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辛亥艦隊(皇家艦隊) 作者:鄧晨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天會審陳定劍的時候,我會買通巡撫衙門的上下,讓你進入大廳,見機行事……”於是鄭汝才仔細地說出了營救陳定劍的通盤計劃,等到說完了,他突然變得忐忑不安了:這次營救陳定劍的計劃是設立在儀鳳挺身相救的假設基礎上的,可是儀鳳會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前來搭救陳定劍嗎?
會審安排在巡撫衙門的花廳舉行。
代春有意偏袒陳定劍,不想將會審安排在議事正廳,宛如高壓尉的白虎堂,避免給陳定恩一種莫須有的壓力。代春居中危坐,神態閑逸。李巡撫、陳世恩、福州將軍和鐵祥分列左右而坐,各懷心思。李巡撫手捧蓋碗茶,輕輕地用碗蓋刮浮在茶湯上茶葉末,尖著嘴唇在吮茶水,似乎在耗時間。陳世恩正襟而坐,身板筆直,仿佛在等著千鈞之力當頭壓下來。福州將軍秉性忠誠,老成練達,他本是大興安嶺中的鄂溫克族人,因軍功歷著,編入鑲黃旗,薦升將軍,但不改騎射民族的豪興,不時地用鼻煙壺嗅著,好像在聞硝煙一樣快意。隻有鐵祥心懷鬼胎,也捧著蓋碗茶,尖著嘴,輕輕地吹著熱茶湯,思索著怎麽將馬上要到手的勝利果實一口吞下去。他昨天夜裏已經向阿瑪發去電報,告發陳定劍,相信今日必定從天上降下無情劍,嚴懲陳家。
陳定劍已經傳到,待罪之身正跪在花廳中央,經過一夜的折磨,精神憔悴,但是兩眼依然炯炯有神。
代春看了看埋頭喝茶的李巡撫,有意地咳了兩聲。李巡撫猛受到提醒,才放下茶碗,正色地問道:“堂下可是海軍統製部副官陳定劍?”
陳定劍說:“回巡撫大人的話,正是陳定劍。”
李巡撫又問:“綠營兵把總林有財以你為亂黨通風報信之罪逮捕你,你可知罪?”
陳定劍說:“這純屬誤會,請大人明察。”
李巡撫質疑地說:“昨天夜裏,官兵奉命搜捕亂黨,陳大人並無獲命參與,為何會出現在現場?”
陳定劍篤定回答:“下官會友,路過此地,純屬偶然。”
鐵祥攻訐道:“陳大人,亂黨林覺民、林尹民、陳更新可是你的同黨?”
陳定劍斬釘截鐵地說:“不是,隻是少年同窗。”
鐵祥追問道:“既是同窗,昨天晚上你恰巧出現在圍捕他們的現場,也是偶然嗎?”
陳定劍答道:“是偶然。”
鐵祥說:“聽說昨天貴府祭祖的時候,這三個亂黨也到府上來了?”
陳定劍說:“昨天是祭祖,也是會親,所以住在三坊七巷的親友同窗都請到了,他們三人自然也在所請之列。隻是闊別多年,下官並不知道他們留學東洋已經成亂黨,否則會親手將他們繩之以法。”
鐵祥說:“狡辯!陳大人,你昨天恰逢府上會親所以不當值,是否有人向你通風,你才趕去向亂黨報信?說!那人是誰?”
陳定劍說:“無有此事!更無此人!純屬子虛烏有!”
鐵祥緊追不捨地說:“你私帶短銃,分明是資敵反抗,人證物證俱在,還想狡辯?”
代春等到這節骨眼上,以有意淡化事太嚴重的口吻問道:“陳大人,你不當值,擅自帶槍,是為了什麽人嗎?”
陳定劍受到啟發,答道:“回貝勒爺的話,下官怕會友不測,才擅自帶槍,此事有罪。”
鐵祥問:“陳大人,是何等朋友如此重要,還需要帶槍保護?”
陳定劍知道謊話不能圓說,故意說道:“鐵祥大人,下官的私事不便直說。”
鐵祥所得漲紅了臉,說:“分明胡說!事關謀逆,豈有私事之說?”
代春說:“鐵祥大人,未有確鑿證據之前,不要妄加罪名,還是就事論事為好。”
“是,貝勒爺。”鐵祥低下眉眼忍氣吞聲。
陳世恩很感激代春對陳家的袒護,但冥冥之中又預感到代春的偏袒中另有端倪,是否真的鐵祥所說的代春與陳定書之間有藤葛的疑雲?陳世恩來不及往下深思,隻見李巡撫的師爺拿著一份電報匆匆地走進花廳,對著李巡撫低稟之後,呈上手中的電文。
李巡撫連忙將電文轉呈代春,說:“貝勒爺,攝政王爺來了急電。”
攝政王載灃是宣統帝父,代為海陸軍大元帥,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的急電尤如上諭。代春對李巡撫說:“念。”
李巡撫清了清痰重的嗓子,以示鄭重,念道:“福州將軍吉隆阿長資倚畀,規畫周正著主辦陳定劍通會黨一案,專權查,將此各諭令知之。”
代春聽完急電,就知道是鐵祥瞞著他,向康祿告發,而康祿又在攝政王載灃跟臆進讒,才到使載灃對他袒護陳家不悅,改由老將軍吉隆可審案。但他壓下怒火,對福州將軍笑道:“請老將軍上座審案。”
福州將軍捋著雪白的長胡,似乎在梳理紛繁的頭緒,回答:“古來老將謀國,今日並非克敵,何必小題大做,老朽就地理案,還請貝勒爺見諒。”
代春說:“悉聽老將軍尊便。”
鐵祥心想:“老滑頭,有攝政王嚴令,還怕你徇私枉法?”
福州將軍對案情的癥結問道:“陳大人,適才你說你並非去向亂黨報信,而是路過案發現場,才被誤捕的?”
</br>
會審安排在巡撫衙門的花廳舉行。
代春有意偏袒陳定劍,不想將會審安排在議事正廳,宛如高壓尉的白虎堂,避免給陳定恩一種莫須有的壓力。代春居中危坐,神態閑逸。李巡撫、陳世恩、福州將軍和鐵祥分列左右而坐,各懷心思。李巡撫手捧蓋碗茶,輕輕地用碗蓋刮浮在茶湯上茶葉末,尖著嘴唇在吮茶水,似乎在耗時間。陳世恩正襟而坐,身板筆直,仿佛在等著千鈞之力當頭壓下來。福州將軍秉性忠誠,老成練達,他本是大興安嶺中的鄂溫克族人,因軍功歷著,編入鑲黃旗,薦升將軍,但不改騎射民族的豪興,不時地用鼻煙壺嗅著,好像在聞硝煙一樣快意。隻有鐵祥心懷鬼胎,也捧著蓋碗茶,尖著嘴,輕輕地吹著熱茶湯,思索著怎麽將馬上要到手的勝利果實一口吞下去。他昨天夜裏已經向阿瑪發去電報,告發陳定劍,相信今日必定從天上降下無情劍,嚴懲陳家。
陳定劍已經傳到,待罪之身正跪在花廳中央,經過一夜的折磨,精神憔悴,但是兩眼依然炯炯有神。
代春看了看埋頭喝茶的李巡撫,有意地咳了兩聲。李巡撫猛受到提醒,才放下茶碗,正色地問道:“堂下可是海軍統製部副官陳定劍?”
陳定劍說:“回巡撫大人的話,正是陳定劍。”
李巡撫又問:“綠營兵把總林有財以你為亂黨通風報信之罪逮捕你,你可知罪?”
陳定劍說:“這純屬誤會,請大人明察。”
李巡撫質疑地說:“昨天夜裏,官兵奉命搜捕亂黨,陳大人並無獲命參與,為何會出現在現場?”
陳定劍篤定回答:“下官會友,路過此地,純屬偶然。”
鐵祥攻訐道:“陳大人,亂黨林覺民、林尹民、陳更新可是你的同黨?”
陳定劍斬釘截鐵地說:“不是,隻是少年同窗。”
鐵祥追問道:“既是同窗,昨天晚上你恰巧出現在圍捕他們的現場,也是偶然嗎?”
陳定劍答道:“是偶然。”
鐵祥說:“聽說昨天貴府祭祖的時候,這三個亂黨也到府上來了?”
陳定劍說:“昨天是祭祖,也是會親,所以住在三坊七巷的親友同窗都請到了,他們三人自然也在所請之列。隻是闊別多年,下官並不知道他們留學東洋已經成亂黨,否則會親手將他們繩之以法。”
鐵祥說:“狡辯!陳大人,你昨天恰逢府上會親所以不當值,是否有人向你通風,你才趕去向亂黨報信?說!那人是誰?”
陳定劍說:“無有此事!更無此人!純屬子虛烏有!”
鐵祥緊追不捨地說:“你私帶短銃,分明是資敵反抗,人證物證俱在,還想狡辯?”
代春等到這節骨眼上,以有意淡化事太嚴重的口吻問道:“陳大人,你不當值,擅自帶槍,是為了什麽人嗎?”
陳定劍受到啟發,答道:“回貝勒爺的話,下官怕會友不測,才擅自帶槍,此事有罪。”
鐵祥問:“陳大人,是何等朋友如此重要,還需要帶槍保護?”
陳定劍知道謊話不能圓說,故意說道:“鐵祥大人,下官的私事不便直說。”
鐵祥所得漲紅了臉,說:“分明胡說!事關謀逆,豈有私事之說?”
代春說:“鐵祥大人,未有確鑿證據之前,不要妄加罪名,還是就事論事為好。”
“是,貝勒爺。”鐵祥低下眉眼忍氣吞聲。
陳世恩很感激代春對陳家的袒護,但冥冥之中又預感到代春的偏袒中另有端倪,是否真的鐵祥所說的代春與陳定書之間有藤葛的疑雲?陳世恩來不及往下深思,隻見李巡撫的師爺拿著一份電報匆匆地走進花廳,對著李巡撫低稟之後,呈上手中的電文。
李巡撫連忙將電文轉呈代春,說:“貝勒爺,攝政王爺來了急電。”
攝政王載灃是宣統帝父,代為海陸軍大元帥,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的急電尤如上諭。代春對李巡撫說:“念。”
李巡撫清了清痰重的嗓子,以示鄭重,念道:“福州將軍吉隆阿長資倚畀,規畫周正著主辦陳定劍通會黨一案,專權查,將此各諭令知之。”
代春聽完急電,就知道是鐵祥瞞著他,向康祿告發,而康祿又在攝政王載灃跟臆進讒,才到使載灃對他袒護陳家不悅,改由老將軍吉隆可審案。但他壓下怒火,對福州將軍笑道:“請老將軍上座審案。”
福州將軍捋著雪白的長胡,似乎在梳理紛繁的頭緒,回答:“古來老將謀國,今日並非克敵,何必小題大做,老朽就地理案,還請貝勒爺見諒。”
代春說:“悉聽老將軍尊便。”
鐵祥心想:“老滑頭,有攝政王嚴令,還怕你徇私枉法?”
福州將軍對案情的癥結問道:“陳大人,適才你說你並非去向亂黨報信,而是路過案發現場,才被誤捕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