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他當了朱儁的司馬,跟隨朱儁打南陽的黃巾,獲勝,他也跟隨了張溫打羌人,與董卓同過事。再其後,他又以“議郎”的職位,轉任長沙郡太守。


    袁紹號召各地州郡之官,共同起兵討伐董卓之時,孫堅很贊成,卻沒有能夠帶兵到懷縣與酸棗,參加那個以袁紹為領袖的同盟。他與袁紹的堂兄弟、雄踞南陽的袁術,倒頗為接近。


    袁術的官銜是“後將軍”。後將軍與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這三位將軍的地位相等;比大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要低;比所謂“破虜將軍”、“蕩寇將軍”要高;比一切的“校尉”,都更高。


    袁術於董卓剛剛得勢之時,看清了洛陽不可久留,立即帶兵占了魯陽一帶。


    袁術歡迎孫堅由長沙北上,討董。孫堅來到南陽,第一步逼迫荊州刺史王睿自殺,第二步砍掉南陽太守張谘的頭,第三步與袁術“合兵”,把南陽郡的地盤交給袁術,自己繼續北上,向洛陽進軍。


    袁術的作風,正如當時有些軍閥一樣,雖則是公開反對董卓,討伐董卓,卻仍舊對長安的朝廷上表,報告要政,推薦大官。


    以董卓為實際主人的長安朝廷,有時候也竟然接受軍閥的要求或建議;在其他的時候則相應不理。軍閥們倒也不在乎朝廷有沒有“回文”;隻要上一張表,就假定朝廷一定予以批準。


    袁術感謝孫堅給他南陽,就上了一張這樣的表,推薦孫堅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


    董卓有沒有發表孫堅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難考。事實是,孫堅從此便自稱為“破虜將軍”,也被其他軍閥稱為“破虜將軍”。


    孫堅把討伐董卓的事,看得比誰都認真。他帶兵離開南陽,向洛陽進發,與董卓的部隊頗打了幾仗。那袁術卻不輸送足夠的軍糧給他。並且,作為反董盟主的袁紹也竟然派了一個周昂,來作所謂豫州刺史。孫堅有理由生氣;他回軍,趕走這個周昂;也來到南陽,對袁術提出責問。他向袁術說,“董卓殺了你袁家大小幾口,不曾殺我孫家一人。我去打董卓,是為公不是為私;若是論私,我可說是為你們袁家報仇。而不是為我自己孫家報仇。怎麽你既不出兵,又不出糧?你是希望我戰敗麽?”


    袁術十分慚愧,答應以後不再馬虎,一定源源供應軍糧。


    孫堅獲得了可靠的支援,果然於再度進攻董軍以後,大勝呂布與胡軫二人。這兩位董軍大將彼此之間頗有意見,也未嚐不是孫堅獲勝的原因。


    孫堅一口氣衝到洛陽。董卓狼狽撤退,溜去長安,留下朱儁守洛陽,替他董卓“扛木梢”。


    朱儁卻也不是傻瓜;董卓一走,就與反董的各地軍閥互通聲氣,而且表示了願意參加反董的軍事行動,所苦的是無兵無糧。


    徐州刺史陶謙,立刻送朱儁三千兵,別的太守、刺史之流,也紛紛送給朱儁以兵員與軍糧。


    朱儁把自己的“司令部”從洛陽移到中牟,他此後的官銜,是陶謙送給他的“行車騎將軍”。行是代理,“代理車騎將軍”。陶謙所用的方式,也是上表給長安朝廷,推薦朱儁。


    朱儁這個人,倒是頗有一點原則的。他在中牟建立了一個反董的軍事中心,和董卓的軍隊交過鋒。其後,董卓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被呂布殺死。陶謙與北海國國相孔融及博士鄭玄等人寫信給朱儁,公推他為“太師”,請他率軍西上,到長安去主持政府,願意供應他半年的軍糧與足夠的兵。同時,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也爭取他,拜託了在長安朝廷中擔任太尉的周忠,以獻帝的詔書徵召他“入朝”。


    朱儁權衡輕重,決定冒生命的危險到長安,希望用自己的聲望與智慧,維護獻帝的安全於李傕、郭汜等等一群小軍閥的胡作非為之下。於是他辭謝了陶謙等人的推戴,以慷慨赴義的心情,隻身前往長安。


    到了長安,李傕、郭汜等人請他擔任“太僕”。又在初平四年五月,請他代替周忠擔任太尉,兼“錄尚書事”,總攬一切行政上的事務(實權仍在李、郭等人之手)。


    朱儁當太尉當到次年(興平元年)七月,丟官。不久,李、郭二人叫他擔任“驃騎將軍”,帶兵到函穀關以東,鎮壓關東的大小軍閥。朱儁還不曾來得及出發,李傕與郭汜彼此火併起來。朱儁留在長安,降任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獻帝這時候已經十四歲,略微懂事。獻帝叫朱儁與楊彪等若幹大員,去郭汜的司令部,勸郭汜不要打李傕。郭汜大怒,認為朱儁、楊彪等不去勸李傕,而先來勸他,是偏袒李傕,就把朱儁、楊彪等十幾個人,都扣留起來。


    朱儁受不了如此的委屈,一氣,就氣死了。


    以上,為了不能不給朱儁的晚年作一個交代,我隻得暫時撒開董卓之死,等到現在才說。


    董卓早就該死。他之所以能混到初平三年四月,是由於他那種紙老虎的威風,的確叫人害怕。他有當時全中國最強的兵;也做到了掌握年幼的漢獻帝及朝廷中文武百官。他而且懂得以“不測之恩戚”叫人感激,也叫人發抖。再加上,他從羌人、胡人那裏學來的一大套野蠻勁兒,例如割舌頭,挖眼睛,砍手砍腿,活煮,都幫助了塑造自己為閻羅王的形象。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細說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東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東方並收藏細說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