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輕輕地撫摸著鍾鳳嬌的手,目光中滿是柔情。
鍾鳳嬌俏臉微紅,道:“夫君說得是。妾身知道夫君有許多話要和先生談論,自當全力配合,又豈會勉強留下夫君於深閨之中呢?至於兒女私情,改日再談不遲。”
其實鍾鳳嬌隻有二十歲不到,這樣一口一句妾身,又稱呼林星為夫君,林星一時半會還覺得很不適應。不過沒有辦法,古代就是這麽多規矩,畢竟已經成親了。
蘇軾對鍾鳳嬌的深明大義欽佩不已,稱讚道:“阿嬌姑娘真是知事理識大體,尋常女子斷無這般見識。林老弟,你能娶得這樣一個美嬌娘,可算艷福不淺啊!”
小綠見他對鍾鳳嬌讚不絕口,哧哧笑道:“先生,你怎麽淨是一個勁地誇夫人,也不見你誇誇自己的妻子!我可聽說,您的妻子是出了名的賢惠端莊呢!”
蘇軾聞言一顫,臉色迅速黯淡下來,一種淡淡的哀愁瀰漫在他的心頭,他默然半晌,許久才嗟嘆一聲,痛苦道:“歲月荏苒,不知不覺,我那亡妻已經走了三十多年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淒涼,似在述說對亡妻無限的懷念,隻是逝者已矣,陰陽永隔,隻留下無盡的哀思。過往種種歡樂歲月,如今物是人非,滄海桑田,讓人唏噓不已。
小綠雖不能體會蘇軾和妻子王弗之間的深厚感情,但一想到妻子過世之後,他一個人孤苦伶仃三十多年,如今老景頹唐,心裏也覺得難受,輕聲道:“老先生,對不起,說起您的傷心事了!”
蘇軾慘然一笑,搖了搖頭,道:“沒關係!這麽多年,老夫已經習慣了。”
說完嘆息一聲,站起來走至船頭,負手而立,仰望天上明月,低低地吟述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蘇軾似乎傾注了全部的感情,久久地沉浸在這首詞的悲傷氣氛之中。
看著他淒涼的背影,三人都感到一陣痛心。
許久,蘇軾一聲嘆息,道:“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我於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那年正值亡妻去世十年,老夫悲痛莫名,便寫下了這首詞,要將心中思念一一傾述。如今時過境遷,轉眼又過了二十多年,今夜站在月下,我赫然發現,原來我的心中還是和那年一樣痛。這噬骨的追憶,任憑再過多少年,亦不會減淡半分。”
林星初中時就背誦過這首《江城子》,當時隻覺的詞寫得好,措辭傳神,卻並非深入地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如今站在蘇軾麵前,聽著這首詞的當事人一點一滴地述說哀傷,這才分外感覺到那種錐心刺骨的傷痛。
見這文壇巨匠陷入追思之中,一時間,任林星平時巧舌如簧,也不知該如何安慰蘇軾。
小綠終究是少女心性,不喜歡這種哀沉的氣氛,仰起頭來,一臉好奇地問道:“老先生,你給我們講講你的妻子吧!她年輕時候一定美麗動人,傾國傾城吧?你是怎麽追求她的?是天天送花給她,還是給她吟詩作對?”
蘇軾被她這純真的問題逗笑了,看著她天真爛漫的秀臉,心中的哀愁沖淡不少,笑道:“小綠,誠如你所說,我的妻子王弗,年輕時候是個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她和我是鄉鄰,其父王方是我們眉州有名的進士,由於出身於書香門第,王弗從小就知書達禮,聰慧過人,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就被她的蕙質蘭心所迷倒。”
小綠拍手笑道:“好耶!看來先生和夫人是一見鍾情哩!先生一定要給我們講講當時的情形。”
蘇軾像陷入回憶般,想起當年的美好歲月,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道:“那時我還年輕,我父親送我去中岩書院讀書,當時的老師正是王方。那書院的岩壁下有一泓綠水,清澈見底,我讀書之餘,常常到水邊觀賞流景。有一天,我對著綠水想入非非,大叫道好水豈可無魚?於是就跳入水中,一陣翻騰,果然岩穴中群魚翩翩,淩空浮翔,我靈感一動,就在石壁下題下“喚魚池”三字。小綠,你可知道,我本來就聰明好學,深受老師器重,又出了喚魚池這個典故,老師更是喜歡我,於是將府上的千金小姐許配給我。”
蘇軾說完讀書的軼事,續道:“說起來,王弗也算得上是我的師妹。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的那個場景。那時候我常在書院的山水間靜思,王師妹因為每每聽其父談起我如何如何聰明,就想暗中觀察我一番。那一天,我正在喚魚池看魚,忽聽得身後一個丫環驚喜道:小姐,你最喜歡的飛來鳳花開了。我聞言轉身,隻見一個娉婷少女站在初春的綠草叢中,輕盈飄逸,美麗脫俗。她抬起頭來,隻見她雙眸如星,閃爍著少女的嬌態,粉臉含羞,自有一種淡墨染不出的風情……”
三人聽著蘇軾細緻地描述,腦海中均浮現出那一幕甜蜜的畫麵。
小綠嘆道:“想不到先生和夫人的初次見麵如此浪漫,真是羨煞旁人了。”
蘇軾笑著甩了甩頭,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還提它作甚!今日是林老弟大婚之喜,我們自該將話題定格在林老弟和阿嬌姑娘身上。民間俗語有雲:人生四大喜,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林老弟正經歷四喜之一,內心的歡喜是可想而知。今夜的阿嬌姑娘,嬌麗動人,秀氣貌美,比之我妻年輕時的模樣,阿嬌姑娘更勝幾分。”
</br>
鍾鳳嬌俏臉微紅,道:“夫君說得是。妾身知道夫君有許多話要和先生談論,自當全力配合,又豈會勉強留下夫君於深閨之中呢?至於兒女私情,改日再談不遲。”
其實鍾鳳嬌隻有二十歲不到,這樣一口一句妾身,又稱呼林星為夫君,林星一時半會還覺得很不適應。不過沒有辦法,古代就是這麽多規矩,畢竟已經成親了。
蘇軾對鍾鳳嬌的深明大義欽佩不已,稱讚道:“阿嬌姑娘真是知事理識大體,尋常女子斷無這般見識。林老弟,你能娶得這樣一個美嬌娘,可算艷福不淺啊!”
小綠見他對鍾鳳嬌讚不絕口,哧哧笑道:“先生,你怎麽淨是一個勁地誇夫人,也不見你誇誇自己的妻子!我可聽說,您的妻子是出了名的賢惠端莊呢!”
蘇軾聞言一顫,臉色迅速黯淡下來,一種淡淡的哀愁瀰漫在他的心頭,他默然半晌,許久才嗟嘆一聲,痛苦道:“歲月荏苒,不知不覺,我那亡妻已經走了三十多年了!”
他的聲音低沉而淒涼,似在述說對亡妻無限的懷念,隻是逝者已矣,陰陽永隔,隻留下無盡的哀思。過往種種歡樂歲月,如今物是人非,滄海桑田,讓人唏噓不已。
小綠雖不能體會蘇軾和妻子王弗之間的深厚感情,但一想到妻子過世之後,他一個人孤苦伶仃三十多年,如今老景頹唐,心裏也覺得難受,輕聲道:“老先生,對不起,說起您的傷心事了!”
蘇軾慘然一笑,搖了搖頭,道:“沒關係!這麽多年,老夫已經習慣了。”
說完嘆息一聲,站起來走至船頭,負手而立,仰望天上明月,低低地吟述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蘇軾似乎傾注了全部的感情,久久地沉浸在這首詞的悲傷氣氛之中。
看著他淒涼的背影,三人都感到一陣痛心。
許久,蘇軾一聲嘆息,道:“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我於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所作,那年正值亡妻去世十年,老夫悲痛莫名,便寫下了這首詞,要將心中思念一一傾述。如今時過境遷,轉眼又過了二十多年,今夜站在月下,我赫然發現,原來我的心中還是和那年一樣痛。這噬骨的追憶,任憑再過多少年,亦不會減淡半分。”
林星初中時就背誦過這首《江城子》,當時隻覺的詞寫得好,措辭傳神,卻並非深入地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如今站在蘇軾麵前,聽著這首詞的當事人一點一滴地述說哀傷,這才分外感覺到那種錐心刺骨的傷痛。
見這文壇巨匠陷入追思之中,一時間,任林星平時巧舌如簧,也不知該如何安慰蘇軾。
小綠終究是少女心性,不喜歡這種哀沉的氣氛,仰起頭來,一臉好奇地問道:“老先生,你給我們講講你的妻子吧!她年輕時候一定美麗動人,傾國傾城吧?你是怎麽追求她的?是天天送花給她,還是給她吟詩作對?”
蘇軾被她這純真的問題逗笑了,看著她天真爛漫的秀臉,心中的哀愁沖淡不少,笑道:“小綠,誠如你所說,我的妻子王弗,年輕時候是個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她和我是鄉鄰,其父王方是我們眉州有名的進士,由於出身於書香門第,王弗從小就知書達禮,聰慧過人,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就被她的蕙質蘭心所迷倒。”
小綠拍手笑道:“好耶!看來先生和夫人是一見鍾情哩!先生一定要給我們講講當時的情形。”
蘇軾像陷入回憶般,想起當年的美好歲月,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道:“那時我還年輕,我父親送我去中岩書院讀書,當時的老師正是王方。那書院的岩壁下有一泓綠水,清澈見底,我讀書之餘,常常到水邊觀賞流景。有一天,我對著綠水想入非非,大叫道好水豈可無魚?於是就跳入水中,一陣翻騰,果然岩穴中群魚翩翩,淩空浮翔,我靈感一動,就在石壁下題下“喚魚池”三字。小綠,你可知道,我本來就聰明好學,深受老師器重,又出了喚魚池這個典故,老師更是喜歡我,於是將府上的千金小姐許配給我。”
蘇軾說完讀書的軼事,續道:“說起來,王弗也算得上是我的師妹。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麵的那個場景。那時候我常在書院的山水間靜思,王師妹因為每每聽其父談起我如何如何聰明,就想暗中觀察我一番。那一天,我正在喚魚池看魚,忽聽得身後一個丫環驚喜道:小姐,你最喜歡的飛來鳳花開了。我聞言轉身,隻見一個娉婷少女站在初春的綠草叢中,輕盈飄逸,美麗脫俗。她抬起頭來,隻見她雙眸如星,閃爍著少女的嬌態,粉臉含羞,自有一種淡墨染不出的風情……”
三人聽著蘇軾細緻地描述,腦海中均浮現出那一幕甜蜜的畫麵。
小綠嘆道:“想不到先生和夫人的初次見麵如此浪漫,真是羨煞旁人了。”
蘇軾笑著甩了甩頭,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還提它作甚!今日是林老弟大婚之喜,我們自該將話題定格在林老弟和阿嬌姑娘身上。民間俗語有雲:人生四大喜,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現在林老弟正經歷四喜之一,內心的歡喜是可想而知。今夜的阿嬌姑娘,嬌麗動人,秀氣貌美,比之我妻年輕時的模樣,阿嬌姑娘更勝幾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