重的一件。孫權有意思替他的一個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這件事倘若成功。那麽,孫權雖已失掉了作為劉備的二舅子的資格(大舅子是已死的孫策;孫權是孫夫人的二哥),卻又成了劉備的第一武臣關羽的親家,豈不很好。誰料到,我們的關夫子十分不懂政治,不僅拒絕了媒人的提婚,而且罵孫權的兒子為“犬子”,說“虎女怎麽能夠配犬子!”自比為虎,而稱孫權為犬。這就未免太過分了。
孫權的睥氣,早就是壞得有名。他怎麽受得了關羽的侮辱?即使劉備、關羽不曾在漢中與襄樊同時占了上風,孫權也會僅僅為了這拒婚與罵人的事,對關羽興兵雪恨的。況且,又有呂蒙、陸遜這兩個急於立功升官的人,不斷在孫權麵前說關羽的壞話。
孫權下麵,懂得政治、深知非聯絡劉備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東的“獨立王國”,進一步問鼎中原的,隻有魯肅一人,而魯肅此時已死!
於是,孫權下個決心,給關羽顏色看,對劉備翻臉,不惜在暗中向曹操遞降書,“以討羽自效”,以討伐關羽來證明他向曹操投降的誠意,對曹操報答受降之恩。
曹操接到孫權的降書之時,真是“喜可知也”。我們可以想像得出,曹操是如何喜歡。
然而,曹操高明得很,高明到非孫權或關羽所能夢想得到。曹操一方麵立刻接受孫權的投降,以漢獻帝的名義封孫權為“南昌侯,領荊州牧”,一方麵卻出賣孫權,向關羽討好,把孫權寫給自己的降書原件,用飛箭射進關羽的司令部。目的是賣一個人情給關羽,叫關羽和孫權拚命,他同時可以坐享漁人之利。不僅襄樊可以解圍,而且孫、劉雙方一定會打得不可開交。兩虎相鬥,一死一傷。
關羽接到曹軍射來的孫權投降曹操的“降表”,並不立刻加以理會。一則是,他懷疑曹操造謠,破壞孫、劉雙方的友好關係;二則是,他已經留了不少部隊在江陵與公安城,分別交給了糜芳與傅士仁,不怕孫權來襲擊他的後方。
關羽的應付方針是,先把襄樊攻下。襄樊攻下了以後,長驅北上,占領南陽、許縣、洛陽,把曹操趕到當時的濟水(現在的黃河)以北,然後再一麵守住濟水的南岸,一麵分兵到江陵、公安或江夏、長沙、武陵等郡,收拾他所一向很看不起的孫權,以及孫權下麵不配和他交手的呂蒙(這時候,陸遜的姓名還不曾有多少人知道;關羽可能從來沒聽人說過或提到過他)。
站在關羽對麵的,以前是扼守青泥河的樂進,現在是死守樊城的曹仁,與屯駐在樊城之北的於禁、龐德。關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劉備稱王的第二個月,幾乎破了樊城。漢水在當時突然水位增高,關羽就引了漢水的水,灌在樊城城牆之外(方法是:(一)把漢水下遊堵住;(二)繞著城牆,再造一圈土牆;(三)引水進入這兩牆之間)。
關羽把水引得越來越多,使得城牆剩下在水麵之上的僅有幾塊模型版那麽高。城外是一片汪洋。於禁的七個軍,都完全被淹得死的死,逃的逃。於禁本人,被關羽活捉,投降。關羽把他押送到江陵後方安置。
龐德困守在營外的臨時土堤之上,寧死也不肯降。某一天,關羽乘了大船,親自來和他交戰。他從天明戰到中午以後,把箭都射完了,對關羽及關羽的兵,用刀劍搏鬥;他的部下將士,除了他與兩個人以外,也都已完全向關羽投降。龐德與這兩個最後在他身邊的人,仍然不肯甘休,跳上小船,向曹仁大營的方向劃去。可惜,命運不濟,他們三人乘的這隻小船翻了。他躲在船身之下的水裏,躲不了多久,被關羽捉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