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齊齊作揖行大禮問候。


    方運一邊向裏走,一邊微笑道:「諸位客氣了,本王現在已無官身,不再是三州總督。此番到來,主要是為交接政務,當然,也包括對象州未來的規劃。」


    眾人聽到最後,懸起的心終於落下,方運並沒有讓他們失望,雖然已經辭官,但並沒有解散黨羽的意圖。


    董文叢等人麵帶微笑,從某種程度上說,方運不是不想全身而退,而是不能,為了這些人,也不能袖手旁觀,那必然會導致眾叛親離。


    這世間,無人孑然一身。


    方運走到自己的座椅前,緩緩坐下。


    所有人站立,無一人立刻落座。


    秋日的陽光灑落在巴陵城文院,為清冷的清晨增加一絲暖意。


    方運麵帶淡淡的微笑,掃視所有人。


    「從現在起,凡是被本王點名之人,離開文院。」


    許多人猛地打了一個激靈,遍體生寒,意識到方運此次召集眾官另有他意。


    隨後,方運開始一個一個點名字,被點到名字的人,神色各異。


    有的麵露懊悔之色,有的心驚膽戰,有的輕聲嘆氣,有的麵帶笑容,不一而足。


    每一個人都順從地離開文院,不曾抗爭。


    剩餘之人隱約明白,這些人,或者意誌不堅定,或者心懷鬼胎,或者隻是來旁觀,並不想真心加入寧安黨。


    待最後一個官員離開,剩下的所有官員都敬畏地望著方運。


    這種力量,已經遠超普通大儒,半聖之下恐怕隻有衣知世才能有如此洞悉內心的能力。


    第2060章 小杏壇


    「諸位請坐。」方運道。


    眾人這才老老實實坐下,一部分人甚至隻敢坐半個屁股,其餘人則正襟危坐。


    敬如神,畏如聖。


    接下來,方運開始處理象州的政務,一開始隻涉及州衙門和各府衙門,後來涉及到各縣衙,最後甚至還指出一些鄉鎮或街道的問題。


    所有官員越聽越敬佩,尤其是一些雜家官員,差一點當眾膜拜。


    雜家的最高目標是「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但後來發現這條路極為難走,呂不韋之後,雜家的主攻方向變更成為官。


    對於政務的處理,每一個雜家讀書人心中都有一種驕傲,他們甚至認為,無論是儒家還是法家,包括其餘各家在內朝堂之上都遠不如雜家。一些雜家甚至還認為,儒家非常適合教化,也非常適合負責禮儀,但並不適合為官,因為儒家要把自己當聖人,要把官員當聖人,這絕對不可能實現。


    雜家始終認為,儒家對政道有錯誤的理解,應該從人的角度看待官員,從人的角度約束官員,從人的角度要求官員,若是用聖人的角度來看待、約束和要求官員,這就是徹頭徹尾的災難,甚至成為儒家的遮羞布,最終會引發極為嚴重的危機。


    一些雜家大儒私下曾經說過,幸虧人族有聖院,也幸虧儒家有力量,若是儒家失去力量,那官僚們必然會為一己私慾使用最卑劣、最醜惡、最殘暴的方式推翻儒家包括「仁政」在內的一切束縛,讓官為官,而不是讓官為聖。


    實際上,雜家占據人族各國朝堂已經證明一個事實,雜家人更適合從政。


    這些年,在科舉或各方麵的考試中,減少儒家眾聖官員為政的內容,反而增加歷代雜家半聖的從政觀點。


    不是儒家無法掌控教化,而是儒家已經承認在從政這方麵不如雜家,與其讓人族陷入危機之中,不如用緩慢的方式革新。


    革新者可為聖,官員隻是人。


    在外敵侵略人族時,抗擊外敵可為聖。


    在國家四分五裂時,一統全境可為聖。


    在安定之後外部威脅減弱時,能滿足人族溫飽私慾者可為聖。


    在國家安定之時,不能以抗擊外敵與國家大亂時的眼光來看待人族,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大亂之時那些真正的英雄與聖人。


    在國家大亂時,那些靡靡之音無病呻吟,無論吹捧得何等天花亂墜,也比不上一個士兵,一件兵器,一台機關。


    雜家官員本以為方運可能會用儒家的手段來處理政務,可實際上,方運拋棄大部分「仁政」的思想,同時也擯棄法家的嚴酷,還把雜家的糟粕通通扔到垃圾堆中,用更有效更高明的手段來解決一切。


    到了後來,無論方運說什麽,所有官員都一個字一個字記住,不僅記住文字,還記住方運的語氣和表情。


    很快,一些官員麵露迷醉之色。


    一聲清脆的聲音響起。


    一個老進士官員的文膽終成二境。


    但是,無人驚訝,繼續聆聽方運的為政之道。


    不一會兒,天降才氣,一位中年進士晉升翰林。


    無人祝賀,但每個人喜氣洋洋,甚至連晉升翰林之人自己也滿不在乎,眼中隻有方運。


    不知不覺,巴陵城文院外麵匯聚了城中所有讀書人,許多讀書人甚至急得抓耳撓腮。


    自從去年的中秋文會之後,巴陵城便成為人族有名的勝地,許多被海眼傳送過來的讀書人還留在這裏,各國讀書人也把遊學的終點定為巴陵城。


    一開始,這些讀書人隻想等著參與董文叢召開的文會,可隨著文院內官員文膽文位晉升之人越來越多,讀書人們再也忍不住了,自發前往文院。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恆之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恆之火並收藏儒道至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