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運一開始有些迷糊,但思索片刻才明白,這就是朝堂,反左相一方哪怕不知道童巒有何目的,隻要反對就不會有錯,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


    方運終於明白為什麽當日有關自己的封賞能讓群臣一爭就是一兩天,這種廟堂之爭本來不可能迅速解決。想起種種廟堂傳聞,方運知道單單這個問題至少會吵一刻鍾,便低頭閉目養神。


    可惜方運錯了,足足過了兩刻鍾,左相一黨才占了上風,因為連一些中立的官員都覺得抗蠻之事最重要。


    「哀家便代國君改變朝議,諸位愛卿先商討抗蠻之策。陳聖昨日派人傳達,軍政之事由百官決議,他不幹涉國政。」


    「陳聖高風亮節,景國之幸!」吏部尚書大聲道。


    方運眼皮都不抬,這位吏部尚書是左相的同窗,對左相忠心不二,向來見風使舵,方才若不是自恃身份,早就與其他人激辯。不過這就是雜家的一種權術聖道,允許百家爭鳴,這種人在朝堂之上必然如魚得水。


    「陳聖聖明,太後英明。」童巒說完閉嘴坐好,這個挑起群臣之爭的人閉目養神。


    朝堂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敖煌左看看右看看,完全搞不懂這些人族在做什麽,剛才吵的如同菜市場似的,現在突然靜了下來,好像之前的爭吵都是幻覺,朝堂之上一直這般和和氣氣。


    方運從未經歷朝堂,隻能自己琢磨,看來是左相的人取得了先機達到了目的,這時候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便可靜觀其變,再伺機出手,偏偏另一方摸不清左相黨的意圖,不敢開口。


    沉默了數十息後,一直穩坐不動的文相薑河川突然開口。


    「既然朝議改為抗蠻,那老臣就先說一件能讓我人族舉人加快成長之大事。」


    不等左相柳山一方的人有所反應,太後立刻道:「既然能讓舉人實力增長,有助抗蠻,還請文相詳談。」


    一些官員看了看柳山,柳山依舊穩坐釣魚台,一動不動。


    薑河川掃視朝中大臣,最後目光落在方運身上又收回,道:「方文侯曾在天樹中得到海量的天葉,若是常人,必然據為己有或販賣,但方文侯含仁懷義,恩澤廣播,設立『人族天葉膏火』與『景國天葉膏火』,今年選景國舉人五百、其餘諸國兩千贈以天葉,以壯我人族。」


    不等薑河川說完,朝堂內響起陣陣驚呼,許多人詫異地盯著方運,尤其是那些有舉人後輩的官員,個個目露精光,恨不得這就衝上前向方運討要。


    那可是天葉!


    普通半聖世家每年也隻得一兩片天葉而已,誰都知道天葉對人族的作用不如對妖蠻強,但再差也有作用,哪怕是資質平平之輩隻要使用天葉進入天樹一次,也必然能成翰林。


    若不算半聖世家,景國每年晉升翰林之人很少過十。


    有了這些天葉,在二十年後,景國翰林和大學士的數量必然暴增。


    但是,左相一黨的官員卻為之色變。


    天葉太重要了,為了一枚天葉,一位翰林足以背叛柳山,因為哪怕是柳山也沒有能力讓一個舉人成翰林,但方運能!


    人族進士成就翰林之時大都已經年過五十,此刻朝堂之上的翰林平均年齡過六十,這些翰林晉升大學士無望,對他們來說,讓後代成就翰林遠比在朝堂之上獲取利益更重要。


    人族最看重的就是傳承,前人培養後輩,而後輩信仰祖先,因為正是祖先們教化天下,抗爭妖蠻,種田畜牧,繁衍後代,為後代開闢出越來越好的生存環境,而不像一些未開化的蠻夷信仰虛幻的神靈。


    人族的信仰根植在血脈之中,靈魂之內,無需販賣傳播。


    眾人本以為薑河川會繼續宣揚天葉之好,但在眾人議論聲減小後,他卻道:「天葉之事已然宣布,諸位繼續商議抗蠻策。」


    眾人愕然,但旋即心知肚明,薑河川什麽都沒說,但卻把一切都說了。


    眾人看向方運。


    天葉膏火所代表的一切,無非四個字。


    順我者昌!


    方運已經不僅僅能收納黨羽,而且已經開始大規模培養黨羽!


    這種大手段,連半聖世家都做不到。


    朝堂陷入了微妙的沉默,一些左相黨的人偷偷看向柳山,又偷偷看向方運,不知道在思索什麽。


    柳山依舊穩如泰山,但雙目卻似乎多了一層極薄的陰影。


    第638章 退位


    童巒睜開眼,局麵完全被薑河川扳回。


    這就是薑河川的做法,不與任何人爭吵,也不用什麽陰謀詭計,隻是堂堂正正宣布一件事。


    接下來無論左相想做什麽,效果都要大打折扣。


    童巒最終望向方運,無論薑河川的棋下的時機多麽妙,都需要棋子,而方運是創造棋子之人。


    朝堂沉默片刻,正四品的定海將軍於興舒道:「臣願拋磚引玉。」


    「於愛卿但說無妨。」太後的聲音自紗簾中傳出。


    方運看向於興舒,這位是玉海城的老相識,當日頗為照顧他。


    和北邊的三軍不同,玉海城軍方表麵的目標是防止龍族入侵,但實則是防備蛟族,此刻龍族沒有戰意,蛟龍宮必然不敢造次,所以軍中大員可毫無顧忌進京。


    「臣以為,以我景國之力,絕無可能與草蠻抗爭,抗蠻之策,首重聯合人族諸國。為景國計,應派遣特使出訪各國,換取救援。」於興舒說。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至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恆之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恆之火並收藏儒道至聖最新章節