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本相也束手無策。本相學遍古今,為何卻連一個很普通的問題都無法解決?於是,本相追根溯源,從眾聖經典之中尋找解決之法。最終,本相重讀《論語》,發現一切道理盡在書中。實際上,孔聖已經給出答案,不需要行政手段,也不需要什麽刑罰,隻需要道德和禮教,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本相,之前走了彎路啊!」


    方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但是,百官愕然。


    前麵說的很有道理,甚至算得上聲情並茂,鞭辟入裏,可為什麽最後卻得出一個無比荒謬的結論?


    什麽叫刑法與行政無用,如果這樣的話,要法家做什麽?要官員做什麽?人族早就亂成一鍋粥。


    方運這是什麽意思?


    眾官有些迷糊。


    法家官員麵露警惕之色,連禮部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先生都無法認同方運這種獨尊禮教的言論。


    方運用沉重的語氣道:「我問諸位一句,景國百姓對我們這些官員有沒有怨言?」


    無人回答,曹德安道:「回左相,自古以來,民怨不曾止歇,即便是孔城什麽都不缺的百姓,也對孔城官員有些許怨恨。」


    方運道:「不錯。那麽,百姓為什麽會有怨氣?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孔聖卻早早給出了答案。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諸位同僚啊,孔聖說得多麽正確,一個人隻為利益去做事,別人就會有怨恨!官員隻為利益去做事,不去管百姓,不講仁義禮教,百姓不知道該做什麽,怎麽能沒怨氣?正如孔聖所言『民無所措手足』。君上,請您複述完整的此句。」


    景君輕咳一聲,用清脆的聲音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方運點點頭,又對眾大臣道:「孔聖已經說得明明白白,用什麽判斷治理國家手段成敗與否?要用禮樂作為標準!禮樂不興,律法即便再完善,也無法治理百姓。」


    禮殿大學士林守岩輕輕點頭。


    吏部侍郎盛博源張了張口,最終還是閉上嘴。


    他乃禮部尚書,儒家弟子,本身就深研禮之聖道,在方運要大興禮教之時,若是出言反對,不僅影響自己聖道,同時也會得罪禮殿,這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


    更何況,方運字字句句以孔聖之言為開端,雖然解釋與一些大儒註解有所不同,但方運乃是四境大儒,已經有資格也有能力解釋《論語》。而盛博源隻是大學士,根本不敢胡亂解釋眾聖經典,若是反對方運,而方運又刻意施壓,輕則文膽震盪,重則禍及文宮。


    一些官員發覺了盛博源的困窘之態,終於意識到一個重要的問題,方運與皇室眾官看似是公平爭鬥,但實際方運這是以眾聖經典和文位為武器,而與方運對立的官員沒有一個大儒,沒有一個能解釋經典。


    這也就意味著,方運說什麽是什麽,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資格和能力反駁!


    一些官員想到這裏,一臉的青紫。


    方運這種行徑,比成年人欺負嬰兒都過分。


    嬰兒被成年人欺負至少還能哭啼,可這些官員連大氣都不敢出。


    誰敢說方運年輕?誰敢說方運政鬥經驗不豐富?


    眾官深刻認識到,這註定是一場不公平的戰鬥。


    曹德安輕輕搖頭,這哪裏是什麽朝爭,根本就是堂堂正正的碾壓。


    方運隨後道:「我們都知道,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這點諸位不會反對吧?」


    一些官員差點翻白眼,方運這簡直欺人太甚,仁當然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根本不可能有人反對,方運如此說,就是在強化自身的正確,不斷打擊想要反對他的人。


    「孔聖有言,克己復禮為仁!本相身為讀書人,既然肩擔左相一職,自當繼承孔聖遺誌,讓天下歸仁!天下歸仁的第一步,便是大興禮教,革除積弊!」


    方運的話擲地有聲。


    第2423章 每日一禮


    所有的官員望著方運,目光變幻不定。


    他們都有相同的念頭,方運的真實目的絕對不可能是尊禮復古。


    就如同,方運之前真正的目的也不可能是為了趕走薑河川和李文鷹。


    那些支持方運的官員還在猜測方運的真實意圖,但是,那些反對或中立的官員,卻已經得出結論。


    方運要想擴大權力,自然要找一個有效的切入點來罷免一些官員,現如今看來,禮教將會成為方運排除異己的主要手段。


    但是,在方運沒有正式出手之前,誰也不好反對。


    畢竟,景國有禮殿,人族有儒家,方運隻要嚴格按照儒家的標準去做事,眾人就很難展開反擊。


    更何況……


    許多官員望向方運身後的禮殿大學士。


    誰也不清楚禮殿到底給了方運多大的支持,即便是左相,也沒有得到聖院任何一個殿閣如此明確的支持。


    方運掃視眾臣,道:「與蠻族大戰之後,景國百廢待興,我們萬眾一心獲取的勝利果實,萬萬不可被篡奪。為了穩固景國上下,為了讓景國能更加安定繁榮,為了應對接下來的妖界入侵,本相號召,從今日起,景國官員從自己做起,開始每日一禮的尊禮復古。待每個官員都能遵守禮教,我們再進行第二步,將禮教向全民推廣。」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恆之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恆之火並收藏儒道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