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鬥爭是基本的、經常的,和約不僅是暫時的,而且也是鬥爭的一種形式。局、怡、太的和約也不例外。和約簽訂不久,削價競爭又起,到1882年招商局的百兩值股票從1879—1880年的140—150兩降到30—40兩之間。鄭觀應記其事說:“怡和、太古與本局營業競爭,大減水腳,互爭攬載數年之久,股價日跌,每股隻沽三十餘兩。”這時,招商局招致了太古總買辦鄭觀應轉入局內任幫辦。鄭氏既熟悉輪船航運業務,又富於競爭經驗和了解怡、太內情,是與怡、太進行鬥爭的理想人物。鄭觀應一入局,即偕同唐廷樞一起與怡和、太古交涉,於1883年簽訂了為期6年的齊價合同。合同規定:“以船噸位多少共分水腳,招商局著多數。”其具體分配辦法:長江生意,商局得38分,太古得35分,怡和得27分;天津生意,商局得44分,太古得28分,怡和得28分;其由北洋來往南洋各埠之船,招商局派11艘,太古派12艘,怡和派7艘,禪臣派4艘。合同規定局、怡、太三公司“所得水腳銀兩,以船之噸位多少、裏數遲速統算均分,同心合力,不得有跌價爭攬情事。”後來譚國忠等董事回憶這次齊價合同並評價說:這次齊價合同,“水腳招商局著多數,從此股票大漲,每股沽價一百六十兩”。茲列表於下以顯示其為平等的合同。


    1883年局、怡、太輪船行走各碼頭每百次應沾水腳比例表*


    *資料來源:據盛檔,《局、怡、太輪船行走各碼頭每百次應沾水腳三家訂立合同》改製。


    從表上看,局、怡、太不僅基本平等,招商局且占優勢。然而,學術界在過去對於齊價合同多持否定態度。說怡和、太古在齊價合同中的水腳比例的共同份額居於優勢,招商局則占劣勢。這種說法是不公正的。怡、太雖均為英國資本帝國主義在華企業,但它們是彼此獨立並相互矛盾鬥爭的兩個獨立單位。誠如陳猷所說:“太古狗來輕視怡和,而怡和又負氣不肯相讓。”這是對資本主義本性的深刻描述。怡、太並不因為它是同一個國家的企業就和睦相處。事實上,它們間的爭鬥是很激烈的。固然,它們有時聯合起來共同挾製招商局,但商局也時而聯合怡和對付太古,時而聯合太古壓製怡和。三家時分時合,時和時鬥,並不是怡、太始終同心協力地排擠商局的,怎麽可以把怡、太兩家所占份額加起來與招商局所占份額作比較呢?還有人說,齊價合同的談判與訂立,是招商局的妥協表現,中國國土上的企業對外國企業如此妥協,不可取。不可否認,這有妥協的成份,但第一,這種妥協也是鬥爭方式的一種,而且是局、怡、太相互妥協的;第二,在腐朽的清王朝統治下,既不能把怡、太一類的外國企業驅出國門,招商局用“和”“戰”交替使用方式以發展營業,以期獲取更多的贏利,就是必要的,無可非議的。親自參與訂約的鄭觀應對這次合同的評價說:“商局本華商公司,倘財力雄厚,能與洋舶獨力抗衡,此策之上者也。且聞歐美各輪船往來中國之公司,有聯合會,共分權利,入會者十居其八,惟小公司未即許其入會耳。故本局仿照辦理,與怡和、太古調和聯合,以免受商戰之傾軋,此迫於時勢,為營業計不得不然也。”原來這裏還有聯怡、太以與更多的外國輪船公司爭鬥的意思和作用,這就更不應該對招商局所訂和約有什麽指責。


    齊價和約中所占份數的多寡,是企業實力的反映,當實力發生變化到一定時期,強者又會有新要求。1890年六年合同屆滿,首先是自認為實力很強的太古,提出多占份數的狂妄要求,怡和也接踵效尤。它們削價相競,太古把水腳先行濫放,“始則七、八折,繼而五、六折,三、四折,近日竟跌至一折或五厘。”怡和也不甘示弱,“亦跌至一折”。於是,招商局也不得不作相應的跌價,局船雖“未敢如此之濫”,卻“亦有跌至二折者,亦有跌至三、四折者”。但盛宣懷指示漢口分局跌價要有一個限度時說:“太古濫放水腳竟至一成,實屬不成事體。我局與怡和仍隨時會商,總以四成、三成五為率。如果一成即任太古全裝。好在船期不同,亦不能全無生意。”這是反映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之論。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就是追逐剩餘價值和盡可能高的利潤,“一成”一定要賠本,“賠本”生意是不可能長久的,而我“亦不能全無生意”,可以坐觀其敗。並可聯絡怡和利用怡、太間的矛盾以戰而勝之。


    當然,盛宣懷等也意識到“怡和也不是好人”,與它聯合隻是暫時的,必須以鬥求和。果然,1891年怡和自恃實力強大,堅執長江航線要27分,比1890年議定的多3分,而天津航線31分卻絲毫不減。對怡和這種明顯欺人的行為,盛宣懷與人書雲:“分數彼要比去年冬議多三分,弟斷不能允,寧可虧本再鬥,決不能為大局失此體麵。”當時,招商局與怡、太主要交涉人員唐德熙、嚴瀠、陳猷也一致表示,“若不得江津七十七分(按指長江、天津兩航線相加的分數——引者注),決計不立合同,有此貼虧十二、三萬兩,並有怡和舊合同五萬兩,大可再鬥一年。”他們相信,隻要自己堅定不移,不作無原則遷就乞求,“料其必來遷就矣”。這個鬥爭方針是正確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洋務運動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東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東元並收藏洋務運動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