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時這種見解不為人們所理解,更為洋務官僚所不允許。事實上,在那時還沒有明顯的事例來證明腐朽的專製製度不適應於新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新的軍事設施的發展。中法一役,問題暴露出來了,它證明了中國之所以成為敗的一方,原因不是來自軍事,而是源於腐朽的政治,即是專製製度所造成。於是,在中法戰爭之後,過去幾十年的政治製度民主改革的思想醞釀和探索,形成了變專製製度為民主製度的思潮。康有為說:“自馬江敗後,國勢日蹙,中國發憤,隻有此數年閑暇,及時變法,猶可支持,過此不治,後欲為之,外患日逼,勢無及矣!”康氏之外,還有眾所熟知的孫中山回憶中法戰後的心情所說的:“予自乙酉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誌”的話。政治家思想家們所想要實行的“民主製”,經過他們比較研究,基本一致地認為將英、日等國君主立憲式的議院製實行於中國是合適的。到90年代初,不少人提議在中國馬上實行這種製度,鄭觀應是其中最為激進者之一員。他在其《盛世危言·議院》中慷慨激昂他說:英、日等國實行君主立憲均有明顯成效,在中國“而猶謂議院不可行哉?而猶謂中國尚可不亟行哉?噫!傎矣!”
可是,這股將封建專製製度改變為君主立憲製的民主思潮,沒有能打動清王朝封建統治者,他們不僅不實行政治上的改革,相反,從1885年以後還在加強封建專製控製,並以之滲透到軍隊和經濟部門中去。在海軍方麵,請政府接受中法戰爭中南北洋海軍不支援福建水戰等教訓,成立了海軍衙門,加強統一指揮權,這是必要的,應該說是正確的措施。但整個政治體製未變,實行統一指揮權的結果,卻更便於封建主義的滲透。在經濟方麵,本來清政府對於輪、電等企業,在官督商辦名義下,維持多於摧抑,中法戰後加強了“官督”,由過去經費等方麵的支持,逐漸轉向勒索“報效”,摧抑多於維持。由於政治上需要將專製製度改革為民主製度,但洋務官僚不能適應這種需要,反而倒行逆施地加強封建主義統治,這就必然導致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
中法戰爭後,加快了海軍的建設,原來在國外訂購的鐵甲艦等先後駛來中國,留學人員亦紛紛回國,很快建成了裝備比較先進的北洋艦隊,陸軍的訓練和裝備更新,也加速了步伐。這些都是好的。
但不作政治民主改革,少數統治者獨斷專行,必然憤事。海軍經費被挪作修建頤和園之用;帝、後之間矛盾漸見端倪導致兩派對立;中央與地方矛盾、革新與守舊矛盾、海軍與陸軍矛盾、海軍中福建幫與北洋幫的矛盾,均不同程度比之過去更為明朗;甲午戰爭中和戰舉棋不定與和戰兩派矛盾鬥爭,等等。真是支離破碎,各行其是,毫無凝聚力。這些現象歸根到底是缺乏民主製的結果。這就無怪甲午敗後,由甲申之後形成的變封建專製為民主立憲的思潮變為政治實踐的行動了。
如果說中法戰爭中軍事上的“不敗”是洋務運動初見成效,“不敗”而簽訂了失敗的條約是政治上腐朽所造成的話,那麽,甲午戰爭軍事上的潰敗,並不是軍事實力與日本距離的原因,而是政治上腐敗程度遠遠超過了甲申之役時的情況,這裏可用“病入膏盲”來形容那時的政治病,這個“病”瓦解了軍事力量,從這一意義說,甲午、乙未之敗,不是完全被日軍所敗,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被請政府腐朽透頂的政治所敗。照老樣子的洋務運動再也搞不下去了。
六、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關係
六、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關係
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關係,這是洋務運動研究者們不能迴避而必須解答的問題。有人說,洋務運動促使中國半殖民地化,有人則說它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對阻止殖民地化起了作用。把半殖民地半封建聯在一起講的觀點:有人含糊他說,洋務運動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運動,或者說它把中國拖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有人則說半殖民地是向下沉淪,半封建卻是上升了,因它顯示著有了半資本主義。前一種說法是概念含義不清,第一句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運動”,是褒還是貶?第二句所謂“把中國拖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籠統地用“深淵”一詞,顯然是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貶得比之封建主義清朝還要壞還要落後。
至若後一種“沉淪”與“上升”的說法,是將半殖民地與半封建截然分開,即“半殖民地”是壞的,“半封建”卻是好的。究竟怎樣理解?簡述我的看法。
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幾個帝國主義共同統治的,形式上還保持著獨立的,社會經濟捲入世界資本主義體係;在國內,一方麵發生和發展了資本主義,同時還嚴重保留著封建主義的社會形態。這裏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作為一個不可分開的整體看待的。“共同統治”與“社會經濟捲入世界資本主義體係”但形式上的獨立,當然就是半殖民地;在這種半殖民地變化過程中發生發展了的資本主義,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造成中國社會中的資本主義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繫。從“形式上保持獨立”的淪為半殖民地,比之變為殖民地當然要好一些;從發生發展了資本主義成為半封建,比之完全的封建主義說,當然也要前進一些。如前文所說,洋務運動阻止了殖民地化,延緩了半殖民地的進程,又撳動了讓資本主義通過的綠燈的電鈕,促進了資本主義發生和發展,那就應該肯定它在社會發展中的進步作用。這樣講,並不是排斥其他革命的、進步的勢力在社會前進中的巨大作用。
</br>
可是,這股將封建專製製度改變為君主立憲製的民主思潮,沒有能打動清王朝封建統治者,他們不僅不實行政治上的改革,相反,從1885年以後還在加強封建專製控製,並以之滲透到軍隊和經濟部門中去。在海軍方麵,請政府接受中法戰爭中南北洋海軍不支援福建水戰等教訓,成立了海軍衙門,加強統一指揮權,這是必要的,應該說是正確的措施。但整個政治體製未變,實行統一指揮權的結果,卻更便於封建主義的滲透。在經濟方麵,本來清政府對於輪、電等企業,在官督商辦名義下,維持多於摧抑,中法戰後加強了“官督”,由過去經費等方麵的支持,逐漸轉向勒索“報效”,摧抑多於維持。由於政治上需要將專製製度改革為民主製度,但洋務官僚不能適應這種需要,反而倒行逆施地加強封建主義統治,這就必然導致甲午中日戰爭中的失敗。
中法戰爭後,加快了海軍的建設,原來在國外訂購的鐵甲艦等先後駛來中國,留學人員亦紛紛回國,很快建成了裝備比較先進的北洋艦隊,陸軍的訓練和裝備更新,也加速了步伐。這些都是好的。
但不作政治民主改革,少數統治者獨斷專行,必然憤事。海軍經費被挪作修建頤和園之用;帝、後之間矛盾漸見端倪導致兩派對立;中央與地方矛盾、革新與守舊矛盾、海軍與陸軍矛盾、海軍中福建幫與北洋幫的矛盾,均不同程度比之過去更為明朗;甲午戰爭中和戰舉棋不定與和戰兩派矛盾鬥爭,等等。真是支離破碎,各行其是,毫無凝聚力。這些現象歸根到底是缺乏民主製的結果。這就無怪甲午敗後,由甲申之後形成的變封建專製為民主立憲的思潮變為政治實踐的行動了。
如果說中法戰爭中軍事上的“不敗”是洋務運動初見成效,“不敗”而簽訂了失敗的條約是政治上腐朽所造成的話,那麽,甲午戰爭軍事上的潰敗,並不是軍事實力與日本距離的原因,而是政治上腐敗程度遠遠超過了甲申之役時的情況,這裏可用“病入膏盲”來形容那時的政治病,這個“病”瓦解了軍事力量,從這一意義說,甲午、乙未之敗,不是完全被日軍所敗,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被請政府腐朽透頂的政治所敗。照老樣子的洋務運動再也搞不下去了。
六、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關係
六、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關係
洋務運動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關係,這是洋務運動研究者們不能迴避而必須解答的問題。有人說,洋務運動促使中國半殖民地化,有人則說它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對阻止殖民地化起了作用。把半殖民地半封建聯在一起講的觀點:有人含糊他說,洋務運動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運動,或者說它把中國拖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有人則說半殖民地是向下沉淪,半封建卻是上升了,因它顯示著有了半資本主義。前一種說法是概念含義不清,第一句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運動”,是褒還是貶?第二句所謂“把中國拖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籠統地用“深淵”一詞,顯然是 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貶得比之封建主義清朝還要壞還要落後。
至若後一種“沉淪”與“上升”的說法,是將半殖民地與半封建截然分開,即“半殖民地”是壞的,“半封建”卻是好的。究竟怎樣理解?簡述我的看法。
所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幾個帝國主義共同統治的,形式上還保持著獨立的,社會經濟捲入世界資本主義體係;在國內,一方麵發生和發展了資本主義,同時還嚴重保留著封建主義的社會形態。這裏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作為一個不可分開的整體看待的。“共同統治”與“社會經濟捲入世界資本主義體係”但形式上的獨立,當然就是半殖民地;在這種半殖民地變化過程中發生發展了的資本主義,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造成中國社會中的資本主義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繫。從“形式上保持獨立”的淪為半殖民地,比之變為殖民地當然要好一些;從發生發展了資本主義成為半封建,比之完全的封建主義說,當然也要前進一些。如前文所說,洋務運動阻止了殖民地化,延緩了半殖民地的進程,又撳動了讓資本主義通過的綠燈的電鈕,促進了資本主義發生和發展,那就應該肯定它在社會發展中的進步作用。這樣講,並不是排斥其他革命的、進步的勢力在社會前進中的巨大作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