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從表中“萬年清”到“大雅”的15艘船,是日意格任監督期間所造。在沈葆楨領導下,船政局的製造水平和中國的自造能力是不斷有所提高的。“萬年清”、“湄雲”、“福星”、“伏波’四船的輪機均購自外洋,從第五艘船“安瀾”開始,輪機即由船廠自己製造,這是左宗棠早就定下的“輪船一局,實專為習造輪機而設”的方針的實現。它雖然仍是仿造,雖然從繪圖到製成成品仍是在洋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但都是通過中國自己工匠操作製成,質量且不亞於外國同類產品,表明中國的技術工藝水平大有提高,對船廠的發展有著奠定基礎的意義。一個英國海軍軍官於1876年參觀馬尾船政局後記載說:“中國的工程師……英文說得相當好。船的引擎情況良好,什麽東西看來都幹淨,事事都認真有條理”;“最近造的一隻船……引擎及一切部分,在建築過程中,未曾有任何外國人的幫忙。”“工人由中國工頭監工。工頭是由船政局的學校訓練出來的,……(他們)和歐洲人毫無差別地能夠勝任愉快……;船與引擎的繪圖與設計工作,由船攻局學校訓練的中國製圖員擔任”。般廠所製產品,其“技藝與最後的細工,可以和我們英國自己的機械工廠的任何出品相媲美而無愧色。”這種評價,是比較實事求是的。確實,中國在技術設備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短短幾年間,船政局就造成15艘輪船,又訓練了一批年青人熟練掌握一定的技術,應該說成效是較為顯著的。
然而,這些成效同外國先進水平比還遠不能逮,從中國當時軍事形勢和經濟發展需要說,也是距離比較遠的。從表中的“萬年清”到“大雅”的15艘船,全為木質,這在國外已屬過時的舊型式;輪機馬力都較小;載重量較少;船速較慢,所裝炮位不多而且不大,諸如此類,缺陷不少。當時西洋兵輪的長處恰恰與此相反,它們“全在炮位多而馬力大,故能於重洋巨浪之中,縱橫顛簸,履險如夷,製勝確有把握。”這表明馬尾船政局在製造機械、裝配船體等係統工程方麵,還遠沒有得到西洋之“奧秘”。這種技術落後、進展速度尚不理想的原因,固然和中國造船工業及與之相聯繫的鋼鐵、機器製造等工業底子薄、基礎差分不開,也同船政局的造船方針:“意在有事利於攻戰,無事便於轉輸,其製係參兵船商船之度”,以致期望兩利而實則兩不利,不無關係。當然,洋人的刁難是意料中事,洋務官僚管理上缺乏經驗和資金不足等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從1874年後為第二階段,其主要特點,是由靠洋員造船變為華人設計自造,由木殼為主變為鋼鐵殼為主。1873年前後,洋人5年僱傭合同先後到期,陸續撤退。這時船局麵臨不少難題。(1)造船數量雖與左宗棠原計劃大體一致,但技術知識遠未“歸之中土”,誠如有人所說,“彼中萃數千百年之奇秘,始得輪船之巧,一旦欲於五年中盡傳之於中工”,是難以做到的。(2)清廷根據1872年大學士宋晉的“殫竭脂膏以爭此未必果勝之事,殊為無益……暫行停止”造船的奏疏,作了若“徒費帑金,未操勝算,即應迅籌變通”的上諭。顯然,船政局有夭折之險。續造還是停造?沈葆楨等選擇了前者。事實上,閩廠已有較為完整的設備和相當數量的熟練技術工匠,如果是僅為了節省而停造,那其實是莫大的浪費。從社會需要說,也應該毫無疑義地續造,中國的軍事、經濟,都急需輪船,購買隻能是臨時措施,自造才是“永久之計”,這早已辯論清楚了。沈氏堅持續行興造”。這得到清廷的認可。“續造”不能原地踏步。而是必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要做到這點,一是必須在培養技術人才上下工夫,二是在開發原材料、燃料上下力氣。
為解決技術人才培養問題,除繼續辦前、後學堂和技工培訓班——藝圃外,最主要的措施是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以便“置之莊嶽之間”更易於把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學到手。即將去任的沈葆楨對此認識得很清楚,其繼任者、精於辦洋務的丁日昌認識亦頗明確,丁氏奏稱:“中國學習西法,有始境而無止境。……外國輪船改用康邦機器將十年矣,用煤少而行駛速,而中國閩、滬二廠仍用舊式機器,……此豈我識見之盡不如彼哉?限於財力不足者半,限於隔閡未能得風氣之先者亦半也。”因此亦極力主張派員出國學習。在這一動議未正式被清政府認可前,船局實際上已在進行實際的工作了。1875年沈葆楨趁日意格回國採購之便,在前、後學堂中挑選出魏瀚、陳兆翱、陳季同,劉步蟾、林泰曾5名學生隨同去法國參觀學習。此後,先後派了三批學生去歐洲留學。這些出國的留學生,學習非常勤奮,無論是學駕駛、製造或是學礦務、化學等各種專業,從基礎理論到工藝操作,均力求理解深入,技術全麵,故無論軍用工業或是民用工業,無論是設計或是管理,都能勝任。這些人才的科技水平,比之西洋人才毫不遜色。“南北洋爭先留用,得之唯恐或後”。這種情況,對於馬尾船政局的發展振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馬尾船政局所製之船從仿造到設計自造,從木質到鋼鐵質的變化,歸根到底與這些人才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br>
然而,這些成效同外國先進水平比還遠不能逮,從中國當時軍事形勢和經濟發展需要說,也是距離比較遠的。從表中的“萬年清”到“大雅”的15艘船,全為木質,這在國外已屬過時的舊型式;輪機馬力都較小;載重量較少;船速較慢,所裝炮位不多而且不大,諸如此類,缺陷不少。當時西洋兵輪的長處恰恰與此相反,它們“全在炮位多而馬力大,故能於重洋巨浪之中,縱橫顛簸,履險如夷,製勝確有把握。”這表明馬尾船政局在製造機械、裝配船體等係統工程方麵,還遠沒有得到西洋之“奧秘”。這種技術落後、進展速度尚不理想的原因,固然和中國造船工業及與之相聯繫的鋼鐵、機器製造等工業底子薄、基礎差分不開,也同船政局的造船方針:“意在有事利於攻戰,無事便於轉輸,其製係參兵船商船之度”,以致期望兩利而實則兩不利,不無關係。當然,洋人的刁難是意料中事,洋務官僚管理上缺乏經驗和資金不足等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從1874年後為第二階段,其主要特點,是由靠洋員造船變為華人設計自造,由木殼為主變為鋼鐵殼為主。1873年前後,洋人5年僱傭合同先後到期,陸續撤退。這時船局麵臨不少難題。(1)造船數量雖與左宗棠原計劃大體一致,但技術知識遠未“歸之中土”,誠如有人所說,“彼中萃數千百年之奇秘,始得輪船之巧,一旦欲於五年中盡傳之於中工”,是難以做到的。(2)清廷根據1872年大學士宋晉的“殫竭脂膏以爭此未必果勝之事,殊為無益……暫行停止”造船的奏疏,作了若“徒費帑金,未操勝算,即應迅籌變通”的上諭。顯然,船政局有夭折之險。續造還是停造?沈葆楨等選擇了前者。事實上,閩廠已有較為完整的設備和相當數量的熟練技術工匠,如果是僅為了節省而停造,那其實是莫大的浪費。從社會需要說,也應該毫無疑義地續造,中國的軍事、經濟,都急需輪船,購買隻能是臨時措施,自造才是“永久之計”,這早已辯論清楚了。沈氏堅持續行興造”。這得到清廷的認可。“續造”不能原地踏步。而是必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要做到這點,一是必須在培養技術人才上下工夫,二是在開發原材料、燃料上下力氣。
為解決技術人才培養問題,除繼續辦前、後學堂和技工培訓班——藝圃外,最主要的措施是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以便“置之莊嶽之間”更易於把先進國家的科學技術學到手。即將去任的沈葆楨對此認識得很清楚,其繼任者、精於辦洋務的丁日昌認識亦頗明確,丁氏奏稱:“中國學習西法,有始境而無止境。……外國輪船改用康邦機器將十年矣,用煤少而行駛速,而中國閩、滬二廠仍用舊式機器,……此豈我識見之盡不如彼哉?限於財力不足者半,限於隔閡未能得風氣之先者亦半也。”因此亦極力主張派員出國學習。在這一動議未正式被清政府認可前,船局實際上已在進行實際的工作了。1875年沈葆楨趁日意格回國採購之便,在前、後學堂中挑選出魏瀚、陳兆翱、陳季同,劉步蟾、林泰曾5名學生隨同去法國參觀學習。此後,先後派了三批學生去歐洲留學。這些出國的留學生,學習非常勤奮,無論是學駕駛、製造或是學礦務、化學等各種專業,從基礎理論到工藝操作,均力求理解深入,技術全麵,故無論軍用工業或是民用工業,無論是設計或是管理,都能勝任。這些人才的科技水平,比之西洋人才毫不遜色。“南北洋爭先留用,得之唯恐或後”。這種情況,對於馬尾船政局的發展振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馬尾船政局所製之船從仿造到設計自造,從木質到鋼鐵質的變化,歸根到底與這些人才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